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386U -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386U
CN219584386U CN202320718193.9U CN202320718193U CN219584386U CN 219584386 U CN219584386 U CN 219584386U CN 202320718193 U CN202320718193 U CN 202320718193U CN 219584386 U CN219584386 U CN 219584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rotection
spring
protection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81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81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和固定于车架本体的防撞缓冲组件,所述防撞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的支撑板和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一侧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件,所述U型架的端部扣接有弹簧二,弹簧二的另一端扣接于支撑板的侧壁,所述U型架的两侧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一,所述防护板件包括矩形防护框以及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内侧壁的防护板一、防护板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二,其一方面可对冲击吸收,另一方面,其相对U型架为倾斜设置,在U型架受到撞击移动时,弹簧二的形变量大于U型架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增加冲击吸收的时间,提高了吸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电动助力车,其由车架以及固定于车架其他部件组成。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路面出现的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电动车事故的增加,由于电动车没有其他防护,所以为了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对电动车车架进行针对性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防撞性能尤为关键。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77170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撞击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车架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车座,所述车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向轮,所述转向组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车框,所述车架两侧外表面设置有U型防护架。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利用传感器等电控元件进行实时监控周围环境并警示,对于突发性的碰撞事故,无法对电动车以及驾驶人起到防护性保护。
为此,提出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包括车架本体和固定于车架本体的防撞缓冲组件,所述防撞缓冲组件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的支撑板和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一侧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件,所述U型架的端部扣接有弹簧二,弹簧二的另一端扣接于支撑板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型架的两侧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件包括矩形防护框以及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内侧壁的防护板一、防护板二,所述防护板一与防护板二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撞击板,所述撞击板通过导向杆直线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的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二与矩形防护框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一与矩形防护框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本体的侧壁还设置有防滚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滚架包括钢架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于钢架的一端,钢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后方侧壁,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前方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钢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连接肋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通过设置弹簧二,其一方面可对冲击吸收,另一方面,其相对U型架为倾斜设置,在U型架受到撞击移动时,弹簧二的形变量大于U型架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增加冲击吸收的时间,提高了吸收的效果。
2.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通过对防护板件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使得防护板一与防护板二未撞击状态下迎风面积小,阻力低,另一方面在撞击状态下,其能向上下展开,从而增加防护面积,提高防护效果,并且在其展开过程中,还可通过弹簧三与弹簧四的形变进行冲击系统,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
3.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当碰撞冲击力过大,导致整个车架翻转时,钢架可对车架整体进行翻滚防护,从而可防止驾驶人在翻滚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滚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缓冲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
1-车架本体、2-防滚架、3-防撞缓冲组件、4-钢架、5-加强连接肋条、6-连接架、7-防护板件、8-U型架、9-弹簧一、10-支撑板、11-弹簧二、12-矩形防护框、13-防护板一、14-弹簧三、15-防护板二、16-弹簧四、17-导向杆、18-连杆、19-撞击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和固定于车架本体1的防撞缓冲组件3,所述车架本体1由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对于防撞缓冲组件3的组数和固定位置不做限定,可以为前方、后方两组布置,也可以为前方或者后方的单组布置,为了增加防护性,所述防撞缓冲组件3为两组布置,且分别位于车架本体1的前方和后方,后的防撞缓冲组件3固定于后轮轮轴轴承座上,前方的防撞缓冲组件3固定于前轮轮轴轴承座上。
所述防撞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1的支撑板10和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0一侧的U型架8,所述U型架8的外壁焊接有防护板件7,所述U型架8的端部扣接有弹簧二11,弹簧二11的另一端扣接于支撑板10的侧壁。
当发生撞击时,首先防护板件7受到冲击,随后带动U型架8移动,从而通过弹簧二11的形变对冲击能量吸收,降低撞击强度,从而起到防撞功能。
本装置,通过设置弹簧二11,其一方面可对冲击吸收,另一方面,其相对U型架8为倾斜设置,在U型架8受到撞击移动时,弹簧二11的形变量大于U型架8的位移量,从而可以增加冲击吸收的时间,提高了吸收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架8的两侧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一9;通过设置首先防护板件7受到冲击,随后带动U型架8移动,从而通过弹簧二11的形变对冲击能量吸收,可增加U型架8的缓冲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件7包括矩形防护框12以及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12内侧壁的防护板一13、防护板二15,所述防护板一13与防护板二15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连杆18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撞击板19,所述撞击板19通过导向杆17直线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12的侧壁。
所述防护板二15与矩形防护框12的相对一侧焊接有弹簧三14,所述防护板一13与矩形防护框12的相对一侧焊接有弹簧四16。
当未发生撞击状态时,防护板二15与防护板一13受到弹簧三14、弹簧四16的拉力向矩形防护框12的中部收缩,当受到撞击时,撞击板19首先受到冲击,随后通过连杆18将冲击传递至防护板一13与防护板二15,弹簧四16与防护板二15受到纵向的冲击力分力,向两侧展开,进行撞击防护。
本装置,通过对防护板件7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使得防护板一13与防护板二15未撞击状态下迎风面积小,阻力低,另一方面在撞击状态下,其能向上下展开,从而增加防护面积,提高防护效果,并且在其展开过程中,还可通过弹簧三14与弹簧四16的形变进行冲击系统,进一步提高防护效果。
本实施例中:当未发生撞击状态时,防护板二15与防护板一13受到弹簧三14、弹簧四16的拉力向矩形防护框12的中部收缩,当受到撞击时,撞击板19首先受到冲击,随后通过连杆18将冲击传递至防护板一13与防护板二15,弹簧四16与防护板二15受到纵向的冲击力分力,向两侧展开,进行撞击防护,并且撞击时,首先防护板件7受到冲击,随后带动U型架8移动,从而通过弹簧二11与弹簧一9的形变对冲击能量吸收。
实施例2: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如图1-4所示,所述车架本体1的侧壁还设置有防滚架2,所述防滚架2包括钢架4和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焊接于钢架4的一端,钢架4的另一端焊接于车架本体1的后方侧壁,所述连接架6的另一端焊接于车架本体1的转向轴轴承座的外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钢架4的内壁焊接有多个加强连接肋条5。
本实施例中:当碰撞冲击力过大,导致整个车架翻转时,钢架4可对车架整体进行翻滚防护,从而可防止驾驶人在翻滚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包括车架本体(1)和固定于车架本体(1)的防撞缓冲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于车架本体(1)的支撑板(10)和滑动连接于支撑板(10)一侧的U型架(8),所述U型架(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件(7),所述U型架(8)的端部扣接有弹簧二(11),弹簧二(11)的另一端扣接于支撑板(10)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8)的两侧圆周外壁均套设有弹簧一(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件(7)包括矩形防护框(12)以及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12)内侧壁的防护板一(13)、防护板二(15),所述防护板一(13)与防护板二(15)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连杆(18)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撞击板(19),所述撞击板(19)通过导向杆(17)直线滑动连接于矩形防护框(12)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二(15)与矩形防护框(12)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三(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3)与矩形防护框(12)的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四(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的侧壁还设置有防滚架(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滚架(2)包括钢架(4)和连接架(6),所述连接架(6)固定安装于钢架(4)的一端,钢架(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车架本体(1)的后方侧壁,所述连接架(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车架本体(1)的前方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架(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加强连接肋条(5)。
CN202320718193.9U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Active CN219584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8193.9U CN219584386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8193.9U CN219584386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386U true CN219584386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8193.9U Active CN219584386U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89499C (en) Rail vehicle for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for local traffic
EP2842815B1 (en)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CN201304950Y (zh) 汽车防侧撞装置
CN106458263B (zh) 车辆撞击结构
US4297911A (en) Steering equipment arrangement for motor vehicles
CN206394590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JPH0815860B2 (ja) 衝突時乗客保護のための車両用懸架装置
CN219584386U (zh) 一种高强度复合型防撞车架
KR100320499B1 (ko) 자동차의전륜현가장치
US6572162B2 (en) Automobile protective system
US5178230A (en) Engine mounting system
CN216074898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缓冲护栏
CN109094656B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架
CN203047122U (zh) 一种平头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CN112677910A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汽车车身
CN201015981Y (zh) 汽车减震保险杠
US10814750B2 (en) Method and vehicle seat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deformation portion
CN218536837U (zh) 断裂牺牲结构、车架及车辆
JP2001146140A (ja) バンパ構造
CN2463237Y (zh) 汽车液压缓冲防撞装置
CN202022237U (zh) 汽车转向柱的可溃式调节结构
KR100535552B1 (ko) 자동차의 충격흡수 구조
EP0979192B1 (en) Impact resistant chassis
CN219312884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连接结构
CN2719681Y (zh) 电动汽车用非承载式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