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3651U - 一种电池网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网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3651U
CN219553651U CN202320967150.4U CN202320967150U CN219553651U CN 219553651 U CN219553651 U CN 219553651U CN 202320967150 U CN202320967150 U CN 202320967150U CN 219553651 U CN219553651 U CN 219553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battery
electrod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71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星
金叶义
何晨旭
徐伟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71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3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3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3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网版,包括设置在电池片同面的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和设置在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的第一端通过正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互联带与相邻电池片的负极主栅的第一端相连,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的第一端通过负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互联带与相邻电池片的正极主栅的第一端相连;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通过将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减少了栅线的长度以及覆盖,减少焊接翘曲的可能性,降低材料成及提升组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网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网版。
背景技术
光伏作为清洁能源已经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随着光伏能源逐步实现平价上网,分布式屋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光伏技术的降本增效不断往需求电池片的大尺寸和电池的大电池,这意味着光伏组件内部电流也不断提高,这对系统端的安全形成了挑战,即热斑和电池的工作温度风险在不断增加。
背接触电池具备优异的抗热斑潜质,不断受到市场和技术端的力捧,但是现有的技术主要采用高成本低背面效率的头尾汇流和低成本高翘曲风险的需精密复杂隔离的互联带焊接方式。
为降低电池焊接的翘曲,而现有的由于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有在同一个面的,但是长度比较长,导致覆盖面积大,从而导致存在焊接翘曲、且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电池网版,实现低成本汇流方式,降低电池焊接翘曲,同时保证组件背面的双面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网版,包括设置在电池片同面的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和设置在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所述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的第一端通过正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互联带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负极主栅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的第一端通过负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所述互联带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正极主栅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
其中,所述正极主栅、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的一对平行边,相邻所述正极主栅的长度不相等,相邻所述负极主栅的长度不相等。
其中,同一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正极主栅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呈锯齿形,同一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负极主栅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呈锯齿形。
其中,所述正极主栅与所述负极主栅延伸形成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为所述正极主栅和所述负极主栅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相交距离,所述第二设定距离小于20mm。
其中,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所述正极主栅和所述负极主栅的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设定距离小于20mm。
其中,所述正极主栅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负极主栅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同一所述电池片的多条所述正极主栅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同一所述电池片的多条所述负极主栅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所述正极主栅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所述负极主栅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所述正极主栅或所述负极主栅的宽度为10μm-5mm。
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正极主栅垂直连接的正极细栅线以及与所述负极主栅垂直连接的负极细栅线,相邻所述正极细栅线相互连接,相邻所述负极细栅线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网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电池网版,通过将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而非将其贯穿一对对边,使得减少了栅线的长度以及覆盖,减少焊接翘曲的可能性,降低材料的使用并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电池网版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一个实施例的互联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池片-1,正极区域-10,正极主栅-11,负极区域-20负极主栅-21,互联焊带-30,正极细栅-112,正极汇流栅线-111,负极细栅-212,负极汇流栅线-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电池网版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网版的一个实施例的互联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网版,包括设置在电池片同面的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11和设置在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21,所述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11的第一端通过正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互联带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负极主栅2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21的第一端通过负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所述互联带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正极主栅11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正极主栅11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21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所述正极主栅11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21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
其中,所述正极主栅11、所述负极主栅21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的一对平行边,相邻所述正极主栅11的长度不相等,相邻所述负极主栅21的长度不相等。
通过将所述正极主栅11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21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所述正极主栅11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21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而非将其贯穿一对对边,使得减少了栅线的长度以及覆盖,减少焊接翘曲的可能性,降低材料的使用并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
本申请对于正极主栅11末端、负极主栅21末端的长度规律不做限定,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正极主栅11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呈锯齿形,同一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负极主栅21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呈锯齿形。
本申请中正极主栅11末端连线、负极主栅21末端连线包括但是不局限于上述的形状,还可以是方波、正弦波等,实现对于电流的高效收集,降低翘曲的可能性,且二者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但是基于电流分布均匀的要求,一般二者的末端连线的形状相同。
本申请中对于正极主栅11、负极主栅21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定,为了进一步规范电池片的电流的分布以及流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主栅11与所述负极主栅21延伸形成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相互平行。
通过将所述正极主栅11与所述负极主栅21延伸形成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相互平行,即在进行正极主栅11与负极主栅21的制作时候,将其设置为线段,使得电流能够尽可能的分布均匀,所述正极主栅11与所述负极主栅21延伸形成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与相互平行的区别在于,二者的延伸形成的中心线是否位于同一直线。
本申请对于第二设定距离以及第一设定距离不做限定,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为所述正极主栅11和所述负极主栅21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相交距离,所述第二设定距离小于20mm。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所述正极主栅11和所述负极主栅21的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设定距离小于20mm。
更进一步,为避免主栅设置在电池边缘,造成材料损失,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主栅11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负极主栅21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申请对于所述正极主栅11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做限定,而且二者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采用相等的结构,目的在于使得电流在正极主栅11与负极主栅21的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正极收集电流与负极收集电流出现差异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实现电池片的主栅之间的电流分布均匀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电池片的多条所述正极主栅11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同一所述电池片的多条所述负极主栅21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所述正极主栅11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所述负极主栅21之间的间距相等。
本申请对于正极主栅11之间的间距、负极主栅21之间的间距不做限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间距尺寸。
本申请中对于所述正极主栅11或所述负极主栅21的宽度不做限定,可以依据同一电池片的尺寸以及其对应的主栅数量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一般所述正极主栅11或所述负极主栅21的宽度为10μm-5mm。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流收集能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网版还包括与所述正极主栅11垂直连接的正极细栅线以及与所述负极主栅21垂直连接的负极细栅线,相邻所述正极细栅线相互连接,相邻所述负极细栅线相互连接。
本申请对于正极细栅线、负极细栅线的宽度以及间距不做限定。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主栅11与所述负极主栅21至少一个的长度小于对应平行的所述电池片1的边长的长度的一半,这时候正极主栅11与所述负极主栅21不会进入对方所在的区域,如图1、2。
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主栅11与所述负极主栅21的长度都大于对应平行的所述电池片1的边长的长度的一半,这时候彼此进入对方的两根较长的栅线之间,如图7。
更进一步,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流收集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网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区域10与所述正极主栅11垂直连接的正极细栅线112以及设置在所述负极区域20与所述负极主栅21垂直连接的负极细栅线212。
优选的,相邻所述正极细栅线112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所述负极细栅线212之间的间距相等。
以下几个实施例为上述的技术方案对应的几个实施例:
实例1:
正极主栅11电极1和负极主栅21电极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直线,电极1和电极2均垂直于电池的长边,并分别沿着长边形成两列分别形成电极1-1~电极1-n,和电极2-1~电极2-n,电极1-1~1-n和电极长度锯齿排列,1-n和2-n的长度一个为P一个为S,S+P≤L,即S、P至少有一个数值小于1/2L,电极最大区域宽度为10um-5mm,通过合理的宽度设置,保证电流收集效率。
实例2:
正极主栅11电极1和负极主栅21电极2中心线平行并交错排列;电极1和电极2均垂直于电池的长边,并分别沿着长边形成两列分别形成电极1-1~电极1-n,和电极2-1~电极2-n,电极1同列的长度P和电极2的长度之和小于电池的宽度L,即P和S至少有一个数值小于1/2L,电极1-n与电极2-n间距0-20mm,电极最大区域宽度为10um-5mm。
实例3:
正极主栅11电极1和负极主栅21电极2中心线平行并交错排列;电极1和电极2均垂直于电池的长边,并分别沿着长边形成两列分别形成电极1-1~电极1-n,和电极2-1~电极2-n,电极1同列的长度P和电极2的长度之和小于电池的宽度L,即P和S至少有一个数值小于1/2L,电极最大区域宽度为10um-5mm。
实例4: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网版,其中主栅电极包含正极和负极,且至少包含一对正负极,主栅电极通过与导电材料相连使电池片进行互联,正极主栅11电极1和负极主栅21电极2,主栅电极1为正极,电极2为负极,电极1和电极2均垂直于电池的长边,并分别沿着长边形成两列分别形成电极1-1~电极1-n,和电极2-1~电极2-n,电极1同列的长度P和电极2的长度之和小于电池的宽度L,即P和S至少有一个数值小于1/2L,L为30-500mm,电极最大区域宽度为10um-5mm。
电极周围具有交错设置的p+掺杂区域和n+掺杂区域,所述p+掺杂区域上设有正极细栅线,所述n+掺杂区域上设有负极细栅线,各个所述正极细栅线和负极细栅线交叉排列,细栅线包括如下正极细栅112、正极汇流栅线111、负极细栅212、负极汇流栅线211。细栅线1为垂直于对应主栅的细栅线,细栅线为与相邻同电极主栅相连的栅线、正/负极汇流栅线连接所有正负极主栅,并与对边缘的细栅线平行。由于还要设置细栅线,所以主栅的锯齿规则状能够方便细栅线的设置。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组件。将电池的正极与相邻电池的负极相连,形成电池串,再通过焊带汇流,将所述汇流串进行串并联连接、叠层和层压以进行封装,获得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
实例5:
正极主栅11电极1和负极主栅21电极2中心线平行并交错排列;电极1和电极2均垂直于电池的长边,并分别沿着长边形成两列分别形成电极1-1~电极1-n,和电极2-1~电极2-n,电极1同列的长度P和电极2的长度之和大于电池的宽度L,即P和S至少有一个数值大于1/2L,电极1-n与电极2-n间距0-20mm,电极最大区域宽度为10um-5mm。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池网版,通过将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而非将其贯穿一对对边,使得减少了栅线的长度以及覆盖,减少焊接翘曲的可能性,降低材料的使用并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电池网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池片同面的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和设置在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所述正极区域的多个正极主栅的第一端通过正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互联带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负极主栅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负极区域的多个负极主栅的第一端通过负极汇流条连接或通过所述互联带与相邻所述电池片的正极主栅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或所述正极主栅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二端之间在第二设定距离范围内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栅、所述负极主栅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的一对平行边,相邻所述正极主栅的长度不相等,相邻所述负极主栅的长度不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正极主栅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呈锯齿形,同一所述电池片上的所述负极主栅第二端之间的连线呈锯齿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栅与所述负极主栅延伸形成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或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为所述正极主栅和所述负极主栅的在垂直方向上的相交距离,所述第二设定距离小于2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所述正极主栅和所述负极主栅的在垂直方向上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设定距离小于2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栅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负极主栅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片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电池片的多条所述正极主栅之间的间距相等,和/或同一所述电池片的多条所述负极主栅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所述正极主栅之间的间距与相邻所述负极主栅之间的间距相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栅或所述负极主栅的宽度为10μm-5mm。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电池网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正极主栅垂直连接的正极细栅线以及与所述负极主栅垂直连接的负极细栅线,相邻所述正极细栅线相互连接,相邻所述负极细栅线相互连接。
CN202320967150.4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电池网版 Active CN219553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150.4U CN219553651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电池网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7150.4U CN219553651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电池网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3651U true CN219553651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7150.4U Active CN219553651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电池网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3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6385U (zh) 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叠瓦光伏组件
JP7471500B2 (ja) 電極構造、太陽電池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
CN211578765U (zh) 叠瓦组件
CN21011081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极栅线结构
CN219553651U (zh) 一种电池网版
CN114695574A (zh) 一种无主栅的异质结电池片
WO2019178931A1 (zh) 对用于叠瓦组件的电池片进行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13594283B (zh) 全串并叠瓦光伏组件
CN210257610U (zh) 用于印刷叠瓦组件中导电胶的网版图形及印刷结构、组件
CN210897299U (zh) 条形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09822662U (zh) 光伏组件
CN113745354A (zh)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
CN209216989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正电极
CN110459624B (zh) 一种大尺寸叠瓦电池结构
CN217641356U (zh) 一种ibc电池片和电池组件
CN217955872U (zh) 一种新型电池片结构
CN111775550A (zh) 一种适用于晶硅电池的12bb多主栅网版
CN210489625U (zh) 叠瓦电池片和电池小片
CN218730972U (zh) 光伏电池
CN110993716A (zh) 一种光伏组件内部半导体元器件连接结构
CN215771170U (zh) 叠瓦电池片、叠瓦电池切片及叠瓦组件
CN213483757U (zh)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结构
CN219017668U (zh) 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ibc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18525596U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屋面光伏组件和光伏建筑
CN213242563U (zh) 一种电池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400 No. 1 Jisheng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nshan New District, Haining City

Patentee after: Zhengtai Xin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400 No. 1 Jisheng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Jianshan New District, Haining City

Patentee before: Zhengtai Xinne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