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4683U -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4683U
CN219554683U CN202320266817.8U CN202320266817U CN219554683U CN 219554683 U CN219554683 U CN 219554683U CN 202320266817 U CN202320266817 U CN 202320266817U CN 219554683 U CN219554683 U CN 219554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ole
section
annular portion
magnet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68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Weiling Auto Parts Co ltd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Weiling Auto Parts Co ltd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Weiling Auto Parts Co ltd, Guangdong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Anhui Well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Weil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668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4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4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4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压缩机和车辆。其中,电机,包括:转子,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包括:环形部;及多个安装结构,每个安装结构包括骨架和磁极部,磁极部包括第一磁极段和第二磁极段,第一磁极段位于第二磁极段和环形部之间,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大于第一磁极段的周向宽度,且沿环形部的径向,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逐渐增大;定子,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及多个定子齿,每个定子齿包括齿主体和齿靴;及多个磁铁,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齿主体的周向宽度为W1,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为W2,磁极部周侧的两个磁铁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为W3,其中,W1<max(W2,W3)。

Description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针对铁氧体电机来说,相关技术中,没有考虑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和磁铁的配合结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无法兼顾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转子,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包括:环形部;及多个安装结构,围绕环形部的轴线设置在环形部的周侧,每个安装结构包括骨架和磁极部,骨架与环形部连接,沿环形部的周向,磁极部位于骨架的一侧,磁极部包括第一磁极段和第二磁极段,第一磁极段位于第二磁极段和环形部之间,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大于第一磁极段的周向宽度,且沿环形部的径向,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逐渐增大,骨架、环形部和磁极部之间合围出磁体槽;定子,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及多个定子齿,围绕轭部的轴线连接在轭部的内周壁上,每个定子齿包括齿主体和齿靴,齿靴连接于齿主体的周侧,多个定子齿间隔分布于转子的周侧;及多个磁铁,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齿主体的周向宽度为W1,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为W2,磁极部周侧的两个磁铁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为W3,其中,W1<max(W2,W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多个磁铁。
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包括环形部和多个安装结构。
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和多个定子齿。
每个安装结构包括骨架和磁极部。骨架与环形部连接。骨架在环形部的周向上位于磁极部的一侧。由于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安装结构,故而,转子铁芯包括多个骨架和多个磁极部。每个骨架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
骨架、环形部和磁极部之间合围出磁体槽,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磁体槽具有安装和固定磁铁的作用。也可以说,骨架、磁极部和环形部配合以在环形部的周向、径向及轴向限位磁铁。
进一步地,多个定子齿中的任一定子齿与轭部的内周壁连接,且多个定子齿围绕轭部的轴线间隔布置。多个定子齿构造形成装配腔,转子设置在装配腔内,也即,多个定子齿间隔分布于转子的周侧。齿主体的周向宽度记作W1,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记作W2,磁极部周侧的两个磁铁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记作W3,W1、W2和W3的关系满足:W1<max(W2,W3),这样,电机在维持高转矩输出系数同时,有较小的电枢反应电压,以及较低的转矩脉动值。能够兼顾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可以理解的是,max(W2,W3)指的是取W2和W3的最大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机,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W1、W2和W3满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W1、W2和W3的关系,使之满足
对于上述的转子拓扑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磁力线由磁极部两侧的N极磁铁顺着充磁方向出发,进入磁极部,聚集后向上经过定子和转子的气隙,进入到定子齿,再由定子齿部进入外侧的定子轭,定子轭再通过两侧的定子齿,经由气隙回归到相邻的磁极部。
则,虽然磁极部可以聚集大量的磁力线,但由于磁力线经过定子齿后,定子齿的宽度过窄,空载时定子齿会形成磁饱和,那么一部分磁力线会通过齿顶两侧直接回到转子磁极,形成漏磁场,导致电机对磁铁的利用率低,电机的转矩常数下降。并且,当定子通电流时,定子磁场形成的磁力线,进一步在定子齿处叠加,造成定子齿的磁密进一步升高,电机的转矩脉动增大,负载反电势的峰值增大。因此,会导致转子磁铁的利用率低,电机转矩常数低,转矩脉动高,负载反电势高。
则,转矩常数低,转矩脉动高。
定子齿的宽度过窄,空载时定子齿磁密低,虽然漏磁场得到了抑制,但由于整个磁路设计不合理,磁铁的工作点过低,气隙磁密也会降低。并且由于定子齿的宽度增加,当线径不变时,导致电机槽内可绕线的匝数降低,电机的转矩系数同样会下降。
也就是说,W1、W2和W3的关系满足兼顾了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在上述技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骨架包括连接段,连接段自环形部沿环形部的径向延伸;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的最小值为g,连接段的周向宽度为t1,其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骨架包括连接段,连接段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且连接段自环形部沿环形部的径向延伸。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的最小值记作g,连接段的周向宽度记作t1,其中,g和t1的关系满足:该设置能够减少漏磁,具有较低的负载反电势和较高的转矩常数,有利于提升电机的使用性能。
对于永磁电机,忽略磁饱和效应,整个回路的磁压降主要由气隙提供,而气隙的磁阻主要和气隙长度g相关。磁力线由转子表面,经由气隙进入定子内径表面时,若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过大,气隙磁阻过大,则磁力线会经过定子齿顶和气隙一部分,直接流向转子铁芯的骨架形成漏磁场,而不会继续流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齿形成主磁场。若g和t1的比值小于0.2,或者g和t1的比值大于0.3,则会导致更多的磁力线经由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流向转子铁芯的骨架,会减少流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齿的磁力线。这样,会增大漏磁场,无法兼顾低负载反电势和高转矩常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g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0.6mm。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定子铁芯与转子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g的取值范围,具体地,g大于等于0.4mm,且g小于等于0.6mm。该设置在保证转子运转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减少漏磁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磁极部还包括: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沿环形部的周向,第二磁极段连接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之间,且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中的任一者远离环形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磁极部还包括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沿环形部的周向,第二磁极段连接于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之间,也即,第一限位段连接于第二磁极段的第一侧,第二限位段连接于第二磁极部的第二侧。第一限位段向背离第二磁极段的方向延伸,第二限位段向背离第二磁极段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合围出磁体槽的一部分,第一限位段和第二磁极段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二限位段和第二磁极段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一限位段和第二限位段用于沿环形部的径向限位磁铁,增大了磁极部与磁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可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限位磁铁,避免电机运行时磁铁相对于转子铁芯移位而增加产品的运行噪音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骨架还包括:第三限位段;第四限位段,沿环形部的周向,连接段连接于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之间,且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中的任一者远离环形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骨架包括连接段、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连接段位于环形部的周侧,且连接段沿环形部的径向延伸,也即,连接段的形成呈条形。
进一步地,沿环形部的周向,连接段连接于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之间,也即,第三限位段连接于连接段的第一侧,第四限位段连接于连接段的第二侧。第三限位段向背离连接段的方向延伸,第四限位段向背离连接段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合围出磁体槽的一部分,第三限位段和连接段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四限位段和连接段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用于沿环形部的径向限位磁铁,增大了骨架与磁铁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可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限位磁铁,避免电机运行时磁铁相对于转子铁芯移位而导致增大运行噪音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小于第一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第四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小于第二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骨架和磁极部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三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小于第一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第四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小于第二限位段至环形部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三限位段相比于第一限位段更靠近磁铁,第四限位段相比于第二限位段更靠近磁铁。这样,电机工作时,磁铁作用于第三限位段的力要大于作用于第一限位段的力,磁铁作用于第四限位段的力要大于作用于第二限位段的力。
由于骨架与环形部连接,磁极部与环形部断开连接。故而,通过限定第一限位段、第二限位段、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的配合结构,在保证电机稳定运行的同时,使得磁极部承受的离心力相对较小,这样,可保证磁极部、骨架和环形部的配合尺寸,不易出现磁极部移位而增大运行噪音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三限位段和第四限位段中的任一个垂直于连接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三限位段、第四限位段和连接段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三限位段垂直于连接段,第四限位段垂直于连接段。也即,骨架呈“T”形布置,该设置能够保证第三限位段和连接段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四限位段和连接段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以增大骨架和磁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以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上限位磁铁,能够保证多个磁体和定子铁芯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磁极段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或者第一磁极段与环形部间隔布置。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第一磁极段和环形部的配合结构。
具体地,第一磁极段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该设置能够提升转子的结构强度。由于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安装结构,故而,转子铁芯包括多个骨架和多个磁极部。每个骨架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每个磁极部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
具体地,第一磁极段与环形部间隔布置,也即,第一磁极段与环形部断开连接。由于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安装结构,故而,转子铁芯包括多个骨架和多个磁极部。每个骨架与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每个磁极部与环形部间隔布置。该设置能够改善漏磁,转子铁芯的聚磁效果好,使得电机具备较高的最大输出转矩,及具备较低的反电势电压。且有利于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也即,在保证电机的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降低电机的体积,及有利于提升电机使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磁铁在环形部的径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部抵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环形部的径向,磁铁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一侧壁与环形部对应设置,且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部抵靠,磁极部和骨架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二侧壁对应设置。由于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部抵靠,故而能够保证磁铁在环形部的径向上的尺寸,有利于容置更多的磁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磁极部的外周壁至环形部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R1,骨架的外周壁至环形部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R2,其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磁极部、骨架和环形部的配合结构,其中,磁极部的外周壁至环形部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记作R1,骨架的外周壁至环形部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记作R2。R1和R2的关系满足该设置能够减少漏磁。
则,骨架的外周壁至环形部的距离过大,也可以说,骨架的外周壁太靠外,这样,一部分磁力线就会在未经定子齿的情况下直接流向骨架,这样,会增大漏磁。
则,磁极部的外周壁与定子铁芯的内周壁的间距过大,也可以说,骨架的外周壁太靠内,这样,一部分磁力线就会在未经定子齿的情况下直接流向骨架,这样,会增大漏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磁极段的径向长度,大于第一磁极段的周向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第一磁极段的结构。沿环形部的径向,第一磁极段的长度记作T1。沿环形部的周向,第一磁极段的宽度记作T2。其中,T1大于T2。该设置在保证分隔两个磁铁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有利于增大容置磁铁的空间,使得磁体槽内可以放置更多的磁铁,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磁铁的磁性能,增强转子的聚磁效应,达到提升电机的功率的目的,有利于提升电机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磁铁在25℃下的剩磁为Br,其中,0.35T≤Br≤0.5T。
在该技术方案中,磁铁为铁氧体磁铁,磁铁在25℃下的剩磁Br大于等于0.35T,且小于等于0.5T。也即,限定了磁铁的参数关系,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机的结构,提升电机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骨架在环形部的周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平行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骨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沿环形部的周向布置。
通过限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平行设置,该设置能够简化骨架的加工难度,便于转子铁芯的加工生产,有利于提升转子铁芯的加工效率,有利于降低转子铁芯的生产成本。且该设置能够降低磁铁与转子铁芯的装配难度,使得磁铁能够被顺利插入转子铁芯内,降低磁铁刮擦转子铁芯的发生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如第一方面中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因包括第一方面中的电机,因此,具有上述电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中的电机;或如第二方面中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因包括第一方面中的电机,或包括第二方面的压缩机,因此,具有上述电机和压缩机中的任一者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值得说明的是,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环形部和多个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磁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转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隙为0.40mm时,电机各指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隙为0.45mm时,电机各指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隙为0.5mm时,电机各指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隙为0.6mm时,电机各指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比值变化时,电机转矩系数和负载反电势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比值变化时,电机转矩系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时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时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时的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电机,100转子,200转子铁芯,210环形部,220安装结构,222骨架,2222连接段,2224第三限位段,2226第四限位段,2227第一端面,2228第二端面,224磁极部,2242第一磁极段,2244第二磁极段,2246第一限位段,2248第二限位段,300定子,310轭部,320定子齿,322齿主体,324齿靴,400磁铁,410第一侧壁,420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机10、压缩机和车辆。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电机10包括转子100、定子300和多个磁铁400。
转子100包括转子铁芯200。
转子铁芯200包括环形部210和多个安装结构220。
多个安装结构220围绕环形部210的轴线设置在环形部210的周侧。
每个安装结构220包括骨架222和磁极部224。
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
沿环形部210的周向,磁极部224位于骨架222的一侧。
磁极部224包括第一磁极段2242和第二磁极段2244。
第一磁极段2242位于第二磁极段2244和环形部210之间。
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大于第一磁极段2242的周向宽度,且沿环形部210的径向,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逐渐增大。
骨架222、环形部210和磁极部224之间合围出磁体槽。
定子300包括定子铁芯。
定子铁芯包括轭部310和多个定子齿320。
多个定子齿320围绕轭部310的轴线连接在轭部310的内周壁上。
每个定子齿320包括齿主体322和齿靴324。
齿靴324连接于齿主体322的周侧,多个定子齿320间隔分布于转子100的周侧。
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400。
齿主体322的周向宽度为W1,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为W2,磁极部224周侧的两个磁铁400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为W3。
其中,W1<max(W2,W3)。
在该实施例中,电机10包括转子100、定子300和多个磁铁400。
转子100包括转子铁芯200,转子铁芯200包括环形部210和多个安装结构220。
定子300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310和多个定子齿320。
每个安装结构220包括骨架222和磁极部224。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骨架222在环形部210的周向上位于磁极部224的一侧。由于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安装结构220,故而,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骨架222和多个磁极部224。每个骨架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
骨架222、环形部210和磁极部224之间合围出磁体槽,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400。磁体槽具有安装和固定磁铁400的作用。也可以说,骨架222、磁极部224和环形部210配合以在环形部210的周向、径向及轴向限位磁铁400。
进一步地,多个定子齿320中的任一定子齿320与轭部310的内周壁连接,且多个定子齿320围绕轭部310的轴线间隔布置。多个定子齿320构造形成装配腔,转子100设置在装配腔内,也即,多个定子齿320间隔分布于转子100的周侧。齿主体322的周向宽度记作W1,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记作W2,磁极部224周侧的两个磁铁400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记作W3,W1、W2和W3的关系满足:W1<max(W2,W3),这样,电机10在维持高转矩输出系数同时,有较小的电枢反应电压,以及较低的转矩脉动值。能够兼顾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可以理解的是,max(W2,W3)指的是取W2和W3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W1、W2和W3满足: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W1、W2和W3的关系,使之满足
如图14所示,对于上述的转子拓扑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磁力线由磁极部224两侧的N极磁铁400顺着充磁方向出发,进入磁极部224,聚集后向上经过定子300和转子100的气隙,进入到定子齿320,再由定子齿320部进入外侧的定子轭,定子轭再通过两侧的定子齿320,经由气隙回归到相邻的磁极部224。
如图13所示,若则,虽然磁极部224可以聚集大量的磁力线,但由于磁力线经过定子齿320后,定子齿320的宽度过窄,空载时定子齿320会形成磁饱和,那么一部分磁力线会通过齿顶两侧直接回到转子磁极,形成漏磁场,导致电机10对磁铁400的利用率低,电机10的转矩常数下降。并且,当定子300通电流时,定子磁场形成的磁力线,进一步在定子齿320处叠加,造成定子齿320的磁密进一步升高,电机10的转矩脉动增大,负载反电势的峰值增大。因此,会导致转子磁铁的利用率低,电机转矩常数低,转矩脉动高,负载反电势高。
如图15所示,若则,转矩常数低,转矩脉动高。
定子齿320的宽度过窄,空载时定子齿磁密低,虽然漏磁场得到了抑制,但由于整个磁路设计不合理,磁铁的工作点过低,气隙磁密也会降低。并且由于定子齿320的宽度增加,当线径不变时,导致电机槽内可绕线的匝数降低,电机的转矩系数同样会下降。
也就是说,W1、W2和W3的关系满足兼顾了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具体地,的值包括0.6、0.65、0.7和0.75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图7、图8、图9和图10示出了齿主体322的周向宽度W1与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W2及磁极部224周侧的两个磁铁400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W3的关系对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骨架222包括连接段2222,连接段2222自环形部210沿环形部210的径向延伸。
定子铁芯与转子100之间的径向间隙的最小值为g,连接段2222的周向宽度为t1,其中,
在该实施例中,骨架222包括连接段2222,连接段2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且连接段2222自环形部210沿环形部210的径向延伸。定子铁芯与转子100之间的径向间隙的最小值记作g,连接段2222的周向宽度记作t1,其中,g和t1的关系满足:该设置能够减少漏磁,具有较低的负载反电势和较高的转矩常数,有利于提升电机10的使用性能。
对于永磁电机,忽略磁饱和效应,整个回路的磁压降主要由气隙提供,而气隙的磁阻主要和气隙长度g相关。如图11所示,磁力线由转子100表面,经由气隙进入定子300的内径表面时,若定子铁芯和转子100之间的径向间隙过大,气隙磁阻过大,则磁力线会经过定子齿顶和气隙一部分,直接流向转子铁芯的骨架形成漏磁场,而不会继续流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齿320形成主磁场。若g和t1的比值小于0.2,或者g和t1的比值大于0.3,则会导致更多的磁力线经由定子铁芯和转子100之间的径向间隙流向转子铁芯的骨架,会减少流向定子铁芯的定子齿320的磁力线。这样,会增大漏磁场,无法兼顾低负载反电势和高转矩常数。
具体地,g和t1的比值包括:0.22、0.24、0.26和0.28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子铁芯与转子100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g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0.6mm。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定子铁芯与转子100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g的取值范围,具体地,g大于等于0.4mm,且g小于等于0.6mm。该设置在保证转子100运转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减少漏磁场。
具体地,定子铁芯与转子100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g包括0.44mm、0.46mm、0.48mm、0.5mm、0.52mm、0.54mm、0.56mm和0.58m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磁极部224还包括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
沿环形部210的周向,第二磁极段2244连接于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之间,且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中的任一者远离环形部210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磁极部224还包括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沿环形部210的周向,第二磁极段2244连接于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之间,也即,第一限位段2246连接于第二磁极段2244的第一侧,第二限位段2248连接于第二磁极部224的第二侧。第一限位段2246向背离第二磁极段2244的方向延伸,第二限位段2248向背离第二磁极段2244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合围出磁体槽的一部分,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磁极段2244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二限位段2248和第二磁极段2244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二限位段2248用于沿环形部210的径向限位磁铁400,增大了磁极部224与磁铁400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可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限位磁铁400,避免电机10运行时磁铁400相对于转子铁芯200移位而增加产品的运行噪音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骨架222包括连接段2222、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
沿环形部210的周向,连接段2222连接于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之间,且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中的任一者远离环形部210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骨架222包括连接段2222、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连接段2222位于环形部210的周侧,且连接段2222沿环形部210的径向延伸,也即,连接段2222的形成呈条形。
进一步地,沿环形部210的周向,连接段2222连接于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之间,也即,第三限位段2224连接于连接段2222的第一侧,第四限位段2226连接于连接段2222的第二侧。第三限位段2224向背离连接段2222的方向延伸,第四限位段2226向背离连接段2222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合围出磁体槽的一部分,第三限位段2224和连接段2222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四限位段2226和连接段2222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用于沿环形部210的径向限位磁铁400,增大了骨架222与磁铁400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可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限位磁铁400,避免电机10运行时磁铁400相对于转子铁芯200移位而导致增大运行噪音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2所示,第三限位段2224至环形部210的距离,小于第一限位段2246至环形部210的距离;第四限位段2226至环形部210的距离,小于第二限位段2248至环形部210的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骨架222和磁极部224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三限位段2224至环形部210的距离R2小于第一限位段2246至环形部210的距离R1,第四限位段2226至环形部210的距离R2小于第二限位段2248至环形部210的距离R1。也就是说,第三限位段2224相比于第一限位段2246更靠近磁铁400,第四限位段2226相比于第二限位段2248更靠近磁铁400。这样,电机10工作时,磁铁400作用于第三限位段2224的力要大于作用于第一限位段2246的力,磁铁400作用于第四限位段2226的力要大于作用于第二限位段2248的力。
由于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磁极部224与环形部210断开连接。故而,通过限定第一限位段2246、第二限位段2248、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的配合结构,在保证电机10稳定运行的同时,使得磁极部224承受的离心力相对较小,这样,可保证磁极部224、骨架222和环形部210的配合尺寸,不易出现磁极部224移位而增大运行噪音的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转矩常数。
具体地,R2与R1的比值大于等于0.95,且小于1。如,R2与R1的比值包括0.96、0.97、0.98和0.99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中的任一个垂直于连接段222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三限位段2224、第四限位段2226和连接段2222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三限位段2224垂直于连接段2222,第四限位段2226垂直于连接段2222。也即,骨架222呈“T”形布置,该设置能够保证第三限位段2224和连接段2222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第四限位段2226和连接段2222之间合围出角形结构,以增大骨架222和磁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以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上限位磁铁400,能够保证多个磁体和定子铁芯装配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磁极段2242和环形部210的配合结构。
具体地,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该设置能够提升转子100的结构强度。由于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安装结构220,故而,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骨架222和多个磁极部224。每个骨架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每个磁极部224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间隔布置。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磁极段2242和环形部210的配合结构。
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间隔布置,也即,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断开连接。由于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安装结构220,故而,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骨架222和多个磁极部224。每个骨架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每个磁极部224与环形部210间隔布置。该设置能够改善漏磁,转子铁芯200的聚磁效果好,使得电机10具备较高的最大输出转矩,及具备较低的反电势电压。且有利于提升电机10的功率密度,也即,在保证电机10的功率密度的使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降低电机10的体积,及有利于提升电机10使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磁铁400在环形部210的径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
第一侧壁410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部210抵靠。
在该实施例中,沿环形部210的径向,磁铁400具有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第一侧壁410和第二侧壁420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一侧壁410与环形部210对应设置,且第一侧壁410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部210抵靠,磁极部224和骨架222中的至少一者与第二侧壁420对应设置。由于第一侧壁410的至少一部分与环形部210抵靠,故而能够保证磁铁400在环形部210的径向上的尺寸,有利于容置更多的磁铁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2所示,磁极部224的外周壁至环形部210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R1。
骨架222的外周壁至环形部210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R2。
其中,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磁极部224、骨架222和环形部210的配合结构,其中,磁极部224的外周壁至环形部210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记作R1,骨架222的外周壁至环形部210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记作R2。R1和R2的关系满足该设置能够减少漏磁,且具有较高的转矩常数。
则,骨架222的外周壁至环形部210的距离过大,也可以说,骨架222的外周壁太靠外,这样,一部分磁力线就会在未经定子齿320的情况下直接流向骨架222,这样,会增大漏磁。
则,磁极部224的外周壁与定子铁芯的内周壁的间距过大,也可以说,骨架222的外周壁太靠内,这样,一部分磁力线就会在未经定子齿320的情况下直接流向骨架222,这样,会增大漏磁。
具体地,R2和R1的比值包括0.96、0.97、0.98和0.99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极段2242的径向长度,大于第一磁极段2242的周向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磁极段2242的结构。沿环形部210的径向,第一磁极段2242的长度记作T1。沿环形部210的周向,第一磁极段2242的宽度记作T2。其中,T1大于T2。该设置在保证分隔两个磁铁40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有利于增大容置磁铁400的空间,使得磁体槽内可以放置更多的磁铁400,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磁铁400的磁性能,增强转子100的聚磁效应,达到提升电机10的功率的目的,有利于提升电机10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磁铁400在25℃下的剩磁为Br,其中,0.35T≤Br≤0.5T。
在该实施例中,磁铁400为铁氧体磁铁400,磁铁400在25℃下的剩磁Br大于等于0.35T,且小于等于0.5T。也即,限定了磁铁400的参数关系,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机10的结构,提升电机10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Br的值包括0.4T、0.42T、0.45T、0.48T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10。
在该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电机10。
电机10包括转子100、定子300和多个磁铁400。
转子100包括转子铁芯200,转子铁芯200包括环形部210和多个安装结构220。
定子300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310和多个定子齿320。
每个安装结构220包括骨架222和磁极部224。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骨架222在环形部210的周向上位于磁极部224的一侧。由于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安装结构220,故而,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骨架222和多个磁极部224。每个骨架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
骨架222、环形部210和磁极部224之间合围出磁体槽,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400。磁体槽具有安装和固定磁铁400的作用。也可以说,骨架222、磁极部224和环形部210配合以在环形部210的周向、径向及轴向限位磁铁400。
进一步地,多个定子齿320中的任一定子齿320与轭部310的内周壁连接,且多个定子齿320围绕轭部310的轴线间隔布置。多个定子齿320构造形成装配腔,转子100设置在装配腔内,也即,多个定子齿320间隔分布于转子100的周侧。齿主体322的周向宽度记作W1,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记作W2,磁极部224周侧的两个磁铁400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记作W3,W1、W2和W3的关系满足:W1<max(W2,W3),这样,电机10在维持高转矩输出系数同时,有较小的电枢反应电压,以及较低的转矩脉动值。能够兼顾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机10;或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压缩机。
车辆包括电机10或压缩机。
电机10包括转子100、定子300和多个磁铁400。
转子100包括转子铁芯200,转子铁芯200包括环形部210和多个安装结构220。
定子300包括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包括轭部310和多个定子齿320。
每个安装结构220包括骨架222和磁极部224。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骨架222在环形部210的周向上位于磁极部224的一侧。由于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安装结构220,故而,转子铁芯200包括多个骨架222和多个磁极部224。每个骨架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
骨架222、环形部210和磁极部224之间合围出磁体槽,每个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磁铁400。磁体槽具有安装和固定磁铁400的作用。也可以说,骨架222、磁极部224和环形部210配合以在环形部210的周向、径向及轴向限位磁铁400。
进一步地,多个定子齿320中的任一定子齿320与轭部310的内周壁连接,且多个定子齿320围绕轭部310的轴线间隔布置。多个定子齿320构造形成装配腔,转子100设置在装配腔内,也即,多个定子齿320间隔分布于转子100的周侧。齿主体322的周向宽度记作W1,第二磁极段2244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记作W2,磁极部224周侧的两个磁铁400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记作W3,W1、W2和W3的关系满足:W1<max(W2,W3),这样,电机10在维持高转矩输出系数同时,有较小的电枢反应电压,以及较低的转矩脉动值。能够兼顾转矩常数、转矩脉动和负载反电势。
具体地,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的间距为L,第二磁极段2244与环形部210的间距为D,其中,
进一步限定第一磁极段2242和第二磁极段2244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磁极段2242与环形部210的间距记作L,第二磁极段2244与环形部210的间距记作D,L和D的关系满足可以减少漏磁,增大电机10的输出转矩。同时,也会降低负载反电势。
具体地,L与D的比值包括0.3、0.4、0.5和0.6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设有凸部,凸部与磁极部224相对且间隔布置。
限定环形部210和磁极部224的配合结构,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设有凸部,凸部与磁极部224相对设置,且凸部与磁极部224之间具有缝隙。该设置使得电机10运行时,可以减少漏磁,增大电机10的输出转矩。同时,也会降低负载反电势。
进一步地,凸部的径向高度为S,第二磁极段2244与环形部210的间距为D,其中,
沿环形部210的径向,凸部的高度记作S。第二磁极段2244与环形部210的间距记作D,也即,第二磁极段2244朝向环形部210的端面至环形部210的外周壁的距离为D。该设置可以减少漏磁,增大电机10的输出转矩。同时,也会降低负载反电势。这样,运行范围中满功率运行所对应的电压范围就越大,整车空调的客户体验会更好。
进一步地,磁极部224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磁极部224的安装定位。
通过合理设置磁极部224的结构,使得磁极部224上设有连接部,也即,磁极部224作为连接部的安装及固定的载体。如,沿环形部210的轴向,任意相邻两个磁极部224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以使多个转子100冲片的磁极部224装配为一个整体,以提升转子铁芯200的结构强度,使得转子100运转时,磁极部224能够承受较大的离心力,为保证电机1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了结构支撑。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壁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连接段2222的周向宽度。
连接部包括连接孔,转子100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接于连接孔,以安装和固定磁极部224。
连接孔的孔壁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记作d1。骨架222包括连接段2222,连接段2222与环形部210的外周壁连接,且连接段2222沿环形部210的径向延伸。沿环形部210的周向,连接段2222的宽度记作d2。d1和d2的关系满足:d1>d2。该设置能够保证转子100的结构强度。电机10工作时,磁极部224会受到离心力作用,同样的,与环形部210连接的骨架222也会受到离心力作用。磁极部224与环形部210断开连接,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通过增大磁极部224上用于与紧固件配合的连接孔的尺寸,使得d1>d2,这样,能够增大紧固件对磁极部224的作用力,可保证电机10工作时,磁铁400与磁极部224的相对位置关系。另外,由于骨架222与环形部210连接,故而,骨架222处的结构强度较高,通过使d1>d2,能够在保证电机10工作时,磁铁400与骨架222的相对位置关系,还有利于扩大磁体槽的体积,能够容置更多的磁铁400。增多磁铁400的用量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磁铁400的磁性能,增强转子100的聚磁效应,达到提升电机10的功率的目的,有利于提升电机10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磁铁400位于磁极部224的一侧,且磁铁400的一部分与磁极部224和环形部210的间隙对应设置。也即,沿环形部210的周向,磁体会封堵磁极与环形部210的间隙处,换句话说,磁铁400的一部分会延伸至环形部210处以在环形部210的周向上填充磁极部224和环形部210的间隙。这样,磁体产生的磁场可以尽可能充分的经由转子铁芯200形成闭合回路,抑制磁场在磁极部224与环形部210之间形成漏磁路,可以在有限的转子铁芯200的空间内充分提升磁铁400的利用率,增加电机10的磁通量,有利于提升电机10的聚磁效应,提高电机10的功率密度,并保证转子100在高转速运转时的机械强度。
磁极部224在环形部210的周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中的任一者与第二连接段2222对应设置,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其中,p为电机10的极对数。
沿环形部210的周向,磁极部224具有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相对设置。磁极部224周侧的两个磁铁400分别记作第一磁铁400和第二磁铁400,第一磁铁400的第二连接段2222与第一壁面对应设置,第二磁铁400的第二连接段2222与第二壁面对应设置。
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的配合尺寸,使得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其中,p为电机10的极对数。这样,电机10工作时,有利于减小漏磁,增强磁铁400的聚磁效应,在保证电机10的功率密度的同时,提升转子100磁场的正弦性。
磁铁400在垂直于所述环形部210的轴线上的截面面积为SP,转子铁芯200的外周壁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D1,其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沿垂直于环形部210的轴线对磁铁400进行截面,磁铁400的截面面积记作SP。转子铁芯200的外周壁上的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记作D1。
通过合理设置磁铁400和转子铁芯200的配合结构,使得SP和D1之间的关系满足可以充分利用转子铁芯200的内部空间来放置磁铁400,提供足够的磁场强度,有利于提升电机10的功率密度。
具体地,的值包括0.35、0.4、0.45、0.5、0.55、0.6和0.65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段2246与第三限位段2224间隔布置。第二限位段2248与第四限位段2226间隔布置。
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限位段2246、第二限位段2248、第三限位段2224和第四限位段2226的配合结构,使得沿环形部的周向,第一限位段2246与第三限位段2224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限位段2248与第四限位段2226之间具有间隙。这样,磁铁产生的磁场可以尽可能充分的经由转子铁芯形成闭合回路,抑制磁场在第一限位段2246和第三限位段2224之间形成漏磁路,及抑制磁场在第二限位段2248和第四限位段2226之间形成漏磁路,可以进一步改善漏磁,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
具体地,如图6所示,骨架222在环形部的周向上具有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端面2228,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端面2228平行设置。
其中,骨架222具有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端面2228,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相对且间隔布置,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端面2228沿环形部的周向布置。
通过限定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端面2228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端面2227和第二端面2228平行设置,该设置能够简化骨架222的加工难度,便于转子铁芯200的加工生产,有利于提升转子铁芯200的加工效率,有利于降低转子铁芯200的生产成本。且该设置能够降低磁铁与转子铁芯200的装配难度,使得磁铁能够被顺利插入转子铁芯200内,降低磁铁刮擦转子铁芯200的发生概率。
具体地,第一端面2227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平面、曲面和折面。
具体地,第二端面2228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平面、曲面和折面。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面2227不平行于第二端面2228。如,第一端面2227为平面,第二端面2228为曲面,又如,第一端面2227为曲面,第二端面2228为折面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包括:
环形部;及
多个安装结构,围绕所述环形部的轴线设置在所述环形部的周侧,每个所述安装结构包括骨架和磁极部,所述骨架与所述环形部连接,沿所述环形部的周向,所述磁极部位于所述骨架的一侧,所述磁极部包括第一磁极段和第二磁极段,所述第一磁极段位于所述第二磁极段和所述环形部之间,所述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磁极段的周向宽度,且沿所述环形部的径向,所述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逐渐增大,所述骨架、所述环形部和所述磁极部之间合围出磁体槽;
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
轭部;及
多个定子齿,围绕所述轭部的轴线连接在所述轭部的内周壁上,每个所述定子齿包括齿主体和齿靴,所述齿靴连接于所述齿主体的周侧,所述多个定子齿间隔分布于所述转子的周侧;及
多个磁铁,每个所述磁体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磁铁;
所述齿主体的周向宽度为W1,所述第二磁极段的周向宽度的最大值为W2,所述磁极部周侧的两个所述磁铁的周向间距的最大值为W3,其中,W1<max(W2,W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W1、所述W2和所述W3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自所述环形部沿所述环形部的径向延伸;
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的最小值为g,所述连接段的周向宽度为t1,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与所述转子之间的间隙的最小值g大于等于0.4mm,且小于等于0.6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部还包括:
第一限位段;
第二限位段,沿所述环形部的周向,所述第二磁极段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之间,且所述第一限位段和所述第二限位段中的任一者远离所述环形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
第三限位段;
第四限位段,沿所述环形部的周向,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段和所述第四限位段之间,且所述第三限位段和所述第四限位段中的任一者远离所述环形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段至所述环形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段至所述环形部的距离;
所述第四限位段至所述环形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限位段至所述环形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段和所述第四限位段中的任一个垂直于所述连接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段与所述环形部的外周壁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磁极段与所述环形部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在所述环形部的径向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环形部抵靠。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部的外周壁至所述环形部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R1,所述骨架的外周壁至所述环形部的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R2,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段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磁极段的周向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在所述环形部的周向上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平行设置。
14.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或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压缩机。
CN202320266817.8U 2023-02-21 2023-02-21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Active CN219554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6817.8U CN219554683U (zh) 2023-02-21 2023-02-21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6817.8U CN219554683U (zh) 2023-02-21 2023-02-21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4683U true CN21955468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6817.8U Active CN219554683U (zh) 2023-02-21 2023-02-21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4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5810B2 (en) Motor
KR101558349B1 (ko) 구동모터의 회전자
CN103180611B (zh) 用于车辆的电动马达驱动式压缩机
CN107707043B (zh)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电子泵
CN115001177A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5065181A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2737155B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554683U (zh)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217469587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115632502A (zh) 定子、电机以及压缩机
CN214479873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4069910A (zh) 定子组件、电机和电器设备
CN110266126B (zh) 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和空调器
CN219204202U (zh) 定子、电机和车辆
CN219554686U (zh) 转子冲片、转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219659495U (zh) 转子冲片、转子、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214590793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436721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6904468U (zh) 转子、永磁电机和车辆
CN219436722U (zh) 定子、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554685U (zh) 电机、压缩机和车辆
CN217469586U (zh) 转子组件和电机
CN210123914U (zh) 内嵌式永磁电机
CN112134375B (zh) 一种定子组件和电机
CN220066997U (zh) 一种定子冲片、定转子组合结构及其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