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0072U -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0072U
CN219630072U CN202223612422.3U CN202223612422U CN219630072U CN 219630072 U CN219630072 U CN 219630072U CN 202223612422 U CN202223612422 U CN 202223612422U CN 219630072 U CN219630072 U CN 219630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herapeutic
treatment
component
thera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24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24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0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0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0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眼部治疗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第一治疗组件、第二治疗组件以及头部佩戴组件。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连接,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能在彼此的连接处相对转动;头部佩戴组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第一治疗组件和第二治疗组件中至少一个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部与头部佩戴组件相连;其中,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进行佩戴时,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如此,将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集成于一体,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使用方便,并且能进行多功能治疗,以及方便用户携带。

Description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眼部治疗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背景技术
视觉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人们接收信息的量也与日俱增。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有书籍、电子产品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获取各种信息。由于长时间用眼或者电子产品对人们眼部的刺激,人们眼睛的负担日益加重,由此也带来了诸如眼部疲劳、近视、视力衰退等眼部问题。人们对眼部健康也越来越重视。
对于不同的眼部问题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眼部治疗仪器,对于同一眼部问题也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眼部治疗仪使治疗效果达到预期。在现有技术中,眼部治疗仪通常是台式的,不方便用户将治疗仪对准眼部,也部方便携带。而佩戴式的眼部治疗仪在现有技术中也只能实现单一的功能,无法实现对眼部的综合性治疗。可见,现有的眼部治疗仪存在使用不方便、功能单一、不便携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眼部治疗仪使用不方便、功能单一、不便携带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包括:
第一治疗组件;
第二治疗组件,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能在彼此的连接处相对转动;以及
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的头部佩戴组件,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至少一个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部佩戴组件相连;
其中,当对所述集成式眼部治疗仪进行佩戴时,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头部佩戴组件包括带部和垫部,所述垫部对称地安装于所述带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部设置有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轴部和贴合部,所述贴合部通过所述轴部与所述垫部相连,所述贴合部可通过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垫部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部为与人体佩戴部位相匹配的仿形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旋钮和转动轴,所述旋钮与所述转动轴固定相连,所述转动轴与第一治疗组件和第二治疗组件中的一个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与第一治疗组件和第二治疗组件中的另外一个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治疗组件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治疗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内侧,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外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指向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各自的治疗面方向的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导向件以及推动件;
所述推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功能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支撑部分;
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导向件的导向下可与所述导向件相对滑动;
第一治疗组件的功能部分可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支撑部分。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的一个,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的另外一个相抵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扬声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治疗组件是哺光仪,所述第二治疗组件是光唤视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包括:第一治疗组件、第二治疗组件以及头部佩戴组件。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连接,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能在彼此的连接处相对转动;头部佩戴组件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第一治疗组件和第二治疗组件中至少一个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部与头部佩戴组件相连;其中,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进行佩戴时,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将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集成于一体,并通过头部佩戴组件通过对人体头部进行环抱、紧夹或者勾挂等方式将集成式眼部治疗仪佩戴于人体头部,使用户能稳定地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进行佩戴。当第一治疗组件对人体眼部治疗到达一个阶段或者结束后,需要将第二治疗组件切换至治疗位置时,转动第一治疗组件,时第一治疗组件离开人体眼部位置,并且转动第二治疗组件,使第二治疗组件到达人体眼部位置,通过第二治疗组件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如此,将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集成于一体,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使用方便,并且能进行多功能治疗,以及方便用户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的供集成式眼部治疗仪中垫部和贴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10、第一治疗组件;11、第一治疗部;12、第一支脚部;13、第二支脚部;14、导向槽;20、第二治疗组件;21、第二治疗部;22、第三支脚部;23、第四支脚部;30、头部佩戴组件;31、带部;32、垫部;33、贴合组件;331、轴部;332、贴合部;40、调节组件;41、连接件;42、导向件;43、推动件;50、转动组件;51、旋钮;52、转动轴;60、阻尼件;70、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包括:第一治疗组件10、第二治疗组件20以及头部佩戴组件30。第二治疗组件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治疗组件10的两侧连接,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能在彼此的连接处相对转动;头部佩戴组件30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34,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至少一个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部34与头部佩戴组件30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的两侧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用于将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于人体头部;其中,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第一治疗组件10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治疗组件20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如此,能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使用方便,并且能进行多功能治疗,以及方便用户携带。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可以包括:第一治疗组件10、第二治疗组件20以及头部佩戴组件30。第二治疗组件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治疗组件10的两侧连接,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能在彼此的连接处相对转动;头部佩戴组件30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34,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至少一个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部34与头部佩戴组件30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的两侧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用于将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于人体头部;其中,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第一治疗组件10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第二治疗组件20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
具体地,通过第一治疗组件10的两侧分别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两侧相连,将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集成于一体。头部佩戴组件30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34,头部佩戴组件30通过连接部34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通过对人体头部进行环抱、紧夹或者勾挂等方式将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于人体头部,使用户能稳定地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当第一治疗组件10对人体眼部治疗到达一定阶段或者结束后,需要将第二治疗组件20切换至治疗位置时,转动第一治疗组件10,时第一治疗组件10离开人体眼部位置,并且转动第二治疗组件20,使第二治疗组件20到达人体眼部位置,通过第二治疗组件2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
如此,将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集成于一体,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使用方便,并且能进行多功能治疗,以及方便用户携带。
具体地,第一治疗组件10包括第一治疗部11,第一治疗部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脚部12,第一治疗部1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脚部13,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相平,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之间形成有能容纳人体头部的空间。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两侧,并且对人体头部能产生一定的夹持力,此时,第一治疗部11正对人体面部,当佩戴到位后,第一治疗部11的治疗功能区与人体眼部对应。
第二治疗组件20包括第二治疗部21,第二治疗部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支脚部22,第二治疗部2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四支脚部23。第一支脚部12与第三支脚部22被第一连接轴串接,第二支脚部13与第四支脚部23被第二连接轴串接。第一连接轴的轴心与第二连接轴的轴心相对应。当使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对转动时,第一治疗组件10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为转动轴52心与第二治疗组件20进行相对转动。
如此,实现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治疗组件10对人体眼部的治疗结束后,转动第一治疗组件10,使第一治疗组件10离开人体眼部区域。转动第二治疗组件20,使第二治疗组件20到达人体眼部区域,以便使第二治疗组件20能够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而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转动均是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轴心为转动轴52心转动的,即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均是在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发生转动的。
如此,通过对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进行转动实现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的切换。
具体地,头部佩戴组件30一侧的连接部34与第一支脚部12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的另一侧的连接部34与第二支脚部13相连。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两侧,第一治疗部11与人体面部相对。相应地,在第二治疗组件20中,第三支脚部22与第四支脚部23也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两侧,第二治疗部21与人体面部相对。此时,头部佩戴组件30位于人体的后脑勺处或颈部。
如此,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通过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一治疗组件10共同形成对人体头部的环抱,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可靠地被佩戴于人体头部,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不发生掉落或者松动。
需要进行进一步说明的是,当佩戴好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后,第一支脚部12与第三支脚部22的连接处位于人体一侧耳部的附近,第二支脚部13与第四支脚部23的连接处位于人体另一侧二部的附近。当佩戴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时,可通过人体耳部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支撑,以减小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后受重力影响向下滑落的风险。通过头部佩戴组件30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环抱住人体头部,以便在进行眼部治疗时,治疗仪的功能区能与人体眼部或者相关区域能形成有效的贴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也能达到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连同样的佩戴效果,其实现方式与头部佩戴组件30连接于第一治疗组件10时的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头部佩戴组件30还可以是其一侧的连接部34与第一支脚部12和第三支脚部22的连接处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的另一侧的连接部34与第二支脚部13与第四支脚部23的连接处相连。以这样的连接方式,也能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对人体头部形成有效地环抱,以到达可靠佩戴的效果以及使治疗效果达到预期。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头部佩戴组件30的两侧还可以分别分为两支,其中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部34,此两个连接部34分别与对应侧的两支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一侧的其中一个连接部34与第一支脚部12相连,其同一侧的另一连接部34与第三支脚部22相连;头部佩戴组件30另一侧的其中一个连接部34与第二支脚部13相连,其同一侧的另一连接部与第四支脚部23相连。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同时相连,可以在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人体头部两侧均有两条支带与人体头部的两侧相贴,以使得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佩戴更加可靠、稳固。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头部佩戴组件30还可以是两个,其中一个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连,另一个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当通过第一治疗组件1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时,头部佩戴组件30中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连的一个位于人体的后脑勺处或颈部,以使第一治疗组件10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时,第二治疗组件20处于等待状态,头部佩戴组件30中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的一个位于人体的头后部或者头顶,以此提高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的可靠性。同理地,当通过第二治疗组件2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时,第一治疗组件10处于等待状态,此时,头部佩戴组件30中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的一个位于人体的后脑勺处或颈部,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连的一个位于人体的头后部或者头顶,以此提高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的可靠性,以及使第二治疗组件20对人体眼部的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头部佩戴组件30可以包括带部31和垫部32,垫部32对称地安装于带部31。带部31可以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带部31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相连,使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共同形成的部分形成能对人体头部进行环抱的结构,以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被可靠地佩戴。并且通过垫部32垫安装于带部31,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被佩戴时,用户感觉更加舒适,也防止用户被带部31勒伤。
如此,通过带部31与垫部32的设置,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佩戴更加可靠、更加舒适。
具体地,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三支脚部22通过第一连接轴进行连接,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二支脚部13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四支脚部23通过第二连接轴进行连接。头部佩戴组件30的带部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轴相连,带部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轴相连。垫部32可以设置于带部31的中间位置;垫部3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对称安装于带部31的两侧;垫部3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其中一个安装于带部的中间位置,另一个对称安装于带部31的两侧。总体来说,当垫部32的数量为单数时,其中有一个安装于带部31的中间位置,其余的垫部32成对并且对称安装于带部31的两侧。
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第一支脚部12与第三支脚部22位于人体头部的一侧(例如左侧),第二支脚部13与第四支脚部23位于人体头部的另一侧,此时,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一治疗部11和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二治疗部21与人体面部相对,头部佩戴组件30位于人体后颈部。完成佩戴后,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对人体头部进行环抱,头部佩戴组件30的垫部32与人体的后颈部贴合。
如此,通过对人体头部进行环抱,时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被佩戴稳定,通过垫部32与人体后颈部进行贴合,使佩戴更加舒适。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带部31分别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
具体地,带部3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连,另一个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垫部32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带部31处,也可以通过一个垫部32将两个带部31相连。通过带部31与第一治疗部11和第二治疗部21的配合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对人体头部形成环抱,方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佩戴。
当垫部32分别设置于两个带部31处时,垫部32的数量也为两个,其中一个垫部32设置于其中一个带部31的中间位置,另一个垫部32设置于另一个带部31的中间位置。当进行佩戴时,通过两个垫部32分别对人体头部和颈部的不同位置进行垫隔,保证佩戴的舒适性。
当垫部32将两个带部31进行连接时,垫部32的形状为长条状,垫部3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带部31的中间位置相连,垫部32的另一端与另一带部31的中间位置相连。如此,可增加垫部32与人体头部的接触面积,使佩戴更加舒适。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带部31同时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
具体地,带部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支部,其中,带部31一端的两个支部分别与第一支脚部12和第三支脚部22相连,带部31另一端的两个支部分别与第二支脚部13和第四支脚部23相连。垫部32设置于带部31的中间位置。
如此,通过带部31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共同形成的部分形成对人体头部环抱的结构,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被可靠地佩戴,并且通过垫部32使佩戴更加舒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垫部32设置有贴合组件33,贴合组件33包括轴部331和贴合部332,贴合部332通过轴部331与垫部32相连,贴合部332可通过轴部331相对于垫部32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当将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佩戴好后,贴合组件33在垫部32和人体颈部之间。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在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过程中,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功能区需要与人体眼部有效贴合,因此在进行佩戴时,头部佩戴组件30需要紧贴人体颈部,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通过环抱的方式佩戴于人体头部时,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会对人体头部产生一定的勒紧力。为了减小佩戴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在佩戴时用户的勒紧感,头部佩戴组件30通过垫部32来增加与人体的贴合面积,以减小头部佩戴组件30对人体的压强,从而使人体佩戴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后感到更加舒适。但是由于不同的用户,其人体轮廓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垫部32与人体之间设置贴合组件33。贴合组件33中,贴合部332通过轴部331与垫部32相连,贴合部332可通过轴部331相对于垫部32转动。当佩戴好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后,通过贴合组件33与人体进行贴合,而由于贴合组件33中的贴合部332能够相对于垫部32转动,因此贴合部332能适应不同角度的贴合情况。
如此,通过贴合组件33的设置,使佩戴好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后,使头部佩戴组件30能适应不同用户的体型,使佩戴更加舒适,保证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对人体有足够的勒紧力,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功能区对人体眼部进行有效贴合,使其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在进行佩戴时,垫部32可以位于人体的颈部。可在贴合组件33中增设加热片装置、电极装置、磁疗装置或者微振动装置,使佩戴好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后,通过贴合组件33与人体颈部进行有效贴合后,通过加热片装置、电极装置、磁疗装置或者微振动装置对人体颈部进行按摩、治疗,以缓解人体颈部的不舒适感。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垫部32为与人体佩戴部位相匹配的仿形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人体轮廓具有不规则性,因此为了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被佩戴后,垫部32能与其贴合的人体部位能更加有效的贴合,可以对垫部32的形状根据且与其贴合的人体部位的轮廓进行仿形设计。通过对垫部32的形状进行仿形设计,增加垫部32与人体的贴合面积,并且使垫部32能与人体进行有效的嵌合。
如此,在改善佩戴时的舒适性的同时,使佩戴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地,垫部32可以采用可形变的结构或者材料,以适应人体轮廓或者方便人体运动。例如垫部32可选用软橡胶、硅胶等材料,也可采用织物内包裹填充物的方式,以使垫部32具有可形变性,增加佩戴使的舒适感。当然,垫部32的材料还可以时硬性材料,如塑料件、铝合金件等,垫部32与人体贴合的面为与人体佩戴位置相匹配的曲面。
需要指出的是,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虽然不同用户与垫部32贴合的部位的尺寸有所差异,但是此处的形状是相似的,因此只需对垫部32与人体贴合的面根据人体佩戴部位进行相似设计,即可达到增加垫部32与人体的贴合面积,并且使垫部32能与人体进行有效的嵌合的效果,而无需根据每个用户的个体情况对垫部32的形状进行特异性设计。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组件50,转动组件50包括旋钮51和转动轴52,旋钮51与转动轴52固定相连,转动轴52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的一个转动相连,转动轴52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的另外一个固定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进行切换时,拧动旋钮51,带动转动轴52转动。
当转动轴52与第一治疗组件10转动相连,转动轴52与第二治疗组件20固定相连时,拧动旋钮51带动转动轴52自动,进而带动第二治疗组件20自动。而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连接,第一治疗组件10与转动轴52转动连接,因此当转动轴52带动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时,第二治疗组件20可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对转动,其转动轴52心为转动轴52。
如此,通过拧动旋钮51实现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切换。
具体地,转动组件50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三支脚部22相连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二支脚部13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四支脚部23的相连处。第一支脚部12设置有第一过孔,当转动组件50设置于第一支脚部12与第三支脚部22的相连处时,此处的转动轴52穿过第一过孔与第三支脚部22固定相连,此时,第三支脚部22位于第一支脚部12的内侧,此处的旋钮51位于第一支脚部12的外侧。第二支脚部13设置有第二过孔,当转动组件50设置于第二支脚部13与第四支脚部23的相连处时,此处的转动轴52穿过第二过孔与第四支脚部23固定相连,此时第四支脚部23位于第二支脚部13的内侧,此处的旋钮51位于第二支脚部13的外侧。
如此,当转动旋钮51时,可以通过转动轴52带动第二治疗组件20相对于第一治疗组件10以转动轴52为轴心转动,以此实现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的切换。
同理地,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当转动轴52与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连接,转动轴52与第一治疗组件10固定连接时,拧动旋钮51则会通过转动轴52带动第一治疗组件10相对于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如此亦可通过拧动旋钮51实现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切换。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轴52与第二治疗组件20固定相连,第一治疗组件10设置有导向槽14,转动轴52穿设于导向槽14,第二治疗组件20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内侧,旋钮51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治疗组件10治疗结束后,在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进行切换时,可转动第一治疗组件10,使第一治疗组件10让转动轴52相对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进而使第一治疗组件10离开人体眼部区域,将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至人体眼部区域,从而完成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的切换。在切换过程中,转动轴52可通过导向槽14相对于第一治疗组件10滑动,即通过导向槽14的设置,可使第一治疗组件10相对于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时,还可以相对于第二治疗组件20进行平移移动。
如此,可使第一治疗组件10的活动范围更大,从而避免第一治疗组件10离开眼部治疗区域第二治疗组件20到达治疗区域后,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产生干涉或者对人体面部产生挤压,从而使完成切换后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佩戴更加舒适。
具体地,转动组件50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三支脚部22相连处,另一个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二支脚部13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第四支脚部23的相连处。相应地,导向槽14的数量也为两个,导向槽14的形状为长条形,其中一个位于第一支脚部12处与此处的转动组件50对应的位置,另一个位于第二支脚部13处与此处的转动组件50相当于的位置。第一支脚部12与第三支脚部22相连处的转动组件50中的转动轴52穿过此处的导向槽14与第三支脚部22固定相连,第二支脚部13与第四支脚部23相连处的转动组件50中的转动轴52穿过此处的导向槽14与第四支脚部23固定相连。
如此,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能够以转动轴52为轴心相对转动,并且通过导向槽14的作用使第一治疗组件10能相对于第二治疗组件20进行平移移动,从而扩大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相对活动范围。使进行切换后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佩戴更加舒适,并且使其能适应不同用户头型的佩戴。
另一方面,当第二治疗组件20治疗结束后,在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进行切换时,可转动第一治疗组件10,使第一治疗组件10让转动轴52相对第二治疗组件20转动,进而使第二治疗组件20离开人体眼部区域,将第一治疗组件10转动至人体眼部区域,从而完成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的切换。在切换完成后,可通过导向槽14的作用调节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在佩戴时的松紧度,使调节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环抱空间具有可调性。
如此,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头型。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于通过导向槽14与转动组件50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适应性调节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导向槽14与转动组件50共同形成调节组件40,实现调节功能。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3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调节组件40,调节组件40用于分别调节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指向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各自的治疗面方向的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有所差异,因此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需要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够进行尺寸调节,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当眼部佩戴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时,通过推动推动件43使连接件41在导向件42的导向下滑动。由于连接件41与第一治疗组件10的功能部分固定连接,导向件42固定安装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支撑部分,因此当连接件41在导向件42的导向下滑动时,第一治疗组件10的功能部分会靠近或者远离其支撑部分。
如此,可通过推动推动件43使连接件41在导向件42的导向下滑动,进而使第一治疗组件10的功能部分靠近或者远离其支撑部分,从而实现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尺寸的调节,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
具体地,调节组件40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处,具体的是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一支脚部12以及第二支脚部13处。由于不同的使用者的头部尺寸不同,因此当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进行佩戴时,需要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尺寸进行调节,以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当头部佩戴组件3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时,如果通过第二治疗组件2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则可通过调整头部佩戴组件30的松紧度来使第二治疗组件20能有效地贴合人体眼部,以使第二治疗组件20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时第一治疗组件10处于等待状态。当第一治疗组件10处于等待状态时,可通过调节组件40调节第一治疗组件10中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的长度,以防止第一治疗组件10与人体头部以及第二治疗组件20相抵触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切换效果。通过调节组件40使第一治疗组件10中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的长度增加,使第一治疗组件10的第一治疗部11能有足够的空间避开第二治疗组件20和人体头部,以此达到预期的切换效果。
通过第一治疗组件1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则可通过调节组件40调节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的长度使第一治疗组件10能有效地贴合人体眼部,以使第一治疗组件10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此时第二治疗组件20处于等待状态。当第二治疗组件20处于等待状态时,可通过调整头部佩戴组件30的松紧度使切换效果达到预期。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还可以设置于第二治疗组件20处,具体的是设置于第二治疗组件20中的第三支脚部22和第四支脚部23处。通过调节组件40调节第三支脚部22和第四支脚部23的长度以使第二治疗组件20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或者预期的切换效果。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还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处,并且通过分别调节其各自支脚部的长度来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和预期的切换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组件40可以包括伸缩杆和锁紧件,可以通过伸缩杆调节支脚部的长度,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件对伸缩杆进行锁紧,以使得支脚部保持在调节后的长度,从而实现对支脚部长度的调节。其中,锁紧件可以是顶丝,并且安装于伸缩杆的其中一节处,当调节结束后,通过拧动顶丝顶住时尚感中的另外一节,从而实现对伸缩杆锁紧的功能。
可以想到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还可以是具有弹性的可形变件,如弹簧结构、橡皮筋结构等,调节组件40可以安装于第一治疗组件10两侧的端部,也可以安装于第二治疗组件20的端部。当然,调节组件40的形状还可以是分叉的形状(近似于“Y”字形),其中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治疗组件10和第二治疗组件20同一侧的端部相连,另一个端部与头部佩戴组件30相连,此时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通过调节组件40连接于调节组件40的分叉交汇处,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两侧均连接有此种形状的调节组件40。头部佩戴组件30的带部31的两端均连接有叉形状的调节组件40,带部31可以通过连接结构与调节组件40相连,还可以与调节组件40一体成型。
如此,通过调节组件40的弹性形变分别调节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指向其各自的治疗面方向的尺寸。一方面可以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在通过第一治疗组件10或者第二治疗组件2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时,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处于等待状态的第一治疗组件10或者第二治疗组件20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使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的切换更加顺利、便捷。
还可以想到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治疗部11和第二治疗部21处分别安装调节组件40,或者在第一治疗部11和第二治疗部21中的任意一个安装治疗组件40。通过调节组件40分别调节第一治疗部11或者第二治疗部21中与人体接触的功能模块,凸出或者缩回于第一治疗部11或者第二治疗部21的尺寸,来分别调节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指向其各自的治疗面方向的尺寸。
如此,一方面可以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在通过第一治疗组件10或者第二治疗组件2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时,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处于等待状态的第一治疗组件10或者第二治疗组件20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使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之间的切换更加顺利、便捷。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3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可以包括连接件41、导向件42以及推动件43。推动件43固定安装于连接件41。连接件41与第一治疗组件10的功能部分固定连接,导向件42固定安装于第一治疗组件10的支撑部分。连接件41在导向件42的导向下可与导向件42相对滑动。第一治疗组件10的功能部分可远离或者靠近支撑部分。
具体地,第一治疗组件10的功能部分可包括第一治疗部11,第一治疗组件10的支撑部分可包括第一支脚部12和第二支脚部13,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分别位于第一治疗部11的两侧,当进行佩戴时,第一支脚部12与第二支脚部13分别位于人体头部两侧,第一治疗部11与人体面部相对。调节组件40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支脚部12,另外一个设置于第二支脚部13。
在第一支脚部12的一侧,第一支脚部12通过此处的调节组件40与第一治疗部11相连,其中,连接件41与第一治疗部11固定相连,导向件42固定安装于第一支脚部12,导向件42对连接件41进行限位和导向,当推动推动件43时,连接件41可在导向件42的导向下滑动,以此调节第一治疗部11与第一支脚部12之间的距离。同样地,通过推动第二支脚部13处调节组件40的推动件43时,也可调节第一治疗部11与第二支脚部13之间的距离。
如此,通过调节组件40调节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尺寸,使之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
需要指出的是,此时头部佩戴组件30可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连,当通过第二治疗组件20进行治疗时,可通过头部佩戴组件30调节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尺寸使之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的数量为两组,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支脚部12,另外一个设置于第二支脚部13。在第一支脚部12的一侧,第一支脚部12通过此处的调节组件40与第一治疗部11相连,其中,连接件41与第一支脚部12固定相连,导向件42固定安装于第一治疗部11,导向件42对连接件41进行限位和导向,当推动推动件43时,连接件41可在导向件42的导向下滑动,以此调节第一治疗部11与第一支脚部12之间的距离。同样地,通过推动第二支脚部13处调节组件40的推动件43时,也可调节第一治疗部11与第二支脚部13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0还可以设置于第二治疗组件20处,并且以与当调节组件40安装于第一治疗组件10处时同样的调节方式,调节第三支脚部22与第二治疗部21之间的距离,以及调节第四支脚部23与第二治疗部21之间的距离。以此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头部尺寸。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均可设置调节组件40,并且以前面所提到的调节方式对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尺寸进行调节。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件60,阻尼件60固定安装于第一治疗组件10,阻尼件6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通过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对人体眼部进行治疗时,可以是第一治疗组件10位于治疗位,此时第二治疗组件20位于等待位。由于阻尼件60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对固定,并且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抵接,因此当第二治疗组件20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对转动时,阻尼件60会在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形成阻力,当停止相对转动后,第二治疗组件20能在阻尼件60的作用下与第一治疗组件10保持相对固定,而不再进行相对转动。
如此,使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切换结束后,使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避免在进行治疗时,用户的头部运动时,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内部的各部分产生松动并相互影响,从而保证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治疗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阻尼件6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相对固定,并且与第一治疗组件10相抵接,以此亦能实现其阻尼作用,防止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的内部各部分产生松动并相互影响。
实施例十
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设置有扬声器70。
如此,当用户在使用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时,可通过扬声器70播放操作指令或者提示,时用户能更加方便的使用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并且还可以通过扬声器70播放音乐、新闻资讯等,以此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地,扬声器70为耳机,当佩戴时,第一治疗组件10与第二治疗组件20的连接处位于人体耳部附近,耳机可通过骨传导或者塞入耳内,使用户能有效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
实施例十一
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治疗组件10是哺光仪,第二治疗组件20是光唤视治疗仪。
可以理解的是,将哺光仪与光唤视治疗仪集成于一体。哺光仪设置有光刺激单元,哺光仪通过光刺激单元对人体眼部进行光学治疗,改善人体眼部视力。光唤视治疗仪设置有刺激电极,光唤视治疗仪通过刺激电极对人体眼部进行穴位及肌肉按摩、刺激,缓解人体眼部疲劳,改善人体眼部视力。
如此,通过集成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既能实现光唤视治疗仪的功能,又能实现哺光仪的功能,使集成式眼部治疗仪100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能进行多功能治疗,以及方便用户携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治疗组件;
第二治疗组件,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能在彼此的连接处相对转动;以及
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部的头部佩戴组件,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至少一个的两侧,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部佩戴组件相连;
其中,当对所述集成式眼部治疗仪进行佩戴时,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两侧分别位于人体头部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组件包括带部和垫部,所述垫部对称地安装于所述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部设置有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包括轴部和贴合部,所述贴合部通过所述轴部与所述垫部相连,所述贴合部可通过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垫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垫部为与人体佩戴部位相匹配的仿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第二治疗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旋钮和转动轴,所述旋钮与所述转动轴固定相连,所述转动轴与第一治疗组件和第二治疗组件中的一个转动相连,所述转动轴与第一治疗组件和第二治疗组件中的另外一个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治疗组件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导向槽,所述第二治疗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内侧,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至少有一个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指向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各自的治疗面方向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件、导向件以及推动件;
所述推动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功能部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的支撑部分;
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导向件的导向下可与所述导向件相对滑动;
第一治疗组件的功能部分可远离或者靠近所述支撑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的一个,所述阻尼件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和所述第二治疗组件中的另外一个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与所述第二治疗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扬声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眼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治疗组件是哺光仪,所述第二治疗组件是光唤视治疗仪。
CN202223612422.3U 2022-12-30 2022-12-30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Active CN219630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2422.3U CN2196300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2422.3U CN2196300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0072U true CN219630072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2422.3U Active CN219630072U (zh) 2022-12-30 2022-12-30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0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027491A (ko) 얼굴 및 눈 노화방지를 위한 전기자극장치
AU2015227382B2 (en) Headset for treatment and assessment of medical conditions
CN112914825A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帽及按摩方法
CN210933465U (zh) 一种具备按摩功能的光疗面罩
CN209823958U (zh) 按摩一体式头戴式耳机
CN209770662U (zh) 眼睛保养护理用磁能超音波眼罩
CN219630072U (zh) 集成式眼部治疗仪
WO2018036019A1 (zh) 睡眠耳机
CN209827536U (zh) 低频按摩仪
CN110787373A (zh) 一种头戴式激光理疗仪
CN213157613U (zh) 一种眼部缓解放松的按摩治疗仪
JP2004216069A (ja) 美顔器
CN211301009U (zh) 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双雾视眼疗仪
CN21334668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头部按摩仪
KR101682314B1 (ko) 휴대용 두판상근 안마장치
CN211097067U (zh) 一种光波脉冲负离子眼保仪
CN219814682U (zh) 可调节的多功能红外眼部按摩装置
CN211188237U (zh) 一种可预防儿童近视的儿童保健用推拿器
CN110787372A (zh) 一种用于头戴式激光理疗仪的调节装置
CN215995319U (zh) 一种便于固定在人体的红外线治疗仪
CN211634906U (zh) 一种电脉冲偏头痛治疗仪
CN219185467U (zh) 一种失眠多功能治疗仪
CN113230115B (zh) 耳鼻喉科用耳部按摩设备
CN219557992U (zh) 一种肩颈按摩仪
CN215229988U (zh) 一种按摩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