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9416U -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9416U
CN219579416U CN202320775147.2U CN202320775147U CN219579416U CN 219579416 U CN219579416 U CN 219579416U CN 202320775147 U CN202320775147 U CN 202320775147U CN 219579416 U CN219579416 U CN 219579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od
sleeve
needle
fixedly connected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51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207751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9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9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9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式针灸针,涉及针灸针技术领域,包括透明套管,所述透明套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灸针主体,所述透明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橡胶套,所述螺纹杆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针头的底部与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针体的顶部与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手捏住针头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沿着螺纹槽进行转动,使得针头慢慢的移出透明套管的内部并缓缓的插进患者的穴位,使得针头能够平稳及均匀的插进患者的体内,并根据所需插进的深度将卡块与卡槽进行卡扣固定,在针体患者的体内后,支撑垫对针体的表面进行贴合,两边的支撑垫对针体的表面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其是一种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做出诊断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配穴扎针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方法具有治疗范围广、见效快的优点,故至今人们仍然在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针灸针均置于一进针套管内,即所谓的套管式针灸针或套针。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针灸针在使用时,医生捏着针端对准患者对应的穴位缓慢的插进,在插入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运行不平稳导致扎错穴位的问题,而且由于每个穴位扎入的深度是不一样的,给初学者增加了难度,且在当针灸针插进患者的体内,由于重力的原因,针灸针会慢慢地倾斜,因此需要医生再次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针灸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包括透明套管,所述透明套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灸针主体,所述透明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橡胶套,所述螺纹杆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针灸针主体包括针头和针体,所述针头的底部与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针体的顶部与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一侧所述螺纹杆的位置要高于另一侧螺纹杆的位置,所述透明套管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一侧为斜面,所述卡块的外部与卡槽的内部卡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螺纹槽与螺纹杆之间的配合,将螺纹杆沿着螺纹槽进行向下转动,使得针灸针主体能够平稳且均匀的插进相对应的穴位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橡胶套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所述针头的外部与连通孔的内部搭接,所述透明橡胶套的底部设置为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透明橡胶套和连通孔之间的配合,通过将透明橡胶套的底面与皮肤之间进行贴合,将连通孔与穴位对齐,起到方便将针体准确的插进穴位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套管的内壁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片二,所述弹片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部套接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表面与针体的表面搭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片二、连接板和支撑垫之间的配合,利用弹片二的弹力将支撑垫与针体的表面进行贴合,使得对针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两端与活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片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卡块、弹片一之间的配合,通过利用弹片一的弹力将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固定和脱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片一的顶部与卡块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一侧为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卡块与卡槽之间的配合,在通过将不同高度的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卡扣固定,可调节针灸针插入深度的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针灸针,采用螺纹杆、卡块、螺纹槽、卡槽、活动板、凹槽、弹片一和套杆之间的配合,通过用手捏住针头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沿着螺纹槽进行转动,使得针头慢慢的移出透明套管的内部并缓缓的插进患者的穴位,使得针头能够平稳及均匀的插进患者的体内,并根据所需插进的深度将卡块与卡槽进行卡扣固定,解决了现有的针灸针在使用时,医生捏着针端对准患者对应的穴位缓慢的插进,在插入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运行不平稳导致扎错穴位的问题,而且由于每个穴位扎入的深度是不一样的,给初学者增加了难度的问题,达到了可调节插入的深度,方便初学者进行操作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管式针灸针,采用透明橡胶套、连通孔、弹片二、连接板、插杆和支撑垫之间的配合,通过在针体患者的体内后,支撑垫对针体的表面进行贴合,两边的支撑垫对针体的表面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且透明橡胶套的底部是弧形面,可贴合在皮肤的表面,解决了在当针灸针插进患者的体内,由于重力的原因,针灸针会慢慢地倾斜,因此需要医生再次进行调节的问题,达到了对针体进行支撑,避免针灸针出现倾斜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杆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透明套管;101、螺纹槽;102、卡槽;2、螺纹杆;201、凹槽;21、活动板;210、套杆;22、弹片一;3、针灸针主体;31、针头;32、针体;4、透明橡胶套;41、连通孔;5、卡块;6、弹片二;7、连接板;71、插杆;8、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包括透明套管1,透明套管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螺纹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灸针主体3,透明套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橡胶套4,螺纹杆2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5,针灸针主体3包括针头31和针体32,针头31的底部与螺纹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针体32的顶部与螺纹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达到了可调节插入的深度,方便初学者进行操作以及对针体32进行支撑,避免针灸针出现倾斜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一侧螺纹杆2的位置要高于另一侧螺纹杆2的位置,透明套管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101,螺纹槽10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02,卡槽102的内壁一侧为斜面,卡块5的外部与卡槽102的内部卡接,螺纹槽101与螺纹杆2之间的配合,将螺纹杆2沿着螺纹槽101进行向下转动,使得针灸针主体3能够平稳且均匀的插进相对应的穴位中,透明橡胶套4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41,针头31的外部与连通孔41的内部搭接,透明橡胶套4的底部设置为弧面,透明橡胶套4和连通孔41之间的配合,通过将透明橡胶套4的底面与皮肤之间进行贴合,将连通孔41与穴位对齐,起到方便将针体32准确的插进穴位内。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透明套管1的内壁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片二6,弹片二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一端插接有插杆71,插杆71的外部套接有支撑垫8,支撑垫8的表面与针体32的表面搭接,弹片二6、连接板7和支撑垫8之间的配合,利用弹片二6的弹力将支撑垫8与针体32的表面进行贴合,使得对针体32起到支撑,螺纹杆2的两侧开设有凹槽201,凹槽20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21,活动板2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杆210,套杆210的两端与活动板21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片一22,卡块5、弹片一22之间的配合,通过利用弹片一22的弹力将卡块5与卡槽102之间进行固定和脱离,弹片一22的顶部与卡块5的背部固定连接,卡块5的一侧为斜面,卡块5与卡槽102之间的配合,在通过将不同高度的卡块5与卡槽102之间进行卡扣固定,可调节针灸针插入深度。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套管式针灸针的工作原理。
如图1-4所示,将透明橡胶套4对准所需针灸的穴位,与皮肤表面进行相贴合,使得连通孔41与穴位进行对其,医生用手捏住针头31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2沿着螺纹槽101进行转动,使得针头31沿着连通孔41转动移出并平稳且均匀插进患者的穴位,持续进行转动至所需插进的深度,利用弹片一22的弹力,使得卡块5能够与卡槽102之间进行卡扣固定和脱离,因此可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节,再将不同位置的卡块5与卡槽102进行卡扣固定,可对插入的深度进行调节,在针体32患者的体内后,支撑垫8对针体32的表面进行贴合,两边的支撑垫8对针体32的表面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避免针灸针受到重力的影响进行倾斜。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包括透明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套管(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针灸针主体(3),所述透明套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明橡胶套(4),所述螺纹杆(2)的外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5),所述针灸针主体(3)包括针头(31)和针体(32),所述针头(31)的底部与螺纹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针体(32)的顶部与螺纹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螺纹杆(2)的位置要高于另一侧螺纹杆(2)的位置,所述透明套管(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101),所述螺纹槽(10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02),所述卡槽(102)的内壁一侧为斜面,所述卡块(5)的外部与卡槽(102)的内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橡胶套(4)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孔(41),所述针头(31)的外部与连通孔(41)的内部搭接,所述透明橡胶套(4)的底部设置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套管(1)的内壁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片二(6),所述弹片二(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一端插接有插杆(71),所述插杆(71)的外部套接有支撑垫(8),所述支撑垫(8)的表面与针体(32)的表面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的两侧开设有活动板(21),所述活动板(2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杆(210),所述套杆(210)的两端与活动板(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片一(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套管式针灸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一(22)的顶部与卡块(5)的背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5)的一侧为斜面。
CN202320775147.2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Active CN219579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5147.2U CN21957941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5147.2U CN21957941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9416U true CN219579416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5147.2U Active CN219579416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94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4620A (zh) 一种医疗用中医临床推拿用辅助装置
CN219579416U (zh) 一种套管式针灸针
CN113288286A (zh) 一种具有辅助支撑装置的腔镜切割吻合器
CN212187154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用头部辅助支架
CN209437546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可调节护理支架
CN111166661A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神经针刺康复治疗器
CN215133365U (zh) 一种针灸用针刺毫针夹持进针器
CN215022232U (zh) 一种中医科艾灸治疗用诊疗床
CN212789118U (zh) 一种中医针灸定位器
CN210096361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CN210250544U (zh)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用定位器
CN21146122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针灸辅助装置
CN109865201A (zh) 一种便于糖尿病人使用的低频脉冲理疗仪
CN112914920A (zh) 一种有准确定位功能的腰椎穿刺装置
CN208876771U (zh) 临时心脏起搏器切口防护装置
CN210728213U (zh) 一种针刺辅助工具
CN214859215U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装置
CN215308357U (zh) 一种针灸治疗定位装置
CN216091433U (zh)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CN217311138U (zh) 一种可调节出针长度的埋线针
CN211461206U (zh) 一种用于针灸的定位装置
CN213430416U (zh) 一种腕踝针进针角度调节固定装置
CN205084211U (zh) 设置有颈椎按摩和电刺激的失眠康复仪
CN209437628U (zh) 脊背经络疏通器
CN219090241U (zh) 一种中医内科针灸定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