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4712U -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4712U
CN219564712U CN202321621352.XU CN202321621352U CN219564712U CN 219564712 U CN219564712 U CN 219564712U CN 202321621352 U CN202321621352 U CN 202321621352U CN 219564712 U CN219564712 U CN 219564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wheel
rotate
rotation state
air outlet
transmiss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13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耿宏
许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13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4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4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4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出风口领域,提供了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若干个垂直叶片与若干个水平叶片;活动设置的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与垂直叶片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第二传动组件与水平叶片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组件均与驱动件连接;当驱动件处于正转状态时,垂直叶片转动而水平叶片不进行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分别带动垂直叶片与水平叶片进行转动,减少电机使用成本以及零件结构空间的使用,同时降低了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出风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出风口结构大多运用在汽车当中,通过控制出风口叶片上下,左右转动,进而达到使用者所需的出风角度。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风口基本需要两个电机驱动才能满足汽车出风口垂直叶片与水平叶片的功能条件,这也使得该电动风口的结构所占用的空间有所增加,同时两个电机的使用提升了零件的成本,且在运作过程中极易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感。
例如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520659075.0,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电动空调出风口,包括出风通道以及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通道上转动设置有若干横向出风口叶片,每个所述横向出风口叶片上设置有第一伸出杆,每个所述第一伸出杆均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出风通道一侧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至少一所述横向出风口叶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这种结构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实现横向出风口叶片的开合以及方向调节,利用第二步进电机来实现纵向出风口叶片的开合以及方向调节,同时使用两个电机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提高零件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零件结构所占用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通过设置用于带动垂直叶片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水平叶片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利用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分别带动垂直叶片与水平叶片进行转动,减少电机使用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零件结构空间的使用,降低工作噪音的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若干个垂直叶片与若干个水平叶片;
活动设置的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垂直叶片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水平叶片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
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正转状态时,所述垂直叶片转动而所述水平叶片不进行转动;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反转状态时,所述水平叶片转动而所述垂直叶片不进行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直齿与第一锥齿,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直齿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
第三从动轮,其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或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
活动设置的第一连杆,其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三从动轮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内;
用于与所述垂直叶片或所述水平叶片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活动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三从动轮的一端。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杆包括:
用于固定的连接柱;
转动杆,其铰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转动杆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三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一牵引柱,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第二牵引柱,所述第一牵引柱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牵引柱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第一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二直齿,所述第二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一直齿与所述第二直齿啮合,所述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二锥齿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内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三从动轮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安装有单向件,所述单向件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正转状态时,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并通过所述单向件使得所述第三从动轮不进行转动;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反转状态时,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并通过所述单向件使得所述第三从动轮不进行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单向件为单向阻尼器或棘轮。
在上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中,所述驱动件的转轴为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用于与具有所述正转状态与所述反转状态的电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通过设置第一传动组件与垂直叶片活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与水平叶片活动连接,并在第一传动组件或第二传动组件进行转动时相应的带动与其连接的叶片进行转动,同时利用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与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连接,通过驱动件正转状态时的转动带动垂直叶片转动而水平叶片不转动,在驱动件反转状态时带动水平叶片转动而垂直叶片不进行转动,因此该结构通过设置一个驱动件即可实现垂直叶片与水平叶片的转动功能,降低了零件使用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零件结构空间上的占用,解决了两个电机分别带动垂直叶片与水平叶片工作时因噪音较大而影响客户使用体验的问题,有效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2)通过在第一从动轮与第三从动轮之间,以及第二从动轮与第三从动轮之间均设置单向件,利用单向件使得驱动件处于正转状态时第二传动组件并不会带动水平叶片进行转动,同理,单向件也使得驱动件处于反转状态时第一传动组件不会垂直叶片进行转动,实现了一个驱动件对水平叶片和垂直叶片的单独控制,确保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流畅性与稳定性。
(3)驱动件的转轴设置为花键轴,具有正转与反转的电机输出端与花键轴进行花键连接,有利于保证力的传递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扭矩,同时在使用时运行平稳,减少了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驱动件、第一从动轮以及第二从动轮之间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3是第三从动轮、转轮与第一连杆之间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4是第三从动轮与单向件的安装视图;
图5是单向件位于限位槽内时的结构视图。
图中,1、垂直叶片;2、水平叶片;3、第一传动组件;4、第二传动组件;5、驱动件;6、第一直齿;7、第一锥齿;8、第一从动轮;9、第二从动轮;10、第三从动轮;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转轮;14、连接柱;15、转动杆;16、第一导向槽;17、第二导向槽;18、第一牵引柱;19、第二牵引柱;20、第二直齿;21、第二锥齿;22、限位槽;23、安装柱;24、单向件;25、花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若干个垂直叶片1与若干个水平叶片2,活动设置的第一传动组件3与第二传动组件4,第一传动组件3与垂直叶片1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第二传动组件4与水平叶片2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5,第一传动组件3以及第二传动组件4均与驱动件5连接;当驱动件5处于正转状态时,垂直叶片1转动而水平叶片2不进行转动;当驱动件5处于反转状态时,水平叶片2转动而垂直叶片1不进行转动。
本方案通过分别设置用于带动垂直叶片1转动的第一传动组件3,以及带动水平叶片2转动的第二传动组件4,而将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5与第一传动组件3、第二传动组件4连接,在驱动件5处于正转状态时会带动第一传动组件3转动,进而使得垂直叶片1随第一传动组件3的转动而同步进行转动,同理,当驱动件5处于反转状态时,驱动件5可以带动第二传动组件4转动,使得水平叶片2随第二传动组件4的转动而进行转动,因此该结构通过一个驱动件5分别带动两个传动组件转动,最终实现水平叶片2或垂直叶片1的转动,相对于以往的电动出风口,减少了一个电机的使用,仍满足水平叶片2与垂直叶片1所有的功能条件,同时减少了零件结构空间上的使用,也避免了两个电机工作时因噪音较大而影响客户使用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正转状态均为驱动件5沿图1所示逆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文中所述的反转状态均为驱动件5沿图1所述顺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
驱动件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直齿6与第一锥齿7,第一传动组件3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8,第二传动组件4上设置有第二从动轮9,第一直齿6与第一从动轮8连接,第一锥齿7与第二从动轮9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驱动件5上第一锥齿7位于第一直齿6的一侧,当驱动件5处于正转状态时,驱动件5能够带动第一从动轮8沿图1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传动组件3的其它零部件带动垂直叶片1进行转动,同理,当驱动件5处于反转状态时,驱动件5能够带动第二从动轮9沿图1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利用第二传动组件4的其它零部件在转动下带动水平叶片2进行转动,即通过驱动件5沿不同方向的转动分别实现垂直叶片1与水平叶片2的转动,完成对相应叶片的角度调整,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一传动组件3与第二传动组件4均包括:第三从动轮10,其与第一从动轮8或第二从动轮9同轴设置;活动设置的第一连杆11,其位于第三从动轮10的一侧,第三从动轮10活动卡接在第一连杆11内;用于与垂直叶片1或水平叶片2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端部活动设置有转轮13,转轮13活动卡接在第一连杆11远离第三从动轮10的一端。
进一步,如图1所示,当驱动件5处于正转状态并带动第一从动轮8沿图1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第三从动轮10与第一从动轮8同轴设置,因此第三从动轮10会随着第一从动轮8沿图1顺时针方向同步运动,又因为与垂直叶片1或水平叶片2连接的第二连杆12端部设置有转轮13,转轮13与第三从动轮10分别活动卡接在第一连杆11的两端,所以当第三从动轮10顺时针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杆11沿图1逆时针方向转动,在第一连杆11转动的同时带动转轮13沿逆时针方向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利用转轮13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杆12传递到垂直叶片1上,实现垂直叶片1的转动,最终达到出风口风向调节以及关闭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水平叶片2与上述中的垂直叶片1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第一连杆11包括:用于固定的连接柱14;转动杆15,其铰接在连接柱14上,转动杆15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一导向槽16与第二导向槽17,第三从动轮10上设置有第一牵引柱18,转轮13上设置有第二牵引柱19,第一牵引柱18活动卡接在第一导向槽16内,第二牵引柱19活动卡接在第二导向槽17内。
进一步,第一连杆11由连接柱14与转动杆15组成,其中连接柱14用于固定在汽车壳体上(图中未示出),即连接柱14为转动杆15的转动中心,在转动杆15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16与第二导向槽17,第一导向槽16与第二导向槽17共线且互不联通,通过第三从动轮10上的第一牵引柱18活动卡接在第一导向槽16内,以及转轮13上的第二牵引柱19活动卡接在第二导向槽17内,使得第三从动轮10转动时第一牵引柱18在第一导向槽16内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转动杆15转动,在转动杆15转动的同时第二牵引槽又能够对活动卡接在其内部的第二牵引柱19施加驱动力,进而使得转轮13转动并最终带动垂直叶片1转动。
上述中第一导向槽16的设计保证了第一牵引柱18在转动过程中不易脱离至第一连杆11外,同时利用第一牵引柱18施加对第一连杆11的转动力,而第二导向槽17在给予第二牵引柱19转动力的同时,也能够对第二牵引柱19在转动过程中起到限位以及导向的作用。
第一从动轮8上设置有第二直齿20,第二从动轮9上设置有第二锥齿21,第一直齿6与第二直齿20啮合,第一锥齿7与第二锥齿21啮合。
具体的,通过驱动件5上的第一直齿6与第一从动轮8上的第二直齿20进行啮合,利用位于第一直齿6一侧的第一锥齿7与第二从动轮9上的第二锥齿21进行啮合,进而实现驱动件5正转状态时,第一直齿6在图1逆时针转动的情况下驱动第二直齿20沿图1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同理,驱动件5处于反转状态时,第一直齿6与第一锥齿7均沿图1顺时针转动,并通过第一锥齿7带动第二锥齿21沿图1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最终分别带动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三从动轮10在同步转动的同时实现垂直叶片1或水平叶片2的转动。
第一从动轮8与第二从动轮9内均设置有限位槽22,第三从动轮10上设置有延伸至限位槽22内的安装柱23,安装柱23上安装有单向件24,单向件24卡接在限位槽22内;当驱动件5处于正转状态时,第二从动轮9转动并通过单向件24使得第三从动轮10不进行转动;当驱动件5处于反转状态时,第一从动轮8转动并通过单向件24使得第三从动轮10不进行转动。
如图4至图5所示,第三从动轮10的安装柱23上安装有单向件24,第一从动轮8或第二从动轮9上设置有限位槽22,由于第一从动轮8、第二从动轮9均与第三从动轮10同轴设置,因此当安装柱23以及单向件24伸出至限位槽22内时,使得单向件24卡接在限位槽22内,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的为第一从动轮8与单向件24的安装结构,由于第一从动轮8与第二从动轮9转动方向的不同,对于单向件24、限位槽22在第一从动轮8与第二从动轮9内安装的方向也刚好相反(第二从动轮9与单向件24的具体结构图中未示出),因此当第一从动轮8沿图5所示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限位槽22对单向件24施加驱动力,进而使得与第一从动轮8同轴设置的第三从动轮10同步转动,相反,当驱动件5处于反转状态时,驱动件5上的第一直齿6驱动第一从动轮8上的第二直齿20沿图5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在第一从动轮8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同时,限位槽22不再对单向件24施加驱动力,进而使得同轴设置的第三从动轮10不会随着第一从动轮8的转动而转动,即当驱动件5处于正转状态时,通过第一从动轮8的转动带动第三从动轮1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组件3上的其他零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带动垂直叶片1进行转动,此时正转状态的驱动件5通过第一锥齿7与第二锥齿21的啮合使得第二从动轮9沿图1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二从动轮9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三从动轮10之间设置有单向件24,通过单向件24限制与第二从动轮9同轴的第三从动轮10转动,进而无法通过带动第二传动组件4上的其他零部件转动使得水平叶片2进行转动,同理,对于驱动件5带动第二传动组件4使得水平叶片2转动时,通过单向件24也使得第一从动轮8转动的情况下与第一从动轮8同轴设置的第三从动轮10不会进行转动,进而无法带动垂直叶片1进行转动,其原理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文中所述的单向件24为可以采用单向阻尼器或棘轮等单向结构,以此来确保垂直叶片1与水平叶片2的分别转动,实现电动出风口调节风向以及关闭的功能。
驱动件5的转轴为花键轴25,花键轴25用于与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电机连接。
由于本方案采用一个电机分别驱动垂直叶片1与水平叶片2的转动,采用同样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电机输出端与该花键轴25实现花键连接,有利于使得电机传递给驱动件5较大的扭矩,承载能力更高,且使用时较为平稳,减少了振动与噪音。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若干个垂直叶片与若干个水平叶片,其特征在于:
活动设置的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垂直叶片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水平叶片活动连接并带动其进行转动;
具有正转状态与反转状态的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正转状态时,所述垂直叶片转动而所述水平叶片不进行转动;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反转状态时,所述水平叶片转动而所述垂直叶片不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直齿与第一锥齿,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直齿与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包括:
第三从动轮,其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或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设置;
活动设置的第一连杆,其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三从动轮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内;
用于与所述垂直叶片或所述水平叶片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活动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三从动轮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
用于固定的连接柱;
转动杆,其铰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转动杆包括共线设置的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三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一牵引柱,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第二牵引柱,所述第一牵引柱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牵引柱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二直齿,所述第二从动轮上设置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一直齿与所述第二直齿啮合,所述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二锥齿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内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三从动轮上设置有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安装有单向件,所述单向件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正转状态时,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并通过所述单向件使得所述第三从动轮不进行转动;
当所述驱动件处于所述反转状态时,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并通过所述单向件使得所述第三从动轮不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件为单向阻尼器或棘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转轴为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用于与具有所述正转状态与所述反转状态的电机连接。
CN202321621352.X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Active CN219564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1352.XU CN219564712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1352.XU CN219564712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4712U true CN219564712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3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1352.XU Active CN219564712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4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76392U (zh) 车载空调出风口自动扫风装置和包括其的汽车
CN103661926A (zh) 变螺距装置和应用该装置的旋翼套件及多旋翼飞行器
CN219564712U (zh) 一种单电机出风口结构
CN203623961U (zh) 变螺距装置和应用该装置的旋翼套件及多旋翼飞行器
CN209459168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18449739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用安装结构
CN115158438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转向柱及汽车
CN113650466A (zh) 车高自动调整装置
CN103574874A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温度风门的驱动机构
CN209598063U (zh) 一种汽车座椅钢丝架弯折装置
CN210187061U (zh) 一种搅拌设备用动力传动机构
CN203657161U (zh) 一种汽车空调温度风门的驱动机构
CN220923762U (zh) 一种电动出风口总成
CN216467611U (zh) 一种中控屏多运动方式集成机构
CN219969346U (zh) 一种电动出风口结构
CN212685177U (zh)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连杆防脱结构
CN217074506U (zh) 一种用于洗地车的eps转向机构
CN211625653U (zh) 一种电动的空调风向调节装置
CN214366850U (zh) 一种摆头扇
CN21833603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光纤转换器
CN214998382U (zh) 一种上下摆动功能的电风扇
CN220771327U (zh) 一种机械式配风装置
CN212473024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电动出风口
CN114738985B (zh) 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733789U (zh) 一种扁平轴伺服电机的运行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