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6858U -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 Google Patents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6858U
CN219606858U CN202320186664.6U CN202320186664U CN219606858U CN 219606858 U CN219606858 U CN 219606858U CN 202320186664 U CN202320186664 U CN 202320186664U CN 219606858 U CN219606858 U CN 219606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mixing
light emitting
mixing device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66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良
姜君城
廖启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icom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icom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icom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icom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66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6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6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6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辅助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混光装置包括混光部和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并用于产生入射至混光部内的准直光的发光部,各准直光的颜色均不相同,且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混光部包括搭载本体和与发光部数量相同且与发光部位置一一对应的混光反射件,搭载本体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各混光反射件均设置在搭载本体远离发光部的外表面上,且均自搭载本体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的第二端逐渐向靠近发光部的方向倾斜设置。本申请的混光装置可对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进行均匀混光。

Description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辅助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背景技术
LED光源(LED指的是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此种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可连续使用长达10万个小时,未来LED光源应用在照明领域亦成为主流。基于RGB三基色光原理,通过调节可发出红色光、绿色光或蓝色光的LED光源中的LED芯片的电流的方式便可以获得任意色彩的混合光。
基于上述因素,现有的光源中的多种颜色不同的LED芯片大多按照阵列排布的方式进行摆放,这种摆放方式可使多种颜色不同的LED芯片发出的光线相互叠合,从而使光源能够发出任意色彩的灯光。但上述摆放方式容易导致多种颜色不同的光线无法均匀混光,从而导致光源投射出的光线易发生局部偏色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各单色光按照阵列排放的方式进行摆放后无法均匀混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光装置,混光装置包括混光部和至少两个发光部,各发光部间隔设置,且均用于产生入射至混光部内的准直光,各准直光的颜色均不相同,且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混光部包括搭载本体和至少两个用于反射准直光的混光反射件,搭载本体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混光反射件的数量与发光部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混光反射件均设置在搭载本体远离发光部设置的外表面上,且均自搭载本体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的第二端逐渐向靠近发光部的方向倾斜设置,以将对应的准直光反射至出光区域。
可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为混光面,混光反射件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方向在混光面上的夹角为预设夹角,各预设夹角自搭载本体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可选地,各混光反射件靠近出光区域的一端自搭载本体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的第二端向搭载本体中靠近发光部设置的外表面逐渐靠近。
可选地,搭载本体远离发光部设置的外表面上自搭载本体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斜面,混光反射件的数量与斜面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混光反射件的倾斜方向和位置对应的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各混光反射件对应设置在各斜面上。
可选地,混光反射件为反射镀层,各反射镀层完全覆盖位置对应的斜面。
可选地,发光部包括发光件和收束准直件,发光件设置在混光部的一侧,收束准直件设置在搭载本体靠近发光件的外表面上,并用于将发光件发出的光转变为准直光。
可选地,混光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各发光件均设置在控制部上,且均与控制部电连接。
可选地,混光部还包括出光透镜,出光透镜设置在搭载本体第一端的端面上,并完全覆盖出光区域。
可选地,发光部设置有三组,三组发光部发出的准直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或,发光部设置有四组,四组发光部发出的准直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舞台灯,舞台灯包括保护外壳和上述的混光装置,混光装置固定安装在保护外壳内,保护外壳上设置有出光口,出光口投影至出光区域上的投影面至少部分覆盖出光区域。
本申请提供的混光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混光装置对各发光部发出的光束混光处理时,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均沿第一方向入射至搭载本体内,由于各预设夹角均不相同,因此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经过对应的混光反射件反射后会沿不同的方向反射至出光区域,在此情况下,一条准直光中的一些光束会反射至出光区域,其余的准直光中的一些光束也会反射至出光区域,并会与其他颜色不同的光束向同一位置汇集,从而便可实现均匀混光。本申请的混光装置可对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进行均匀混光,保证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尽量避免了混光装置发出的光线发生局部偏色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光装置在一个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光装置在另一个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光装置中各准直光的路线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发光部;110、发光件;120、收束准直件;200、混光部;210、搭载本体;220、混光反射件;300、控制部;400、出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LED光源(LED指的是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此种光源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可连续使用长达10万个小时,未来LED光源应用在照明领域亦成为主流。基于RGB三基色光原理,通过调节可发出红色光、绿色光或蓝色光的LED光源中的LED芯片的电流的方式便可以获得任意色彩的混合光。
基于上述因素,现有的光源中的多种颜色不同的LED芯片大多按照阵列排布的方式进行摆放,这种摆放方式可使多种颜色不同的LED芯片发出的光线相互叠合,从而使光源能够发出任意色彩的灯光。但上述摆放方式容易导致多种颜色不同的光线无法均匀混光,从而导致光源投射出的光线易发生局部偏色的情况。
参照图1至图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光装置,混光装置包括混光部200和至少两个发光部100,各发光部100间隔设置,且均用于产生入射至混光部200内的准直光,各准直光的颜色均不相同,且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混光部200包括搭载本体210和至少两个用于反射准直光的混光反射件220,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混光反射件220的数量与发光部100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混光反射件220均设置在搭载本体210远离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上,且均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逐渐向靠近发光部100的方向倾斜设置,以将对应的准直光反射至出光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准直光包括多条准直光束,准直光束的光束半径在一定传播距离后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各准直光中的每条光束均与第一方向相平行;搭载本体210为可供准直光穿射的实心透镜,其采用PC材质制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搭载本体210还可为供准直光穿射的搭载空腔。位于上方的混光反射件220与位于上方的发光部100对应设置,位于中间的混光反射件220与位于中间的发光部100对应设置,位于下方的混光反射件220与位于下方发光部100对应设置;此外,出光区域的面积小于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端面的面积。
具体应用中,混光装置对各发光部100发出的光束混光处理时,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均沿第一方向入射至搭载本体210内,由于各预设夹角均不相同,因此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经过对应的混光反射件220反射后会沿不同的方向反射至出光区域,在此情况下,一条准直光中的一些光束会反射至出光区域,其余的准直光中的一些光束也会反射至出光区域,并会与其他颜色不同的光束向同一位置汇集,从而便可实现均匀混光。本申请的混光装置可对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进行均匀混光,保证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尽量避免了混光装置发出的光线发生局部偏色的情况。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为混光面,混光反射件220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方向在混光面上的夹角为预设夹角,各预设夹角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如此设计既便于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中的光束准确地同时向同一位置汇聚,从而实现更好的混光效果,同时也便于制造加工混光部200,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加工时间。
参照图1至图3,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各混光反射件220靠近出光区域的一端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向搭载本体210中靠近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逐渐靠近。在各预设夹角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的前提下,上述设计可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中更多的光束均在出光区域实现均匀混光,从而提高混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和改善混光装置的混光效果。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搭载本体210远离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上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斜面,混光反射件220的数量与斜面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混光反射件220的倾斜方向和位置对应的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各混光反射件220对应设置在各斜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斜面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平面,设置的缓冲平面为在搭载本体210上加工出各斜面提供了便利性。设置的各斜面既便于制造加工混光部200,同时也便于更好地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进行均匀混光。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混光反射件220为反射镀层,各反射镀层完全覆盖位置对应的斜面。在本可选方式中,各反射镀层通过电镀工艺加工制造在对应的斜面上,同时该反射镀层采用铝材料制成,如此设计不仅保证了准直光的反射效果,同时也降低了混光部200的加工难度,提高了混光部200的加工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反射镀层还可以采用银材料制成。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发光部100包括发光件110和收束准直件120,发光件110设置在混光部200的一侧,收束准直件120设置在搭载本体210靠近发光件110的外表面上,并用于将发光件110发出的光转变为准直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件110为LED芯片,LED芯片也称为LED发光芯片,是LED光源的核心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收束准直件120为准直透镜,在本实施例中,准直透镜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搭载本体21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准直透镜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搭载本体210上,准直透镜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出光区域的面积。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件110与收束准直件120的连线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如此设计可使发光件110发出的光束大部分被收束准直件120所收束,不仅提高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同时改善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件110与收束准直件120的连线方向也可不与第一方向相平行,但不可与第二方向相平行。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方向设置在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上,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与混光面相垂直,同时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二端的端面相平行。如此设计不仅便于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中更多的光束经对应的混光反射件220反射至出光区域,从而提高混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和改善混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同时也便于加工制造搭载本体210,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可选方式中,搭载本体210中靠近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与混光面相垂直,且与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相垂直。如此设计不仅便于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中更多的光束经对应的混光反射件220反射至出光区域,从而提高混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同时也便于加工制造搭载本体210,降低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混光装置还包括控制部300,各发光件110均设置在控制部300上,且均与控制部300电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部300为电路板,控制部30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发光件110设置在控制部300靠近搭载本体210的外表面上;发光件110与收束准直件120的水平距离根据收束准直件120的焦距而定,一般为5mm-100mm。具体应用中,调节控制部300提供给各发光件110的电流即可控制各发光件110的功率,从而便可调节各发光件110发出的光束的强弱,进而便可在出光区域得到各种不同颜色的混合光。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混光部200还包括出光透镜400,出光透镜400设置在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上,并完全覆盖出光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出光透镜400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的出光透镜400能够尽量将经过混合的混合光发射至搭载本体210外部,提高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率。
参照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光部100设置有三组,三组发光部100发出的准直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上述设计基于RGB三基色光原理制成,三组发光部100在控制部300提供的控制电流以及混光部200的混光作用下可产生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混合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光部100设置有四组,四组发光部100发出的准直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上述设计基于RGBW四基色光原理制成,四组发光部100在控制部300提供的控制电流以及混光部200的混光作用下可产生出各种不同颜色的混合光。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舞台灯,舞台灯包括保护外壳和上述的混光装置,混光装置固定安装在保护外壳内,保护外壳上设置有出光口,出光口投影至出光区域上的投影面至少部分覆盖出光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外壳采用硬性塑胶材质制成,混光装置采用熔接或者胶粘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保护外壳内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外壳还可以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设置的保护外壳不仅便于与混光装置共同组成舞台灯,以使舞台灯向外发出的光能够进行均匀混光,从而提供出所需求的舞台效果,同时也为混光装置提供了保护作用,降低了混光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损害的可能性。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混光装置可对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进行均匀混光,保证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果,尽量避免了混光装置发出的光线发生局部偏色的情况。
2、各预设夹角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和各混光反射件220靠近出光区域的一端自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向搭载本体210中靠近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逐渐靠近的这种设计,可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中更多的光束均在出光区域实现均匀混光,不仅提高了混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同时改善了混光装置的混光效果。
3、设置的各斜面既便于制造加工混光部200,同时也便于更好地使各颜色不同的准直光进行均匀混光。
4、调节控制部300提供给各发光件110的电流即可控制各发光件110的功率,从而便可调节各发光件110发出的光束的强弱,从而便可在出光区域得到各种不同颜色的混合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装置包括混光部(200)和至少两个发光部(100),各所述发光部(100)间隔设置,且均用于产生入射至所述混光部(200)内的准直光,各所述准直光的颜色均不相同,且各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方向,各所述准直光的中心轴线的排列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所述混光部(200)包括搭载本体(210)和至少两个用于反射所述准直光的混光反射件(220),所述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所述混光反射件(220)的数量与所述发光部(100)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混光反射件(220)均设置在所述搭载本体(210)远离所述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上,且均自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逐渐向靠近所述发光部(100)的方向倾斜设置,以将对应的所述准直光反射至所述出光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在的平面为混光面,所述混光反射件(220)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混光面上的夹角为预设夹角,各所述预设夹角自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混光反射件(220)靠近所述出光区域的一端自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向所述搭载本体(210)中靠近所述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逐渐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本体(210)远离所述发光部(100)设置的外表面上自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一端至所述搭载本体(210)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混光反射件(220)的数量与所述斜面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所述混光反射件(220)的倾斜方向和位置对应的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各所述混光反射件(220)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斜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反射件(220)为反射镀层,各所述反射镀层完全覆盖位置对应的所述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100)包括发光件(110)和收束准直件(120),所述发光件(110)设置在所述混光部(200)的一侧,所述收束准直件(120)设置在所述搭载本体(210)靠近所述发光件(110)的外表面上,并用于将所述发光件(110)发出的光转变为所述准直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装置还包括控制部(300),各所述发光件(110)均设置在所述控制部(300)上,且均与所述控制部(30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部(200)还包括出光透镜(400),所述出光透镜(400)设置在所述搭载本体(210)第一端的端面上,并完全覆盖所述出光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100)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发光部(100)发出的所述准直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或,
所述发光部(100)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发光部(100)发出的所述准直光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以及白色。
10.一种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舞台灯包括保护外壳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光装置,所述混光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护外壳内,所述保护外壳上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出光口投影至所述出光区域上的投影面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出光区域。
CN202320186664.6U 2023-02-03 2023-02-03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Active CN219606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6664.6U CN219606858U (zh) 2023-02-03 2023-02-03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6664.6U CN219606858U (zh) 2023-02-03 2023-02-03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6858U true CN219606858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6664.6U Active CN219606858U (zh) 2023-02-03 2023-02-03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6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7147B2 (en) LED based omni-directional light engine
US5001609A (en) Nonimaging light source
TWI356518B (en)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
EP2375137B1 (en)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20196620A1 (en) Led flashlight with lens
JP2003031011A (ja) 灯具用線状光源
US11209132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KR101804310B1 (ko) 높은 리사이클링 효율 고체 광원 장치
KR20120104282A (ko) 조명 모듈
JP2015103323A (ja) 照明装置
JP6446202B2 (ja) 広角度拡散光学系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CN111981431A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19606858U (zh) 混光装置及带有该混光装置的舞台灯
CN106996534A (zh) 发光设备和用于包括该发光设备的车辆的照明设备
CN214948814U (zh) 一种机场滑行道灯
CN110454744B (zh) 一种光源模组以及车用前照灯
CN210266742U (zh) 一种ld激光光源模组
CN212986801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灯具
CN220523936U (zh) 点亮均匀的厚壁组件
CN215112132U (zh) 光学模块、光学组件及光学控制组件
CN216431624U (zh) 可切换光源装置及光源系统
CN212456691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13237059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一种灯具
CN213452985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灯具
CN220911202U (zh) 集成式发光模组、车灯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