CN219642093U - 一种新型硒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硒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2093U
CN219642093U CN202320775888.0U CN202320775888U CN219642093U CN 219642093 U CN219642093 U CN 219642093U CN 202320775888 U CN202320775888 U CN 202320775888U CN 219642093 U CN219642093 U CN 219642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bin
detachable
selenium drum
positioning groove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58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磊
董英杰
张文芳
韩承达
韩立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Orange Fruit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LASER H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Orange Fruit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LASER H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Orange Fruit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LASER H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Orange Fruit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58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2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2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2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硒鼓,设置有硒鼓本体和可分离式粉仓;所述可分离式粉仓在其轴线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合限位柱和第二接合限位柱;在所述硒鼓本体上相应于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设置有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相应于所述第二接合限位柱设置有第二导引定位凹槽;在所述第一引导定位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固结构;在所述第一引导定位凹槽及所述第二引导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弹性体。本实用新型的硒鼓操作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可以补充碳粉的硒鼓。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硒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打印用硒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可进行碳粉补充的硒鼓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设备需要消耗碳粉这样的显影剂才能够实现打印功能。在打印过程中,需要将碳粉从碳粉存储容器输送到硒鼓的核心部件处。硒鼓通常设置有一体式的碳粉存储容器——粉仓,粉仓用于存放硒鼓打印所需要的碳粉。但粉仓的存储容量有限,而硒鼓的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较长,通常在粉仓中的碳粉消耗殆尽后,硒鼓的核心部件仍具有使用价值。
为了避免浪费硒鼓的核心部件的使用价值,人们设计了为硒鼓补充碳粉的碳粉补充技术。即在硒鼓本身所携带的粉仓中的碳粉消耗完后,可以利用碳粉补充装置向粉仓中补充碳粉,以使得硒鼓可以继续被使用,充分利用了硒鼓核心部件的使用价值。
已有的碳粉补充技术中,有如专利号为20212134137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种硒鼓碳粉补充装置”)公开的技术方案,将补充碳粉盒与硒鼓上的受粉机构(例如碳粉仓)连通,可以随时向硒鼓补充碳粉。
但上述这种补充碳粉盒与碳粉仓连通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补充碳粉盒与硒鼓的连接通常通过卡固结构实现,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避免硒鼓工作时的振动使得连接松动而导致碳粉泄漏,通常会将卡固结构设计得连接力较大,这就使得在操作补充碳粉盒与硒鼓的连接与分离时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操作非常困难,不能实现平稳的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补充碳粉盒与硒鼓连接时存在的难以平稳拆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硒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硒鼓,设置有硒鼓本体和可分离式粉仓;所述可分离式粉仓在其轴线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合限位柱和第二接合限位柱;在所述硒鼓本体上相应于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设置有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相应于所述第二接合限位柱设置有第二导引定位凹槽;在所述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固结构;在所述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壁上及所述第二导引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弹性体。
可选地,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内设置有碳粉驱动轴;所述碳粉驱动轴的转轴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所述两个端部上。
可选地,在所述碳粉驱动轴上设置有弹性翅片;在所述弹性翅片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弹性翅片的孔;相邻的所述弹性翅片之间的缝隙的延长线与所述碳粉驱动轴的转轴的最小夹角小于90°。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包括空心柱体;所述碳粉驱动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空心柱体设置;所述碳粉驱动轴的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齿轮。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所在的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防旋转凸起;所述第一防旋转凸起与所述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内侧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旋转凸起包括L形凸起实体。
可选地,在邻近所述第一防旋转凸起的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旋转凸起;所述第二防旋转凸起与所述硒鼓本体接触。
可选地,在所述硒鼓本体上设置有碳粉仓;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可分离式粉仓装配在所述碳粉仓的重力方向的上方,在所述碳粉仓朝向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可分离式粉仓连通的碳粉仓连接口,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朝向所述碳粉仓的表面相应于所述碳粉仓连接口设置有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
可选地,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相对于所述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的上盖的边缘设置有夹持凸缘。
可选地,在邻近所述夹持凸缘的所述上盖表面设置有顶压凹槽。
可选地,所述限位弹性体包括限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硒鼓,在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内侧壁上除设置有卡固结构外,还设置有限位弹性体(例如弹簧)。卡固结构用于将可分离式粉仓固定在硒鼓本体上,为了避免由于外部振动等干扰使得可分离式粉仓与硒鼓本体的连接不牢固而导致两者之间产生碳粉泄漏,通常需要将卡固结构设置得结合力度大。具体而言就是卡固结构的卡固凸起的外凸尺寸较大,以增强卡固结构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硒鼓,在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内侧壁还设置了限位弹性体。限位弹性体也能够固定第一接合限位柱,但由于限位弹性体具有弹性,虽然能够施加部分固定力于第一接合限位柱,但在振动等冲击发生时还不足以稳定固定第一接合限位柱。而设置的卡固结构,可以补充限位弹性体所欠缺的部分固定力,两者结合,能够稳定固定第一接合限位柱。更为重要的时,由于卡固结构只需要补充部分固定力,因此,其结合力的设定可以较小。当可分离式粉仓进行安装或拆除时,由于限位弹性体具有弹性,限位弹性体对于可分离式粉仓的安装或拆除阻力较小,同时卡固结构的结合力设定也较小,因此,卡固结构对于可分离式粉仓的安装或拆除阻力也较小,所以可分离式粉仓的拆装更容易操作,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硒鼓中硒鼓本体与可分离式粉仓分离状态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硒鼓本体剖视放大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分离式粉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端部第一个角度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端部第二个角度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为可分离式粉仓中设置的碳粉驱动轴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01、硒鼓本体;102、可分离式粉仓;
201、齿轮;202、第一接合限位柱;203、顶压凹槽;204、夹持凸缘;205、碳粉仓连接口;
301、第二导引定位凹槽;302、碳粉仓;303、显影辊;304、感光鼓;
401、第一防旋转凸起;402、第二防旋转凸起;
501、限位弹性体;502、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3、卡固结构;
601、台阶支撑体;
701、弹性翅片;702、弹性翅片侧边缘;703、弹性翅片上边缘;704、贯穿孔;705、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硒鼓包括硒鼓本体101和可分离式粉仓102两部分。硒鼓本体是包括感光鼓等硒鼓的核心部件的部分,可分离式粉仓102包括碳粉容器(图2中标识102所指向处),碳粉容器存储的碳粉可用于成像打印。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可分离式粉仓102的轴线(即可分离式粉仓102与硒鼓本体101中的感光鼓的转轴平行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合限位柱202和第二接合限位柱(图中未示出)。在硒鼓本体101装配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相应于第一接合限位柱202的位置设置有U形的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2(参考图5);在硒鼓本体101装配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相应于第二接合限位柱的位置设置有U形的第二导引定位凹槽301(参考图3)。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2在可分离式粉仓102装配时引导第一接合限位柱202进入装配位,并最终容纳装配到位的第一接合限位柱202。第二导引定位凹槽301在可分离式粉仓102装配时引导第二接合限位柱进入装配位,并最终容纳装配到位的第二接合限位柱。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硒鼓本体101上设置有碳粉仓302。在装配状态下,可分离式粉仓102设置在碳粉仓302重力方向的上方。在碳粉仓302朝向可分离式粉仓102的表面设置有碳粉仓连接口205,相应地,在可分离式粉仓102朝向碳粉仓302的表面设置有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图中未示出)。碳粉仓连接口205与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连通,从而使得碳粉能够从可分离式粉仓102中进入到碳粉仓302中。碳粉仓302中设置有显影辊303,显影辊303能够将碳粉输送到感光鼓304上完成成像打印。在碳粉仓连接口205与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连通处设置有密封件,以避免碳粉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泄漏。
如图2所示,在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相对于碳粉仓连接口205的上盖的边缘设置有夹持凸缘204。夹持凸缘204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上盖的相对的两个边缘上。在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内凹的顶压凹槽203。
如图4所示,在可分离式粉仓102内设置有碳粉驱动轴(稍后利用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碳粉驱动轴通过转动驱动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碳粉容器中的碳粉向碳粉仓302移动。在图4所示的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端部,设置的第一接合限位柱202为空心柱体。碳粉驱动轴贯穿第一接合限位柱202,与齿轮201固定连接。齿轮201与碳粉驱动轴能够同步转动。碳粉驱动轴的另一端设置在可分离式粉仓102轴线另一端的端部。在第一接合限位柱202所在的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端部还设置有L形的第一防旋转凸起401,以及在该端部侧边缘上设置的第二防旋转凸起402。
如图5所示,在硒鼓本体101的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2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弹性体501和卡固结构50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弹性体501采用了突出于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2的侧壁的弯折条形弹簧,卡固结构503采用了塑胶材质的凸起结构。第一防旋转凸起401与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2的侧壁接触,L形的结构避让了限位弹性体501,给限位弹性体501以活动空间,同时保证第一防旋转凸起401具有更长的与第一导引定位凹槽502的侧壁接触的长度。在第二导引定位凹槽301的内侧壁上也设置有如限位弹性体501同样的限位弹性体。
如图6所示,在硒鼓本体101上,相应于第二防旋转凸起402的装配位置,设置有台阶支撑体601。在可分离式粉仓102处于装配位置时,第二防旋转凸起402与台阶支撑体601接触。
图7和图8显示了碳粉驱动轴的具体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在转动轴705上设置有若干弹性翅片。其中,居于中间的弹性翅片701(正对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设置),其上边缘为平行于转动轴705的轴线的平直边缘,其侧边缘的延长线与转动轴705的轴线的最小夹角小于90°,即弹性翅片701的侧边缘(例如弹性翅片侧边缘702)为相对于转动轴705的轴线倾斜设置的侧边缘。弹性翅片701左右两个侧边缘左右对称呈八字形设置。其他弹性翅片,例如于弹性翅片701相邻的弹性翅片的侧边缘也是相对于转动轴705的轴线倾斜设置的侧边缘,只不过同一弹性翅片的两个侧边缘平行;其他弹性翅片的上边缘(例如弹性翅片上边缘703)也相对于转动轴705的轴线倾斜设置。在弹性翅片上均设置有贯穿孔(例如贯穿孔704)。上述弹性翅片的设置方式,使得除弹性翅片701外的其他弹性翅片在触碰到可分离式粉仓102的碳粉容器的内壁时形成的弯折轨迹为与转动轴705的轴线不平行的直线。若干弹性翅片的这一弯折轨迹能够顺序推动碳粉向弹性翅片701处移动。由于弹性翅片701的上边缘为平直边缘,因此,弹性翅片701的弯折痕迹不会向两侧推动废粉,而是向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推动碳粉,最终形成了可分离式粉仓102中的碳粉不断向弹性翅片701处移动,并由弹性翅片701将碳粉推送向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
以下再结合对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的说明,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4和图5,当装配或拆除可分离式粉仓102时,第一接合限位柱202触压限位弹性体501和卡固结构503,由于限位弹性体501和卡固结构503的阻力较小,可以用较小的力进行操作,更容易实现对可分离式粉仓102平稳的拆装。当硒鼓在工作状态下,齿轮201与其他齿轮啮合、转动,会对第一接合限位柱202产生冲击力,如果该冲击力容易导致第一接合限位柱102脱离装配位置,会使硒鼓不能正常工作。而限位弹性体501和卡固结构503共同施力能够确保第一接合限位柱202稳固在装配位置,不会发生脱离的问题。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硒鼓,能够实现可分离式粉仓102平稳拆装,同时还能保证可分离式粉仓102不会脱离装配位置。
当齿轮201转动时,受到的反作用力使得可分离式粉仓102具有沿其轴线转动的趋势,这种转动如果发生,也不利于硒鼓的正常工作。而第一防旋转凸起401以及第二防旋转凸起402与硒鼓本体101接触,可以消除上述转动趋势,使得硒鼓能够正常运转。
在第二导引定位凹槽301的内侧壁上可以仅设置限位弹性体即可。因为在第二导引定位凹槽301这一端可以不设置传动齿轮,因此也没有由此产生的冲击力,可以不必另设卡固结构稳固第二接合限位柱。
在拆装可分离式粉仓102时,操作者可以用手指夹持夹持凸缘204,方便稳定持有可分离式粉仓102。同时,操作者可以利用手指顶压顶压凹槽203,以便推送可分离式粉仓102进入到装配位置。顶压凹槽203使得操作者的手指在顶压时不会由于在可分离式粉仓102上盖上滑动而导致顶压失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构造进行材料和结构的改进,或者是采用技术等同物进行替换。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新型硒鼓,设置有硒鼓本体和可分离式粉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粉仓在其轴线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合限位柱和第二接合限位柱;在所述硒鼓本体上相应于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设置有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相应于所述第二接合限位柱设置有第二导引定位凹槽;在所述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卡固结构;在所述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壁上及所述第二导引定位凹槽的所述内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限位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内设置有碳粉驱动轴;所述碳粉驱动轴的转轴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所述两个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粉驱动轴上设置有弹性翅片;在所述弹性翅片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弹性翅片的孔;相邻的所述弹性翅片之间的缝隙的延长线与所述碳粉驱动轴的转轴的最小夹角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包括空心柱体;所述碳粉驱动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空心柱体设置;所述碳粉驱动轴的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合限位柱所在的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防旋转凸起;所述第一防旋转凸起与所述第一导引定位凹槽的内侧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旋转凸起包括L形凸起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第一防旋转凸起的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旋转凸起;所述第二防旋转凸起与所述硒鼓本体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硒鼓本体上设置有碳粉仓;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可分离式粉仓装配在所述碳粉仓的重力方向的上方,在所述碳粉仓朝向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可分离式粉仓连通的碳粉仓连接口,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朝向所述碳粉仓的表面相应于所述碳粉仓连接口设置有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分离式粉仓的相对于所述可分离式粉仓连接口的上盖的边缘设置有夹持凸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在邻近所述夹持凸缘的所述上盖表面设置有顶压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硒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性体包括限位弹簧。
CN202320775888.0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新型硒鼓 Active CN219642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5888.0U CN219642093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新型硒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5888.0U CN219642093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新型硒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2093U true CN21964209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08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5888.0U Active CN219642093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新型硒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2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81601B1 (ko) 커플링장치와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인쇄기
US6438345B1 (en) Toner supply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90294101A1 (en)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US6766133B1 (en) Toner supplying container with shutter and related rotatable member fea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6163666A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process cartridg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rocess cartridge
US6725004B2 (en) Coupling apparatus used with a printer or photocopier
EP2085829B1 (en) Developer stor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444321B (zh) 驱动组件与显影盒
RU2009126579A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US20190056692A1 (en) Drum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suppressing variation in position of electrical contact surface
CN102087494B (zh) 感光鼓驱动组件、感光鼓和处理盒
KR20070110183A (ko) 구동전달기구 및 화상형성장치
US7430387B2 (en) Developing uni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he same
US20190227483A1 (en) Control mechanism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215067733U (zh) 一种显影盒
KR20050078891A (ko) 분리형 현상기 및 분리형 현상기의 구동장치
CN219642093U (zh) 一种新型硒鼓
EP0491048A1 (en) Toner cartridge
CN116009371A (zh) 显影盒
CN219417987U (zh) 显影盒
JP3977760B2 (ja) 画像形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US20050265748A1 (en) Detachable developer capable of maintaining nip
CN112415873A (zh) 一种显影盒
CN219642088U (zh) 辊轮安装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10109559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