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342U -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342U
CN219605342U CN202321303559.2U CN202321303559U CN219605342U CN 219605342 U CN219605342 U CN 219605342U CN 202321303559 U CN202321303559 U CN 202321303559U CN 219605342 U CN219605342 U CN 219605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vacancy
air
gasba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35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3035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包括输送机配合气囊和空位气囊,所述空位气囊包括用于充满巷道截面的可充气的空位气囊本体及其表面的空位充气口,所述空位气囊设有贯穿空位气囊本体的空位逃生口,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包括主体气囊、机配中气囊和机配下气囊,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设有机配充气口,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设有贯穿主体气囊的机配逃生口,所述空位气囊和输送机配合气囊均设有安装挂件。本装置可形成充满巷道截面的防火屏障,解决了因皮带运输机的存在而无法形成防火屏障的问题。工作人员可通过逃生口穿过气囊,增加人员逃生的便利性,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维修方便,可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能源结构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随着煤炭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防止相关意外事故发生,至关重要。
矿井火灾是煤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矿井火灾又叫矿内火灾或井下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能够波及和威胁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也叫矿井火灾。矿井发生的火灾(包括危及井下的地面火灾),常招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矿井停产,资源破坏,甚至引起瓦斯、 煤尘或硫化矿尘爆炸。而煤炭自燃又是矿井火灾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有56%以上的矿井都存在自燃发火的危险,由煤炭自燃而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以上。自燃发火倾向性较大,易自燃煤层,
在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自燃煤层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两顺槽口按国家防灭火措施要求应设置防火门,构筑安全防火门是煤矿井下隔断火灾烟流,防止火势蔓延,从而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但是,因为皮带运输机的存在,防火门通常不能及时关闭,从而无法保障在突发火灾的情况下及时形成有效防火屏障。现有的老式防火门还存在操作繁琐,关闭时间长等问题。这也是目前煤矿井下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突发情况下阻断风流和烟流,还可以快速的控制火势和隔离火区,克服运输巷道无法形成防火屏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包括输送机配合气囊和空位气囊,所述空位气囊包括用于充满巷道截面的可充气的空位气囊本体及其表面的空位充气口,所述空位气囊设有贯穿空位气囊本体的空位逃生口,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包括主体气囊、机配中气囊和机配下气囊,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设有机配充气口,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设有贯穿主体气囊的机配逃生口,所述空位气囊和输送机配合气囊均设有安装挂件。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挂件为钩子。
作为优选,所述空位气囊的空位充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有空位送气管,所述空位送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井下巷道中的压风管路,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机配充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机配送气管,所述机配送气管另一端用于连接井下巷道中的压风管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与机配中气囊相连,但内部空腔不连通,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与机配下气囊相连,但内部空腔不连通,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机配中气囊和机配下气囊分别设有机配充气口。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分别与机配中气囊、机配下气囊连通。
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机配逃生口处成柔性的褶皱状,所述空位气囊的空位逃生口处成柔性的褶皱状。
所述空位气囊上的安装挂件位于空位气囊的顶部,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上的安装挂件位于输送机配合气囊的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由于设置了输送机配合气囊和空位气囊两种气囊,分别适配于设有皮带运输机和不舍皮带运输机的巷道,机配中气囊位于皮带运输机中部,机配下气囊位于皮带运输机下部,皮带运输机结上方为主体气囊,此种结构设置可以实现输送机配合气囊能够填充巷道截面各个位置,包括皮带运输机的缝隙处,利用压风管路分别将输送机配合气囊和空位气囊快速充气,从而在两种气囊所处位置形成充满巷道截面的防火屏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皮带运输机的存在而无法形成防火屏障的问题。工作人员可通过输送机配合气囊的机配逃生口和空位气囊设有空位逃生口穿过气囊,增加人员逃生的便利性。总体而言,本煤矿井下阻火装置中的气囊结构比常用的防火门省空间,并且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维修方便,可重复使用。之前老式的防火门操作繁琐,关闭时间长。现款阻火气囊能快速隔绝风流与防火的作用。大大的提升了阻火、防火、阻断风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中输送机配合气囊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煤矿井下阻火装置的输送机配合气囊在巷道中的工作状态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中输送机配合气囊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中空位气囊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中空位气囊2在巷道中的工作状态正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输送机配合气囊;101—护罩顶盖;102—机配充气口;103—机配逃生口;104—机配中气囊;105—机配下气囊;106—机配送气管;2—空位气囊;201—空位气囊本体;202—空位充气口;203—空位逃生口;204—空位送气管;3—安装挂件;4—压风管路;5—皮带运输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被清楚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包括输送机配合气囊1和空位气囊2,所述空位气囊2包括用于充满巷道截面的可充气的空位气囊本体201及其表面的空位充气口202,所述空位气囊2设有贯穿空位气囊本体201的空位逃生口203,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包括主体气囊101、机配中气囊104和机配下气囊105,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设有机配充气口102,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设有贯穿主体气囊101的机配逃生口103,所述空位气囊2和输送机配合气囊1均设有安装挂件3。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挂件3为钩子。
作为优选,所述空位气囊2的空位充气口202可拆卸地连接有空位送气管204,所述空位送气管20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井下巷道中的压风管路4,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机配充气口102可拆卸地连接有机配送气管106,所述机配送气管106另一端用于连接井下巷道中的压风管路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主体气囊101与机配中气囊104相连,但内部空腔不连通,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主体气囊101与机配下气囊105相连,但内部空腔不连通,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主体气囊101、机配中气囊104和机配下气囊105分别设有机配充气口102。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主体气囊101分别与机配中气囊104、机配下气囊105连通。
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机配逃生口103处成柔性的褶皱状,所述空位气囊2的空位逃生口203处成柔性的褶皱状。
所述空位气囊2上的安装挂件3位于空位气囊2的顶部,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1上的安装挂件3位于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顶部。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所述部件就位,选取煤矿井下两个关键通道:运输巷道(该巷道内设有皮带运输机)和回风巷道,输送机配合气囊1和空位气囊2均保持未充气的收拢状态,将空位气囊2安装于回风巷道的入口处,将输送机配合气囊1安装于运输巷道的入口处,输送机配合气囊1和空位气囊2均通过安装挂件3安装于所处巷道处。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火灾或煤炭自燃等情况,需要快速建立防火屏障时,将输送机配合气囊1和空位气囊2展开,输送机配合气囊1与皮带运输机5结构相匹配,主体气囊101、机配中气囊104位于皮带运输机5中部,机配下气囊105位于皮带运输机5下部,皮带运输机结上方为主体气囊101,此种结构设置可以实现输送机配合气囊1能够填充巷道截面各个位置,包括皮带运输机的缝隙处,利用压风管路4分别将输送机配合气囊1和空位气囊2快速充气,从而在两种气囊所处位置形成充满巷道截面的防火屏障。工作人员可通过输送机配合气囊1的机配逃生口103和空位气囊2设有空位逃生口203穿过气囊,增加人员逃生的便利性。机配逃生口103和空位逃生口203为柔性褶皱状,人体可从其穿过逃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配合气囊和空位气囊,所述空位气囊包括用于充满巷道截面的可充气的空位气囊本体及其表面的空位充气口,所述空位气囊设有贯穿空位气囊本体的空位逃生口,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包括主体气囊、机配中气囊和机配下气囊,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设有机配充气口,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设有贯穿主体气囊的机配逃生口,所述空位气囊和输送机配合气囊均设有安装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挂件为钩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位气囊的空位充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有空位送气管,所述空位送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井下巷道中的压风管路,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机配充气口可拆卸地连接有机配送气管,所述机配送气管另一端用于连接井下巷道中的压风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与机配中气囊相连,但内部空腔不连通,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与机配下气囊相连,但内部空腔不连通,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机配中气囊和机配下气囊分别设有机配充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主体气囊分别与机配中气囊、机配下气囊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的机配逃生口处成柔性的褶皱状,所述空位气囊的空位逃生口处成柔性的褶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阻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位气囊上的安装挂件位于空位气囊的顶部,所述输送机配合气囊上的安装挂件位于输送机配合气囊的顶部。
CN202321303559.2U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Active CN219605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3559.2U CN219605342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3559.2U CN219605342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342U true CN21960534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55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3559.2U Active CN219605342U (zh) 2023-05-26 2023-05-26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6287B (zh) 一种矿山灾害阻隔紧急避险装置
CN204283496U (zh) 一种煤矿巷道快速封堵气囊
WO2021129434A1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07583418U (zh) 一种气囊式主动抑爆隔爆装置
CN107956500A (zh) 一种气囊式主动抑爆隔爆装置及方法
CN219605342U (zh) 一种煤矿井下阻火装置
CN204402553U (zh) 一种煤矿紧急避险气囊
WO2012174690A1 (zh) 一种移动钢体避难硐室
CN200992927Y (zh) 普通式气动控制救灾门
CN116771409A (zh) 一种煤矿巷道智能隔灾折叠帘式水袋及操作方法
CN202250188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0992928Y (zh) 吊桥式气动控制救灾门
CN202250203U (zh) 综合预防掘进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50201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106368736B (zh) 一种矿山火灾预警阻隔装置
CN117090625B (zh) 矿用自动报警灭火隔爆控制系统
CN202228126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28124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50195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50187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50200U (zh) 综合预防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50185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106869975A (zh)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突出灾害预防系统
CN202250180U (zh) 综合预防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CN202215287U (zh) 综合预防回采工作面“一通三防”事故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