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8257U -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8257U
CN219558257U CN202222154374.1U CN202222154374U CN219558257U CN 219558257 U CN219558257 U CN 219558257U CN 202222154374 U CN202222154374 U CN 202222154374U CN 219558257 U CN219558257 U CN 21955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ter
storage tank
top end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43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卫娟
邰金萍
朱玉琴
陈燕
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1543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口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包括移动支撑板,所述移动支撑板的外壁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移动支撑板的外壁右侧固定有推动把手,所述移动支撑板的外壁顶端固定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外壁顶端左侧连接有蓄水箱,所述支撑台的外壁顶端右侧连接有空气加热箱,通过上述方式可通过热无菌空气风干的方式对病人的创伤处进行吹干,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无菌布,这样不仅做到节省无菌布的同时也能避免创口出现刺痛的情况,进而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采用。

Description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口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用病人的手臂出现创伤创口时,一般需要到医护进行包扎护理,而若病人的创伤创口比较严重时,还需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多次包扎上药,而每次包扎前。均需要医护人员对创伤创口进行冲洗清理。
现有的医护人员对病人手臂的创伤创口冲洗过程为:先将病人受伤的那只手臂放置在一个支撑架上,接着在支撑架的底端放置一个接水桶,医护人员手持与清洗液箱连接的清洗喷头,利用清洗液箱上连通的水泵可将清洗液通过管道输送至清洗喷头内,再由清洗喷头将清洗液喷出来对创口进行清洗,然后医护人员再利用无菌布对创口处进行擦干包扎。
而采用无菌布对创口进行擦拭后,一是无菌布就无法进行使用,比较浪费,二是采用无菌布进行擦拭时,容易对病人的创伤口造成刺痛感,导致病人在清理创伤时出现不适感。
因此,发明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以解决采用无菌布对创口进行擦拭后,一是无菌布就无法进行使用,比较浪费,二是采用无菌布进行擦拭时,容易对病人的创伤口造成刺痛感,导致病人在清理创伤时出现不适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包括移动支撑板,所述移动支撑板的外壁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移动支撑板的外壁右侧固定有推动把手,所述移动支撑板的外壁顶端固定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外壁顶端左侧连接有蓄水箱,所述支撑台的外壁顶端右侧连接有空气加热箱,所述支撑台的外壁顶端且位于蓄水箱和空气加热箱之间固定有清洗部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内壁右侧在与空气加热箱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储存槽a,所述储存槽a的内壁固定有无菌空气储罐,所述空气加热箱的内壁底端通过连通管与无菌空气储罐的顶端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固定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清洗部件包括电控伸缩杆,所述电控伸缩杆的外壁底端与支撑台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电控伸缩杆的外壁顶端连接有冲洗筒,所述电控伸缩杆的外壁且位于冲洗筒的底端外壁下方固定有接水箱。
优选的,所述冲洗筒的内壁顶端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有喷洒头,所述冲洗筒的内壁底端连接有弧形垫层,所述冲洗筒的内壁底端前后侧均开设有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的外壁顶端右端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蓄水箱的内壁底端上方连通,所述水泵的输水口固定连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喷洒头的内壁顶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气加热箱的外壁顶端固定有输气泵,所述输气泵的底端通过吸气管与空气加热箱的内壁顶端连通,所述输气泵的外壁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无菌空气储罐的一端与喷洒头的内壁顶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内壁左侧且与蓄水箱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储存槽b,所述储存槽b的内壁固定有废液箱,所述接水箱的内壁底端右端固定连通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远离接水箱的一端与废液箱的内壁右侧上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可将蓄水箱内的清洗液输送至喷洒头内, 使得喷洒头能将清洗液喷出对病人的创口进行冲洗,而通过设置的无菌空气储罐可将无菌空气输送至空气加热箱内进行加热,并通过设置的输气泵可将加热后的无菌空气输送至喷洒头处来对病人的创口处进行烘干,通过上述方式可通过热无菌空气风干的方式对病人的创伤处进行吹干,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使用无菌布,这样不仅做到节省无菌布的同时也能避免创口出现刺痛的情况,进而更方便医护人员进行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冲洗筒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接水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台;110、移动支撑板;200、蓄水箱;210、水泵;211、输水管;300、电控伸缩杆;310、接水箱;400、冲洗筒;401、排水槽;410、喷洒头;420、弧形垫层;500、无菌空气储罐;510、空气加热箱;520、输气泵;521、输气管;600、废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包括移动支撑板110,移动支撑板110的外壁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设置的万向轮为带有自锁功能的福马轮,移动支撑板110的外壁右侧固定有推动把手,医护人员可通过推动把手来使得装置进行移动,移动支撑板110的外壁顶端固定有支撑台100,设置的支撑台100是起到支撑和储存装置的作用,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左侧连接有蓄水箱200,设置的蓄水箱200是为了对清洗液进行储存,设置的蓄水箱200的外壁左侧连通有清洗液补充口,蓄水箱200的外壁顶端右端固定有水泵210,水泵210的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蓄水箱200的内壁底端上方连通,水泵210的输水口固定连通有输水管211,输水管211远离水泵210的一端与喷洒头410的内壁顶端连通,设置的水泵210是为了将蓄水箱200内储存的清洗液通过输水管211输送至冲洗筒400处,设置的喷洒头410的外壁顶端开设有管道连接插口,设置的输水管211与输气管521可与管道连接插口进行固定连通;
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右侧连接有空气加热箱510,设置的空气加热箱510是为了对无菌空气进行加热,利用热空气来对病人的创口处进行擦干,这样即不会浪费无菌布也不会对病人的创口处造成刺痛感,设置的无菌空气储罐500加热原理为,设置的空气加热箱510内的加热器内固定有加热电阻丝,当电阻丝通电后,其会产生热量,而产生的热量就会对空气加热箱510内通入的无菌空气进行加热,支撑台100的内壁右侧在与空气加热箱51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储存槽a,储存槽a的内壁固定有无菌空气储罐500,开设的储存槽a是为了对无菌空气储罐500进行储存,设置的支撑台100的外壁前端在与储存槽a对应位置处铰接有箱门a,设置的无菌空气储罐500是为了对无菌空气进行储存,设置的无菌空气储罐500上连接有无菌空气充入口,空气加热箱510的内壁底端通过连通管与无菌空气储罐500的顶端的出气口连通,连通管的内壁固定有电磁阀,设置的连通管是为了将无菌空气储罐500内的无菌空气输送至空气加热箱510内,而设置的电磁阀是为了对连通管输送无菌空气进行控制,空气加热箱510的外壁顶端固定有输气泵520,输气泵520的底端通过吸气管与空气加热箱510的内壁顶端连通,输气泵52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气管521,输气管521远离无菌空气储罐500的一端与喷洒头410的内壁顶端连通,设置的输气泵520是为了将空气加热箱510的内的加热空气通过输气管521输送至冲洗筒400处;
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蓄水箱200和空气加热箱510之间固定有清洗部件,清洗部件包括电控伸缩杆300,电控伸缩杆300的外壁底端与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设置的电控伸缩杆300可通过电动的方式进行伸缩,进而能对冲洗筒400的高度进行调节,电控伸缩杆300的外壁顶端连接有冲洗筒400,设置的冲洗筒400是为了对病人的手臂进行放置,冲洗筒400的内壁顶端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固定有喷洒头410,而设置的喷洒头410是为了将水泵210输送的清洗液或者输气泵520输送的烘干空气喷至病人手臂上的创口处,进而能对创口进行冲洗或者烘干,冲洗筒400的内壁底端连接有弧形垫层420,设置的弧形垫层420是为了对病人的手臂底端进行支撑,设置的弧形垫层420具体材质为橡胶,冲洗筒400的内壁底端前后侧均开设有排水槽401,开设的排水槽401是为了将冲洗后的清洗液从冲洗筒400内排出,设置的弧形垫层420在与排水槽40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疏水槽,电控伸缩杆300的外壁且位于冲洗筒400的底端外壁下方固定有接水箱310,设置的接水箱310是为了对排水槽401排出的废液进行收集;
支撑台100的内壁左侧且与蓄水箱20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储存槽b,储存槽b的内壁固定有废液箱600,设置的废液箱600是为了对接水箱310接取的废液集中进行储存,便于后续对废液进行储存,设置的支撑台100的外壁前端在与储存槽b 对应位置处铰接有箱门b,设置的废液箱600的外壁底端开设有排水通口,同时的废液箱600的外壁前端固定有玻璃制的液位显示槽接水箱310的内壁底端右端固定连通有废水管,废水管远离接水箱310的一端与废液箱600的内壁右侧上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医护人员通过推动把手和支撑台100将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处,接着取出消毒后的弧形垫层420铺设在冲洗筒400的内壁底端,接着将输水管211先与喷洒头410上的管道连接插口进行固定连通,连通完成后,将病人手上的手臂伸入冲洗筒400内,且使得创口处于喷洒头410的正下方,接着启动水泵210,设置的水泵210可将蓄水箱200内的清洗液通过输水管211输送至喷洒头410内,设置的喷洒头410再将清洗液喷在病人的创口处,进而能对病人的创口处进行冲洗清洁,冲洗后的废液会通过排水槽401落入到接水箱310内,然后再由废水管将废液输送至废液箱600内进行储存,同时医护人员也能打开连通管上的电磁阀,使得无菌空气储罐500内的一部分无菌空气输送至空气加热箱510内先进行加热,待伤口冲洗完成后,医护人员再将输水管211取下插入输气管521,并通过空气加热箱510上固定的温度计查看无菌空气的温度,当加热到30-45℃之间时,启动输气泵520,并加大空气加热箱510内加热器的功率,使得输气泵520通过输气管521将无菌空气输送至喷洒头410内,设置的喷洒头410会将热无菌空气喷出来对病人的创口处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医护人员依次关闭电磁阀、空气加热箱510和输气泵520即可,接着将病人手臂从冲洗筒400取出即可进行上药包扎,而弧形垫层420也需要从冲洗筒400内取下进行消毒,同时输水管211与输气管521的接口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可将装置通过输电线外接电源或者在支撑台100内开设储槽来安装蓄电池的方式对装置进行供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包括移动支撑板(110),所述移动支撑板(110)的外壁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所述移动支撑板(110)的外壁右侧固定有推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板(110)的外壁顶端固定有支撑台(100),所述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左侧连接有蓄水箱(200),所述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右侧连接有空气加热箱(510),所述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蓄水箱(200)和空气加热箱(510)之间固定有清洗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0)的内壁右侧在与空气加热箱(51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储存槽a,所述储存槽a的内壁固定有无菌空气储罐(500),所述空气加热箱(510)的内壁底端通过连通管与无菌空气储罐(500)的顶端的出气口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固定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部件包括电控伸缩杆(300),所述电控伸缩杆(300)的外壁底端与支撑台(100)的外壁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电控伸缩杆(300)的外壁顶端连接有冲洗筒(400),所述电控伸缩杆(300)的外壁且位于冲洗筒(400)的底端外壁下方固定有接水箱(3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筒(400)的内壁顶端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有喷洒头(410),所述冲洗筒(400)的内壁底端连接有弧形垫层(420),所述冲洗筒(400)的内壁底端前后侧均开设有排水槽(4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00)的外壁顶端右端固定有水泵(210),所述水泵(210)的吸水口通过吸水管与蓄水箱(200)的内壁底端上方连通,所述水泵(210)的输水口固定连通有输水管(211),所述输水管(211)远离水泵(210)的一端与喷洒头(410)的内壁顶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箱(510)的外壁顶端固定有输气泵(520),所述输气泵(520)的底端通过吸气管与空气加热箱(510)的内壁顶端连通,所述输气泵(520)的外壁顶端固定连通有输气管(521),所述输气管(521)远离无菌空气储罐(500)的一端与喷洒头(410)的内壁顶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0)的内壁左侧且与蓄水箱(200)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储存槽b,所述储存槽b的内壁固定有废液箱(600),所述接水箱(310)的内壁底端右端固定连通有废水管,所述废水管远离接水箱(310)的一端与废液箱(600)的内壁右侧上部连通。
CN202222154374.1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Active CN21955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4374.1U CN219558257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4374.1U CN219558257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8257U true CN219558257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4374.1U Active CN219558257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3123B (zh) 一种轻便型妇科熏蒸及内外清洗设备
CN205215836U (zh) 手术室创口清洁上药器
CN211244874U (zh) 一种普外科伤口清洗装置
CN206239804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冲洗液加热器
CN219558257U (zh) 一种创伤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CN214512115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肛肠外科临床用冲洗装置
CN108721024A (zh) 一种医疗护理床头移动的洗头车
CN108465137A (zh) 一种护理外科清洗装置
CN114028207A (zh) 一种中医治疗皮肤病患者用局部熏蒸治疗装置
CN108434589B (zh) 一种便携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器
CN112842727A (zh) 一种多功能下肢康复辅助装置
CN105559682B (zh) 一种公共场所折叠座便器
CN111388784A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冲洗装置
CN113893452A (zh) 一种皮肤科体藓上药设备
CN201441453U (zh) 狂犬病伤口清洗器
CN212066739U (zh) 一种超声科耦合剂涂抹装置
CN113892845A (zh) 一种一体式儿科护理用洗护装置
CN213822874U (zh) 一种妇科辅助冲洗车
CN215194345U (zh) 一种骨科创伤临床用创口冲洗护理装置
CN215134484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创伤创口冲洗装置
CN213076334U (zh) 一种外科术后护理设备
CN214550064U (zh) 一种护理用康复护理装置
CN213096947U (zh) 一种儿童护理用的多功能护理柜
CN212294033U (zh) 一种湿巾生产加工机械
CN215959540U (zh) 重症护理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