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5411U -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5411U
CN219585411U CN202320432441.3U CN202320432441U CN219585411U CN 219585411 U CN219585411 U CN 219585411U CN 202320432441 U CN202320432441 U CN 202320432441U CN 219585411 U CN219585411 U CN 219585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ssembly
feeding device
lifting
spa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324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金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324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5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5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5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本体、抬升组件、传动组件和阻尼组件,抬升组件活动连接于本体,用于承载纸张,传动组件设置于本体,且传动组件连接于抬升组件,传动组件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驱动力,以带动抬升组件作上升运动,阻尼组件设置于传动组件,用于减缓传动组件的转动速度,以对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本申请通过将阻尼组件设置于传动组件,以通过阻尼组件减缓传动组件的转动速度,进而减缓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从而避免出现供纸装置从图像形成设备分离时,抬升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导致抬升组件与供纸装置底部碰撞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Description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供纸装置具有中板、支撑板、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等部件,中板用于承载纸张,在图像形成装置工作时,取纸模组的拾取辊旋转并将放置在供纸装置中板上的纸张搓起,进而将纸张搬送至预定的位置。随着图像形成装置的不断工作,供纸装置中板上的纸张数量会不断减少。
但是,取纸模组向下摆动的幅度有限,因此需要供纸装置中板不断抬升,才能使得取纸模组的拾取辊与纸张接触,通常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转动,以使支撑板提升,支撑板进而带动中板抬升的方式实现。当供纸装置中的全部纸张用完时,图像形成装置会发出缺纸提醒,用户将供纸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抽出,此时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分离,支撑板和中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并与供纸装置底部碰撞而产生较大的撞击声,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进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的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纸装置,包括:
本体;
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用于承载纸张;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驱动力,以带动所述抬升组件作上升运动;
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减缓所述传动组件的转动速度,以对所述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抬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齿轮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间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二齿轮抵接,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为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一垫片的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二垫片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抬升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支撑板,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且位于所述承载板下部,用于抬高所述承载板,且所述支撑板卡接于所述第三齿轮。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供纸装置,所述主体设有容纳腔,所述供纸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主体内,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用于向所述传动组件输出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取纸组件,所述取纸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用于将纸张搬送至预定的位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纸装置,包括本体、抬升组件、传动组件和阻尼组件,所述抬升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用于承载纸张,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驱动力,以带动所述抬升组件作上升运动,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减缓所述传动组件的转动速度,以对所述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本申请通过将阻尼组件设置于传动组件,以通过阻尼组件减缓传动组件的转动速度,进而减缓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从而避免出现供纸装置从图像形成设备分离时,抬升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导致抬升组件与供纸装置底部碰撞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抬升组件在抬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放入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的供纸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本体;2、抬升组件;21、承载板;22、支撑板;3、传动组件;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33、第三齿轮;34、第一连接轴;340、连接孔;4、阻尼组件;41、弹性件;42、第一垫片;43、第二垫片;44、紧固件;5、主体;51、容纳腔;6、取纸组件;61、拾取辊;7、纸张;8、驱动齿轮;100、供纸装置;200、图像形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多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现有技术中,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电子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通常设有供纸装置,用户在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时,可将供纸装置从图像形成设备中抽出,然后将打印媒介(如纸张)放入供纸装置的容纳腔中,再将供纸装置推入图像形成设备,使供纸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连接。在装有纸张的供纸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连接后,图像形成设备可从供纸装置获取纸张以完成多种任务(如打印、复印等)。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抬升组件在抬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供纸装置100,该供纸装置100包括本体1、抬升组件2、传动组件3和阻尼组件4,抬升组件2活动连接于本体1,用于承载纸张7,传动组件3设置于本体1,且传动组件3连接于抬升组件2,传动组件3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驱动力,以带动抬升组件2作上升运动,阻尼组件4设置于传动组件3,用于减缓传动组件3的转动速度,以对抬升组件2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
本申请通过将阻尼组件4设置于传动组件3,以通过阻尼组件4减缓传动组件3的转动速度,进而减缓抬升组件2的下降速度,从而避免出现供纸装置100从图像形成设备分离时,抬升组件2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而导致抬升组件2与供纸装置100底部碰撞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的局部放大图。传动组件3包括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3、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连接于本体1,第一齿轮31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连接轴,第二齿轮32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第三齿轮33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三连接轴,且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3啮合,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啮合,抬升组件2连接于第三齿轮33,阻尼组件4设置于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和第三齿轮33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4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并与第二齿轮32抵接,用于对第二齿轮32施加作用力,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组件4也可以套设于第二连接轴或者第三连接轴,用于对对应的齿轮施加作用力,或者阻尼组件4也可以同时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和第二连接轴,或者同时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和第三连接轴,或者同时套设于第二连接轴34和第三连接轴,用于同时对对应的齿轮施加作用力,或者同时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用于同时对对应的齿轮施加作用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与本体1为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也可以与本体1分体设置,例如第一连接轴34、第二连接轴和第三连接轴卡接于本体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2设有一个,阻尼组件4设有一个,通过阻尼组件4对第二齿轮32施加作用力,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齿轮32也可以设有多个,具体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如供纸装置的大小)设置。阻尼组件4可以设有多个,通过多个阻尼组件4可以对多个或者全部的第二齿轮32施加作用力。
在该供纸装置100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时,图像形成设备向传动组件3输出驱动力,使得传动组件3转动,在转动时,第一齿轮31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33转动,第三齿轮33转动从而带动抬升组件2抬升;在将供纸装置100抽离图像形成设备时,抬升组件2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抬升组件2下落带动第三齿轮33转动,第三齿轮3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由于阻尼组件4与第二齿轮32抵接,增大了第二齿轮32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减缓了第二齿轮32的转动速度,从而对抬升组件2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
参照图2和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供纸装置100还包括转动轴(图中未示出),转动轴设置于本体1,且本体1上设有圆孔(图中未示出)。抬升组件2包括承载板21和支撑板22,承载板2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转动轴,承载板21用于承载纸张。支撑板22的一端设有与圆孔配合的连接件,支撑板22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于圆孔,且支撑板22位于承载板21下部,用于抬高承载板21,支撑板22还卡接于第三齿轮33,可随着第三齿轮33的转动而升起。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阻尼组件的剖视图。阻尼组件4包括第一垫片42、第二垫片43、弹性件41和紧固件44,第一垫片42和第二垫片43间隔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且第一垫片42与第二齿轮32抵接。弹性件41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且弹性件41设置于第一垫片42与第二垫片43之间,弹性件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垫片42和第二垫片43连接。紧固件44连接于第一连接轴34远离第一垫片42的一端,用于对第二垫片43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4为螺钉,第一连接轴34开有连接孔340,紧固件44穿设于连接孔340,用于对第二垫片43进行限位。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4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紧固件44也可以设为螺母,在第一连接轴34上设有螺纹,螺母通过螺纹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片42与第二齿轮32抵接,以通过弹性件41、第一垫片42对第二齿轮32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从而增大第一垫片42和第二齿轮3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缓第二齿轮32的转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1为弹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1也可以为其他弹性部件。
在安装时,将第二齿轮32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中,然后将第一垫片42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并与第二齿轮32接触,之后将弹性件41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再将第二垫片43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4并与弹性件41抵接,最后将紧固件44安装于连接孔340,对第二垫片43进行限位。
参照图7、图8和图9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纸装置放入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视角的供纸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200,该图像形成设备200包括主体5和以上任一实施例的供纸装置100,主体5设有容纳腔51,供纸装置100设置于容纳腔51内。
图像形成设备200还包括电机、驱动齿轮8和取纸组件6,电机设置于主体5内,驱动齿轮8连接于电机,且驱动齿轮8与第一齿轮31啮合,电机向驱动齿轮8输出驱动力,使驱动齿轮8转动,驱动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取纸组件6设置于主体5内,取纸组件6包括拾取辊61,拾取辊61用于将纸张7搬送至预定的位置。
当需要图像形成设备200工作(例如执行打印、复印、传真等作业)时,将纸张7放至承载板21,然后将供纸装置100推入图像形成设备200的容纳腔51内,图像形成设备200中的感测件检测到纸张7后,开始工作。此时,取纸组件6向下摆动,取纸组件6的拾取辊61与纸张7接触并施加压力,拾取辊61旋转并带动最上方的纸张7移动,将纸张7搬送至预定的位置,随着纸张7的减少,由于取纸组件6向下摆动的幅度有限,因此需要将承载板21向上抬升,此时,电机驱动驱动齿轮8转动,驱动齿轮8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33转动,第三齿轮33转动进而带动卡接于第三齿轮33的支撑板22抬高,支撑板22抬高进而将位于支撑板22上部的承载板21抬高,使得拾取辊61能够与纸张7保持接触状态,直至纸张7的数量减少至零。
当纸张7的数量减少至零时,图像形成设备200停止工作,并向用户发出缺纸提醒,用户收到缺纸提醒后需要将供纸装置100抽出。
当供纸装置100从图像形成设备200中抽出时,承载板21和支撑板22会从高位下落,由于支撑板22卡接于第三齿轮33,支撑板22下落时,会使第三齿轮33转动,第三齿轮3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此时,第二齿轮32转动时,会受到弹性件41的作用,增大第二齿轮32与第一垫片42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第二齿轮32在旋转时受阻,减缓第二齿轮32的转动速度,进而减缓承载板21下落的速度,防止承载板21与供纸装置100底部碰撞产生较大的撞击声,影响用户体验。
当抽出供纸装置100后,将纸张7放置到承载板21上,再将供纸装置100推入图像形成设备200的容纳腔51中,继续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抬升组件,所述抬升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用于承载纸张;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抬升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驱动力,以带动所述抬升组件作上升运动;
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减缓所述传动组件的转动速度,以对所述抬升组件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抬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三者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
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齿轮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间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第二齿轮抵接,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一垫片的一端,用于对所述第二垫片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支撑板,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本体且位于所述承载板下部,用于抬高所述承载板,且所述支撑板卡接于所述第三齿轮。
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供纸装置,所述主体设有容纳腔,所述供纸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主体内,且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组件配合,用于向所述传动组件输出驱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取纸组件,所述取纸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用于将纸张搬送至预定的位置。
CN202320432441.3U 2023-03-08 2023-03-08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219585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2441.3U CN219585411U (zh) 2023-03-08 2023-03-08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32441.3U CN219585411U (zh) 2023-03-08 2023-03-08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5411U true CN219585411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6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32441.3U Active CN219585411U (zh) 2023-03-08 2023-03-08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5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1877B2 (en) Paper supply apparatus with brake lever controlled lifter for a printing device
EP2505534B1 (en) Depinching mechanism for paper jam removal in printer
US83227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media positioning and indexing using an encoder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210522B2 (en)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d feeding media into a media feed path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167300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media sheets in a media tray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219585411U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US8061704B1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compressible media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with rotation limiting stop
KR20040050719A (ko) 사무기기의 급지오류 감지장치 및 방법
KR20050019416A (ko) 인쇄기기의 급지장치
JPH0253341B2 (zh)
JP2005247521A (ja) 給紙装置
US20060257194A1 (en) Paper-feeding mechanism
US8371572B2 (en) Detachable reversible pick mechanism for feeding media from a media tray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8256762B2 (en) Raisable lift plate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nd feeding media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275544B2 (ja) 給紙装置および該給紙装置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8146913B1 (en) Removable media dam for a media tray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US7249760B2 (en) Paper pickup mechanism
CN218909190U (zh) 一种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235376B2 (en) Removable input tray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ted roller nip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H06227683A (ja) 給紙用底板の上昇装置
JP2008169027A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イメージスキャナ装置
US8152158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sheet pick-up module
US8833766B2 (en) Paper press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1221682A (ja) 内蔵分銅昇降装置
CN216272122U (zh) 一种扫描仪纸张取纸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