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9208U -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9208U
CN219569208U CN202320586152.9U CN202320586152U CN219569208U CN 219569208 U CN219569208 U CN 219569208U CN 202320586152 U CN202320586152 U CN 202320586152U CN 219569208 U CN219569208 U CN 219569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onry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joint
annular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61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震
宋作栋
韦永能
陈超智
杨进平
沈雄鹰
朱晗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61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9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9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9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涉及浇筑技术领域,施工缝设置在第一砌体和第二砌体之间,所述施工缝内沿竖向方向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左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左凹槽,所述防水板右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和所述右凹槽从上至下依次交错设置;其中,所述防水板下半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砌体中,与所述第一砌体顶面接触的所述左凹槽或所述右凹槽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所述防水板左侧设置有抵住所述左凹槽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防水板右侧设置有抵住所述右凹槽的第二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效果好和结构强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工缝是在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也就是以下所说的第一砌体和第二砌体)之间形成的接缝,对于此处接缝也就是混凝土施工的结合部位,是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场合,施工缝处需要设置防水结构,而防水结构直接影响到施工缝防水的成败,目前现有的防水结构一般用止水钢板构成,但是止水钢板对承受水压较大的场合的防水效果不理想,同时止水钢板安装于混凝土后容易发生位移,影响施工缝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施工缝设置在第一砌体和第二砌体之间,所述施工缝内沿竖向方向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左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左凹槽,所述防水板右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和所述右凹槽从上至下依次交错设置;其中,所述防水板下半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砌体中,与所述第一砌体顶面接触的所述左凹槽或所述右凹槽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所述防水板左侧设置有抵住所述左凹槽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防水板右侧设置有抵住所述右凹槽的第二加强结构。
优选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架设在所述第一砌体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钢筋,所述第一环形钢筋部分延伸至所述左凹槽内。第一环形钢筋实现水平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左凹槽来实现竖向限位。
优选地,第一环形钢筋左侧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砌体上的第一支撑钢筋。第一支撑钢筋设置在第一砌体内部并且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架设在所述第二砌体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环形钢筋,所述第二环形钢筋部分延伸至所述右凹槽内。同样的,第二环形钢筋实现水平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右凹槽来实现竖向限位。
优选地,第二环形钢筋右侧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砌体上的第二支撑钢筋。同样的,第二支撑钢筋设置在第一砌体内部并且向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环形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钢筋围设形成有位于中央的支撑区域,所述支撑区域内穿设有竖向钢筋组,所述竖向钢筋组从所述第一砌体内部向上延伸。竖向钢筋组能够利用支撑区域来进一步支撑第一环形钢筋和第二环形钢筋。
优选地,竖向钢筋组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支撑区域内的竖向钢筋体,所述竖向钢筋体接触所述第一环形钢筋或者所述第二环形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水板左侧面内凹形成多个左凹槽,并且防水板右侧面内凹形成多个右凹槽,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板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面积,因此大大提高了两侧的渗水路径面积,增加渗水水流穿过难度,同时当渗水水流沿左凹槽或右凹槽表面移动时会形成逆向阻力,从而大大提高防水能力;进一步地,利用左凹槽或右凹槽形成吸水膨胀材料的安装空间,吸水膨胀材料可以为聚氨酯密封胶,这样一来,实现辅助密封接缝,提高密封性能,能够节省聚氨酯密封胶用量;进一步地,整个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能够大大提高防水板的结构强度,同时将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分别卡入左凹槽和右凹槽后,能够避免防水板沿竖向方向上下异动,提高防水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右凹槽填充吸水膨胀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凹槽填充吸水膨胀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砌体,2-施工缝,3-防水板,31-左凹槽,32-右凹槽,4-第二砌体,5-吸水膨胀材料,6-第一加强结构,61-第一环形钢筋,62-第一支撑钢筋,7-第二加强结构,71-第二环形钢筋,72-第二支撑钢筋,8-竖向钢筋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出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施工缝2设置在第一砌体1和第二砌体4之间,施工缝2内沿竖向方向设置有防水板3,防水板3左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左凹槽31,防水板3右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右凹槽32,左凹槽31和右凹槽32从上至下依次交错设置;其中,防水板3下半部延伸至第一砌体1中,与第一砌体1顶面接触的左凹槽31或右凹槽32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5;防水板3左侧设置有抵住左凹槽31的第一加强结构6,防水板3右侧设置有抵住右凹槽32的第二加强结构7。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整个施工缝2防水结构中,防水板3左侧面内凹形成多个左凹槽31,并且防水板3右侧面内凹形成多个右凹槽32,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板3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面积,因此大大提高了两侧的渗水路径面积,增加渗水水流穿过难度,同时当渗水水流沿左凹槽31或右凹槽32表面移动时会形成逆向阻力,从而大大提高防水能力;进一步地,利用左凹槽31或右凹槽32形成吸水膨胀材料5的安装空间,吸水膨胀材料5可以为聚氨酯密封胶,这样一来,实现辅助密封接缝,提高密封性能,能够节省聚氨酯密封胶用量;进一步地,整个第一加强结构6和第二加强结构7能够大大提高防水板3的结构强度,同时将第一加强结构6和第二加强结构7分别卡入左凹槽31和右凹槽32后,能够避免防水板3沿竖向方向上下异动,提高防水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加强结构6包括架设在第一砌体1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钢筋61,第一环形钢筋61部分延伸至左凹槽31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环形钢筋61实现水平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左凹槽31来实现竖向限位。
具体地,第一环形钢筋61左侧连接有固定在第一砌体1上的第一支撑钢筋62。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钢筋62设置在第一砌体1内部并且向上延伸。
具体地,第二加强结构7包括架设在第二砌体4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环形钢筋71,第二环形钢筋71部分延伸至右凹槽3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第二环形钢筋71实现水平限位的同时,也能够利用右凹槽32来实现竖向限位。
具体地,第二环形钢筋71右侧连接有固定在第一砌体1上的第二支撑钢筋72。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同样的,第二支撑钢筋72设置在第一砌体1内部并且向上延伸。
具体地,第一环形钢筋61和第二环形钢筋71围设形成有位于中央的支撑区域,支撑区域内穿设有竖向钢筋组8,竖向钢筋组8从第一砌体1内部向上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竖向钢筋组8能够利用支撑区域来进一步支撑第一环形钢筋61和第二环形钢筋71。
具体地,竖向钢筋组8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支撑区域内的竖向钢筋体,竖向钢筋体接触第一环形钢筋61或者第二环形钢筋7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施工缝设置在第一砌体和第二砌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内沿竖向方向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左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左凹槽,所述防水板右侧面形成有多个向内凹陷的右凹槽,所述左凹槽和所述右凹槽从上至下依次交错设置;其中,
所述防水板下半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砌体中,与所述第一砌体顶面接触的所述左凹槽或所述右凹槽内填充有吸水膨胀材料;
所述防水板左侧设置有抵住所述左凹槽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防水板右侧设置有抵住所述右凹槽的第二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架设在所述第一砌体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钢筋,所述第一环形钢筋部分延伸至所述左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钢筋左侧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砌体上的第一支撑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架设在所述第二砌体上方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环形钢筋,所述第二环形钢筋部分延伸至所述右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钢筋右侧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第一砌体上的第二支撑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钢筋和所述第二环形钢筋围设形成有位于中央的支撑区域,所述支撑区域内穿设有竖向钢筋组,所述竖向钢筋组从所述第一砌体内部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筋组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支撑区域内的竖向钢筋体,所述竖向钢筋体接触所述第一环形钢筋或者所述第二环形钢筋。
CN202320586152.9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Active CN219569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6152.9U CN219569208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6152.9U CN219569208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9208U true CN21956920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8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6152.9U Active CN219569208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9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2683U (zh) 一种用于渡槽的支承体系
CN108643207B (zh) 免封底混凝土钢吊箱侧板和底板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6239138U (zh) 一种抗倒塌性能好的ecc装配式填充墙
CN219569208U (zh)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US4065897A (en) Precast skeleton spatial monolithic structure
CN110396919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混凝土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0924525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柱的钢板界面螺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079051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07944329U (zh) 预制拼装的盖梁与墩柱水平拼接缝灌浆排气构造
CN108487549B (zh) 装配式功能可恢复钢骨架混凝土组合柱及安装方法
CN216195312U (zh) 一种新型框架式排水井
CN215947862U (zh) 一种稳定、抗变形桥塔墩
CN115075356A (zh) 结构加强型框架式排水井及排水井加固方法
CN114991001A (zh) 一种易检修拼装式桥梁伸缩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989765U (zh) 一种拼接式波纹钢板承重柱
CN207944328U (zh) 预制拼装墩柱的水平拼接缝灌浆排气构造
CN218667882U (zh) 一种快速安装装配式钢结构房屋
CN216043769U (zh) 一种螺栓连接的分段式钢筋拱肋
CN217536651U (zh) 一种滑移承载装置和桥梁伸缩缝结构
CN113216559B (zh) 一种梁贯通式轻钢龙骨电梯井道体系
CN216475530U (zh) 柱帽弯起筋斜向交叉布置节点大样
CN215858610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的柱脚锚固结构
CN215759890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预制叠合梁
CN219059775U (zh) 一种用于盖梁施工的支撑体系
CN214301297U (zh) 一种拼装式现浇梁支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