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3948U -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 Google Patents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3948U
CN219613948U CN202320667713.8U CN202320667713U CN219613948U CN 219613948 U CN219613948 U CN 219613948U CN 202320667713 U CN202320667713 U CN 202320667713U CN 219613948 U CN219613948 U CN 219613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evice
manual
anastomat
feed back
re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77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晓冬
马无名
夏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ma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ma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ma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ma Medical Technology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77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3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3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3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包括可供手动握持的把手壳体以及设置在把手壳体中并且由把手壳体支撑以便能自由插接的插接柱,所述把手壳体包括握持部,该握持部内腔中心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插接柱的插入孔,所述插接柱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被设置在插入孔内,该第二插接部被设置为插入至吻合器内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能够上下自由活动地插入电动吻合器,便于齿条与电机齿轮脱离,实现手动回刀,在电动吻合器电路出故障或是电池电量不足时,也可有效快捷地手动驱动组件前后运动进行回刀操作,继续完成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对患者的保障。

Description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背景技术
腔镜吻合器是腔镜手术的重要器械之一,替代传统的手工缝合,利用钛钉对组织进行离断或吻合,操作简便、迅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腔镜吻合器使术野狭小,部位较深的手工操作困难的吻合变得容易,并准确,牢固可靠,明显减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根据动力传输方式的不同,腔镜吻合器可以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不同于传统手动腔镜吻合器的机械操控, 电动腔镜吻合器取代手动方式,由电机提供动能,在大大提升手术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更均匀的切割吻合,更好的成钉及效果,并且减少了钳的抖动,已受到临床医生的泛认可。
目前的电动腔镜吻合器虽然正常工作能够实现自动击发和回退操作,但是在出现电路故障或是电池电量不足时,吻合器切割刀就无法回退复位,无法继续完成缝合动作。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缝合没有结束,只能选择暂停退出操作,这就对患者的安全会有很大的隐患,增加了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能够上下自由活动地插入电动吻合器,便于齿条与电机齿轮脱离,实现手动回刀,在电动吻合器电路出故障或是电池电量不足时,也可有效快捷地手动驱动组件前后运动进行回刀操作,继续完成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对患者的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动回刀把手装置,能够与电动吻合器配合使用,包括:
把手壳体,其被设置为可供手动握持;
插接柱,其被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中并且由所述把手壳体支撑以便能自由插接;
所述把手壳体包括握持部,该握持部内腔中心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插接柱的插入孔,所述插接柱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被设置在插入孔内,该第二插接部被设置为插入至吻合器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壳体的握持部被设置为接近圆盘状,所述握持部的周向壁部具有均布的弧形内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壳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握持部内腔与插入孔外壁之间,且加强筋两端分别与所述握持部内壁和所述插入孔外壁连接,该加强筋能够增加整个把手装置的强度,避免用力转动时会发生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呈阶梯式圆柱状设置,所述插入孔内壁上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被设置为面向已插入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一插接部,以起到防止滑脱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部呈方形柱状设置,所述吻合器内部配合处具有一方形孔,方形柱状的第二插接部被设置为插接在所述方形孔内,第二插接部能够相对于方形孔上下活动,以使卡住的切割刀往回退,实现手动回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柱为注塑成形的金属插接柱,金属插接柱与把手壳体注塑成型,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标识件,该标识件被设置在把手壳体表面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件以印刷或粘附方式设于把手壳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件包括能够指示转动方向的箭头标,使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从插接位置向着箭头标指示方向转动以完成回刀操作,对操作者起到提示作用,避免产生误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所述手动回刀把手装置能够插入电动吻合器壳体内部,以使卡住的切割刀往回退,实现手动回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能够上下自由活动地插入电动吻合器,便于齿条与电机齿轮脱离,实现手动回刀,在电动吻合器电路出故障或是电池电量不足时,也可有效快捷地手动驱动组件前后运动进行回刀操作,继续完成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对患者的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应用于电动吻合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把手壳体,110、握持部,120、插入孔,121、台阶部,130、加强筋,140、弧形内凹,200、插接柱,210、第一插接部,220、第二插接部,300、吻合器,310、方形孔,400、标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回刀把手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该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作为电动吻合器的配件,需要与电动吻合器配合使用。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壳体100和设置在把手壳体100中的插接柱200,该插接柱200由所述把手壳体100支撑以便能自由插接。
所述把手壳体100主要包括握持部110、插入孔120和加强筋130。
所述把手壳体100的握持部110被设置为接近圆盘状,所述握持部110的周向壁部具有均布的弧形内凹140,能够限定用于抓握把手所需的空间,符合人体工学,便于操作者的握持。
所述握持部110内腔中心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插接柱200的插入孔120,所述加强筋130设置在握持部140内腔与插入孔120外壁之间,且加强筋130两端分别与所述握持部110内壁和所述插入孔120外壁连接,通过加强筋130能够增加整个把手装置的强度,避免用力转动时会发生变形。
所述插接柱200包括第一插接部210和第二插接部220,该第一插接部210被设置在插入孔120内,该第二插接部220被设置为插入至吻合器内。具体地是,
所述第一插接部210呈阶梯式圆柱状设置,所述插入孔120内壁上具有台阶部121,该台阶部121被设置为面向已插入所述插入孔120内的第一插接部210,以起到防止滑脱的作用;
所述第二插接部220呈方形柱状设置,所述吻合器300内部配合处具有一方形孔310,方形柱状的第二插接部220被设置为插接在所述方形孔310内,第二插接部220能够相对于方形孔310上下活动。
所述插接柱200为注塑成形的金属插接柱,金属插接柱与把手壳体100注塑成型,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手动回刀操作。
本实施例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还包括一标识件400,该标识件400被设置在把手壳体100表面中心位置。可选的是,所述标识件400以印刷或粘附方式设于把手壳体100上。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件400包括能够指示转动方向的箭头标,操作者可以将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从插接位置向着箭头标指示方向转动以完成回刀操作, 对操作者起到提示作用,避免产生误操作。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所述手动回刀把手装置能够插入电动吻合器壳体内部,以使卡住的切割刀往回退,实现手动回刀。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的手动回刀过程是:
手动握持把手壳体100的握持部110,将底部方形柱插入至电动吻合器内部四级齿轮固定块的方形孔310内,然后左右转动把手壳体100,使四级齿轮带动齿条前后运动,以便于齿条与电机齿轮脱离,实现手动回刀操作。
所述手动回刀把手装置通过手动操作方式将底部方形柱状的金属插接柱插进电动吻合器四级齿轮固定块的方形孔310内,然后左右转动手动回刀把手组件使四级齿轮带动齿条前后运动,以达到电动吻合器电路出故障或是电池电量不足时,可有效手动驱动组件前后运动,继续完成手术。
本实用新型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上下自由活动地插入电动吻合器,便于齿条与电机齿轮脱离,实现手动回刀,在电动吻合器电路出故障或是电池电量不足时,也可有效快捷地手动驱动组件前后运动进行回刀操作,继续完成手术,确保手术安全性,提高对患者的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与电动吻合器配合使用,包括:
把手壳体,其被设置为可供手动握持;
插接柱,其被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中并且由所述把手壳体支撑以便能自由插接;
所述把手壳体包括握持部,该握持部内腔中心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插接柱的插入孔,所述插接柱包括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该第一插接部被设置在插入孔内,该第二插接部被设置为插入至吻合器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体的握持部被设置为接近圆盘状,所述握持部的周向壁部具有均布的弧形内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握持部内腔与插入孔外壁之间,且加强筋两端分别与所述握持部内壁和所述插入孔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呈阶梯式圆柱状设置,所述插入孔内壁上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被设置为面向已插入所述插入孔内的第一插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呈方形柱状设置,所述吻合器内部配合处具有一方形孔,方形柱状的第二插接部被设置为插接在所述方形孔内,第二插接部能够相对于方形孔上下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为注塑成形的金属插接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标识件,该标识件被设置在把手壳体表面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件以印刷或粘附方式设于把手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件包括能够指示转动方向的箭头标,所述手动回刀把手装置从插接位置向着该箭头标指示方向转动以完成回刀操作。
10.一种电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回刀把手装置,所述手动回刀把手装置能够插入电动吻合器壳体内部,以使卡住的切割刀往回退,实现手动回刀。
CN202320667713.8U 2023-03-30 2023-03-30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Active CN219613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7713.8U CN219613948U (zh) 2023-03-30 2023-03-30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7713.8U CN219613948U (zh) 2023-03-30 2023-03-30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3948U true CN219613948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7713.8U Active CN219613948U (zh) 2023-03-30 2023-03-30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3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67888A1 (en) Chip assembly for reusable surgical instruments
JP6841861B2 (ja) 手動解放付電気自己駆動式手術器具
AU2019201004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erforming a surgical anastomosis
JP6857221B2 (ja) 手術器具
JP5400468B2 (ja) 電気機械的外科医療用装置
US6505768B2 (en) Expanding parallel jaw device for use with an electromechanical driver device
US11241232B2 (en)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with resettable anvil assembly
US20040111081A1 (en) Electro-mechanical surgical device
CN110638498B (zh) 环形切割吻合器
CN219613948U (zh) 手动回刀把手装置及电动吻合器
WO2023045959A1 (zh) 一种电动吻合器、吻合器驱动装置及吻合器电源控制装置
US11723664B2 (en) Programmable distal tilt position of end effector for powered surgical devices
CN219895851U (zh) 外科器械的组织剥离装置及外科器械
CN211560276U (zh) 一种包裹式肿瘤夹取器械
CN213189866U (zh) 用于击发吻合器的电动推击装置
CN107822683B (zh) 一种磁力吻合器的旋转式装配工具
CN210990494U (zh) 一种直线切割吻合器
JP7010839B2 (ja) 非侵襲性の特徴部を備えたステープルカートリッジ
CN218960697U (zh) 压舌板装置
CN220045966U (zh) 一种吻合器防误安装的钉匣组件
CN215839274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全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
CN214856962U (zh) 一种活检针及全自动活检针
CN209864032U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氩气止血装置
CN115429361A (zh) 一种吻合器抵钉座
CN115737034A (zh) 一种电动腔镜切割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