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72662U -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72662U CN219572662U CN202321349097.8U CN202321349097U CN219572662U CN 219572662 U CN219572662 U CN 219572662U CN 202321349097 U CN202321349097 U CN 202321349097U CN 219572662 U CN219572662 U CN 2195726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gas
- water
- liquid
- st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10 solid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4 calc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75 carbonace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118 ar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1 cancer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315 carcinogen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7 graphi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1261 hazardou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20 hazardous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84 inorganic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nitr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N] QJGQUHMNIGDVP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894 organic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6 petroleum c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4 soft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冷却循环管、蒸汽存储罐;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和型焦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铝固废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阳极块和阴极炭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净化固体废物收尘灰与废焦油。收尘灰是细粉末炭质材料,固定炭含量超过85%以上,具有较高的二次资源利用价值。为了解决电解铝固体废物收尘灰和废焦油的处置难题,并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将收尘灰与废焦油通过搅拌、混捏、压块成型后,在废阴极炭块高温电阻炉内焙烧,最后生成型焦。型焦是形状尺寸一定的焦炭,主要用于炼钢厂增碳剂、或其他金属冶炼还原剂、或作为高热量的燃料使用。
由于焙烧后的高温型焦需要冷却降温,再包装出售,目前通常对高温型焦冷却通过喷淋水强制降温或自然空冷降温法进行降温,高温炉、型焦、冶金焦粉(粒)内存在的大量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浪费。另外,采用喷淋水强制降温或自然空冷,存在冷却效率慢(冷却约需6天)、浪费水资源和造成新的生产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如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以及如何提高型焦的冷却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和型焦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冷却循环管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气液转换管穿过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组件,包括多根气液转换管,其中,每根气液转换管的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组件,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其中,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多根冷却循环管,相邻的冷却循环管间通过水管连接头连通,冷却循环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冷却循环组件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多根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组件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组件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每根气液转换管穿过一个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水管套平行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根气液转换管平行设置,多根冷却循环管沿同一条直线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冷却系统,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气液转换管穿过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冷却循环管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和型焦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的装配结构剖示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高温炉,2、气液转换管,3、冷却循环管,4、蒸汽存储罐,5、水管套,6、循环水泵,7、水管连接头,8型焦,9导电焦粉(粒),10、蒸汽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铝电解阳极块和阴极炭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净化固体废物收尘灰与废焦油。收尘灰是细粉末炭质材料,固定炭含量超过85%以上,具有较高的二次资源利用价值,在包装、收集、转运过程中会对环境及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废焦油是石油焦煅烧和阳极焙烧后净化收集后的危险废物,主要成分是芳香族化合有机物,包括苯、苯酚、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及水等其他无机和有机化合物一万种以上,可以作为碳素制品粘合剂原料,或作为燃料及其他合成纤维等,是一种易燃品,同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致癌物。这两种固(危)废如不能妥善处置最终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铝电解净化固体废物收尘灰和废焦油的处置难题,并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收尘灰与废焦油通过搅拌、混捏、压块成型后,在废阴极炭块高温电阻炉内焙烧,最后生成型焦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电解铝固(危)废的高值产品资源化利用。型焦是形状尺寸一定的焦炭,主要用于炼钢厂增碳剂、或其他金属冶炼还原剂、或作为高热量的燃料使用,具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
收尘灰和废焦油经过混配、压力成型后装入密闭式电阻炉内通电进行1800℃高温焙烧,去除废焦油的水分和其他挥发份,降低灰分,提高固定炭含量和石墨化度。高温电阻炉消耗大量的电能通过铺设的冶金焦粉(粒)导电转换为电阻热焙烧型焦。焙烧后高温型焦需要冷却降温,包装出售,在冷却过程中,高温炉、型焦、冶金焦粉(粒)内存在大量热能目前通过喷淋水强制降温或自然空冷降温,其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浪费,造成电能的无谓损耗。同时,采用喷淋水强制降温或自然空冷,存在冷却效率慢(冷却约需6天)、浪费水资源和造成新的生产安全隐患等问题。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型焦8制备的热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热回收装置应用于电解铝工艺中制备型焦8的高温炉1,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2、冷却循环管3和蒸汽存储罐4,其中,气液转换管2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3设置在高温炉1外部,与循环水泵6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4与冷却循环管3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气液转换管2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与型焦8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3内,与冷却循环管3内的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2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1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4内存储利用。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高温炉1可以为密闭的电阻炉,炉内规律摆放混合后压制成型的半成品型焦8,半成品型焦8之间用导电的冶金焦粉(粒)填充使其连接紧密,气液转换管2的大部分设置在高温炉1内,并且与半成品型焦8接触,这样可以很好的吸收高温炉1及半成品型焦8烘焙时散发的热,气液转换管2的两个端部是密封的,管内装有可蒸发的水,气液转换管2位于高温炉1外的部分插入冷却循环管3内,实现气液转换管2内的热蒸汽与冷却循环管3内的水进行换热的目的。由于冷却循环管3内的水遇高温蒸发,转换为高温蒸汽,因此,可以将高温蒸汽收集在蒸汽存储罐4内,高温蒸汽可以通过蒸汽出口管10导出,进行下一步的余热利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两次气液的相互转换,将高温炉1内的余热导出,进行再利用,杜绝了能源浪费。
在一个示例中,气液转换管2内可以装有二分之一的水,气液转换管2插入冷却循环管3内的端部可以设置为利于换热的鳍片形状或具有利于换热较大换热面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高温炉1内的余热首先将气液转换管2内的液态水加热蒸发,蒸汽上升流至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内循环水接触换热的另一端,气液转换管2的热蒸汽与冷却循环管3内的循环水换热,使循环水蒸发,蒸发后的高温蒸汽流入与冷却循环管3连通的蒸汽存储罐4内,存储并继续利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热回收装置还包括:水管套5,水管套5固定设置在高温炉1顶部;气液转换管2可以穿过水管套5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在气液转换管2穿过水管套5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后可以采用密封圈将气液转换管2与水管套5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垂直设置。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型焦8制备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电解铝工艺中制备型焦8的高温炉1,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组件,包括多根气液转换管2,其中,每根气液转换管2的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组件,设置在高温炉1外部,与循环水泵6连接;其中,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多根冷却循环管3,相邻的冷却循环管3间通过水管连接头7连通,冷却循环管3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4,与冷却循环组件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多根气液转换管2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与型焦8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组件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组件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2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1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4内存储利用。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采用多个气液转换管2和多个冷却循环管3的组合回收高温炉1内的余热,热回收效率高,型焦8冷却快。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方法如上所述,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5根气液转换管2与1根冷却循环管3组合焊接为一个换热单元,即5根气液转换管2插入1根冷却循环管3内,并焊接牢固,密封。多个换热单元连接时,可以通过水管连接头7将多根冷却循环管3连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软连接的方式将多根冷却循环管3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后的多根冷却循环管3的内部是连通的。本实施例设置换热单元的目的是方便制作与安装,一方面节省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设备安装误差造成的影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多个水管套5,固定设置在高温炉1顶部;每根气液转换管2穿过一个水管套5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水管套5平行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多根气液转换管2平行设置,多根冷却循环管3沿同一条直线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垂直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1和型焦8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1和型焦8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8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1和型焦8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8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冷却系统,应用于制备型焦8的高温炉1,包括:气液转换管2及冷却循环管3,其中,气液转换管2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3置在高温炉1外部,与循环水泵6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气液转换管2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与型焦8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3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垂直设置;气液转换管2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1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高温炉1内的余热首先将气液转换管2内的液态水加热蒸发,蒸汽上升流至气液转换管2与冷却循环管3内循环水接触换热的另一端,气液转换管2的热蒸汽与冷却循环管3内的循环水换热,使循环水蒸发,达到换热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两次气液的相互转换,将高温炉1内的余热导出,换热效率高,制作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却系统还包括:水管套5,固定设置在高温炉1顶部;气液转换管2穿过水管套5垂直插入高温炉1内。在一个示例中,还可以采用密封圈将气液转换管2与水管套5之间的缝隙密封,放置炉内热量逃逸至炉外,降低热量损失。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半成品型焦通过混配合压块成型后,装入高温密闭电阻炉内,装炉时,第一层沿炉体长度方向平铺一行型焦块,型焦块之间用导电的冶金焦粉(粒)填充接触缝隙,炉体宽度方向铺设第二行型焦块,以此铺设五行型焦块,每行之间隙为100mm。第一层型焦块铺设后,在每行型焦上表面铺设导电焦粉(粒)9,厚度30mm,预留每行间隙为100mm.以此方法自下而上铺设其他层型焦和导电焦粉(粒)9,每行之间预留通缝100mm,端头型焦块和炉头导电电极之间用导电冶金焦粉(粒)填充。
型焦块和导电焦粉(粒)9完成装炉后,盖上炉盖,利用炉盖水封槽和炉壁水封槽内水实现炉体内部密封。炉头电极通电并利用冶金焦粉(粒)的导电特性产生热量对型焦进行高温焙烧。
型焦块温度达到设定焙烧温度后,全系统断电。利用预先制作好的一组冷却水管插入高温炉1盖上预留的水管套5,并直通至预留的型焦块每行间隙底部。每个冷却水管装水约二分之一,端头焊接密封,每5个冷却水管均布并端头插入横向循环水管内,成为一组冷却循环水套,每组循环水套安装后利用软水管连接头7门实现连接。
在每组循环水套实现连接后,开启循环水泵6,实现循环水管内水循环。高温炉1内的大量热量传递至冷却水管内,使管内冷却水蒸发汽化,蒸汽上流至水管上部,加热横向循环水管内的端头水管,端头水管热量加热冷却循环水,并形成水和蒸汽循环,蒸汽储存于蒸汽存储罐4内,最后蒸汽余热利用,用于取暖或发电,实现高温炉1内型焦冷却和热量转化应用,达到提高冷却效率和节能目的。
具体的,冷却水管:长度3.5米,直径50mm,两端头密封,内装水约二分之一。从炉盖的水管套内插入至炉内型焦装炉预留的100mm间隙内,并渗入底部,每5根为1组,上部端头插入横向循环水管内。高温炉内型焦热量传递加热水管内水,水变为蒸气上浮至上部水管端头,通过横向循环水冷却上部端头水管,实现炉内热量传递和转化。
水管套:安装在炉盖上,直径60mm,用来固定冷却水管位置,使冷却水管安装简单便捷。
横向循环水管:直径150mm,每5组冷却水套一个端头插入横向水管内焊接密封。横向循环水管通过循环水泵使管内水循环把冷却水管热量传递。
水管连接头:每组横向循环水管通过水管连接头便于连接和安装。
循环水泵:把横向循环水管加压使管内水流动并补充新水,传导热量。
蒸气储存罐:通过冷却水管把炉内型焦热量通过水循环变为蒸气储存。
蒸气出口管:蒸气储存罐内蒸气通过出口管,实现炉内热量转化应用。
炉盖及水封槽:炉盖上部充满水。炉壁上部安装水封槽,炉盖边部插入水封槽内,使炉体内部与外部隔氧密封。
型焦块:炉内装炉,每行之间预留100mm间隙,安装冷却水管后,用导电冶金焦粉(粒)填充,每层之间铺设30mm导电焦粉(粒),焙烧后变为产品型焦。
导电焦粉(粒):在炉内利用自身电阻热起到导电作用并产生热量,加热焙烧型焦。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
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
蒸汽存储罐,与所述冷却循环管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
所述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所述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
所述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所述一端;
换热后的所述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所述高温蒸汽流入所述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
所述气液转换管穿过所述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4.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气液转换组件,包括多根气液转换管,其中,每根气液转换管的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
冷却循环组件,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多根冷却循环管,相邻的冷却循环管间通过水管连接头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管内盛有循环水;
蒸汽存储罐,与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
所述多根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组件接触处密封;
所述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所述一端;
换热后的所述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所述高温蒸汽流入所述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
每根气液转换管穿过一个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水管套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气液转换管平行设置,所述多根冷却循环管沿同一条直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9.一种制备型焦的冷却系统,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
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
所述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所述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所述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所述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
所述气液转换管穿过所述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49097.8U CN219572662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49097.8U CN219572662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72662U true CN219572662U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7659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49097.8U Active CN219572662U (zh) | 2023-05-30 | 2023-05-30 |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72662U (zh) |
-
2023
- 2023-05-30 CN CN202321349097.8U patent/CN2195726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42863A (zh) | 一种外热辐射蓄热式油页岩干馏炉 | |
CN103333705B (zh) | 一种无载热体粉煤低温干馏方法 | |
CN101984018A (zh) | 内煤外热式煤物质分解设备 | |
CN219572662U (zh) |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 |
CN204271952U (zh) | 一种回转窑余热回收发电装置 | |
CN105197919B (zh) | 碳素颗粒材料高温连续气体提纯与石墨化电热炉 | |
JP6112580B2 (ja) | 原料の材料処理用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16659291A (zh) |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 |
CN201882914U (zh) | 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高温石墨化碳管炉 | |
CN105197914B (zh) | 碳素颗粒材料高温连续气体提纯与石墨化系统及工艺 | |
CN208022707U (zh) | 一种竖式连续石墨化炉用电极装置 | |
CN216540166U (zh) | 一种熔盐循环式异位间接热脱附土壤修复系统 | |
CN104830350A (zh) | 一种生物质有机炭制备装置 | |
CN109573971A (zh) | 一种生产黄磷的装置 | |
CN102491285A (zh) | 一种废硫酸浓缩回收设备 | |
CN215250616U (zh) | 一种实现高热值有机废物裂解的设备 | |
CN201729799U (zh) | 煤物质横插燃气管立式分解设备 | |
CN114042743A (zh) | 一种熔盐循环式异位间接热脱附土壤修复系统及方法 | |
CN205023860U (zh) | 碳素颗粒材料高温连续气体提纯与石墨化电热炉 | |
CN212151629U (zh) |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串接式气相沉积石墨化提纯炉 | |
CN110953911A (zh) | 一种多能源高温相变蓄热分层装置 | |
CN201045567Y (zh) | 焦炉上升管余热导热油回收装置 | |
CN204625550U (zh) | 一种生物质有机炭制备装置的换热及催化剂导流机构 | |
CN206828107U (zh) | 稀土氟化炉 | |
CN204625546U (zh) | 一种生物质有机炭制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