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1732U -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1732U
CN219611732U CN202223213597.7U CN202223213597U CN219611732U CN 219611732 U CN219611732 U CN 219611732U CN 202223213597 U CN202223213597 U CN 202223213597U CN 219611732 U CN219611732 U CN 219611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grounded
magnetic ring
coil
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35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阳
吴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anrui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nrui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nrui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nrui Microwav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35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1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1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1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包括前级驱动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所述前级驱动电路包括12V输入电压、第一MOS管Q1、第一电位器RL1、第一磁环电感L1和四个电容C1、C2、C3、C4,所述12V输入电压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一磁环电感L1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本实用新型使数字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可以达到90%,避免了使用多个B类功放管合成,降低了功放管的耗散功率,不仅减小了功放管的散热面积,也减小了功率放大器的体积,极大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背景技术
射频功率源往往需要由多个功放模块组成,各功放模块在组合进行功率合成时,通常要求彼此间的相位误差在几度以内,有时甚至要求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差保持在固定范围。由于各功放模块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电子元件等的参数存在差异,导致各模块间的相位误差通常大于10°,或与要求的相位相差较大。
功放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因功放管等的发热产生输出功率的变化,另外根据电子技术理论,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时,具有最高的效率,即具有最大的功率输出,最小的耗散功率,为使功放管工作在C类状态,使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提出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包括前级驱动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所述前级驱动电路包括12V输入电压、第一MOS管Q1、第一电位器RL1、第一磁环电感L1和四个电容C1、C2、C3、C4,所述12V输入电压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一磁环电感L1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且该线圈的2端接地,所述第一磁环电感L1另一个线圈的3端接输出,且该线圈的4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射频输入信号,且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第一MOS管Q1的删极和第一电位器R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RL1的另一端接5V输入电压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且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后级放大电路包括60V输入电压、第二MOS管Q2、第二电位器RL2、第二磁环电感L2、第三磁环电感L3和两个电容C5、C6,所述60V输入电压接第二磁环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磁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第二MOS管Q2的漏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地,且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第三磁环电感L3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且该线圈的2端接地,所述第三磁环电感L3另一个线圈的3端接射频输出,且该线圈的4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射频输入信号,且第六电容C6另一端接第二MOS管Q2的删极和第二电位器RL2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前级驱动电路通过第一磁环电感L1的两组线圈1:1的绕线方法进行传输功率。
优选地,所述后级放大电路RL2的一端接5V输入电压和对地滤波第五电容C5并用于调整第二MOS管Q2的栅极电压。
优选地,所述后级放大电路第二MOS管Q2的漏极接48V输入电压和对地滤波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后级放大电路通过第二磁环电感L2的1组线圈得到400uH的电感量匹配27MHz功率源的频率。
优选地,所述后级放大电路通过第三磁环电感L3的两组线圈1:4的绕线方法将输出阻抗变换到50Ω进行传输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使数字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可以达到90%,避免了使用多个B类功放管合成,降低了功放管的耗散功率,不仅减小了功放管的散热面积,也减小了功率放大器的体积,极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的前级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的后级放大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包括前级驱动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前级驱动电路包括12V输入电压、第一MOS管Q1、第一电位器RL1、第一磁环电感L1和四个电容C1、C2、C3、C4,12V输入电压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一磁环电感L1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且该线圈的2端接地,第一磁环电感L1另一个线圈的3端接输出,且该线圈的4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射频输入信号,且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第一MOS管Q1的删极和第一电位器RL1的一端,第一电位器RL1的另一端接5V输入电压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且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前级驱动电路通过第一磁环电感L1的两组线圈1:1的绕线方法进行传输功率。
其中,后级放大电路包括60V输入电压、第二MOS管Q2、第二电位器RL2、第二磁环电感L2、第三磁环电感L3和两个电容C5、C6,60V输入电压接第二磁环电感L2的一端,第二磁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第二MOS管Q2的漏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地,且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第三磁环电感L3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且该线圈的2端接地,第三磁环电感L3另一个线圈的3端接射频输出,且该线圈的4端接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射频输入信号,且第六电容C6另一端接第二MOS管Q2的删极和第二电位器RL2的一端,其中,后级放大电路RL2的一端接5V输入电压和对地滤波第五电容C5并用于调整第二MOS管Q2的栅极电压,后级放大电路第二MOS管Q2的漏极接48V输入电压和对地滤波第六电容C6,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的,后级放大电路通过第二磁环电感L2的1组线圈得到400uH的电感量匹配27MHz功率源的频率,后级放大电路通过第三磁环电感L3的两组线圈1:4的绕线方法将输出阻抗变换到50Ω进行传输功率。
其中,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型号分别为RD06HHF1、MRF300AN;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电容的容值分别为10uF、10uF、10uF、10uF;第五、第六电容的容值分别10uF、4.7uF;第第一、第二电位器的阻值分别1K、1K;第二电感由一组线圈组成,匝数为4圈,电感量为400uH;第一、第三磁环电感都是由两组线圈组成,匝数分别比为1:1、1:4,电感量分别为50uH、50uH、50uH、800uH。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驱动电路和后级放大电路,所述前级驱动电路包括12V输入电压、第一MOS管Q1、第一电位器RL1、第一磁环电感L1和四个电容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所述12V输入电压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一磁环电感L1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且该线圈的2端接地,所述第一磁环电感L1另一个线圈的3端接输出,且该线圈的4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接射频输入信号,且第二电容C2另一端接第一MOS管Q1的删极和第一电位器R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RL1的另一端接5V输入电压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且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后级放大电路包括60V输入电压、第二MOS管Q2、第二电位器RL2、第二磁环电感L2、第三磁环电感L3、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所述60V输入电压接第二磁环电感L2的一端,所述第二磁环电感L2的另一端接第二MOS管Q2的漏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地,且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第三磁环电感L3的其中一个线圈的1端,且该线圈的2端接地,所述第三磁环电感L3另一个线圈的3端接射频输出,且该线圈的4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接射频输入信号,且第六电容C6另一端接第二MOS管Q2的删极和第二电位器RL2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驱动电路通过第一磁环电感L1的两组线圈1:1的绕线方法进行传输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放大电路RL2的一端接5V输入电压和对地滤波第五电容C5并用于调整第二MOS管Q2的栅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放大电路第二MOS管Q2的漏极接48V输入电压和对地滤波第六电容C6,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放大电路通过第二磁环电感L2的1组线圈得到400uH的电感量匹配27MHz功率源的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放大电路通过第三磁环电感L3的两组线圈1:4的绕线方法将输出阻抗变换到50Ω进行传输功率。
CN202223213597.7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Active CN219611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3597.7U CN219611732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3597.7U CN219611732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1732U true CN21961173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3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3597.7U Active CN219611732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1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7223B (zh) 一种具有二次谐波抑制的宽带差分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06411268B (zh) 一种考虑密勒效应的分布式二堆叠结构的功率放大器
CN105811895A (zh) 基于谐波终端优化高效率k波段mmic功率放大器
CN111628737A (zh) 一种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CN114285378B (zh) 基于包络追踪技术和Doherty构架的功率放大电路及其设计方法
CN109639248B (zh) 一种可切换工作功率的双模式功率放大器及模式切换方法
CN110932687A (zh) 一种交流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11030621A (zh) 一种用于无线终端的交流堆叠功率放大器
CN207490871U (zh) 一种多频段射频功率放大器
CN219611732U (zh) 一种短波射频功率源
CN108988793A (zh) 一种射频信号功率放大电路
CN210693863U (zh) 一种基于增强型晶体管的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CN210518232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雷达收发机的毫米波功率放大器
CN103840770A (zh) 太赫兹波段四倍频器
CN110995183A (zh) 一种自适应线性化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功率放大器
CN110729975B (zh) 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功放系统
CN216252674U (zh)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及射频前端模组
CN210431354U (zh) 一种高功率双差分变压合成功率放大器
CN109660211A (zh) 功率合成和Envelope injection的5G CMOS射频功率放大器
CN113949353A (zh) 射频功率放大装置
CN210431351U (zh) 一种基于异质结三极管的大功率高频放大器
CN212785271U (zh) 一种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
CN116781023A (zh) 一种多倍频程带宽的功率放大器
CN210724699U (zh) 一种高增益高功率分布变压合成功率放大器
CN210724702U (zh) 一种分布式有源变压高功率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