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3424U -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3424U
CN219613424U CN202320346233.1U CN202320346233U CN219613424U CN 219613424 U CN219613424 U CN 219613424U CN 202320346233 U CN202320346233 U CN 202320346233U CN 219613424 U CN219613424 U CN 219613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d fixing
fixing piece
backrest
swi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62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敏
陈泽雄
侯佳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mao You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mao You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mao You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mao You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62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3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3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3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包括背杆固定件,内部开设有调节腔体,调节腔体内设有调节螺丝、第一限位块、扭簧,调节螺丝下端螺接第一限位块;第一摆动件,朝向背杆固定件一侧开设有第一槽体,扭簧的一端部被第一限位块限位,另一端部与第一槽体内侧相抵,第一摆动件上端转动连接背杆固定件;第一连杆,上端可转动地连接背杆固定件下端;第二摆动件,靠近背杆固定件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下端;第二连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下端和第一摆动件下端;靠背连接件,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远离背杆固定件一端,下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远离背杆固定件一端,靠背连接件一侧连接有座椅靠背。本实用新型提升了追背结构使用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是一种有靠背、部分还有扶手的坐具。为了追求座椅的舒适性,目前在很多座椅上都加装了追背结构来提升用户的背部舒适体验,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961947U,名称为一种具有追背功能的座椅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坐垫结构、按压式开关、气弹簧开关、气弹簧、长连接杆、短连接杆、靠背安装组件、上部靠背垫、下部靠背垫和钢丝绳,所述坐垫结构的下部转轴安装有按压式开关,且按压式开关的端部通过钢丝绳与气弹簧开关的侧部相连接,所述气弹簧的一端通过转轴与长连接杆的下端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对靠背进行调后调节的追背功能,但是在该实用新型专利中,无法调节追背功能的力度,导致使用者使用座椅追背结构时的舒适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用于实现追背力度可调,提升追背结构使用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包括:
背杆固定件,固定在座椅背杆上,所述背杆固定件内部开设有调节腔体,所述背杆固定件上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连通所述调节腔体,所述调节腔体内设有调节螺丝、第一限位块、扭簧,所述调节螺丝竖直设置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调节螺丝下端螺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扭簧的一端部被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
第一摆动件,朝向所述背杆固定件一侧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槽体内侧相抵,所述第一摆动件上端夹设于所述背杆固定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摆动件上端转动连接背杆固定件;
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连杆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背杆固定件的下端;
第二摆动件,朝上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摆动件靠近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下端;
第二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槽体以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下端;
靠背连接件,朝向所述背杆固定件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所述转动槽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件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所述靠背连接件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一侧连接有座椅靠背;
当所述调节螺丝被拧转时,所述第一限位块转动带动所述扭簧扭紧或松弛,所述扭簧依次驱动所述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二连杆、所述靠背连接件调节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背杆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腔体内还设有转动轴,所述背杆固定件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摆动件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扭簧、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滑动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横向贯穿所述调节腔体和所述第一摆动件上端,所述第一摆动件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背杆固定件,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背杆连接件外部还设有锁定手轮,所述锁定手轮螺接所述转动轴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
当所述锁定手轮拧紧时,所述锁定手轮朝向所述背杆固定件压迫所述第一摆动件上端,直至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背杆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摆动件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动件上端两侧均固定嵌设有用于对所述转动轴进行限位的六角螺丝,两个所述六角螺丝固定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背杆固定件纵向贯穿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背杆固定件侧端开设有拧紧槽,所述拧紧槽垂直连通所述滑动槽,所述背杆固定件通过所述滑动槽滑动套接在所述座椅背杆上,所述拧紧槽内螺接有拧紧螺丝,当所述拧紧螺丝与所述座椅背杆贴合相抵时,所述背杆固定件与所述座椅背杆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连接件与所述座椅靠背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凸块,所述靠背连接件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连接槽口,所述连接凸块与所述连接槽口相适配,各所述连接凸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椅靠背,另一端卡扣连接所述连接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上端与所述背杆固定件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对锁螺丝,所述第一连杆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摆动件下端与所述第二摆动件靠近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对锁螺丝,所述第一摆动件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对锁螺丝,所述第二摆动件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与所述转动槽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一端与所述转动槽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销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杆固定件内部设置调节螺丝、第一限位块、扭簧,并在背杆固定件上端开设螺纹槽,通过螺纹槽拧转调节螺丝,调整扭簧的扭簧扭紧或松弛,进而实现对座椅靠背和座椅背杆之间距离的调节,实现了追背力度可调,提升了追背结构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座椅追背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座椅追背结构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座椅追背结构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背杆固定件;1A、螺纹槽;1B、滑动槽;1C、拧紧槽;2、调节螺丝;3、第一限位块;4、扭簧;5、第一摆动件;6、第一连杆;7、第二摆动件;8、第二连杆;9、靠背连接件;10、转动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锁定手轮;14、六角螺丝;15、连接凸块;17、第一对锁螺丝;18、第二对锁螺丝;19、第三对锁螺丝;110、第一销轴;111、第二销轴;112、第三销轴;113、座椅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包括:
背杆固定件1,固定在座椅背杆上,背杆固定件1内部开设有调节腔体,背杆固定件1上端开设有螺纹槽1A,螺纹槽1A连通调节腔体,调节腔体内设有调节螺丝2、第一限位块3、扭簧4,调节螺丝2竖直设置在螺纹槽1A内,调节螺丝2下端螺接第一限位块3,扭簧4的一端部被第一限位块3限位;
第一摆动件5,朝向背杆固定件1一侧开设有第一槽体,扭簧4的另一端部与第一槽体内侧相抵,第一摆动件5上端夹设于背杆固定件1的两侧,第一摆动件5上端转动连接背杆固定件1;
第一连杆6,设置在第一槽体内,第一连杆6上端可转动地连接背杆固定件1的下端;
第二摆动件7,朝上开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摆动件7靠近背杆固定件1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5下端;
第二连杆8,设置在第二槽体内,第二连杆8靠近背杆固定件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第一连接端部伸入第一槽体以转动连接第一连杆6下端,第二连接端部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5下端;
靠背连接件9,朝向背杆固定件1一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上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8远离背杆固定件1一端,转动槽下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7远离背杆固定件1一端,靠背连接件9远离背杆固定件1一侧连接有座椅靠背113;
当调节螺丝2被拧转时,第一限位块3转动带动扭簧4扭紧或松弛,扭簧4依次驱动第一摆动件5、第一连杆6、第二摆动件7、第二连杆8、靠背连接件9调节座椅靠背113与座椅背杆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靠在座椅靠背113上时,座椅靠背113受到压力压迫靠背连接件9,如图2所示,靠背连接将朝向背杆固定件1方向压迫第二连杆8、第二摆动件7、第一摆动件5和第一连杆6,使得第二连杆8、第二摆动件7、第一摆动件5和第一连杆6摆动使得整个追背机构收缩,此时扭簧4被压迫扭紧,产生弹力并传递至座椅靠背113,使得扭簧4提供的弹力与压力平衡;
当扭簧4提供的弹力大于座椅靠背113上的压力时,如图3所示,扭簧4朝向远离背杆固定件1方向推动第一摆动件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8、第二摆动件7,使得整个追背机构伸展,在伸展过程中扭簧4提供的弹力不断减小直至与压力平衡。
当座椅靠背113上不受到压力时整个追背结构处于最大伸展行程,追背结构能够调节的最大伸展行程至少有10CM;
当扭簧4提供的弹力需要调整时,可以从外部穿过螺纹槽1A拧转调节螺丝2,当调节螺丝2被拧转时,由于第一限位块3与调节螺丝2是螺接的,同时第一限位块3对扭簧4的一端部进行限位,第一限位块3伴随着调节螺丝2的旋转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扭簧4是水平放置的,因此当扭簧4一端部被第一限位块3带动升降且另一端部不动时,扭簧4被扭紧会松弛,进而整个追背结构伴随进行收缩或伸展,追背行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技术方案实现了追背力度可调,提升了追背结构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调节腔体内还设有转动轴10,背杆固定件1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第一齿轮11,第一摆动件5靠近第一齿轮11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第二齿轮12,扭簧4、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均滑动套接在转动轴10上,转动轴10横向贯穿调节腔体和第一摆动件5上端,第一摆动件5通过转动轴10转动连接背杆固定件1,正常状态下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之间留有间隙,背杆连接件外部还设有锁定手轮13,锁定手轮13螺接转动轴10向外延伸出第一摆动件5的一端;
当锁定手轮13拧紧时,锁定手轮13朝向背杆固定件1压迫第一摆动件5上端,直至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背杆固定件1与第一摆动件5相对固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追背力度调整完毕后,可以通过拧紧锁定手轮13,使得锁定手轮13朝向背杆固定件1方向压迫第一摆动件5上端,此时第一摆动件5上端发生形变,不断贴近背杆固定件1,此时第一摆动件5内部的第二齿轮12不断朝向背杆固定件1内部的第一齿轮11移动,直至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啮合,此时背杆固定件1与第一摆动件5相对固定,整个追背机构被固定锁止。这样设置可以使得追背机构停留在追背行程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度;当不需要锁定追背结构时,只需要拧松锁定手轮13,第一摆动件5为弹性结构,当不在锁定后,第一摆动件5会在自身形变结构产生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来形状,此时第二齿轮12和第一齿轮11在第一摆动件5的弹力作用下分离不再啮合,此时追背结构不再被锁定,可以调节追背行程。
优选的,第一摆动件5上端两侧均固定嵌设有用于对转动轴10进行限位的六角螺丝14,两个六角螺丝14固定套接在转动轴10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六角螺丝14,可以使得转动轴10与第一摆动件5上端保持相对固定,避免锁定手轮13被拧动过程中带动转动轴10旋转,提升了本技术方案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背杆固定件1纵向贯穿设置有滑动槽1B,背杆固定件1侧端开设有拧紧槽1C,拧紧槽1C垂直连通滑动槽1B,背杆固定件1通过滑动槽1B滑动套接在座椅背杆上,拧紧槽1C内螺接有拧紧螺丝,当拧紧螺丝与座椅背杆贴合相抵时,背杆固定件1与座椅背杆相对固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动槽1B和拧紧槽1C,使得背杆固定件1可以在座椅背杆上下移动至合适高度后通过拧紧螺丝拧紧固定,方便使用者调节追背结构的高度,进一步提升了追背结构的使用舒适度。
优选的,靠背连接件9与座椅靠背113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凸块15,靠背连接件9朝向座椅靠背113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连接槽口,连接凸块15与连接槽口相适配,各连接凸块15一端固定连接座椅靠背113,另一端卡扣连接连接槽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连接凸块15与连接槽口均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凸块15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113的两侧,提升了靠背连接件9与座椅靠背113之间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连接凸块15与连接槽口的配合实现靠背连接件9与座椅靠背113之间的卡扣连接,提升了连接便捷性。
优选的,第一连杆6上端与背杆固定件1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对锁螺丝17,第一连杆6下端与第一连接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110,第一摆动件5下端与第二摆动件7靠近背杆固定件1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对锁螺丝18,第一摆动件5下端与第二连接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对锁螺丝19,第二摆动件7远离背杆固定件1一端与转动槽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11,第二连杆8远离背杆固定件1一端与转动槽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销轴112。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杆固定件(1),固定在座椅背杆上,所述背杆固定件(1)内部开设有调节腔体,所述背杆固定件(1)上端开设有螺纹槽(1A),所述螺纹槽(1A)连通所述调节腔体,所述调节腔体内设有调节螺丝(2)、第一限位块(3)、扭簧(4),所述调节螺丝(2)竖直设置在所述螺纹槽(1A)内,所述调节螺丝(2)下端螺接所述第一限位块(3),所述扭簧(4)的一端部被所述第一限位块(3)限位;
第一摆动件(5),朝向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侧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扭簧(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槽体内侧相抵,所述第一摆动件(5)上端夹设于所述背杆固定件(1)的两侧,所述第一摆动件(5)上端转动连接背杆固定件(1);
第一连杆(6),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连杆(6)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背杆固定件(1)的下端;
第二摆动件(7),朝上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摆动件(7)靠近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5)下端;
第二连杆(8),设置在所述第二槽体内,所述第二连杆(8)靠近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端部和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槽体以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6)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5)下端;
靠背连接件(9),朝向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所述转动槽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件(7)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所述靠背连接件(9)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侧连接有座椅靠背(113);
当所述调节螺丝(2)被拧转时,所述第一限位块(3)转动带动所述扭簧(4)扭紧或松弛,所述扭簧(4)依次驱动所述第一摆动件(5)、所述第一连杆(6)、所述第二摆动件(7)、所述第二连杆(8)、所述靠背连接件(9)调节所述座椅靠背(113)与所述座椅背杆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体内还设有转动轴(10),所述背杆固定件(1)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摆动件(5)靠近所述第一齿轮(11)的一侧固定嵌设有第二齿轮(12),所述扭簧(4)、所述第一齿轮(11)和所述第二齿轮(12)均滑动套接在所述转动轴(10)上,所述转动轴(10)横向贯穿所述调节腔体和所述第一摆动件(5)上端,所述第一摆动件(5)通过所述转动轴(10)转动连接所述背杆固定件(1),正常状态下所述第一齿轮(11)与所述第二齿轮(1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背杆连接件外部还设有锁定手轮(13),所述锁定手轮(13)螺接所述转动轴(10)向外延伸出所述第一摆动件(5)的一端;
当所述锁定手轮(13)拧紧时,所述锁定手轮(13)朝向所述背杆固定件(1)压迫所述第一摆动件(5)上端,直至所述第一齿轮(11)与所述第二齿轮(12)啮合,所述背杆固定件(1)与所述第一摆动件(5)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5)上端两侧均固定嵌设有用于对所述转动轴(10)进行限位的六角螺丝(14),两个所述六角螺丝(14)固定套接在所述转动轴(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杆固定件(1)纵向贯穿设置有滑动槽(1B),所述背杆固定件(1)侧端开设有拧紧槽(1C),所述拧紧槽(1C)垂直连通所述滑动槽(1B),所述背杆固定件(1)通过所述滑动槽(1B)滑动套接在所述座椅背杆上,所述拧紧槽(1C)内螺接有拧紧螺丝,当所述拧紧螺丝与所述座椅背杆贴合相抵时,所述背杆固定件(1)与所述座椅背杆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连接件(9)与所述座椅靠背(113)之间设有至少一连接凸块(15),所述靠背连接件(9)朝向所述座椅靠背(113)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连接槽口,所述连接凸块(15)与所述连接槽口相适配,各所述连接凸块(1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座椅靠背(113),另一端卡扣连接所述连接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追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上端与所述背杆固定件(1)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对锁螺丝(17),所述第一连杆(6)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销轴(110),所述第一摆动件(5)下端与所述第二摆动件(7)靠近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对锁螺丝(18),所述第一摆动件(5)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对锁螺丝(19),所述第二摆动件(7)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与所述转动槽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销轴(111),所述第二连杆(8)远离所述背杆固定件(1)一端与所述转动槽上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销轴(112)。
CN202320346233.1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Active CN219613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6233.1U CN219613424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6233.1U CN219613424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3424U true CN219613424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6233.1U Active CN219613424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3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5579B (zh) 椅子的靠背用反力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椅子
CN104840026A (zh) 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电脑椅
US2056965A (en) Posture chair
CN219613424U (zh) 一种新型座椅追背结构
CN213247868U (zh) 一种腰靠调节装置及座椅
CN2889011Y (zh) 一种办公椅的升降、倾仰调节装置
CN201091371Y (zh) 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
CN108891318A (zh) 一种手动式汽车座椅顶腰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988354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座椅腰靠
CN201360764Y (zh) 办公椅椅背倾仰可调结构
CN201452331U (zh) 一种用于椅子上的腰靠调节件
CN208096491U (zh) 一种颈椎牵引办公椅
CN209950783U (zh) 一种弹簧快速调节转椅托盘
CN208855471U (zh) 一种手动式汽车座椅顶腰机构
CN210810081U (zh) 一种座椅
CN105902003B (zh) 一种休闲椅
CN203252247U (zh) 自重扭簧调节转椅托盘
CN209733198U (zh) 功能沙发的头枕腰靠伸展装置
CN2092744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四分靠背的解锁力调整结构
CN103330406B (zh) 一种侧向调节转椅的改进结构
CN219422514U (zh) 一种办公椅扶手万向调节结构
CN211862331U (zh) 一种无底盘可调节倾仰转椅
CN220293310U (zh) 一种弹簧伸缩背
CN203388552U (zh) 一种侧向调节转椅的改进结构
CN209202485U (zh) 一种无极锁定支撑的腰托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