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2390U - 除颤仪 - Google Patents

除颤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2390U
CN219612390U CN202223509576.XU CN202223509576U CN219612390U CN 219612390 U CN219612390 U CN 219612390U CN 202223509576 U CN202223509576 U CN 202223509576U CN 219612390 U CN219612390 U CN 219612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ibrillator
shell
battery
module
defibri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95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启
陈大兵
闫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95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2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2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2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位于壳体的后壳与其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后壳连接的板卡结构;AC/DC模块位于除颤电容以上,AC/DC模块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电池与除颤电容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壳体的内部侧面为壳体内壁中沿左右方向排列的面;AC/DC模块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板卡结构位于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朝向前壳的一侧;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

Description

除颤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颤仪。
背景技术
除颤监护仪一般应用于院内或院前,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在抢救时,医护人员需要携带多种设备快速赶到现场,因此抢救设备的便携性对提高临床效率,减轻医护人员负担具有极大的价值。
因此,这就提高了对除颤仪小型化及便携性的要求。但是,由于除颤仪的功能越来越多,使得其内部零部件的数量也增多了。
因此,如何提高散热效果,对整机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颤仪,以提高散热效果,优化整机布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板卡结构,所述板卡结构与所述后壳连接;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所述板卡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所述除颤电容及所述AC/DC模块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所述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位置,所述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除颤电容投影,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AC/DC模块投影;
所述AC/DC模块投影具有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所述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除颤电容投影具有第三投影边缘及第四投影边缘,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有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位于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之间。
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及治疗充电区,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所述除颤电容中;
所述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及电源管理区,所述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
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
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放电区与所述治疗充电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充电区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以上,所述治疗放电区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还具有治疗参数区,多个治疗参数元器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参数区;
所述治疗参数元器件用于实现对患者心电信号和电极连接回路阻抗的采集分析。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参数区位于所述治疗放电区内远离所述治疗充电区的一侧;
所述治疗参数区与所述治疗放电区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或,所述治疗参数区罩设有第一屏蔽罩。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或,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罩设有第二屏蔽罩。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设置。
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
所述第一板卡与所述第二板卡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板卡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
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
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卡,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卡。
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板卡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板。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电容与所述板卡结构之间存在间隔。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封闭腔体,所述除颤电容位于所述第一封闭腔体内。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板卡结构;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以上;
所述板卡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所述除颤电容及所述AC/DC模块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至少两个所述板卡沿所述除颤仪的上下方向排列。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所述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位置,所述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及治疗充电区,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所述除颤电容中;
所述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及电源管理区,所述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
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
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治疗放电区与所述治疗充电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治疗充电区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以上,所述治疗放电区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
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卡,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卡。
上述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
所述第一板卡与所述第二板卡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板卡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部件,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部件,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上述除颤仪中,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上述除颤仪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颤仪,AC/DC模块位于除颤电容以上,由AC/DC模块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除颤电容造成影响,并且,AC/DC模块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AC/DC模块与除颤电容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并且,电池与除颤电容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由电池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同样不会对除颤电容造成影响,并且,除颤电容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电池与除颤电容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AC/DC模块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以上,使得至少AC/DC模块的最高点高于电池,使得AC/DC模块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电池造成影响。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除颤仪中产生的热空气上升而受到的阻碍,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合理布局了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在三者相对紧凑的排列过程中,降低了任意两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了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并且,通过将板卡结构沿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朝向除颤电容的前方的一侧,避免了板卡结构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而形成的热空气对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的影响。其中,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以便于提高板卡结构的布局灵活性的基础上,确保了板卡结构中元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第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中,“上部”为位于同一个区域内部靠上的位置,“下部”为位于同一个区域内部靠下的位置;“以上”为位于一个区域外部靠上的位置,“以下”为位于一个区域外部靠下的位置。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颤仪,以提高散热效果,优化整机布局。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壳体包括前壳200及后壳100,前壳200及后壳100沿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第一部件位于后壳100与前壳200组成的空腔内,多个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102、除颤电容101、AC/DC(交流输入直流输出)模块103以及板卡结构;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壳体的内部侧面为壳体内壁中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其中,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即,AC/DC模块103与除颤电容101相对独立且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朝向除颤仪的顶部的一侧。
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即,上述重心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相互独立,二者之间不重叠,上述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外部,且上述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朝向除颤仪的顶部的一侧。
并且,板卡结构位于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朝向前壳200的一侧;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
其中,电池102优选为锂电池102。其中,电池102为除颤仪的系统提供直流电源输入,是除颤仪的系统供电主要输入来源之一。在除颤仪工作过程(实际除颤治疗)时,除颤仪通过电池102带载预定电流(5A左右),电池102自身会产生热量。并且,为了确保运行安全,对电池102的充放电温度具有限制(如电池102的电芯充电温度不超过45℃,放电温度不超过60℃),因此,电池102(锂电池102)为热敏感组件之一。即,电池102即会产生一定热量,也是热敏感组件之一。
AC/DC模块103实现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15V输出给除颤仪后级供电。在除颤仪工作过程(实际除颤治疗)时,除颤仪需要AC/DC模块103带载预定电流(5A左右),除颤仪的系统工作在监护/起搏等大部分工作状态时,AC/DC模块103需要给后级供电。在外部连接电池102且电池102低电量情况下,AC/DC模块103会给电池102充电,使得AC/DC模块103会产生热量。因此,AC/DC模块103为发热组件之一。而AC/DC模块103为功率器件,一般可以耐超过100℃高温,因此,不属于热敏感组件。
除颤电容101用来储存治疗所需要的能量,一般约500J。受到除颤电容101的结构限制(如目前除颤器电容一般使用蒸镀后的聚丙烯薄膜卷绕而成),对除颤电容101的工作温度具有限制(如温度要求不超过55℃)。因此,除颤电容101是除颤仪中的热敏感组件之一。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除颤仪的前后方向(图3中Y箭头所示方向)为除颤仪具有屏幕部件201的一面与除颤仪背向屏幕部件201的一面的排列方向,除颤仪的前方为除颤仪的屏幕部件201的朝向;除颤仪的左右方向(图2中X箭头所示方向)为除颤仪位于其屏幕部件201两侧的侧壁的排列方向;除颤仪的上下方向(图2及图3中Y箭头所示方向)为除颤仪的顶部与其底部的排列方向,除颤仪的底部用于与支撑除颤仪重量的支撑平台接触或朝向地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中,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由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AC/DC模块103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并且,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由电池102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同样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以上,使得至少AC/DC模块103的最高点高于电池102,使得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电池102造成影响。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除颤仪中产生的热空气上升而受到的阻碍,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合理布局了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在三者相对紧凑的排列过程中,降低了任意两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了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并且,通过将板卡结构沿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朝向除颤电容101的前方的一侧,避免了板卡结构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而形成的热空气对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的影响。其中,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以便于提高板卡结构的布局灵活性的基础上,确保了板卡结构中元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
进一步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发热元器件位于板卡结构靠近壳体顶部的位置,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板卡结构靠近壳体底部的位置;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通过上述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的布置,使得发热元器件产生的温度形成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热敏感元器件造成影响,结合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以便于提高板卡结构的布局灵活性的基础上,确保了板卡结构中元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
其中,图4、图5及图6为沿靠近除颤仪的前方(屏幕部件201)依次排列的剖切示意图。
优选地,为了降低热传到,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除颤电容101投影,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AC/DC模块103投影;AC/DC模块103投影具有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101投影具有第三投影边缘及第四投影边缘,第三投影边缘与第四投影边缘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有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位于第三投影边缘与第四投影边缘之间。即,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的正上方。
当然,也可以使得AC/DC模块103与除颤电容101相对错开一定尺寸,但在竖直方向上始终保持正投影图像部分重合。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其中,二氧化碳检测模块主要用来实现除颤仪的呼吸气体参数检测。当温度超过较高时,可能导致测量参数不准,在除颤仪的系统中,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的最大工作温度不超过45摄氏度,因此,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属于热敏感组件之一。由于电池102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不会超过45摄氏度)。为了提高结构紧凑型,优化整机布局,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电池102以上。
进一步地,电池102向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电池102与二氧化碳检测模块之间的结构紧凑型。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中,多个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105。解除电阻105用来实现能量泄放。一些情况下,360J能量直接泄放在解除电阻105上,将导致解除电阻105的急剧温升,实际温升可能达到200℃。因此,解除电阻105属于发热组件之一。为了确保部件的稳定运行,AC/DC模块103及解除电阻105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解除电阻105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即,AC/DC模块103及解除电阻105均位于除颤仪靠近其顶部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111及治疗充电区112,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治疗放电区111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治疗充电区112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其中,治疗放电区111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治疗充电区112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除颤电容101中。
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114及电源管理区113,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多参数测量区114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电源管理区113的电源管理元器件;
其中,多参数测量区114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电源管理区113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102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治疗放电区111及治疗充电区112能够实现充电和放电或解除。治疗充电区112的治疗充电元器件实现将低压直流能量转换为高压能量储存在电容器中,在频繁充电时相关功能电路发热明显,属于除颤仪的系统中的发热组件之一。
电源管理区113实现系统整体控制、音频和屏幕部件201控制、按键和旋钮输入控制、对外接口控制等。多参数测量区114实现基本监护参数的实现,包括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SpO2(Oxygen saturation,血氧饱和度)、NIBP(automated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无创血压)、TEMP(temperature,腔内及体表体温)、Resp(respiration,呼吸频率)。其中,无明显发热器件。
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布局,治疗放电区111与治疗充电区112沿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多参数测量区114与电源管理区113沿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其中,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即为除颤仪的左右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与除颤仪的左右方向相同。
更进一步地,治疗充电区112设置于电源管理区113以上,治疗放电区111设置于多参数测量区114以上。
将发热较大的治疗充电区112的治疗充电元器件放置在电源管理区113以上,使得治疗充电区112靠近除颤仪的顶部,容易受扰的多参数测量区114的参数测量元器件放置在与治疗充电区112斜对角布置的下部,一方面使得治疗充电区112的治疗充电元器件本身的发热不会引起其它元器件的温升,也降低了对多参数测量区114的参数测量元器件产生的干扰。
即,本实施例中,将发热组件中的AC/DC模块103、板卡组件的治疗充电区112及治疗放电区111和解除电阻105放置在除颤仪的顶部,避免由于热空气上升引起其它组件额外温升。将热敏感部件中的电池102和除颤电容101,布局时远离热源(AC/DC模块103、板卡组件的治疗充电区112及治疗放电区111和解除电阻105)。
为了便于板卡结构上元器件的布局,板卡结构的上部还具有治疗参数区115,多个治疗参数元器件设置于治疗参数区115;治疗参数元器件用于实现对患者心电信号和电极连接回路阻抗的采集分析。
本实施例中,由于治疗充电区112的治疗充电元器件在频繁充电时相关功能电路发热明显,为了提高元器件使用寿命,治疗参数区115位于治疗放电区111内远离治疗充电区112的一侧。
进一步地,治疗参数区115与治疗放电区111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或,治疗参数区115罩设有第一屏蔽罩116。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热传递而产生的影响,且避免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问题。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中,多参数测量区114与电源管理区11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117;或,多参数测量区114罩设有第二屏蔽罩。
本实施例中,板卡结构沿壳体的上下方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除颤仪内部气流对板卡结构上元器件的影响。壳体的上下方向与除颤仪的上下方向相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中,至少两个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106及第二板卡107;第一板卡106与第二板卡107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第一板卡106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由于第一板卡106与第二板卡107的重叠部分可以单独布置元器件,继而可以在满足元器件布置空间需求的基础上,缩小第一板卡106及第二板卡107的组合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需求。其中,长度方向为第一板卡106及第二板卡107的排列方向。其中,第一板卡106与第二板卡107的前后方向与除颤仪的上下方向相同。也为板卡的厚度方向。由于板卡的厚度方向一般为板卡的最小尺寸方向,因此,通过将一板卡与第二板卡107在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进一步方便了除颤仪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至少两个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106及第二板卡107,第一板卡106位于壳体内的上部,第二板卡107位于壳体内的下部;发热元器件设置于第一板卡106,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第二板卡107。即,发热元器件设置于一个板卡上,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另一个板卡上。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调节第一板卡106及第二板卡107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便于满足散热需求,确保元器件的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结构紧凑性的前提下,确保元器件的稳定运行,至少两个板卡中的相邻两个板卡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板118。上述设置进一步满足了除颤仪的小型化设计需求。
本实施例中,除颤电容101与板卡结构之间存在间隔,以便于提高散热需求。即,除颤电容101与板卡结构保持一定空间距离,避免了直接接触引起的温升。
电池102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具体地,电池102与后壳100定位连接,因此,电池102与后壳1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其中,上述间隙可以为电池102与后壳100之间形成的增加的空气夹层,该部分空气夹层可以与后壳100与前壳200组成的空腔相对独立。由于空气热阻较大,有效避免了除颤仪内部温升通过接触方式传导至电池102引起温升。通过电池102与后壳1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能够进一步将电池102温升降低5-7℃。
同样地,除颤电容101与电池102之间存在间隔。即,除颤电容101与电池102保持一定空间距离,避免了直接接触引起的温升。
还可以使得除颤电容101与AC/DC模块103之间存在间隔。
进一步地,壳体内具有第一封闭腔体,除颤电容101位于第一封闭腔体内。其中,第一封闭腔体与后壳100与前壳200组成的空腔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部分连通。将其它发热组件温升产生的热空气与除颤电容101隔开,不会引起除颤电容101的温升。
本实施例中,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前壳200上的第二部件。即,第一部件设置于后壳100上,第二部件设置于前壳200上,扩大了部件的布置空间,降低了对除颤仪的布局限制。
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202及屏幕部件201。其中,主控板202包含高速处理器,主要实现系统显示控制和逻辑控制。其中,主控板202无明显发热元器件,且元器件均采用工业级器件。屏幕部件201可以为屏幕部件201或触摸屏,具体可以为液晶屏幕部件201玻璃面板,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面板,其对热敏感。为了缩小主控板202与屏幕部件201之间的间距,主控板202设置于前壳200朝向后壳100的一面,屏幕部件201设置于前壳200背向后壳100的一面。其中,主控板202与第一部件连接,屏幕部件201与主控板202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主控板202与屏幕部件201紧密配合,通过一根连接线将主控板202与屏幕部件201的接口进行连接后,降低了避免连接线的长度需求,进而避免连接线过长导致的EMC问题。并且,屏幕部件201设置于前壳200背向后壳100的一面,使得屏幕部件201裸露在外,与除颤仪外部的空气大面积接触,不需要额外散热处理。
如图5、图6及图7所示,还包括设置于后壳100内的隔板108,隔板108位于主控板202与板卡结构(第一板卡106及第二板卡107)之间。
其中,主控板202上也可以设置屏蔽罩204.
具体地,除颤仪的控制组件203(按钮、旋钮或控制屏等)设置于前壳20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壳体包括前壳200及后壳100,前壳200及后壳100沿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第一部件位于后壳100与前壳200组成的空腔内,多个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102、除颤电容101、AC/DC模块103以及板卡结构;
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壳体的内部侧面为壳体内壁中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以上;
板卡结构位于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朝向前壳200的一侧;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至少两个板卡沿所述除颤仪的上下方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中,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由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AC/DC模块103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并且,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由电池102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同样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使得至少AC/DC模块103的最高点高于电池102,使得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电池102造成影响。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除颤仪中产生的热空气上升而受到的阻碍,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合理布局了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在三者相对紧凑的排列过程中,降低了任意两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了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并且,通过将板卡结构位于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朝向前壳200的一侧,避免了板卡结构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而形成的热空气对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的影响。其中,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至少两个板卡沿着除颤仪的上下方向,使得至少两个板卡位于除颤仪的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以便于对应布置不同板卡上的元器件,提高了板卡结构的布局灵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了板卡结构中元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部件,多个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
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其中,壳体的内部侧面为壳体内壁中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同上,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由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AC/DC模块103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并且,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由电池102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同样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使得至少AC/DC模块103的最高点高于电池102,使得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电池102造成影响。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除颤仪中产生的热空气上升而受到的阻碍,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合理布局了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在三者相对紧凑的排列过程中,降低了任意两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了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部件,多个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壳体的内部侧面为壳体内壁中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AC/DC模块103位于除颤电容101以上,由AC/DC模块103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AC/DC模块103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AC/DC模块103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并且,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沿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由电池102产生的热量而产生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同样不会对除颤电容101造成影响,并且,除颤电容101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电池102在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以便于提高电池102与除颤电容101之间相对位置的紧凑性。通过上述设置,降低了除颤仪中产生的热空气上升而受到的阻碍,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合理布局了电池102、除颤电容101及AC/DC模块103,在三者相对紧凑的排列过程中,降低了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了部件的稳定运行,进而优化了除颤仪的整机布局。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0)

1.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板卡结构,所述板卡结构与所述后壳连接;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所述板卡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所述除颤电容及所述AC/DC模块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所述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位置,所述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除颤电容投影,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为AC/DC模块投影;
所述AC/DC模块投影具有第一投影边缘及第二投影边缘,所述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除颤电容投影具有第三投影边缘及第四投影边缘,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有第一投影边缘及所述第二投影边缘位于所述第三投影边缘与所述第四投影边缘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及治疗充电区,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所述除颤电容中;
所述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及电源管理区,所述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
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
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放电区与所述治疗充电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充电区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以上,所述治疗放电区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以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还具有治疗参数区,多个治疗参数元器件设置于所述治疗参数区;
所述治疗参数元器件用于实现对患者心电信号和电极连接回路阻抗的采集分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参数区位于所述治疗放电区内远离所述治疗充电区的一侧;
所述治疗参数区与所述治疗放电区连接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或,所述治疗参数区罩设有第一屏蔽罩。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板;或,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罩设有第二屏蔽罩。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
所述第一板卡与所述第二板卡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板卡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
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卡,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卡。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板卡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板。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电容与所述板卡结构之间存在间隔。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封闭腔体,所述除颤电容位于所述第一封闭腔体内。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23.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多个第一部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前壳及所述后壳沿所述除颤仪的前后方向排列,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组成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AC/DC模块以及板卡结构;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以上;
所述板卡结构位于所述电池、所述除颤电容及所述AC/DC模块朝向所述前壳的一侧;所述板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板卡,至少两个所述板卡沿所述除颤仪的上下方向排列。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具有设置在所述板卡上的多个元器件,多个所述元器件至少包括发热元器件及热敏感元器件,所述发热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顶部的位置,所述热敏感元器件位于所述板卡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底部的位置;
其中,所述发热元器件正常工作预定时长后的元器件温度为第一温度;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上限值为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卡结构的上部具有治疗放电区及治疗充电区,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
所述治疗放电区的治疗放电元器件用于实现释放基于阻抗调整的除颤波形能量;所述治疗充电区的治疗充电元器件用于实现将直流电能升压并储存在所述除颤电容中;
所述板卡结构的下部具有多参数测量区及电源管理区,所述热敏感元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及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
所述多参数测量区的参数测量元器件用于实现参数测量和监护功能;
所述电源管理区的电源管理元器件用于实现开关机功能、电池充放电功能和系统后级各直流电源的转换功能。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放电区与所述治疗充电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与所述电源管理区沿所述板卡结构的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治疗充电区设置于所述电源管理区以上,所述治疗放电区设置于所述多参数测量区以上。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所述第一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所述第二板卡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下部;
所述发热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卡,所述热敏感元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卡。
2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板卡中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板卡及第二板卡;
所述第一板卡与所述第二板卡相互靠近的部分区域在所述第一板卡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
29.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部件,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的重心位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以上;
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之上。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壳体的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壳体的后壳的一面;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35.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多个第一部件,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至少包括电池、除颤电容及A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所述AC/DC模块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所述电池与所述除颤电容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除颤电容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池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侧面为所述壳体内壁中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的面。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二氧化碳检测模块;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电池以上。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与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解除电阻,所述AC/DC模块及所述解除电阻沿所述除颤仪的左右方向排列,所述解除电阻位于所述除颤电容以上。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仪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壳上的第二部件。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主控板及屏幕部件;
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前壳朝向所述壳体的后壳的一面,所述屏幕部件设置于所述前壳背向所述后壳的一面;
所述主控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CN202223509576.XU 2022-12-27 2022-12-27 除颤仪 Active CN219612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9576.XU CN219612390U (zh) 2022-12-27 2022-12-27 除颤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9576.XU CN219612390U (zh) 2022-12-27 2022-12-27 除颤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2390U true CN219612390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3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9576.XU Active CN219612390U (zh) 2022-12-27 2022-12-27 除颤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2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12397A1 (en) Garments for wearable medical devices
US20040122476A1 (en) Emergency medical devices with multiple displays
CN219612390U (zh) 除颤仪
CN118265264A (zh) 除颤仪
CN214018927U (zh) 主控板、除颤器及医疗设备
US202003163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uble sequential defibrillation
CN114129899B (zh) 除颤仪
WO2015184976A1 (zh) 急救心跳机及其使用方法、电脉冲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心脏起搏的方法
US9393402B2 (en) Electrode tray with integrated connector and storage for wires
CN216571212U (zh) 一种具备检测功能的患者急救除颤仪
US20220193432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for Medical Device
CN210812053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装置
CN210041442U (zh) 一种心脏起搏器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9734313U (zh) 一种便携式加热眼罩
CN114515386A (zh) 电源板、除颤器及医疗设备
CN213964827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除颤器
CN211513142U (zh) 一种面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仪的主机
CN110604874A (zh) 一种儿科用除颤器
CN21625874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除颤仪
CN212281852U (zh) 一种中医蜡疗装置
CN215025275U (zh) 一种大内科多功能除颤仪
CN214435319U (zh) 一种产后康复治疗仪
CN211209357U (zh) 一种充电宝用的功能架
CN211704627U (zh) 心电记录仪
CN219781672U (zh) 一种起搏器术后便于患者穿戴的防护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