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7811U -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7811U
CN219557811U CN202223447704.2U CN202223447704U CN219557811U CN 219557811 U CN219557811 U CN 219557811U CN 202223447704 U CN202223447704 U CN 202223447704U CN 219557811 U CN219557811 U CN 219557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oof
polyurethane foam
woven fabric
absor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477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育凤
焦红岩
田春兰
崔象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o C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o C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o C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o C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477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7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7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7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第一吸收层、隔湿层、第二吸收层和底层;所述隔湿层包括上无纺布层、下无纺布层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之间的多个中空管;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具有吸收速度快、干爽性好和优异的防漏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理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对卫生吸收用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吸收用品同时具备吸收速度快、干爽、防侧漏等性能。然而,现有普通吸收用品仍存在干爽性较差以及防侧漏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漏型吸收用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吸收物品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具有吸收速度快、干爽性好和优异的防漏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第一吸收层、隔湿层、第二吸收层和底层;所述隔湿层包括上无纺布层、下无纺布层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之间的多个中空管;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中空管为由聚丙烯纤维布形成的中空管。
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的管径为1~4mm,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mm。
优选地,所述上无纺布层、所述下无纺布层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和所述第一吸收层的下表面均与所述隔湿层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顶部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顶部;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长度小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3mm。
优选地,所述表层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或纯棉无纺布。
优选地,所述底层为透气PE底膜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层为由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的中凸小芯。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收层包括至少两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包括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两个“凹”字型排在第一吸收层左右两侧,且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竖向通孔,这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吸液能力强,有利于液体下渗,利用竖向通孔可以将液体导流至下层,而且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侧面无孔,可以起到阻流效果,能有效阻止被吸收液体的横向扩散,使得吸收用品横向扩散小,能有效地将液体阻隔向两边扩散,有效避免侧漏,提高防侧漏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包括隔湿层,所述隔湿层包括上无纺布层、下无纺布层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之间的中空管,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中空管的隔湿层相比常规在无纺布层中开设导流孔的结构,中空管柔软有型,可以使得导流效果持续,能将液体快速传导至第二吸收层吸收;更重要的是,虽然现有产品也具有一定的降低反渗的能力,但由于吸收用品为紧密粘合的层层结构,这使得现有吸收用品在受压时或者特别是对于经血相对较大的人群使用时还是容易导致液体渗出表层,影响吸收用品的干爽性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中空管维型能力更好,能提供一定的吸收空间以及可以提供存储的空间,可以有效存储液体,能有效阻碍液体的反渗,降低反渗效果更加明显。
(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吸收层采用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的中凸小芯和至少两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合而成,其中,中凸小芯和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均在隔湿层的上部,中凸小芯的顶部略低于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顶部,在有效防侧漏的同时,能第一时间吸收液体,保证吸收用品的干爽性。
(4)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具有吸收速度快、干爽性好和优异的防漏等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仅为说明目的提供,图中各部分的比例与大小不一定与实际产品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与第一吸收层和隔湿层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图中:1:表层;2:第一吸收层;3:第二吸收层;4:底层;5: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1:通孔;6:隔湿层;61:上无纺布层;62:下无纺布层;63:中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与第一吸收层和隔湿层的分布位置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例如,如图1和图2(图2中未示意出通孔)所示,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1(也记作透液性表层)、第一吸收层2、隔湿层6、第二吸收层3和底层4(也记作透气底层);所述隔湿层6包括上无纺布层61、下无纺布层62以及竖向(竖向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无纺布层61和所述下无纺布层62之间的多个中空管63,所述上无纺布层相比所述下无纺布层更靠近所述第一吸收层;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所述中空管63例如可以均匀分布在所述上无纺布层61和所述下无纺布层62之间,所述中空管63为内部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空管63为柔性的中空管,例如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体地,例如可以采用柔性聚丙烯制成或者采用聚丙烯纤维布制成,采用的柔性聚丙烯或聚丙烯纤维布均为现有已知材料,柔软舒适,所述上无纺布层61和所述下无纺布层62均采用现有已知材料无纺布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无纺布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采用常规类型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空管63的管口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无纺布层61和所述下无纺布层62粘合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的上下表面的通孔5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孔51竖向垂直设置在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中;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吸收层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并且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呈凹字型结构,两个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相对于第一吸收层2是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简记为防漏层,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是采用了现有已知材料聚氨酯泡沫棉作为了防漏层;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对所述通孔51的形状、数量以及大小不做具体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优选的是,多个所述通孔51均匀分布在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中,所述通孔51的孔径例如可以为0.5~5mm优选为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51之间的间隔距离例如可以1~10mm优选为1~3mm,所述通孔51例如可以为圆形通孔、方形通孔或者椭圆形通孔,优选的是,所述通孔51为圆形通孔;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的宽度w例如可以为5~20mm;本实用新型对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与所述第一吸收层2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做具体的限定,优选的是,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与所述第一吸收层2之间的最小间隙宽度a例如为1~5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与所述第一吸收层2之间的最大间隙宽度b例如为10~15mm。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例如可以纸尿裤、拉拉裤、卫生巾、裤型卫生巾、失禁巾,优选为卫生巾。
本实用新型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包括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两个“凹”字型排在第一吸收层左右两侧,且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通孔,这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吸液能力强,有利于液体下渗,利用竖向通孔可以将液体导流至下层,而且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侧面无孔,可以起到阻流效果,能有效阻止被吸收液体的横向扩散,使得吸收用品横向扩散小,能有效地将液体阻隔向两边扩散,有效避免侧漏,提高防侧漏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具有中空管的隔湿层相比常规在无纺布层中开设导流孔的结构,中空管柔软有型,可以使得导流效果持续,能将液体快速传导至第二吸收层吸收;更重要的是,虽然现有产品也具有一定的降低反渗的能力,但由于吸收用品为紧密粘合的层层结构,这使得现有吸收用品在受压时或者特别是对于经血相对较大的人群使用时还是容易导致液体渗出表层,影响吸收用品的干爽性的问题,而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中空管维型能力更好,能提供一定的吸收空间以及可以提供存储的空间,可以有效存储液体,能有效阻碍液体的反渗,降低反渗效果更加明显。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空管63为由聚丙烯纤维布形成的中空管。
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中空管的数量、形状、管径大小以及中空管上下两端的距离不做具体的限定;优选的是,所述中空管为圆管;所述上无纺布层与所述下无纺布层的厚度相同,所述中空管上下两端的距离为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的厚度之和的1~3倍。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空管63的管径为1~5mm优选为1~4mm,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63之间的间隔距离例如为1~5mm优选为1~4mm;和/或所述上无纺布层61、所述下无纺布层62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二吸收层3的宽度相同。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隔湿层6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中间位置的中空管63的管径大,且分布密集,位于两侧的中空管63的管径小,且分布稀疏,如此有利于使得中间部位的大量液体集中快速被吸收,并且有利于提高隔湿层对存储中间部位液体的能力,由于使用过程中液体主要集中在中间部位,如此能进一步降低反渗,并且可以使得突如其来的液体快速下渗,同样使得干爽性更好;在本实用新型中,“密集”和“稀疏”都是相对而言的;所述中空管63的管径大小优选为在1~5mm范围内,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63之间的间隔距离优选为在1~5mm范围内,具体的中间位置以及两侧位置的中空管的管径大小以及相邻两个中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优选的是,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中空管的管径大小优选为在4~5mm范围内,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优选为在1~3mm范围内,位于两侧的所述中空管的管径大小优选为在1~3mm范围内,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优选为在4~5mm范围之内。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和所述第一吸收层2的下表面均与所述隔湿层6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吸收层2的顶部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的顶部;所述第一吸收层2的长度小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的长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吸收层2位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的中央区域。在本实用新型中,使得所述第一吸收层2的顶部略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5的顶部即可,例如低于0.05~0.5mm。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表层1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纯棉无纺布或竹纤维或其它材质无纺布,优选的是,所述表层1为细旦的热风无纺布(柔软细旦热风无纺布),采用的纤维旦数为0.5-1.5旦。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层4为透气PE底膜层(也记作PE透气底膜层)。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吸收层2为由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的中凸小芯;优选的是,所述中凸小芯包括三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所述三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由一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对所述中凸小芯的尺寸不做具体的限定,优选的是,所述中凸小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宽度,所述中凸小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长度;所述中凸小芯的宽度例如可以为2~4cm,所述中凸小芯的长度例如可以为6~20cm。
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吸收层3包括至少两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包括的各层之间例如可以通过喷胶层叠连接即通过热熔胶依次粘合在一起,图1中显示的层与层之间的剥离状态仅仅是为了清楚的示意出各层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通过现有的湿法造纸工艺将高吸水树脂均匀分布在两层原纸层之间而形成的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湿法造纸工艺例如可以采用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966882.0中公开的湿法造纸工艺;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的克重例如可以为30~300g/m2,优选为70~150g/m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些实施例只是就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解释为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第一吸收层、隔湿层、第二吸收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为热风无纺布,所述底层为透气PE底膜层;所述第一吸收层为由三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成的中凸小芯,三层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由一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所述中凸小芯的宽度为2cm,所述中凸小芯的长度为10cm;所述第二吸收层由四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成;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均匀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mm,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最小间隙间隔为2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最大间隙间隔为10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宽度为0.5cm;所述隔湿层包括上无纺布层、下无纺布层以及竖向均匀设置在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之间的多个中空管,所述中空管的管径为2mm,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mm,所述上无纺布层、所述下无纺布层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宽度相同,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和所述第一吸收层的下表面均与所述隔湿层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顶部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顶部。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隔湿层设置不相同;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隔湿层包括两层无纺布,隔湿层中均匀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隔湿层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孔径为2mm,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mm,所述两层无纺布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宽度相同;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和所述第一吸收层的下表面均与所述隔湿层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顶部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顶部。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无隔湿层,即本实施例中的防漏型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第一吸收层、第二吸收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为热风无纺布,所述底层为透气PE底膜层;所述第一吸收层为由三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成的中凸小芯,三层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由一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所述中凸小芯的宽度为2cm,所述中凸小芯的长度为10cm;所述第二吸收层由四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成;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均匀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mm,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最小间隙间隔为2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最大间隙间隔为10m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宽度为0.5cm;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和所述第一吸收层的下表面均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顶部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顶部。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即本实施例中的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第一吸收层、第二吸收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为热风无纺布,所述底层为透气PE底膜层;所述第一吸收层为由三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成的中凸小芯,三层所述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由一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所述中凸小芯的宽度为2cm,所述中凸小芯的长度为10cm,所述第二吸收层由四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组成。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吸收层设置不同;即本实施例中的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表层为热风无纺布,所述底层为透气PE底膜层;所述吸收层为由湿强纸包裹四层干法造吸水纸的结构,所述干法造吸水纸为通过干法造纸工艺在两层湿强纸层之间复合有由高吸水树脂和绒毛浆混合而成的混合层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1~5中的吸收用品(吸收用品宽度为8cm)的吸收性能、干爽性能以及横向扩散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方法:取动物血液2次,每次5mL,2次间隔10分钟,记录每次吸收完成的时间为吸收速度,单位s;吸收用品每吸收完5mL动物血液5min后,将1.2kg砝码压10g滤纸置于吸收用品上面1min,称量滤纸增加的克重,为反渗结果,单位g;横向扩散长度是取动物血液10mL,一次性加入,1min后记录在吸收用品上表面的横向扩散长度,单位为cm。
表1
由表1的数据可知,实施例1~3的动物血吸收速度快,干爽性好,横向扩散小,横向扩散长度明显小于实施例4~5的横向扩散长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扩散长度越小,发生侧漏的可能性越小,说明防侧漏效果更好;并且实施例1的干爽性明显比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好。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层、第一吸收层、隔湿层、第二吸收层和底层;
所述隔湿层包括上无纺布层、下无纺布层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上无纺布层和所述下无纺布层之间的多个中空管,所述上无纺布层相比所述下无纺布层更靠近所述第一吸收层;
所述防漏型吸收用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吸收层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呈对称的凹字型分布,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上下表面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管为由聚丙烯纤维布形成的中空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管的管径为1~4mm,相邻两个所述中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无纺布层、所述下无纺布层的宽度均与所述第二吸收层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和所述第一吸收层的下表面均与所述隔湿层的上表面粘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顶部低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顶部;
所述第一吸收层的长度小于所述聚氨酯泡沫棉防漏层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2m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层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或纯棉无纺布;和/或
所述底层为透气PE底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收层为由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折叠而成的中凸小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漏型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收层包括至少两层湿法造高吸水树脂吸水纸。
CN202223447704.2U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Active CN219557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7704.2U CN219557811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7704.2U CN219557811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7811U true CN219557811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47704.2U Active CN219557811U (zh) 2022-12-22 2022-12-22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7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5241C2 (ru) Гидроспутанные волокнистые структуры
EP3470034B1 (en) Absorbent article
CN214318307U (zh) 一种新型防漏的吸收物品
MX2013014237A (es) Articulo absorbente desechable con mejora contra la fuga al acostarse de lado.
BR112018074135B1 (pt) Artigo absorvente
CN211863130U (zh) 一种3d超薄一次性吸收用品
JP2018000525A (ja) 吸収性物品
CN110638578A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吸收用品
CN214318308U (zh) 一种快吸防漏的吸收物品
JP2021065433A (ja) 吸収性物品
EP2901993A1 (en) Undulated structure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CN212439076U (zh) 吸收芯体
CN219557811U (zh) 一种防漏型吸收用品
CN214104886U (zh) 纸尿裤
CN219184550U (zh) 一种新型吸收用品
CN215020557U (zh) 一种吸收内芯和吸收芯体
CN219207738U (zh) 一种干爽吸收用品
CN219538693U (zh) 一种干爽防漏吸收用品
CN209864332U (zh) 一种蓬松透气的一次性吸收用品
CN114224619A (zh) 吸收芯体以及吸收制品
CN204951352U (zh) 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
CN112494216A (zh) 一种复合吸收芯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8979472U (zh) 一种吸收用品
CN219207725U (zh) 一种新型干爽吸收用品
CN219148226U (zh) 一种集中吸收型吸收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