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1306U -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51306U CN219551306U CN202320917297.2U CN202320917297U CN219551306U CN 219551306 U CN219551306 U CN 219551306U CN 202320917297 U CN202320917297 U CN 202320917297U CN 219551306 U CN219551306 U CN 2195513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water inlet
- pipe section
- variable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水平衡技术领域,提供了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设置于冷却塔进水管,包括壳体、进水通道、排水管、排污管、管塞和出水管,壳体的侧面安装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的一端伸入壳体内,包括进水管段、存水管段和转向管段,本实用新型U”形状的存水管段能够形成存水弯,对水进行储存,在排水时U”形状的存水管段形成的存水弯内的储水对进水进行缓冲,当进水通道系统大量排水时,靠流道内存水管段的存水对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压,可以在水锤产生时缓解压力波,从而保护管路和设备,出水管的水平面高于进水管段的水平面,使得出水管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的气体,便于将空气排出管道系统中,减少水锤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水平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开式横流冷却塔在工程应用中,两侧进水接管通常由一根进水管到塔上后分开两只管到两侧塔盘进水口,或两侧各自独立进水管上到塔盘进水口两种方式,进水管通常比进水口高,水平进水管需要一个弯头向下连接到进水口,进水口前需安装阀门作为调节进水量和维护检修用;
由于两侧进水管各自分开,进水管高于进水口,且出水口为开式零阻力空间,运行过程中任何一个进水管先处于满管状态,向下出水后,即反向产生负压虹吸效应,形成优势射流状态,导致另一出水口水流量大大低于优势出水口水流量,形成冷却塔两侧各个进水口的水流量分配不均现象,为让各管路出水量尽可能一致,需要关小流量较大的出水管路阀门,系统流量较大时调节阀门的状态,在系统流量较小时就失去平衡分配效果;
经研究发现,上述管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当立管水流进入排水横干管时,由于落体动能与势能转化,主管下部正压明显增大,使水喷溅出,管路中流体突然停止或改变流速引起的压力波,形成水锤效应,可能会导致管道爆裂、设备损坏等问题,加重维护和修复成本;
并且,停机水锤还会导致大量的停机溢流以及水资源浪费,影响工业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因此,消除停机水锤现象对于管路系统和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和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设置于冷却塔进水管,包括壳体、进水通道、排水管、排污管、管塞和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侧面安装有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的一端伸入壳体内,包括进水管段、存水管段和转向管段,所述进水通道与冷却塔进水管连通,用于流入冷却循环水;
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所述进水通道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末端安装有管塞,所述进水通道的末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孔。
优选的,所述存水管段呈“U”形设置,且存水管段位于进水管段的下端处。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位于存水管段的底部中间处,且排污管与存水管段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转向管段呈向上倾斜设置,且转向管段的水平面低于进水管段的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呈双段式设置,且出水管的前端呈倾斜状,出水管的后端呈直线状。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水平面高于进水管段的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溢水孔,且若干组溢水孔呈矩形状排列分布。
有益效果:
1-U”形状的存水管段能够形成存水弯,对水进行储存,在排水时,U”形状的存水管段形成的存水弯内的储水对进水进行缓冲,当进水通道系统大量排水时,系统内压力变化较大,靠流道内存水管段的存水对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压,可以在水锤产生时缓解压力波,从而保护管路和设备;
2-转向管段的水平面低于进水管段的水平面,能够降低水的流速,保证出水通道液面低于进水管段的液面,能够始终保证小流量工况下上部空气存在,能够消除射流虹吸效应,出水管的水平面高于进水管段的水平面,使得出水管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的气体,并且便于将空气排出管道系统中,减少水锤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水通道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壳体;2-进水通道;3-排水管;4-排污管;5-管塞;6-出水管;201-进水管段;202-存水管段;203-转向管段;601-溢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
实施例一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设置于冷却塔进水管,包括壳体1、进水通道2、排水管3、排污管4、管塞5和出水管6,壳体1的侧面安装有进水通道2,进水通道2的一端伸入壳体1内,包括进水管段201、存水管段202和转向管段203,进水通道2与冷却塔进水管连通,用于流入冷却循环水;
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3,进水通道2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4,排污管4的末端安装有管塞5。
本实施例中,存水管段202呈“U”形设置,且存水管段202位于进水管段201的下端处,U”形状的存水管段202使得水从进水管段201进入后向下流入存水管段202,U”形状的存水管段202能够形成存水弯,对水进行储存,在排水时,U”形状的存水管段202形成的存水弯内的水进行缓冲,当进水通道2系统大量排水时,系统内压力变化较大,靠流道内存水管段202的存水对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压,可以在水锤产生时缓解压力波,从而保护管路和设备。
本实施例中,排污管4位于存水管段202的底部中间处,且排污管4与存水管段202相垂直,排污管4也能够存一部分的水来平衡水压。
本实施例中,转向管段203呈向上倾斜设置,且转向管段203的水平面低于进水管段201的水平面,能够降低水的流速,保证出水通道液面低于进水管段201的液面,能够始终保证小流量工况下上部空气存在,能够消除射流虹吸效应。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进水通道2的末端安装有出水管6,出水管6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孔601。
本实施例中,出水管6呈双段式设置,且出水管6的前端呈倾斜状,出水管6的后端呈直线状,前端弯折的设计能够降低水的流速,后端直线状的设计能够使得水平稳排出。
本实施例中,出水管6的水平面高于进水管段201的水平面,使得出水管6始终保持有一定量的气体,并且便于将空气排出管道系统中,减少水锤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出水管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溢水孔601,且若干组溢水孔601呈矩形状排列分布,通过溢水孔601能够分担出水管6的排水压力,水位高时能够通过溢水孔601提前将一部分的水从侧面排出,减少管道压力。
Claims (7)
1.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设置于冷却塔进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进水通道(2)、排水管(3)、排污管(4)、管塞(5)和出水管(6),所述壳体(1)的侧面安装有进水通道(2),所述进水通道(2)的一端伸入壳体(1)内,包括进水管段(201)、存水管段(202)和转向管段(203),所述进水通道(2)与冷却塔进水管连通,用于流入冷却循环水;
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水管(3),所述进水通道(2)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4),所述排污管(4)的末端安装有管塞(5),所述进水通道(2)的末端安装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的表面设置有溢水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管段(202)呈“U”形设置,且存水管段(202)位于进水管段(201)的下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4)位于存水管段(202)的底部中间处,且排污管(4)与存水管段(202)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段(203)呈向上倾斜设置,且转向管段(203)的水平面低于进水管段(201)的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呈双段式设置,且出水管(6)的前端呈倾斜状,出水管(6)的后端呈直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的水平面高于进水管段(201)的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溢水孔(601),且若干组溢水孔(601)呈矩形状排列分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17297.2U CN219551306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17297.2U CN219551306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51306U true CN219551306U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73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17297.2U Active CN219551306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51306U (zh) |
-
2023
- 2023-04-12 CN CN202320917297.2U patent/CN2195513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44991U (zh) | 一种竖井消能装置 | |
CN107588008B (zh) | 一种带准螺旋形吸入室的双出口多用途外混式自吸泵 | |
CN101545570A (zh) | 一种控制管道瞬态液柱分离的空气阀调压室方法和装置 | |
CN203694676U (zh) | 地热水供热系统地热水除气装置 | |
CN204387431U (zh) | 具有缓冲排气功能的钢制空气阀 | |
CN219551306U (zh) | 多管路变流量自调节水平衡装置 | |
CN201546883U (zh) |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 |
CN109781378A (zh) | 一种水洞水槽两用实验系统 | |
CN101705903B (zh) | 叶轮式海浪发电设备 | |
CN202091206U (zh) | 复合式出水结构的贯流泵装置 | |
CN104358304A (zh) | 实现城市有序排水防涝的蜗壳装置 | |
CN112624460B (zh) | 一种地热能回灌井用气体分离装置 | |
CN204163061U (zh) | 水电泄水沟消能结构 | |
CN211624533U (zh) | 一种t型消能器及小型水电站坝后旁通管排水系统 | |
CN204704059U (zh) | 高效水力发电系统 | |
CN108104075B (zh) | 一种降低挡水幕墙下端边壁处水流泄漏量的刚性阻水结构 | |
CN219547717U (zh) | 两室消能井 | |
Yang et al. | Study on improvement of hump characteristic of an axial flow axial pump by grooving inlet wall | |
CN105275711A (zh) | 一种液力透平装置弯曲型尾水管水力设计方法 | |
CN221878011U (zh) | 一种多功能泄放洞布置结构 | |
Jin et al. |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passage components on the efficiency of bulb tubular pumps | |
CN212429075U (zh) | 一种液气能增效装置 | |
CN110559692A (zh) | 一种流体机械测试系统除气装置 | |
CN211898237U (zh) | 一种消能溢洪道 | |
CN220432531U (zh) | 用于海水脱硫的浮动水位海水恢复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