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1014U -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1014U
CN219641014U CN202321320599.8U CN202321320599U CN219641014U CN 219641014 U CN219641014 U CN 219641014U CN 202321320599 U CN202321320599 U CN 202321320599U CN 219641014 U CN219641014 U CN 219641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avity
groove
sealing element
u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205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鸿
刘瑞
徐鲁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kahe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205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1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1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1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流量监测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叶轮组件、密封组件和光监测组件,上壳体设有第一凹槽,下壳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收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接连通形成安装腔,上壳体将收容槽的槽口封闭形成收容腔,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收容腔连通,叶轮组件转动设于收容腔,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位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第一密封件环绕收容腔,光监测组件设于安装腔,光监测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经过收容腔后到达光接收器,光线与叶轮组件的转动平面垂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解决流量计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流量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流量计是用于对管道中的流体介质进行流量测量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业贸易计量和标准校核领域。为了精准控制流量,智能马桶常会采用流量计作为其水流量监测装置,具体的,把流量计串联在流体流经的管道中,测量流体实时的流速和和监测流体实时的流量。目前,流量计通常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叶轮组件和光检测单元,上壳体和下壳体可拆卸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有安装腔和检测腔,叶轮组件转动设置于检测腔,光检测单元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安装于安装腔,光发射器的光线可以经过检测腔后到光接收器,叶轮组件在转动时,叶轮组件的叶片位于光路上,会对光线有遮挡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光接收器接收光的情况确定叶轮组件的转动情况,进而确定流量和流速。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目前,流量计上壳体和下壳体是直接盖合后围合出安装腔和检测腔,但是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密封性不够好,经过检测腔的液体容易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缝隙进入安装腔,而进入安装腔的液体会损坏光检测单元,进而损坏流量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量计,能够解决流量计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提高流量计的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流量计,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叶轮组件、密封组件和光监测组件,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收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接连通形成安装腔,所述上壳体将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封闭形成收容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叶轮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收容腔,所述光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光监测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经过收容腔后到达所述光接收器,其中,所述光线与所述叶轮组件的转动平面垂直。
可选的,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绕设于所述收容腔外围,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部分突出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另一部分抵接于所述上壳体。
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凸起设置有第一凸翻边。
可选的,所述下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另一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另一部分抵接于所述上壳体。
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上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后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还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三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三密封件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凸起设置有第二凸翻边。
可选的,所述下壳体还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另一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凸出于所述第三密封槽的另一部分抵接于所述上壳体。
可选的,所述第三密封件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还设置有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三密封槽的槽底延伸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后插接于第四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凸腔、第二凸腔和连接腔,所述第一凸腔和第二凸腔均位于所述连接腔的腔底,并且所述第一凸腔和第二凸腔均与所述连接腔连通,所述光监测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和密封垫,所述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腔,所述光发射器插入于第一凸腔,所述光接收器插入所述第二凸腔,所述密封垫位于电路板和连接腔的腔底之间,所述密封垫绕设所述第二凸腔和第一凸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马桶,所述智能马桶包括上述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量计,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叶轮组件、密封组件和光监测组件,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收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接连通形成安装腔,所述上壳体将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封闭形成收容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叶轮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收容腔,所述光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光监测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经过收容腔后到达所述光接收器,其中,所述光线与所述叶轮组件的转动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组件,能够解决流量计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提高流量计的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上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密封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叶轮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光监测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流量计第一灌胶口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00、流量计;1、上壳体;2、下壳体;3、叶轮组件;4、密封组件;5、光监测组件;6、温度传感器;7、安装腔;
11、第一凹槽;12、第二定位孔;13、第四定位孔;
21、第二凹槽;22、进水口;221、进水接口;23、出水口;231、出水接口;24、收容槽;251、第一密封槽;252、第二密封槽;253、第三密封槽;254、第一定位柱;255、第二定位柱;26、收容腔;
31、叶轮本体;32、轴体;
41、第一密封件;42、第二密封件;421;第一定位孔;422、第一凸翻边;43、第三密封件;431、第三定位孔;432、第二凸翻边;
51、光发射器;52、光接收器;53、电路板;54、密封垫;
71、第一凸腔;72、第二凸腔;73、连接腔;
81、第一灌胶口;82、第二灌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流量计1000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叶轮组件3、密封组件4和光监测组件5,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通过可拆卸固定连接,密封组件4设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用于提高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光监测组件5可以通过与叶轮组件3的配合使用监测流体介质的流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不限于螺固定、锁扣固定等,如需要更好的密封效果,可采用灌胶、焊接等方式,上述多种方式可任意组合。
对于上壳体1,请参阅图2,上壳体1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设置于上壳体1的一侧,第一凹槽11向叶轮组件3转动平面垂直投影,该投影与叶轮组件3转动区域的投影存在重合部分,第一凹槽11用于容纳光监测组件5的部分元件。
在本中实施例中,上壳体1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2,第二定位孔12设置于上壳体1朝向下壳体2的表面,同时第二定位孔12设置于第一凹槽11的一侧。上壳体1还设置有第四定位孔13,第四定位孔13与第二定位孔12设置于上壳体1的同一表面,第四定位孔13位于第一凹槽11的另一侧,第二定位孔12与第四定位孔13在第一凹槽11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二定位孔12和第四定位孔13用于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定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装错误。可以理解,第二定位孔12和第四定位孔13的形状可以不相同,和/或设置的位置是非对称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定位孔12和第四定位孔13,也可只设置其中一个。
对于所述下壳体2,请参阅图3,下壳体2设置有进水口22、出水口23、收容槽24和第二凹槽21。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2设置的收容槽24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收容槽24的横截面沿从上壳体1往下壳体2方向的半径逐渐缩小,换言之收容槽24为锥台状,可以理解的,收容槽24的横截面可以不为圆形,可以是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同时收容槽24的立体形状可以是半球状、柱状、锥状等,优选的,为方便下壳体脱模,收容槽24设置有拔模斜率。
进一步的,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时,上壳体1将下壳体2的收容槽24的槽口封闭形成收容腔26,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与收容腔26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22设置于收容槽24的侧壁,出水口23设置于收容槽24的底壁,流体介质进入收容腔26的方向与叶轮组件3的旋转方向呈一定角度,流体介质直接通过出水口23进入收容腔26后冲击叶轮组件3,再通过出水口23流出收容腔26。可以理解,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叶轮组件3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与进水口22连接的还有进水接口221,与出水口23连接的还有出水接口231,进水接口221和出水接口231可以与下壳体2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于下壳体2,进水接口221和出水接口231不与下壳体2连接的一端还可设置相应的防止外部管路脱落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1设置于下壳体2的一侧,第二凹槽21向叶轮组件3转动平面垂直投影,该投影与叶轮组件3转动区域的投影存在重合部分。下壳体2的第二凹槽21与上壳体1的第一凹槽11相对设置,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对接连通形成安装腔7,用于安装光监测组件5。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2设置有第一密封槽251、第二密封槽252和第三密封槽253,第一密封槽251绕设于收容腔26外围,第一密封槽251的槽口与下壳体2的收容槽24的槽口方向相同。第二密封槽252的一端连通第一密封槽251,第二密封槽252的槽口方向与第一密封槽251的槽口方向相同。第三密封槽253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槽251连通,第三密封槽253的槽口方向与第一密封槽251及第二密封槽252的槽口方向相同,第三密封槽253和第二密封槽252相对设置于下壳体2第二凹槽21的两侧。当一实施例中同时具有第一密封槽251、第二密封槽252和第三密封槽253,在第二密封槽252上可设置防错装识别结构。第一密封槽251、第二密封槽252和第三密封槽253可对密封组件4的不同部位进行位置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不包含第一密封槽251、第二密封槽252和第三密封槽253,也可以包含其中任何一个和/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2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254和第二定位柱255,第一定位柱254位设置于第二密封槽252的槽底,第一定位柱254与上壳体1的第二定位孔12对应设置,第二定位柱255位设置于第三密封槽253的槽底,第二定位柱255与上壳体1的第四定位孔13对应设置,第一定位柱254和第二定位柱255同时存在时,除了实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定位关系,还可以实现抗扭矩作用,防止上壳体1和下壳体2错位扭转。可以理解,第一定位柱254和第二定位柱255形状可以不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第一定位柱254和第二定位柱255,或者只包含其中一个。
对于上述密封组件4,请参考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4包括第一密封件41、第二密封件42和第三密封件43。第一密封件41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第一密封件41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抵接,第一密封件41环绕所述收容腔26。可以理解,第一密封件41可以是O型环形密封件、片状环形密封件或等同结构的密封件,第一密封件41用于防止收容腔26内的流体介质通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2接触处泄露。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41的一部分收容于第一密封槽251,第一密封件41的另一部分突出第一密封槽251,第一密封件41凸出于第一密封槽251的另一部分抵接于上壳体1。可以理解,第一密封件41也可以不搭配下壳体2第一密封槽251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42与第一密封件41连接,第二密封件42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第二密封件42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抵接,第二密封件42位于安装腔7的一侧,并且第二密封件42靠近安装腔7的一侧凸起设置有第一凸翻边422,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连接时第一凸翻边422会产生更大的形变,从而提高第二密封件42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抵接力。第二密封件42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密封槽252,第二密封件42另一部分凸出于第二密封槽252,第二密封件42凸出于第二密封槽252的另一部分抵接于上壳体1,第二密封件42可以防止水汽从第二密封件42所在侧的缝隙进入安装腔7。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42可以不搭配第二密封槽252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42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421,第一定位孔421相对于第一定位柱254设置,具体实施如下:下壳体2上的第一定位柱254穿过第一定位孔421后插接于上壳体1的第二定位孔12内,实现上壳体1、第二密封件42和下壳体2之间的定位。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定位孔4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件43与所述第一密封件41连接,第三密封件43与第二密封件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密封件43位于所述安装腔7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密封件43位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所述第三密封件43分别与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抵接,并且所述第三密封件43靠近所述安装腔7的一侧凸起设置有第二凸翻边432。第三密封件43一部分设置于第三密封槽253,第三密封件43另一部分凸出于第三密封槽253,第三密封件43凸出于第三密封槽253的另一部分抵接于上壳体1,第三密封件43可以防止水汽从第三密封件43所在侧的缝隙进入安装腔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件43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孔431,第三定位孔431相对于第二定位柱255设置,具体实施如下:下壳体2上的第二定位柱255穿过第三定位孔431后插接于上壳体1的第四定位孔13内。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二定位孔12。
值得说明的是,当第二密封件42和第三密封件43同时设置时,第一密封件42上还可以设置防错装结构,当同时设置第一定位孔421和第三定位孔431时,第一定位孔421与第三定位孔431的形状可以不相同,和/或设置的位置是非对称的,使密封组件进一步防错装。
对于上述叶轮组件3,请参阅图5,叶轮组件3包括叶轮本体31和轴体32,轴体32设置于叶轮本体31的中心,轴体32用于支撑叶轮本体31旋转,轴体32的一端插接于上壳体1,轴体32的另一端插接于下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叶轮本体31的叶片为直叶片,流体介质通过进水口22直接冲击直叶片的侧壁,使叶轮组件3转动。可以理解,叶轮本体31和轴体3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开成型然后通过连接组合在一起,轴体32也可以是只有一端插接于上壳体1或者下壳体2,另一端悬空。
请参阅图6,对于由上壳体1的第一凹槽11和下壳体2的第二凹槽21连接形成的安装腔7,安装腔7包括第一凸腔71、第二凸腔72和连接腔73,第一凹槽11对应第一凸腔71,第二凹槽21对应第二凸腔72,第一凸腔71和第二凸腔72相对设置,第一凸腔71和第二凸腔72均位于连接腔73的腔底,并且第一凸腔71和第二凸腔72均与连接腔73连通。
对于上述光监测组件5,请继续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光监测组件5包括光发射器51和光接收器52,光发射器51发射的光线经过收容腔26后到达光接收器52,其中,光线与叶轮组件3的转动平面垂直。光监测组件5还包括电路板53和密封垫54,光接收器52和光发射器51均设置于电路板53,电路板53位于所述连接腔73。具体的,光发射器51插入于第一凸腔71,光接收器52插入所述第二凸腔72,密封垫54位于电路板53和连接腔73的腔底之间,密封垫54绕设第二凸腔72和第一凸腔71。当叶轮组件3转动时,光发射器51发射的光线传递到光接收器52时会出现变化,光接收器52会将此变化的光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传递给电路板53。密封垫54用于进一步防止水汽进入连接腔73,避免水汽接触电路板53。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发射器51也可以插入第二凸腔72,光接收器52可以插入第一凸腔71。
请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计1000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和加温器(图未示),温度传感器6设置于下壳体2的出水口23,加温器设置于下壳体2的出水口23后端,且位于温度传感器6之后,温度传感器6用于测量流体介质实时温度,加温器用于给流体介质加温,产生相对恒定的水温。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流量计还设置有第一灌胶口81和第二灌胶口82,第一灌胶口81设置于第二密封槽252的端部,使第二密封槽252与连接腔73连通,第二灌胶口82设置于第三密封槽253的端部,使第三密封槽253与连接腔73连通。当电路板53安装至连接腔73后,采用灌胶的方式密封电路板53,同时,胶通过第一灌胶口81流入第二密封槽252内,胶也通过第一灌胶口81流入第二密封槽252内,填充空隙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空隙,凝固后的胶与密封组件4配合,进一步提升流量计1000的密封性。可以理解,第一灌胶口81和第二灌胶口8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改其设置的位置以及数量。
下面对本实施例做更进一步的说明:上壳体1和下壳体2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叶轮组件3采用不透明材质制成,光发射器51发射的光线透过上壳体1和下壳体2以及流体介质,直射光接收器52,当流体介质通过入水口进入收容腔26,冲击叶轮组件3,叶轮组件3发生转动,叶轮组件3遮挡光发射器51发射的光线,使光接收器52无法接收到光线,此时光接收器52记录光信号的变化,传递给电路板53。值得说明的是,上壳体1和下壳体2可以采用嵌入部分透光材质的方式,实现光监测组件5的光线发射和接收,透光材质可以是塑料、玻璃或复合材料等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流量计1000,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叶轮组件3、密封组件4和光监测组件5,上壳体1设置有第一凹槽11,下壳体2设置有进水口22、出水口23、收容槽24和第二凹槽21,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对接连通形成安装腔7,上壳体1将收容槽24的槽口封闭形成收容腔26,进水口22和出水口23均与收容腔26连通,叶轮组件3转动设置于收容腔26,密封组件4包括第一密封件41,第一密封件41位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第一密封件41分别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抵接,第一密封件41环绕收容腔26,光监测组件5,设置于安装腔7,光监测组件5包括光发射器51和光接收器52,光发射器51发射的光线经过收容腔26后到达光接收器52,其中,光线与叶轮组件3的转动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密封组件4,能够解决流量计1000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提高流量计1000的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了智能马桶实施例,智能马桶包括上述的流量计1000和其他部件,对于流量计1000的结构和功能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有第一凹槽;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收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可拆卸固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接连通形成安装腔,所述上壳体将所述收容槽的槽口封闭形成收容腔,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叶轮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
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收容腔;
光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光监测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经过收容腔后到达所述光接收器,其中,所述光线与所述叶轮组件的转动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绕设于所述收容腔外围,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另一部分突出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凸出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另一部分抵接于所述上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凸起设置有第一凸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另一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凸出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另一部分抵接于所述上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件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上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后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组件还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第三密封件分别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另一侧,并且所述第三密封件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凸起设置有第二凸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还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另一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凸出于所述第三密封槽的另一部分抵接于所述上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密封件还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还设置有第四定位孔;
所述第三密封槽的槽底延伸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后插接于第四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量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凸腔、第二凸腔和连接腔,所述第一凸腔和第二凸腔均位于所述连接腔的腔底,并且所述第一凸腔和第二凸腔均与所述连接腔连通;
所述光监测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和密封垫,所述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连接腔,所述光发射器插入于第一凸腔,所述光接收器插入所述第二凸腔,所述密封垫位于电路板和连接腔的腔底之间,所述密封垫绕设所述第二凸腔和第一凸腔。
10.一种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流量计。
CN202321320599.8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Active CN219641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0599.8U CN219641014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0599.8U CN219641014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1014U true CN219641014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2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20599.8U Active CN219641014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1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1337B2 (en) Fluid meter, in particular for water
BR112019000409B1 (pt) Medidor de fluxo com canal de medição
KR101382277B1 (ko) 전자식 가스미터기와 이의 사용량 원격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219641014U (zh)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CN107576360A (zh) 小口径超声水表
KR101814932B1 (ko) 조립분해가 용이한 수도미터기
KR101991817B1 (ko) 수도계량기
CN212320798U (zh) 一种流量计及智能马桶
CN210268767U (zh) 一种新型无线超声波水表
CN219624821U (zh) 一种扭矩流量计
CN219244690U (zh) 一种光电式流量计
CN218993099U (zh) 一种漏水保护器
CN219736472U (zh) 用于智能超声波无阀水表的稳流内芯
CN214793319U (zh) 超声波计量设备
CN213067688U (zh) 一种光耦流量计
CN220395986U (zh) 一种带有光耦元件的隔膜泵
CN220649630U (zh)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
CN218330064U (zh) 一种流量计
CN217637481U (zh) 一种燃气异常微小流量检测装置
CN220912387U (zh) 一种叶轮及流量计
JP2018189451A (ja) 水道メータ
KR200364971Y1 (ko) 전자식 유량계
CN217207881U (zh) 一种阀芯
CN218093360U (zh) 一种油位感应装置
CN220893481U (zh) 一种流量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