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05262U -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05262U
CN219605262U CN202321106115.XU CN202321106115U CN219605262U CN 219605262 U CN219605262 U CN 219605262U CN 202321106115 U CN202321106115 U CN 202321106115U CN 219605262 U CN219605262 U CN 219605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gas
container
core holder
back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0611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袁浩伟
李克相
张茂元
郭建忠
孙京
周文斌
赵清泉
李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Huan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110611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05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05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05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包括气体注入组件、液体注入组件、岩心夹持器、压力控制系统、气液计量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抽真空装置,其中,气体注入组件包括上下游依次设置的气瓶、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活塞容器;液体注入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活塞容器、第三活塞容器和活塞搅拌容器;岩心夹持器内部设置控温装置;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和多个背压阀。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搅拌容器内可以形成一定比例的碳化水,活塞搅拌容器下部设置搅拌装置可以使得液体和气体充分混合;控温箱和背压阀可以对温度和压力精准控制,能模拟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高温高压驱替,使得结果计量准确,减少了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CUS及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背景技术
碳化水驱是指将CO2溶解在水中再注入地层驱油的方法。碳化水驱避免了CO2驱和水驱的缺点,具有较好的驱油效率,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对碳化水驱进行研究,开展了多项室内研究和矿场研究。碳化水驱的主要增油机理包括原油降粘、打破水锁效应、促进原油膨胀、改变储层润湿性、降低界面张力等。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碳化水驱比水驱和CO2驱有更好的增油效果,碳化水渗吸能够进一步提高渗吸采收率、渗吸速率。矿场研究表明,碳化水驱能够有效提高产油量,并提高注入井的注入能力。碳化水驱敏感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影响碳化水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有碳化水中CO2浓度、注入时机、注入排量和盐度,此外利用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碳化水驱的增油效果。目前的同类型的系统功能简单,不能全面研究上述因素对碳化水驱替效果的影响;或者对温度和压力控制不准,带来较大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CO2与原油的混相压力测试系统,包括:
气体注入组件,所述气体注入组件包括上下游依次设置的气瓶、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活塞容器,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气瓶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活塞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
液体注入组件,所述液体注入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活塞容器、第三活塞容器和活塞搅拌容器,所述活塞搅拌容器内设置搅拌装置;
设置在所述气体注入组件和所述液体注入组件下游的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部设置控温装置,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
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和多个背压阀,所述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和入口端;
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下游的气液计量系统,所述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部出口端的第二流量计和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下部出口端的液体计量装置;
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温箱和第二控温箱,所述第一控温箱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和所述活塞搅拌容器的外围,所述第二控温箱设置在所述气液计量系统的外围;
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塞搅拌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和所述活塞搅拌容器下部均连接注入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入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和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动泵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和所述岩心夹持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和放置在所述天平上的玻璃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活塞搅拌容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均设置安全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管线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和入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上部入口端均设置压力计和温度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搅拌容器可以形成一定比例的碳化水,活塞搅拌容器下部设置搅拌装置可以使得液体和气体充分混合;控温箱和背压阀可以分别对温度和压力精准控制,能模拟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高温高压驱替,使得驱替结果计量准确,减少了误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气瓶1、第一流量计2、第一单向阀3、第一压力计4、第一温度计5、第二安全阀6、第一活塞容器7、第二活塞容器8、第三活塞容器9、第四阀门10、活塞搅拌容器11、注入泵12、水槽13、第一安全阀14、第一背压阀15、第二背压阀16、缓冲罐17、手动泵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21、岩心夹持器22、压差传感器23、第四压力计24、第四温度计25、第三安全阀26、第二压力计27、第二温度计28、第三压力计29、第三温度计30、气液分离器31、干燥器32、第二单向阀33、第二流量计34、玻璃容器35、天平36、第五压力计37、第五温度计38、抽真空装置39、第一控温箱40、第二控温箱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包括气体注入组件、液体注入组件、岩心夹持器22、压力控制系统、气液计量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抽真空装置39。
气体注入组件包括上下游依次设置的气瓶1、第一流量计2和第一活塞容器7,第一流量计2设置在气瓶1的出口端,第一活塞容器7设置在第一流量计2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流量计与第一活塞容器7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3。
具体为,气瓶1、第一流量计2和第一活塞容器7上下游依次设置,气瓶1用于存放CO2,在气瓶1的出口端设置第一流量计2,第一流量计2用于计量从气瓶1中流出的气体的量,第一活塞容器7设置在第一流量计2出口管线的支路上,从气瓶1中流出的气体进入第一活塞容器7存储,第一活塞容器7的下部连接注入泵12,注入泵12的输入端连接水槽13,当需要供应气体时,利用注入泵12挤压第一活塞容器7,使得第一活塞容器7中的气体从第一活塞容器7上部出口管线流出并进入活塞搅拌容器11。为了避免因气体高压作用对第一流量计2造成的计量误差及损坏,在第一流量计2和第一活塞容器7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3。在第一活塞容器7的上部出口端设置第一压力计4和第一温度计5,第一压力计4和第一温度计5用于测试流出第一活塞容器7的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第一活塞容器7具有计量刻度,利用第一流量计2计量从气瓶1中流出的气体总量,根据第一活塞容器7的刻度以及第一压力计4和第一温度计5的测试数据可以得到完成气体供应后,第一活塞容器7中剩余的气体的量,气体总量减去第一活塞容器7中剩余的气体的量即为通入活塞搅拌容器11的气体的量。
液体注入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活塞容器8、第三活塞容器9和活塞搅拌容器11,活塞搅拌容器11内设置搅拌装置,且搅拌速率可调节。第二活塞容器8、第三活塞容器9和活塞搅拌容器11下部均连接注入泵12,注入泵12的输入端连接水槽13。
具体为,第一活塞容器7、第二活塞容器8、第三活塞容器9和活塞搅拌容器11并联设置,第一活塞容器7、第二活塞容器8和第三活塞容器9分别用于放置CO2气体、原油和化学溶液,第一活塞容器7、第二活塞容器8、第三活塞容器9和活塞搅拌容器11的下部均连接注入泵12,注入泵12的输出端连接水槽13。活塞搅拌容器11为具有搅拌功能的活塞式搅拌容器,在活塞搅拌容器11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利用注入泵12将第一活塞容器7中的CO2气体和第三活塞容器9中的化学溶液泵入活塞搅拌容器11,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碳化水。当需要向岩心夹持器22中注入碳化水时,利用注入泵12将碳化水从活塞搅拌容器11的上部出口端泵出。
第二活塞容器8中的原油用于驱替过程中饱和岩样,利用注入泵12将原油泵入岩心夹持器22,同样地,根据注入泵12的注入量计量注入原油的量。当注入泵12注入岩样的原油的排量与从第二背压阀16流出的原油的流量相同且稳定时,则认为岩样饱和原油,其中,从第二背压阀16流出的原油的量通过玻璃容器35和天平36计量。
第三活塞容器9中放置的化学溶液为盐类水溶液或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或两者的混合物,其中,盐类可以为氯化钠溶液、碳酸铵溶液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丙烯酰胺类物质或者其它表面活性剂。研究该类溶液对CO2在水中形成碳化水的影响规律及驱替开采效果。CO2形成碳化水对一定地层条件下的饱和有原油的岩样进行驱替,而地层水为含盐类的水,本实用新型在水中放置盐类化学试剂以模拟地层水,使得驱替结果更接近实际地层水样。另外,表面活性剂为影响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及驱替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模拟的地层水样中添加不同种类及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考察不同种类及用量的表面活性剂对碳化水的形成以及驱替效果的影响,为更好地利用碳化水进行驱替提供基础。
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利用注入泵12将第三活塞容器9中的化学溶液经上部管线从活塞搅拌容器11的上部注入活塞搅拌容器11,然后将第一活塞容器7中的CO2气体经上部管线从活塞搅拌容器11的上部定量注入,在活塞搅拌容器11中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碳化水,最后利用碳化水进行后续的驱替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将CO2和化学溶液以一定比例泵入活塞搅拌容器11可得到一定浓度的碳化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入泵12为恒速恒压泵,注入泵12的输入端连接水槽13,水槽13中放置清水,清水中不含化学试剂。清水可以用于系统设备清洗以及考察CO2溶解于清水中形成的碳化水的驱替效果。当需要将CO2溶解于清水中形成碳化水时,首先利用注入泵12将水槽13中的清水经第四阀门10从活塞搅拌容器11的上部管线泵入活塞搅拌容器11,即将活塞搅拌容器11中注满清水,然后将第一活塞容器7中一定量的CO2气体经其上部管线从活塞搅拌容器11的上部定量注入,在活塞搅拌容器11中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碳化水,多余的CO2流向第二流量计34,将利用第一活塞容器7注入的CO2的量减去从第二流量计34流出的CO2的量即为饱和碳化水中溶解的CO2的量,最后利用碳化水进行后续的驱替过程。其中,第四阀门10与活塞搅拌容器11并联设置。另外,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将CO2和清水以一定比例泵入活塞搅拌容器11,制备一定浓度的碳化水溶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活塞容器7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一安全阀14,当第一活塞容器7、第二活塞容器8或第三活塞容器9压力过大时,自动泄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活塞搅拌容器11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二安全阀6,当活塞搅拌容器11超压时自动泄压。
岩心夹持器22设置在气体注入组件和液体注入组件下游,岩心夹持器22内部设置控温装置,岩心夹持器22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23。岩心夹持器22出口端和入口端均设置压力计和温度计。
具体为,活塞搅拌容器11中形成的碳化水经第一背压阀15进入岩心夹持器22进行碳化水驱替,岩心夹持器22的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23,压差传感器23用于测试岩心夹持器22出口端和入口端之间的压差,岩心夹持器22内部具有控温装置,利用控温装置对岩心夹持器22内部岩心等物质加热以模拟地层温度。岩心夹持器22的环压由手动泵18控制,手动泵18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17,缓冲罐17的输出端连接岩心夹持器22。在岩心夹持器22的入口端设置第二压力计27和第二温度计28,第二压力计27和第二温度计28用于测试进入岩心夹持器22的流体的压力和温度,在岩心夹持器22的出口端设置第三压力计29和第三温度计30,第三压力计29和第三温度计30用于测试流出岩心夹持器22的流体的压力和温度。
另外,在驱替研究进行过程中,当驱替物从岩心夹持器22入口端注入的排量与从岩心夹持器22出口端流出的排量相等且稳定,且再无油被驱替流出时,则驱替过程完成,记录注入的驱替物质及驱替出的油气水等物质的量,分析驱替效果及有关敏感性因素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规律。
岩心夹持器22可以是长管岩心夹持器或普通岩心夹持器等类型,根据需要选择设计,岩心夹持器22设计有安装支撑机构,左封头、测点、胶皮筒、右岩心塞、右封头、支撑杆、支撑环、引出杆、引出密封机构,均在筒体外安装完成后直接放入筒体中,安装方便快捷。封头等经常拆卸的材料均可采用钛合金材料,使重量轻便,安装方便。岩心与胶皮筒间的装卸夹具倾斜一定角度,便于岩心利用重力下滑。岩心夹持器22模型筒体内壁拉毛,以防串流;内腔设计有隔热保温装置,堵头设计有活塞压实结构,各测压点和堵头设计有防砂结构。岩心夹持器22侧壁上设计有多路测点,用于测试温度、压力、电阻等技术参数,用户可根据需求沿着岩心夹持器22的轴向或径向在侧壁设置测点位置或根据需要任意规则设定测点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岩心夹持器22的胶皮筒为环氧树脂材质,采用环氧树脂材质的胶皮筒可以解决驱替气体为CO2时,橡胶与CO2溶胀的问题。
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18和多个背压阀,背压阀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15和第二背压阀16,第一背压阀15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的入口端,第二背压阀16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的出口端。手动泵18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17,缓冲罐17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第一背压阀15、第二背压阀16和岩心夹持器22。
具体为,手动泵18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17,缓冲罐17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第一背压阀15、第二背压阀16和岩心夹持器22,利用手动泵18控制第一背压阀15和第二背压阀16的压力以及岩心夹持器22的环压。第一背压阀15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的入口端,第二背压阀16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的出口端,利用第一背压阀15和第二背压阀16控制进出岩心夹持器22的最低压力。
第一背压阀15侧面与缓冲罐17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阀门19,第二背压阀16侧面与缓冲罐17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二阀门20,岩心夹持器22与缓冲罐17出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三阀门21,当需要调节第一背压阀15的压力值时,开启第一阀门19,关闭第二阀门20和第三阀门21,利用手动泵18增大或减小第一背压阀15的压力值;当需要调节第二背压阀16的压力值时,开启第二阀门20,关闭第一阀门19和第三阀门21,利用手动泵18增大或减小第二背压阀16的压力值;当需要调节岩心夹持器22的环压时,开启第三阀门21,关闭第一阀门19和第二阀门20,利用手动泵18增大或减小岩心夹持器22的环压。
其中,背压阀采用活塞式结构,主要由阀体和阀芯组成,该阀具有调节灵敏度高,耐压高、控制精度高、重量轻等优点。阀体上下分别设有回压接口和液流进、出接口,阀芯采用活塞结构,在活塞的底部轴向延伸有柱塞凸头,阀体下部预制有与柱塞凸头配合的圆柱孔,液流进接口和出接口分别通过导流腔连接到活塞凸头下方的阀体圆柱孔底部,在阀体的一侧还设有与进液流管连同的辅助液流进接口,辅助液流进接口通过导流腔连接到阀体下部与活塞主体的结合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缓冲罐17出口端设置第四压力计24和第四温度计25,第四压力计24和第四温度计25用于测试缓冲罐17出口端的压力和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缓冲罐17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安全阀26,当缓冲罐17超压时自动泄压。
气液计量系统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下游位置,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31、设置在气液分离器31上部出口端的第二流量计34和设置在气液分离器31下部出口端的液体计量装置。气液分离器31与第二流量计34之间设置干燥器32,干燥器32与第二流量计34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33。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36和放置在天平36上的玻璃容器35。
具体为,气液计量系统设置在岩心夹持器22的下游,用于测试从岩心夹持器22流出的气液量。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31、第二流量计34和液体计量装置,其中,第二流量计34设置在气液分离器31的上部出口管线上,气液分离器31与第二流量计3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干燥器32,干燥器32用于干燥从气液分离器31分离出的气体,干燥器32与第二流量计3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二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33的设置避免了因气体回流造成的气体计量误差,干燥器32的设置避免了因气体携带水汽造成的气体计量误差。液体计量装置设置在气液分离器31的下部出口端,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36和玻璃容器35,其中玻璃容器35放置在天平36上,利用天平36计量玻璃容器35中液体的质量。玻璃容器35可以为具有计量刻度的容器,通过玻璃容器35的刻度读取液体的体积。另外,当液体为水油混合物时,由于水油分层,通过玻璃容器35的计量刻度可以分别读取水和油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气液分离器31上部入口端设置第五压力计37和第五温度计38,第五压力计37和第五温度计38设置在气液分离器31的入口管线上,用于测试进入气液分离器31的流体的压力和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温箱40和第二控温箱41,第一控温箱40设置在第一活塞容器7、第二活塞容器8、第三活塞容器9和活塞搅拌容器11的外围,第二控温箱41设置在气液计量系统的外围。其中,第一控温箱40用于模拟碳化水的形成温度,第二控温箱41用于模拟地表温度。
抽真空装置39用于为系统抽真空,抽真空装置39设置在活塞搅拌容器11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抽真空装置39为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系统气密性,将饱和油的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22,并将系统抽真空;
(2)利用手动泵18将第一背压阀15和第二背压阀16的压力值调节至目标值,利用手动泵18调节岩心夹持器22的环压值至目标值,将第一控温箱40、第二控温箱41的温度设定为目标值;
(3)气瓶1中的CO2依次流经第一流量计2、第一单向阀3后存储在第一活塞容器7中;
(4)将第一活塞容器7中的CO2和第三活塞容器9中的化学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活塞搅拌容器11搅拌混合均匀形成碳化水,记录碳化水的浓度;
(5)利用注入泵12将碳化水注入岩心夹持器22进行驱替,记录碳化水的注入量;
(6)利用气液计量系统计量岩心夹持器22出口端的气液量,从岩心夹持器22出口端流出的气液混合物经气液分离器31分离为气体和液体,气体通过第二流量计34计量,液体通过液体计量装置计量,分析驱替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步骤(4)中若化学溶液的比例为零,则为CO2驱替原油的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可以针对不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体注入组件,所述气体注入组件包括上下游依次设置的气瓶、第一流量计和第一活塞容器,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气瓶的出口端,所述第一活塞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
液体注入组件,所述液体注入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二活塞容器、第三活塞容器和活塞搅拌容器,所述活塞搅拌容器内设置搅拌装置;
设置在所述气体注入组件和所述液体注入组件下游的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部设置控温装置,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
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和多个背压阀,所述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和入口端;
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下游的气液计量系统,所述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上部出口端的第二流量计和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下部出口端的液体计量装置;
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温箱和第二控温箱,所述第一控温箱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和所述活塞搅拌容器的外围,所述第二控温箱设置在所述气液计量系统的外围;
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活塞搅拌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和所述活塞搅拌容器下部均连接注入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泵的输入端连接水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和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泵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和所述岩心夹持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和放置在所述天平上的玻璃容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活塞搅拌容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均设置安全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化水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管线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和入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上部入口端均设置压力计和温度计。
CN202321106115.X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Active CN219605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6115.XU CN219605262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06115.XU CN219605262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05262U true CN219605262U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4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06115.XU Active CN219605262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05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6799B (zh) 测量非常规致密气藏自发渗吸相对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CN103510944B (zh) 一种高温高压封堵/防吐模拟评价装置及其评价方法
CN103645126B (zh) 地层高温高压气水相渗曲线测定方法
CN103344539B (zh) 渗透压力和相分比例可控的岩石长期多场耦合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CN103471976B (zh) 一种测量含水合物多孔沉积物渗透率的装置
CN102121891A (zh) 高温高压多组分油气体系分子扩散系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388254A (zh) 高温高压泡沫压裂液滤失伤害实验系统
CN105784567B (zh) 一种测试岩心相对渗透率的设备和方法
CN209821028U (zh) 一种岩心渗透率测试装置
CN113310867B (zh) 模拟气藏高温高压地层反渗吸水锁伤害的实验测试方法
CN109060639A (zh) 一种长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CN104914012A (zh) 一种二氧化碳无水压裂液滤失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715880A (zh) 一种可视化co2无水压裂液流变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1948099B (zh) 一种基于水化作用评价压裂液返排时机的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05928832A (zh) 毛细管粘度测定仪及流体粘度的测定方法
CN216051134U (zh) 一种多功能压裂模拟实验系统
CN116591647A (zh) 一种新型co2驱替与吞吐系统及方法
CN219605262U (zh) 一种新型碳化水驱替系统
CN204964391U (zh) 一种压裂液携砂能力测试装置
CN111323359B (zh) 一种高压天然气-水系统岩心自发渗吸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3945459B (zh) 一种多功能压裂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
CN207019739U (zh) 一种测定不规则密封腔体容积的装置
CN115901573A (zh) 岩心渗吸器、模拟裂缝流体压力渗吸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0886596B (zh) 一种模拟二氧化碳改善稠油流动能力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2147042A (zh) 一种基于油水循环原理测量稳态油水相渗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