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9167U -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79167U
CN219579167U CN202320503003.1U CN202320503003U CN219579167U CN 219579167 U CN219579167 U CN 219579167U CN 202320503003 U CN202320503003 U CN 202320503003U CN 219579167 U CN219579167 U CN 219579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outer protective
supporting seat
massage
infla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30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珊珊
姚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205030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79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79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79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包括内绑带、缝制于内绑带外表面的外防护罩、设于内绑带和外防护罩之间的充气气囊、通过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在外防护罩外表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设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撑座内部的置物槽、设于置物槽内部的隔断板。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充气后,可以辅助使用者在外力拉动下进行翻身,将支撑座连接固定在外防护罩上,在充气气囊和支撑座的支撑作用下便于辅助使用者翻身,并可通过支撑座将使用者身体的骨盆位置处支撑起一定的高度,能给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使用会更加便利,且通过按摩组件还可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按摩,功能较多,使用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盆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背景技术
骨盆带也称骨盆矫正带,是利用一种物理方法矫正骨盆的方法,骨盆带主要用于产后骨盆的矫正和骨盆外伤的固定护理。
现有技术中的骨盆带多是由弹力绷带和固定在弹力绷带上的排扣构成,为了方便使用者翻身还会在骨盆带上设置充气气囊,充气气囊在充气后膨胀,膨胀后可起支撑作用,以便于辅助使用者在外力拉动下翻身,但是充气气囊内气体是流动的,压在使用者身体下方部分中的气体会向其他方向流动,支撑不稳定,并且容易被压瘪,压瘪后使用者身体便会贴合在床体上,或是距离床体很近,医护人员手部不方便从使用者身体下方穿过,留给医护人员进行其他护理操作的操作空间很小,会存在较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辅助翻身充气气囊的骨盆带,其在使用的时候,充气气囊对使用者身体支撑不稳定,并且容易被压瘪,压瘪后使用者身体便会贴合在床体上,或是距离床体很近,医护人员手部不方便从使用者身体下方穿过,留给医护人员进行其他护理操作的操作空间很小,存在较多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包括内绑带、缝制于内绑带外表面的外防护罩、设于内绑带和外防护罩之间的充气气囊、通过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在外防护罩外表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部设有按摩组件;
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撑座内部的置物槽、设于置物槽内部的隔断板、若干个均匀分布并垂直贯穿隔断板的转轴、设于置物槽内部并在支撑座连接外防护罩后用于与外防护罩外表面相贴合的支撑垫、设于转轴靠近支撑垫一端的按摩头组件,所述转轴与支撑座和隔断板均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动力件驱动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与转轴靠近支撑垫一端相连接的按摩板、若干个与按摩板转动连接的按摩滚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座内部开设有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转轴上均套设有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远离支撑垫的一端相连接的电机,相邻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设于固定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充气管远离充气气囊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绑带和外防护罩之间位于内绑带和外防护罩的首尾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内绑带和外防护罩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内绑带首端和外防护罩尾端设有用于连接内绑带和外防护罩的第三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绑带内表面缝制有口袋,所述口袋开口位置处通过魔术贴与内绑带内表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充气后,可以辅助使用者在外力拉动下进行翻身,将支撑座连接固定在外防护罩上,在充气气囊和支撑座的支撑作用下便于辅助使用者翻身,并可通过支撑座将使用者身体的骨盆位置处支撑起一定的高度,能给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使用会更加便利,且通过按摩组件还可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按摩,功能较多,使用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按摩滚珠转动对支撑垫形成按摩挤压的作用,支撑垫将该按摩挤压的作用传递至外防护罩,并通过外防护罩依次传递至充气气囊和内绑带,从而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按摩,在充气气囊内气体的流动作用下,使得该按摩挤压作用传递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俯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绑带、充气气囊、外防护罩的立体图。
图中:1、内绑带;2、充气气囊;3、外防护罩;4、第一连接件;5、充气管;6、密封塞;7、第二连接件;8、支撑座;9、置物槽;10、隔断板;11、转轴;121、按摩板;122、按摩滚珠;13、齿轮;14、固定槽;15、电机;16、支撑垫;17、第三连接件;18、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包括内绑带1、缝制于内绑带1外表面的外防护罩3、设于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之间的充气气囊2、通过第二连接件7活动连接在外防护罩3外表面的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内部设有按摩组件;
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撑座8内部的置物槽9、设于置物槽9内部的隔断板10、若干个均匀分布并垂直贯穿隔断板10的转轴11、设于置物槽9内部并在支撑座8连接外防护罩3后用于与外防护罩3外表面相贴合的支撑垫16、设于转轴11靠近支撑垫16一端的按摩头组件,所述转轴11与支撑座8和隔断板10均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1通过动力件驱动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7为子母扣、拉链,支撑座8的两侧壁均是斜坡状的。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与转轴11靠近支撑垫16一端相连接的按摩板121、若干个与按摩板121转动连接的按摩滚珠1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8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4,用于固定电机15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1上均套设有齿轮13、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1远离支撑垫16的一端相连接的电机15,相邻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电机15设于固定槽14内部。
使用的时候,将内绑带1、充气气囊2以及外防护罩3这个整体固定在使用者身体骨盆位置处,需要翻身的时候,通过充气管5对充气气囊2内部进行充气,充气气囊2充气后膨胀起来,对使用者形成支撑,然后将支撑座8通过第二连接件7与内绑带1连接固定,然后拉动外防护罩3或者使用者身体即可在充气气囊2的支撑作用和支撑座8的支撑作用下实现辅助使用者翻身,在翻身之后,支撑座8与床体接触,此时可通过支撑座8对使用者形成支撑作用,此时支撑座8可以将使用者支撑起一定高度,相对于只使用充气气囊2支撑使用者,其稳定性会更好,且能够将使用者身体的骨盆位置处支撑起一定的高度,能给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使用会更加便利,并且还可同按摩组件对使用者进行按摩,首先启动电机15,电机15工作会带动与其相连接的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会通过齿轮13带动其余的转轴11一起转动,转轴11转动会带动按摩板121和按摩滚珠122一起转动,其中按摩滚珠122相对于按摩板121还可以自转,通过按摩滚珠122对支撑垫16形成按摩挤压的作用,支撑垫16将该按摩挤压的作用传递至外防护罩3,并通过外防护罩3依次传递至充气气囊2和内绑带1,从而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按摩,在充气气囊2内气体的流动作用下,使得该按摩挤压作用传递范围更广,在支撑座8不需要使用支撑座8将使用者身体的骨盆位置处支撑起一定的高度时,也可将支撑座8拆卸下来,只通过充气气囊2膨胀后的支撑作用辅助使用者在外力拉动下翻身,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2充气后,可以辅助使用者在外力拉动下进行翻身,将支撑座8连接固定在外防护罩3上,在充气气囊2和支撑座8的支撑作用下便于辅助使用者翻身,并可通过支撑座8将使用者身体的骨盆位置处支撑起一定的高度,能给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使用会更加便利,且通过按摩组件还可对使用者身体进行按摩,功能较多,使用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囊2上设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充气管5远离充气气囊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6,充气管5是便于对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单向阀是为了避免充气气囊2内部气体漏出,密封塞6是用于密封充气管5的。
优选的,所述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之间位于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首尾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第一连接件4,所述内绑带1首端和外防护罩3尾端设有用于连接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第三连接件17。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可以是魔术贴、子母扣,第三连接件17可以是魔术贴、子母扣、排扣,通过设置在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首端上的第一连接件4可以将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首端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在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尾端上的第一连接件4可以将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尾端连接在一起,在使用的时候,将内绑带1贴合着身体,包裹在身体骨盆位置处,然后通过第三连接件17将内绑带1、充气气囊2以及外防护罩3这一整体的首端和尾端连接在一起,即如图1所示,将内绑带1首端和外防护罩3尾端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内绑带1内表面缝制有口袋18,所述口袋18开口位置处通过魔术贴与内绑带1内表面相连接,可用于放置暖宝宝贴,药贴等,给使用者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绑带(1)、缝制于内绑带(1)外表面的外防护罩(3)、设于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之间的充气气囊(2)、通过第二连接件(7)活动连接在外防护罩(3)外表面的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内部设有按摩组件;
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开设在支撑座(8)内部的置物槽(9)、设于置物槽(9)内部的隔断板(10)、若干个均匀分布并垂直贯穿隔断板(10)的转轴(11)、设于置物槽(9)内部并在支撑座(8)连接外防护罩(3)后用于与外防护罩(3)外表面相贴合的支撑垫(16)、设于转轴(11)靠近支撑垫(16)一端的按摩头组件,所述转轴(11)与支撑座(8)和隔断板(10)均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1)通过动力件驱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2)与内绑带(1)或外防护罩(3)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与转轴(11)靠近支撑垫(16)一端相连接的按摩板(121)、若干个与按摩板(121)转动连接的按摩滚珠(1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8)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上均套设有齿轮(13)、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11)远离支撑垫(16)的一端相连接的电机(15),相邻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电机(15)设于固定槽(14)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2)上设有充气管(5),所述充气管(5)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充气管(5)远离充气气囊(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塞(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之间位于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首尾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第一连接件(4),所述内绑带(1)首端和外防护罩(3)尾端设有用于连接内绑带(1)和外防护罩(3)的第三连接件(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绑带(1)内表面缝制有口袋(18),所述口袋(18)开口位置处通过魔术贴与内绑带(1)内表面相连接。
CN202320503003.1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Active CN219579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3003.1U CN219579167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3003.1U CN219579167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79167U true CN219579167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3003.1U Active CN219579167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79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5315464B2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alf compression devices
CN110638621A (zh) 一种便携式利用齿轮摩擦按摩颈部的治疗仪
CN219579167U (zh) 一种便于翻身的骨盆带
CN110680692A (zh) 一种便携式体外反搏气囊
CN213666016U (zh) 一种多功能膝关节支架
CN214074173U (zh) 消化疾病患者胃肠护理装置
CN212756235U (zh) 一种辅助病人运动的床垫
CN107616903B (zh) 一种新型呼吸耦联匹配抗四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设备
CN210962955U (zh) 改善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可循环充气式压力腿套
CN215688910U (zh) 一种小儿神经患者护理约束装置
CN2827306Y (zh) 充气式牵引带
CN215020134U (zh) 一种男性疝气手术后卧床期间用的阴囊托
CN212522133U (zh) 一种可调压力的气囊式四肢约束带
CN2381306Y (zh) 临床护理用气垫
CN215688865U (zh) 一种新型骨盆固定装置
CN216168491U (zh) 一种多功能体位保护垫
CN219630007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充气脚圈
CN216365839U (zh) 一种介入手术后的足踝部运动按摩装置
CN219835229U (zh) 一件可协助翻身的充气马甲
CN214073784U (zh) 牵引增高垫及其套件
CN109276387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气垫床
CN210727966U (zh) 一种充气式骨盆皮牵引固定带
CN219375414U (zh) 一种下肢瘫痪患者腿部护理装置
CN219439922U (zh) 一种促进胃肠动力的装置
CN220256664U (zh) 病人翻身充气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