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8359U -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8359U
CN219558359U CN202320528790.5U CN202320528790U CN219558359U CN 219558359 U CN219558359 U CN 219558359U CN 202320528790 U CN202320528790 U CN 202320528790U CN 219558359 U CN219558359 U CN 219558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oxygen inhalation
oxygen
cavity
tub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87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艳红
张可
王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engta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engta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engta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engta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5287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8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8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8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供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包括氧气吸入器,氧气吸入器包括湿化瓶和第一连接头,第一连接头安装于湿化瓶上;输氧分流器,输氧分流器包括主体、吸氧管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吸氧管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均安装于主体上,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内径尺寸相匹配,第二连接头插装于第一连接头内;吸氧管连接头的数量至少为一个;通过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进行连接,且吸氧软管与吸氧管连接头相连接,连接完成后氧气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主体、吸氧管连接头和吸氧软管对患者进行供氧,通过多个吸氧管连接头的设置满足使用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供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目前,缺氧主要包括如下几类:(1)低张性缺氧;(2)血液性缺氧;(3)循环性缺氧;(4)组织性缺氧。针对上述缺氧症状,目前主要通过氧疗的方式进行应对。氧疗:是指通过病人吸氧,使血氧下降得到改善,属于吸入治疗范畴。此疗法可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因血氧下降造成的组织缺氧,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得到维持,也可减轻缺氧时心率,呼吸加快所增加的心,肺工作负担,对呼吸系统疾病因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引起的缺氧疗效好,对循环功能不良或贫血引起者只能部分改善缺氧症状。此时就会应用到吸氧装置,吸氧装置是用于氧气流量计量的一种医疗器械,主要作用是以合适的流速为急救病人给氧和供缺氧病人吸氧,一般的吸氧用的装置包括氧气吸入器,氧气吸入器的出口端与吸氧软管的一端连接,该吸氧软管的另一端与吸氧人的鼻孔连接。
中国专利网中公开了一种“吸氧装置”,公开号CN204395168U,其中描述到所述吸氧装置包括:连接头、湿化瓶、调节组件、温控组件、第一端口以及第二端口;所述连接头安装于所述湿化瓶的瓶口处,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设置于所述连接头上,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与所述湿化瓶内部相连通,所述湿化瓶内部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湿化瓶的底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浮标和调节旋钮,所述浮标和调节旋钮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上;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导热丝和温度感应组件,所述导热丝和温度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湿化瓶中,并延伸至所述湿化瓶的底部。吸氧装置可使输送的氧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维持在较为适宜的水平,使输氧患者感觉温和、舒适,降低了输氧过程中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安全系数高,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吸氧装置无法同时对多人一起吸氧,无法满足吸氧装置较少或需吸氧人多的情况下的供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吸氧装置无法同时对多人一起吸氧,无法满足吸氧装置较少或需吸氧人多的情况下的供氧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包括
氧气吸入器,所述氧气吸入器包括湿化瓶和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安装于所述湿化瓶上;
输氧分流器,所述输氧分流器包括主体、吸氧管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均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头插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内;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内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内部连接有挡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吸氧管连接有的外部连接有转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吸氧软管,所述吸氧软管的一端插装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氧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防逆流导管,所述防逆流导管内开设有进气腔、防逆流空腔和出气腔,且所述进气腔、所述防逆流空腔和所述出气腔相连通,所述防逆流空腔内抵接有挡球,所述进气腔的内径尺寸小于防逆流空腔的内径尺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远离所述湿化瓶的一端连接有螺纹锥套,所述螺纹锥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第二连接头能够与所述螺纹锥套的内壁相抵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纹锥套的内壁设置有保护软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纹锥套上设置有挡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表面连接有挤压垫,所述挤压垫的表面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表面相抵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内开设有滤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垫。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通过第二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进行连接,且吸氧软管与吸氧管连接头相连接,连接完成后氧气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主体、吸氧管连接头和吸氧软管对患者进行供氧,通过多个吸氧管连接头的设置满足使用需要。
2、用户转动转盘,进而通过转动轴带动挡板发生角度偏移,通过不同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氧气流量,提高整体实用性。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吸氧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吸氧管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螺纹锥套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防逆流导管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图标:
100-氧气吸入器;101-湿化瓶;102-第一连接头;103-螺纹锥套;104-螺纹环;105-保护软垫;106-挡块;200-输氧分流器;201-主体;202-吸氧管连接头;203-第二连接头;204-转动轴;205-挡板;206-转盘;207-挤压垫;208-滤网;300-吸氧软管;301-防逆流导管;302-进气腔;303-防逆流空腔;304-出气腔;305-挡球;400-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包括氧气吸入器100,氧气吸入器100包括湿化瓶101和第一连接头102,第一连接头102安装于湿化瓶101上;输氧分流器200,输氧分流器200包括主体201、吸氧管连接头202和第二连接头203,吸氧管连接头202和第二连接头203均安装于主体201上,第二连接头203与第一连接头102内径尺寸相匹配,第二连接头203插装于第一连接头102内;吸氧管连接头20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还包括吸氧软管300,吸氧软管300的一端插装于吸氧管连接头202内,第一连接头102远离湿化瓶101的一端连接有螺纹锥套103,螺纹锥套10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104,第二连接头203能够与螺纹锥套103的内壁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手部握住主体201,并将第二连接头203插入螺纹锥套103的内腔,转动螺纹环104令螺纹锥套103发生形变,进而对第二连接头203进行挤压,完成第一连接头102与第二连接头203之间的连接,从而完成输氧分流器200与氧气吸入器100之间的连接,随后在将吸氧软管300的一端插入到吸氧管连接头202内,完成吸氧软管300的连接,连接完成后氧气穿过第一连接头102、第二连接头203、主体201、吸氧管连接头202和吸氧软管300对患者进行供氧。
螺纹环104和螺纹锥套103的连接关系、具体结构、工作原理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本公开在此不予重复赘述。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氧管连接头202内活动连接有转动轴204,转动轴204的表面且位于吸氧管连接头202的内部连接有挡板205,转动轴204的一端延伸至吸氧管连接有的外部连接有转盘206,转盘206的表面连接有挤压垫207,挤压垫207的表面与吸氧管连接头202的表面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用户转动转盘206,进而通过转动轴204带动挡板205发生角度偏移,通过不同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氧气流量,同时挤压垫207的设置,可令转板在用户未使用状态下较为稳定的实现位置固定,保证氧气流量的稳定。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氧软管300的另一端连接有防逆流导管301,防逆流导管301内开设有进气腔302、防逆流空腔303和出气腔304,且进气腔302、防逆流空腔303和出气腔304相连通,防逆流空腔303内抵接有挡球305,进气腔302的内径尺寸小于防逆流空腔303的内径尺寸。
本实施例中,氧气在防逆流导管301内流通过程中,依次穿过进气腔302、防逆流空腔303和出气腔304,气流对挡球305的冲击,令挡球305无法堵住进气腔302与防逆流空腔303的连接处,而当发生逆流时,气流对挡球305的冲击,会令挡球305反方向运动直至堵住进气腔302与防逆流空腔303的连接处,在此状态对气流进行阻挡,从而实现防逆流效果。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锥套103的内壁设置有保护软垫105,螺纹锥套103上设置有挡块106,吸氧管连接头202内开设有滤网208,第一连接头102和吸氧管连接头202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垫400。
本实施例中,保护软垫105的设置,可在螺纹锥套103对第二连接头203进行挤压时对第二连接头203的表面进行保护,降低磨损;挡块106的设置有主要用于防止螺纹环104的脱落,密封垫400的设置可在第一连接头102与第二连接头203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避免漏气情况发生,同理也是在吸氧管连接头202以及吸氧管之间接触更加紧密,避免漏气情况发生。
具体的,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用户手部握住主体201,并将第二连接头203插入到螺纹锥套103的内腔,转动螺纹环104令螺纹锥套103发生形变,进而对第二连接头203进行挤压,完成第一连接头102与第二连接头203之间的连接,从而完成输氧分流器200与氧气吸入器100之间的连接,随后在将吸氧软管300的一端插入到吸氧管连接头202内,完成吸氧软管300的连接,连接完成后氧气穿过第一连接头102、第二连接头203、主体201、吸氧管连接头202、吸氧软管300和防逆流导管301对患者进行供氧;
根据实际情况,用户转动转盘206,进而通过转动轴204带动挡板205发生角度偏移,通过不同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氧气流量;
氧气在防逆流导管301内流通过程中,依次穿过进气腔302、防逆流空腔303和出气腔304,气流对挡球305的冲击,令挡球305无法堵住进气腔302与防逆流空腔303的连接处,而当发生逆流时,气流对挡球305的冲击,会令挡球305反方向运动直至堵住进气腔302与防逆流空腔303的连接处,在此状态对气流进行阻挡,从而实现防逆流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气吸入器,所述氧气吸入器包括湿化瓶和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安装于所述湿化瓶上;
输氧分流器,所述输氧分流器包括主体、吸氧管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均安装于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头插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内;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内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内部连接有挡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吸氧管连接有的外部连接有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氧软管,所述吸氧软管的一端插装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防逆流导管,所述防逆流导管内开设有进气腔、防逆流空腔和出气腔,且所述进气腔、所述防逆流空腔和所述出气腔相连通,所述防逆流空腔内抵接有挡球,所述进气腔的内径尺寸小于防逆流空腔的内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远离所述湿化瓶的一端连接有螺纹锥套,所述螺纹锥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第二连接头能够与所述螺纹锥套的内壁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锥套的内壁设置有保护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锥套上设置有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表面连接有挤压垫,所述挤压垫的表面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表面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管连接头内开设有滤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吸氧管连接头的内腔设置有密封垫。
CN202320528790.5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Active CN219558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8790.5U CN21955835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8790.5U CN21955835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8359U true CN219558359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62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8790.5U Active CN21955835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8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3124A (en) Nasal cannula
CN210674137U (zh) 一种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呼吸训练装置
CN105854143A (zh) 一种加药吸痰测温型气管插管
CN211068565U (zh) 一种能缓释给药的气管切开套管
CN109731200B (zh)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CN105999499A (zh) 一种加药吸痰测温可视型气管插管
CN219558359U (zh)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CN216022537U (zh) 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CN114288620A (zh) 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
CN211327650U (zh) 一种呼吸科护理吸氧管的加湿器结构
CN207722195U (zh) 一种重症医学呼吸恢复器
CN113633861A (zh) 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CN215024645U (zh) 一种联合给氧面罩
CN215461011U (zh) 一种快速医用雾化杯
CN219110522U (zh) 一种带呼末二氧化碳监测多功能的鼻塞接头
CN217430621U (zh) 一种带有储氧袋和二氧化碳采样口的内窥镜麻醉面罩
CN216222589U (zh) 一次性文丘里湿化鼻导管
CN219251290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用吸氧面罩
CN217567073U (zh) 一种新型氧气吸入导管
CN220588723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儿科呼吸面罩
CN219539172U (zh) 一种经鼻高流量氧疗面罩
CN213491283U (zh) 一种改良式鼻吸氧管
CN214970537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氧气吸入器
CN219110521U (zh) 一种带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鼻塞接头
CN210750725U (zh) 一种气管插管试脱呼吸机用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