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25677U -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25677U
CN219625677U CN202321069150.9U CN202321069150U CN219625677U CN 219625677 U CN219625677 U CN 219625677U CN 202321069150 U CN202321069150 U CN 202321069150U CN 219625677 U CN219625677 U CN 219625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detection circuit
absorption loop
unit
wir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91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太和
谢世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dia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dia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dia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dia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91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25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25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25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用于并联吸收回路单元的二极管D2,检测该二极管D2是否插反;该检测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二极管D3、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二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能百分之百检测出来并拦截出不良品,不良品为二极管D2插反的裸板,降低裸板报废的概率。

Description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充电器内设有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部分电路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AC输入端一10、整流滤波单元一20、吸收回路单元一30、能量转换单元一40和主开关管单元一50;该主开关管单元一50用于保护充电电路的作用;当所述主开关管单元一50导通时,该能量转换单元一40用于储存能量,当所述主开关管单元一50截止时,该能量转换单元一40用于释放能量;该AC输入端一10用于输入交流电;该整流滤波单元一2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为不间断的平滑的脉动直流电;该吸收回路单元一30由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组成,其用于吸收所述主开关管单元一50的电压,保护该主开关管单元一50。
该AC输入端一10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一20的输入端连接,该整流滤波单元20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吸收回路单元一30的输入端、所述能量转换单元一40的输入端连接,该吸收回路单元一30的输出端和该能量转换单元一40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主开关管单元一50的输入端连接。
吸收回路单元一30中的二极管存在以下作业缺失及风险:因为吸收回路单元一50中的二极管是人为插上印制电路板再进行焊接(此时的印制电路板为裸板,焊接有所述充电电路的部分电路的全部元器件),所以有时会出现人为插反二极管的情况,导致裸板变为不良品,而短时间的自动测试设备(ATE)无法做到百分之百检测出来并有效拦截出不良品,当不良品到老化制成检测这一步骤时,会进行2小时的老化检测,此时不良品上的二极管会发热受损后严重熔毁裸板,甚至有熔毁装有裸板的充电器外壳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吸收回路单元中的二极管插反,没有百分之百检测出来的问题。
一种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用于并联充电电路的吸收回路单元的二极管D2;
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AC输入端、整流滤波单元、能量转换单元和主开关管单元;
该AC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吸收回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能量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吸收回路单元的输出端和该能量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主开关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二极管D3、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二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3KΩ。
一种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外壳,该外壳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设有透明的保护盖。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测试线和第二测试线;
所述第一测试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测试线的一端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电性连接;
该第一测试线和该第二测试线的另一端均设有尖头顶针,该尖头顶针外包裹有绝缘套。
进一步地、所述尖头顶针由导电材质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能百分之百检测并拦截出不良品,该不良品为二极管D2插反的裸板,降低裸板报废的概率;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的背景技术现有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连接在充电器内的部分充电电路上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二极管D2插反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的检测设备检测裸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AC输入端一;20、整流滤波单元一;30、吸收回路单元一;40、能量转换单元一;50、主开关管单元一;
1、AC输入端;2、整流滤波单元;3、吸收回路单元;4、能量转换单元;5、主开关管单元;6、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7、检测设备;71、外壳;711、保护盖;72、第一测试线;73、第二测试线;74、尖头顶针;75、绝缘套;8、测试架;9、裸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附图2,作为一种实施例,一种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该检测电路内设有依次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1、二极管D3、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其用于并联充电电路的吸收回路单元3的二极管D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二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的亮灭来判断二极管D2是否插反。二极管D3则防止电流从第二接线端子流入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内。
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AC输入端1、整流滤波单元2、能量转换单元4和主开关管单元5;
该AC输入端1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2的输入端连接,该整流滤波单元2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吸收电路单元3的输入端、所述能量转换单元4的输入端连接,该吸收电路单元3的输出端和该能量转换单元4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主开关管单元5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充电器的部分充电电路包括:
AC输入端1包括零线端(ACN)和火线端(ACL),其用于输入交流电;
整流滤波单元2包括桥式整流二极管BD1和电容BC3,其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为不间断的平滑的脉动直流电;
主开关管单元5包括开关管Q6,其用于将直流电变成高频交流电,方便用于升压或降压;
能量转换单元4包括变压器初级线圈(其次级线圈在本申请中未示出),其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异名端;当开关管Q6导通时,变压器初级线圈用于储存能量;当开关管Q6截止时,变压器初级线圈储存的能量会释放到次级线圈中,从而形成能量转换。
吸收回路单元3包括二极管D2、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1,其用于降低开关管Q6的漏极的尖峰电压,从而使开关管Q6有更大的截止电压的余量,其中尖峰电压是因为开关管Q6处于截止状态时,变压器初级线圈会感应出一个反向高脉冲电压。
AC输入端1的零线端与桥式整流二极管BD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AC输入端1的火线端与桥式整流二极管BD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二极管BD1的第一输出端和电容BC3的负极同时接地,桥式整流二极管BD1的第二输出端同时连接有电容BC3的正极、电容C1的负极、电阻R2的一端和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一端口;
电容C1的正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开关管Q6的漏极,同时开关管Q6的漏极还连接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第二端口;开关管Q6的源极接地;开关管Q6的栅极连接充电电路的脉冲宽度调制(PWM)驱动单元(未示出)。
参照附图2-3,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2。电阻R1能防止流入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的电流超过发光二极管LED1的实际工作电流,保证发光二极管LED1正常工作;稳压二极管ZD2能保持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的电压稳定。
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二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
其中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3K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二极管D2和开关管Q6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电阻R3和二极管D2之间。当二极管D2正向插接(正确接法,参照附图2)在吸收回路单元3中时,二极管D2的正极与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当开关管Q6处于截止状态,开关管Q6的漏极处的尖峰电压会释放到吸收回路单元3内,因此第一接线端子处的电压要小于第二接线端子处的电压,因此电流从第二接线端子流入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内,但由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接线端子,因此此时电流被二极管D3拦截,不通过发光二极管LED1,因此发光二极管LED1不亮,即表示此时二极管D2是正确插接在吸收回路单元3中。
当二极管D2反向插接(错误接法,参照附图3)在吸收回路单元3中时,二极管D2的负极与开关管Q6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当开关管Q6处于截止状态,开关管Q6的漏极处的尖峰电压被二极管D2拦截,不会释放到吸收回路单元3内,因此第一接线端子处的电压要大于第二接线端子处的电压,因此电流从第一接线端子流入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内,此时电流依次通过电阻R1、稳压二极管ZD2、发光二极管LED1、二极管D3,再从第二接线端子流出,此时发光二极管LED1发亮,即表示此时二极管D2是错误插接在吸收回路单元3中。
当焊接有部分充电电路的元器件的裸板9,其中二极管D2错误插接时,此时的裸板9为不良品,而百分之百检测出来并拦截住这些不良品,能降低裸板9报废的概率(因为裸板9还有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报废)。如果没有百分之百检测出来并拦截住不良品的话,这些不良品会在后续的老化制成检测这一步骤中,不良品上的二极管D2会发热受损后严重熔毁该裸板9,甚至有熔毁装有该裸板9的充电器外壳的风险。
参照附图4-5,作为一种实施例,一种检测设备7,所述检测设备7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
所述检测设备7包括外壳71、第一测试线72和第二测试线73,该外壳71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设有透明的保护盖711,方便操作员观察发光二极管LED1是否亮起。
所述第一测试线7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测试线73的一端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电性连接;该第一测试线72和该第二测试线73的另一端均设有尖头顶针74,该尖头顶针74由导电材质制成,且该尖头顶针74外包裹有绝缘套75。绝缘套75便于操作员拿起测试线,而不会发生触电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将焊接有部分充电电路的元器件的裸板9放置在测试架8上,操作员再将第一测试线72的尖头顶针74放置在二极管D2和开关管Q6之间的连接线上,第二测试线73的尖头顶针74放置在电阻R3和二极管D2之间的连接线上,若二极管D2正确插接在吸收回路单元3中,那么发光二极管LED1不亮;若二极管D2错误插接在吸收回路单元3中,那么发光二极管LED1亮,因此操作员将第一测试线72和第二测试线73的尖头顶针74放置在对应的位置上时,操作员只需简单目视保护盖711下的发光二极管LED1是否亮起便可,亮起则判断被测物(裸板9)为不良品,需退回重新返工,不亮则判断被测物(裸板9)为良品,进行下一步骤。
且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6和安装有该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的检测设备7没有出现故障的话,是能百分之百检测出来并拦截住不良品,降低裸板9报废的概率。
而检测设备7的组成结构简单,成产成本低,且操作该检测设备7无需对操作员有技能要求,能快速上手。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电路用于并联充电电路中的吸收回路单元的二极管D2;
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AC输入端、整流滤波单元、能量转换单元和主开关管单元;
该AC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整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吸收回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能量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该吸收回路单元的输出端和该能量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主开关管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二极管D3、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该第一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
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该第二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ZD2,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3KΩ。
5.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外壳(71),该外壳(71)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设有透明的保护盖(7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第一测试线(72)和第二测试线(73);
所述第一测试线(7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测试线(73)的一端均与所述检测电路电性连接;
该第一测试线(72)和该第二测试线(73)的另一端均设有尖头顶针(74),该尖头顶针(74)外包裹有绝缘套(7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尖头顶针(74)由导电材质制成。
CN202321069150.9U 2023-05-06 2023-05-06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625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9150.9U CN219625677U (zh) 2023-05-06 2023-05-06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9150.9U CN219625677U (zh) 2023-05-06 2023-05-06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25677U true CN219625677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68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9150.9U Active CN219625677U (zh) 2023-05-06 2023-05-06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25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97174B (zh)
US20030160573A1 (en) Auxiliary controller
CN219625677U (zh) 吸收回路的二极管插反防呆检测电路及检测设备
CN106793363B (zh) Led驱动电路及其开路保护方法
KR100644142B1 (ko) 변류기 2차단자의 개방 감지장치
CN108802603B (zh) 用多组led指示电子镇流器测试电流的测试仪
CN104865494A (zh) 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794603U (zh) 电源保护电路及系统
CN220671604U (zh) 变压器副边插反检测电路及充电器的充电电路及检测设备
CN210155291U (zh) 一种直流开关电源故障诊断简易测试仪
CN211086562U (zh) 一种市电地线连接性检测电路及装置
CN218567439U (zh) 一种通用电源板测试稳压电路
CN220775417U (zh) 一种充电器过压保护电路
CN219067845U (zh) 一种漏电插头电路和漏电插头
CN103529374A (zh) 一种可控硅简易检测板
CN111404125B (zh) 用555定时器实现对有极性电解电容反接的保护电路
CN212364543U (zh) 一种低压线路带负荷查漏电装置
CN212675075U (zh) 一种便携式故障电缆识别仪
CN203630297U (zh) 一种可控硅简易检测板
CN217739274U (zh) 一种基于无稳态振荡器实现的变压器同名端检测电路
CN217590235U (zh) 保护电路、保护装置、漏电保护控制电路及漏电保护开关
TWI669024B (zh) 適用於電子式安定器或市電之發光二極體燈管
CN220381198U (zh) 一种应用于变压器保护跳闸出口的带电显示装置
CN111014903B (zh) 抗干扰的开关信号处理电路和焊割设备
EP3991523B1 (en) A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base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circuitry for detecting presence of a human body touching the live volt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