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0353U -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0353U
CN219630353U CN202320869716.XU CN202320869716U CN219630353U CN 219630353 U CN219630353 U CN 219630353U CN 202320869716 U CN202320869716 U CN 202320869716U CN 219630353 U CN219630353 U CN 219630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piece
channel
patient
exhalation
suction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697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昌辉
黄芬
佟振博
余艾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na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Original Assignee
Mona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na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filed Critical Mona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Priority to CN2023208697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0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0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0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该口含器包括衔接口,所述衔接口的一端匹配连通相应的雾化喷雾器,用于引入雾化气溶胶,所述衔接口的另一端连通吸嘴通道,所述吸嘴通道的一端连通吸嘴,用于患者含住吸入雾化气溶胶,吸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有呼气通道,所述呼气通道的末端设有正对鼻腔的呼气孔,用于患者呼气时雾化气溶胶经过其进入鼻腔。本实用新型在口含器上添加呼气通道和呼气口结构,能将逃逸的雾化药物引导至鼻腔位置,通过鼻腔吸入进入呼吸道及肺部,有效避免了患者在使用雾化喷雾器时,呼气过程中药物气溶胶的外溢损失,提高了体内的药液递送剂量,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患者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吸入给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背景技术
吸入用雾化喷雾器是一种将药物雾化后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医疗器械,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喷射或超声波雾化的方式,将药物从液态快速转化为微小的气溶胶,然后通过患者的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雾化喷雾器的组件一般包括:雾化杯、撞击板、吸入阀、口含器、连接管及管路转接头等。喷雾器的下段通过连接管与动力源连接,如空气压缩机,压缩机输送的高压空气使雾化杯中的药液雾化,产生的药物气溶胶通过口含器,配合患者的呼吸,进入患者体内,实现吸入给药的过程。
口含器在雾化器组件中起到将药物气溶胶从装置输送到患者体内的重要作用,基于雾化器的结构设计,口含器的结构也各异。目前主要的几种结构包括:
1)PARI LC PLUS喷雾器的口含器上设计有一拉槽,其上有一蓝色呼气阀,呼气阀的一端固定在拉槽内,另一端为自由端;患者在吸入时,将口含器放在牙齿之间并闭合其周围的嘴唇,吸入的过程中,蓝色呼气阀因吸入产生的负压紧贴口含器,使得装置气路保持封闭;在呼气过程中,蓝色呼气阀因正压,其自由端与口含器分离形成空隙,此时雾化杯中的药液处于雾化状态,药物气溶胶随压缩空气从雾化杯上部进入口含器,当患者往口含器内呼气,药物气溶胶随着呼气气流方向从空隙中溢出。
2)专利CN109718433A公开了一款新的吸入式雾化器套件,其口含器为一三通结构,包括用于衔接出雾的通道,用于患者的吸嘴和与大气相通的呼气孔。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呼气的过程中,口含器内的气流可通过末端的呼气孔排出。
目前,上述两类结构都存在用于呼气的通道结构,其能够实现给药过程的呼气功能。随着雾化喷雾器口含器结构的不断改进,虽然可以减少因患者呼气导致的药物气溶胶溢出损失量,但是依旧无法完全避免药物气溶胶的外溢。且患者呼气的时间越长,从空隙中呼出的药物气溶胶越多,这不仅会造成药液的浪费,还会对周围的空气造成污染。此外,由于药物气溶胶外溢,导致递送至人体内的药液量明显降低,会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该口含器包括衔接口,所述衔接口的一端匹配连通相应的雾化喷雾器,用于引入雾化气溶胶,所述衔接口的另一端连通吸嘴通道,所述吸嘴通道的一端连通吸嘴,用于患者含住吸入雾化气溶胶,吸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有呼气通道,所述呼气通道的末端设有正对鼻腔的呼气孔,用于患者呼气时雾化气溶胶经过其进入鼻腔。
进一步的,所述呼气通道通过连接部与吸嘴通道相连通,所述连接部用于连通并调节呼气通道与吸嘴通道之间的夹角,使得呼气通道末端的呼气孔正对患者鼻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可变形材质或结构,便于变形改变呼气通道与吸嘴通道之间的夹角或呼气通道末端的呼气孔与患者鼻孔的距离和左右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波纹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呼气通道为对称通道结构或单通道结构,分别与两个鼻孔或单个鼻孔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吸嘴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两块吸嘴挡板,每侧的两块吸嘴挡板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患者在含住吸嘴时,其牙齿位于两块吸嘴挡板之间的间隙中,以达到固定吸嘴与患者口腔相对位置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吸嘴挡板之间的间隙范围为3-8mm。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口与吸嘴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80°。
进一步的,所述吸嘴通道与衔接口的连接过渡处设有一段导流槽,用于将吸嘴通道内壁上的残留的药物溶液导引回收至相应的雾化喷雾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口含器上添加呼气通道和呼气口结构,能将逃逸的雾化药物引导至鼻腔位置,通过鼻腔吸入进入呼吸道及肺部,有效避免了患者在使用雾化喷雾器时,呼气过程中药物气溶胶的外溢损失,提高了体内的药液递送剂量,同时取消了口含器上原有的蓝色呼气阀结构,成本降低,改进后的结构还带来了简化使用步骤的效果,降低患者使用难度,能够提高患者用药过程的依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呼气通道的两种结构图:(a)对称结构,(b)非对称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呼气通道的两种结构图:(a)对称结构,(b)非对称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端式轴连接结构的连接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波纹管结构的连接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吸气状态下的雾化气溶胶运动气路图:(a)实施例1中的结构截面,(b)实施例2中的结构截面;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呼气状态下的雾化气溶胶运动气路图:(a)实施例1中的结构截面,(b)实施例2中的结构截面。
图中标号说明:1、衔接口,2、呼气孔,3、吸嘴,4、吸嘴挡板,5、连接部,6、呼气通道,7、吸嘴通道,8、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衔接口1与吸嘴通道7之间的夹角取90°-18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该口含器包括衔接口1,所述衔接口1的一端匹配连通相应的雾化喷雾器,用于引入雾化气溶胶,衔接口1形状和尺寸可改变,其截面可为圆形、方形或其它多边形,具体尺寸和截面形状以能和雾化喷雾器进行良好的密封连接为宜,所述衔接口1的另一端连通吸嘴通道7,所述吸嘴通道7的一端连通吸嘴3,在工作状态下,雾化喷雾器产生的雾化气溶胶经衔接口1进入吸嘴通道7,用于患者含住吸入雾化气溶胶,吸嘴通道7的另一端连通有呼气通道6,所述呼气通道6的末端设有正对鼻腔的呼气孔2,用于患者呼气时雾化气溶胶经过其进入鼻腔,充分利用雾化的药物气溶胶。
所述呼气通道6通过连接部5与吸嘴通道7相连通,所述连接部5用于连通并调节呼气通道6与吸嘴通道7之间的夹角,使得呼气通道6末端的呼气孔2正对患者鼻腔,更优选的是当吸嘴3位于患者口腔内时,呼气孔2恰好位于鼻腔前端且正对患者鼻腔。
所述连接部5为可变形材质或结构,便于变形改变呼气通道6与吸嘴通道7之间的夹角或呼气通道6末端的呼气孔2与患者鼻孔的距离和左右相对位置。
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5为波纹管结构,波纹管结构可以向任意方向弯曲,从而能调节呼气孔2的高度和左右位置,另外,波纹管结构也可以伸缩,从而改变连接部5与呼气通道6的整体长度,调节呼气孔2与患者鼻孔的距离。
如图5所示,连接部5除了采用波纹管结构,也可采用两端式轴连接结构,即在连接部5与呼气通道6之间设置转动副,呼气通道6的一端绕着该转动副转动,从而改变另一端的呼气孔2的高度,便于对准患者鼻孔。
所述呼气通道6为对称通道结构或单通道结构,分别与两个鼻孔或单个鼻孔相互对应,如图3中(a)所示,为偏俯视角的对称通道结构图,图3中(b)为正俯视角的单通道结构图,这两种结构均能实现将外溢的雾化气溶胶递送至鼻腔前端的作用。
所述吸嘴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两块吸嘴挡板4,每侧的两块吸嘴挡板4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患者在含住吸嘴3时,其牙齿位于两块吸嘴挡板4之间的间隙中,以达到固定吸嘴3与患者口腔相对位置的作用。
所述吸嘴挡板4之间的间隙范围为3-8mm。
所述吸嘴通道7与衔接口1的连接过渡处设有一段导流槽8,用于将吸嘴通道7内壁上的残留的药物溶液导引回收至相应的雾化喷雾器中,并进行再次雾化,能够进一步降低药物损失。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在本实施例中,衔接口1与吸嘴通道7之间的夹角取180°,其余相同。
本实用新型用法及原理
准备状态:在首先将口含器的吸嘴3置于患者口腔内,牙齿位于两块吸嘴挡板4的间隙中,咬住吸嘴3并用嘴唇包裹住吸嘴3的前端,然后根据鼻腔的位置调整连接部5,使呼气通道6末端的呼气孔2正对鼻腔;
连接状态:将口含器的衔接口1与雾化喷雾器的出雾口连接,确保连接处紧密贴合;
吸气状态:如图7所示,当雾化喷雾器开始工作时,药物气溶胶随患者的吸气,经衔接口1进入吸嘴通道7,从吸嘴3进入患者口腔;
呼气状态:如图8所示,当患者向口含器内呼气时,呼进吸嘴通道7内的气体部分进入雾化喷雾器,另一部分气体带动药物气溶胶经过连接部5,进入呼气通道6,从呼气孔2中排出,进入患者鼻腔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该口含器包括衔接口,所述衔接口的一端匹配连通相应的雾化喷雾器,用于引入雾化气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口的另一端连通吸嘴通道,所述吸嘴通道的一端连通吸嘴,用于患者含住吸入雾化气溶胶,吸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有呼气通道,所述呼气通道的末端设有正对鼻腔的呼气孔,用于患者呼气时雾化气溶胶经过其进入鼻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通道通过连接部与吸嘴通道相连通,所述连接部用于连通并调节呼气通道与吸嘴通道之间的夹角,使得呼气通道末端的呼气孔正对患者鼻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可变形材质或结构,便于变形改变呼气通道与吸嘴通道之间的夹角或呼气通道末端的呼气孔与患者鼻孔的距离和左右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波纹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气通道为对称通道结构或单通道结构,分别与两个鼻孔或单个鼻孔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两块吸嘴挡板,每侧的两块吸嘴挡板之间留有间隙,使得患者在含住吸嘴时,其牙齿位于两块吸嘴挡板之间的间隙中,以达到固定吸嘴与患者口腔相对位置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挡板之间的间隙范围为3-8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口与吸嘴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通道与衔接口的连接过渡处设有一段导流槽,用于将吸嘴通道内壁上的残留的药物溶液导引回收至相应的雾化喷雾器中。
CN202320869716.X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Active CN219630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9716.XU CN219630353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69716.XU CN219630353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0353U true CN219630353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69716.XU Active CN219630353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0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37648A1 (en) Intraoral Nebulizer Providing Air Curtains
JP2007511297A5 (zh)
CN206167562U (zh) 一种多功能吸氧装置
CN111214735A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CN211986581U (zh) 一种用于呼吸科护理的雾化装置
CN219630353U (zh) 一种提高雾化吸入效率的口含器
CN20159620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吸入器
CN204972566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US20190076612A1 (en) Nasal inhaler for use with nebulizer system
CN212662404U (zh) 一种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医用雾化器
CN205598370U (zh) 一种设有多功能插接装置的雾化器
CN213131372U (zh) 一种新型雾化器面罩
CN210494811U (zh) 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CN210583295U (zh) 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
CN103055387A (zh) 一种与呼吸时相同步的雾化装置
CN2627861Y (zh) 按需吸氧排毒面罩
CN203816030U (zh) 一种呼吸机雾化器
CN107970507B (zh) 一种雾化咬嘴气路
CN217067286U (zh) 一种避免交叉感染的雾化装置
CN207837981U (zh) 一种基于讲话瓣膜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
CN2117172U (zh) 超声波雾化器的呼吸面罩
CN215084226U (zh) 一种多功能气切语音阀组件
CN214485246U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t型管的药物射流雾化吸入装置
CN219983627U (zh) 用于防治喉部水肿的咽喉部雾气器
CN219921774U (zh) 一种用于雾化给药的雾化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