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9283U -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 Google Patents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9283U
CN219549283U CN202320564828.4U CN202320564828U CN219549283U CN 219549283 U CN219549283 U CN 219549283U CN 202320564828 U CN202320564828 U CN 202320564828U CN 219549283 U CN219549283 U CN 219549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recess
groove
wedge
f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48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5648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9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9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9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更环保的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涉及木板技术领域。板材拼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的板条本体相对一侧的凸台和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所述凹槽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所述凸台的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凸台从凸台插入口插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凹槽形成卡接,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为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为与所述凹槽适配的楔形结构,所述凸台通过与凹槽楔形配合使所述凹槽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的根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胶水,更环保,且拼装也方便。

Description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涉及许多木质产品,例如常见的衣柜、书架等家具。这些木质产品需要用大量的板状木质建材,而板状的木质建材很少会直接通过原木切割而成,其往往是将多个方形板条采用凹槽与凸台卡接配合的方式拼接而成,如:T形槽与T形台卡接配合。但现有的方案中,T形槽与T形台之间为间隙配合(如果使用紧配装配就会存在问题,在无楔形结构的时候刚插入的时候可能紧过程中由于无逐渐变间隙的设计整个装配过程都不会变的更紧,这样加工精度很高的情况都很大程度难以实现可靠牢固的紧密配合),拼接处还存在间隙,拼接一般还需要胶水辅助粘接,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板材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这种需要胶水辅助粘接的拼接方式,因胶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更环保的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板材拼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的板条本体相对一侧的凸台和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所述凹槽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所述凸台的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凸台从凸台插入口插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为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为与所述凹槽适配的楔形结构,所述凸台通过与凹槽楔形配合使所述凹槽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的根部。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竖槽部和设置在竖槽部的端部以与竖槽部组成T形的横槽部,所述凸台包括竖直部和设置在竖直部的端部以与竖直部组成T形的横部。
进一步地,所述横槽部靠近竖槽部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凸台配合楔紧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横部靠近竖直部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第一接触面配合楔紧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为垂直于板材板面的平面且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横槽部的深度相同,所述凹槽的壁板顶部高度逐渐增大,使所述凹槽形成深度逐渐增大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横部的厚度相同,所述竖槽部的根部倾斜设置,使所述凸台形成高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的根部为内凹的V形面,所述凹槽的壁板端面形状与所述凸台的根部的形状适配的凸V形面;或,所述凸台的根部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凹槽的壁板端面形状与所述凸台的根部的形状适配的凸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壁板上设有一端与凸台插接配合以锁定凸台位置的插销。
中间板条,包括中间板条本体,所述中间板条本体的一侧设有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一侧的凹槽卡接配合的凸台,另一侧设有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一侧的凸台卡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楔形配合使凹槽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的根部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楔形配合使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的根部的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T形槽,所述凸台为T形凸台。
进一步地,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的壁板顶部高度逐渐增大,使所述凹槽形成深度逐渐增大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的根部相对于凸台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使所述凸台形成深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边幅板条,包括边幅板条本体,所述边幅板条本体的一侧设有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卡接配合的凸台;或,所述板条本体的一侧设有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卡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楔形配合使凹槽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的根部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楔形配合使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的根部的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T形槽,所述凸台为T形凸台。
进一步地,从所述凹槽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的壁板顶部高度逐渐增大,使所述凹槽形成深度逐渐增大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的根部倾斜设置,使所述凸台形成深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可以使相邻的板条本体紧紧卡紧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稳定且紧密的拼接结构,该种拼接结构不需要使用胶水,更环保,且拼装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板材拼接结构形成的板材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凹槽为T形槽,凸台为T形凸台时的一种倾斜配合结构;
图5是凹槽为T形槽,凸台为T形凸台时的另一种倾斜配合结构;
图6是中间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仰视示意图;
图8是边幅板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边幅板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插销2,中间板条3,边幅板条4,凸台11,凹槽12,凸台插入口13,竖直部111,横部112,第二接触面113,竖槽部121,横槽部122,第一接触面123,中间板条本体31,边幅板条本体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拼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板材两相邻的板条本体相对一侧的凸台11和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所述凹槽12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13,所述凸台11的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凸台11从凸台插入口13插入所述凹槽12内与所述凹槽12卡接配合。板条本体具体可以是边幅板条本体41或中间板条本体31。上述这种结构与常规的卡接配合拼接结构类似,通过凸台与凹槽12配合可以限制凸台在垂直于凹槽延伸方向的位置,但为了便于凸台安装进凹槽,凸台与凹槽之间为间隙配合。因此,在凹槽延伸方向,凸台11容易从凸台插入口13处滑出,导致相邻的板条本体之间的连接不稳,需要采用胶水粘接。因胶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上述拼接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木板的环保需求。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板材拼接结构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将所述凹槽12设置为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将所述凸台11设置为与所述凹槽12适配的楔形结构,让所述凸台11在插入凹槽12的过程中,逐渐与凹槽12楔形配合,并使所述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相当于将凸台11沿凹槽12深度方向拉紧在凹槽内。由于木板相对较软且摩擦系数较大,凹槽与凸台之间设置合适的楔紧配合过盈量,可以使相邻的板条本体紧紧卡紧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稳定且紧密的拼接结构。该种拼接结构不需要使用胶水,更环保,且整个装配过程是从间隙很大到间隙很小最后到没有间隙且产生挤压微量变形的的过盈配合,整个过程装配很轻松,方便。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可以在凸台11的端部与凹槽12的底部之间设置间隙,以便于板材在受热、受潮时伸长变形,可防止板材从板条之间的连接处裂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11为燕尾形凸台,凹槽12为燕尾形槽;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2包括竖槽部121和设置在竖槽部121的端部以与竖槽部121组成T形的横槽部122,所述凸台11包括竖直部111和设置在竖直部111的端部以与竖直部111组成T形的横部112,即:凹槽12为T形槽,凸台11为T形凸台。当然,凸台11也可采用其它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的结构,如:L形凸台、曲面或者弧形凸台,相应的凹槽12采用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的L形凹槽、曲面或弧形凹槽。
当凸台11为燕尾形凸台,凹槽12为燕尾形槽时,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可以将所述凹槽12设置成开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且凹槽12的壁板斜度稍小于凸台11两侧的斜度,以使凸台11通过与凹槽12楔形配合,使所述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
当凹槽12为T形槽,凸台11为T形凸台时,也可以将凹槽12的横槽部122的两端侧壁倾斜设置且横槽部122的长度逐渐减小(参见图4),将凸台11的横部112的两端倾斜设置且横部112的长度逐渐减小,以使横槽部122的两端侧壁形成与凸台11配合楔紧的接触面,从而提供一个斜向下的力,使所述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但这种方式会向凹槽两侧挤压凹槽侧壁,容易导致凹槽变形,会影响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为此,最佳的,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横槽部122靠近竖槽部121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凸台11配合楔紧的第一接触面123,所述横部112靠近竖直部111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23配合楔紧的第二接触面113,所述第一接触面123和第二接触面113为垂直于板材板面的平面且相互平行。这样,拼接时不会向凹槽两侧挤压凹槽的侧壁,可以减少凹槽变形,有利于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横槽部122的深度逐渐减小,而凹槽的深度一直不变,以使凹槽形成楔形结构,相应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横部112的厚度可以逐渐变大,而凸台的高度一直不变,以使凸台形成楔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横槽部122的深度相同,所述凹槽12的壁板顶部高度逐渐增大,使所述凹槽12形成深度逐渐增大的楔形结构,即,凹槽的插入端深度L3小于另一端的深度L4,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横部112的厚度相同,所述竖槽部121的根部相对于凸台11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使所述凸台11形成高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即,凸台的插入端深度L2大于另一端的深度L1。相比第一种结构,第二种结构更方便加工,在加工时,将板材相对于铣刀行走方向倾斜放置即可。
凸台11的根部可以为平面,也可为内凹的V形面、弧形面或其它结构,如:内凹的矩形槽面。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也可以为平面、凸出的V形面、弧形面或其它结构,如:凸出的矩形台面。最佳地,如图3所示,所述凸台11的根部为内凹的V形面,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为与凸台11的根部的形状适配的凸V形面;或,所述凸台11的根部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形状适配的凸弧形面。这样,不仅可以使相邻板条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且受力更佳。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所述凹槽12的壁板上设有一端与凸台11插接配合以锁定凸台11位置的插销2。插销2可以是一根或者多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中间板条3,包括中间板条本体31,所述中间板条本体31的一侧设有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一侧的凹槽12卡接配合的凸台11,另一侧设有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一侧的凸台11卡接配合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13,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12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楔形配合使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11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楔形配合使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
该中间板条3可以与其余的中间板条本体进行拼接形成板材,也可与边幅板条本体进行拼接形成板材。上述中间板条3与相邻的板条本体拼接形成上述板材拼接结构,可以使相邻的板条本体紧紧卡紧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稳定且紧密的拼接结构。该种拼接结构不需要使用胶水,更环保,且拼装也方便。另外,上述结构可以在凸台11的端部与凹槽12的底部之间设置间隙,以便于板材在受热、受潮时伸长变形,可防止板材从板条之间的连接处裂开。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边幅板条4,包括边幅板条本体41,所述边幅板条本体41的一侧设有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卡接配合的凸台11;或,所述边幅板条本体41的一侧设有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卡接配合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13,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12为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楔形配合使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11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楔形配合使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
该边幅板条可以与上述中间板条3拼接形成上述板材拼接结构,可以使相邻的板条本体紧紧卡紧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稳定且紧密的拼接结构。该种拼接结构不需要使用胶水,更环保,且拼装也方便。另外,上述结构可以在凸台11的端部与凹槽12的底部之间设置间隙,以便于板材受热、受潮时伸长变形,可防止板材从板条之间的连接处裂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边幅板条和中间板条的凹槽12包括竖槽部121和设置在竖槽部121的端部以与竖槽部121组成T形的横槽部122,凸台11包括竖直部111和设置在竖直部111的端部以与竖直部111组成T形的横部112,即:凹槽12为T形槽,凸台11为T形凸台。当凹槽12为T形槽,凸台11为T形凸台时,为了减少凹槽在拼接时的变形,以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最佳地,所述横槽部122靠近竖槽部121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凸台11配合楔紧的第一接触面123,所述横部112靠近竖直部111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23配合楔紧的第二接触面113,所述第一接触面123为垂直于其板材本体的平面,第二接触面113为垂直其板材本体的平面。
使相邻板条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且受力更佳,上述板条的所述凸台11的根部为内凹的V形面,上述板条的所述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凸V形面;或,所述凸台11的根部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为凸弧形面。

Claims (8)

1.板材拼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的板条本体相对一侧的凸台(11)和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所述凹槽(12)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13),所述凸台(11)的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所述凸台(11)从凸台插入口(13)插入所述凹槽(12)内与所述凹槽(12)卡接配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12)为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11)为与所述凹槽(12)适配的楔形结构,所述凸台(11)通过与凹槽(12)楔形配合使所述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包括竖槽部(121)和设置在竖槽部(121)的端部以与竖槽部(121)组成T形的横槽部(122),所述凸台(11)包括竖直部(111)和设置在竖直部(111)的端部以与竖直部(111)组成T形的横部(1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部(122)靠近竖槽部(121)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凸台(11)配合楔紧的第一接触面(123),所述横部(112)靠近竖直部(111)一侧的侧面形成与所述第一接触面(123)配合楔紧的第二接触面(113),所述第一接触面(123)和第二接触面(113)均为垂直于板材板面的平面且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材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横槽部(122)的深度相同,所述凹槽(12)的壁板顶部高度逐渐增大,使所述凹槽(12)形成深度逐渐增大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横部(112)的厚度相同,所述竖槽部(121)的根部相对于凸台(11)的延伸方向倾斜设置,使所述凸台(11)形成高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为内凹的V形面,所述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形状适配的凸V形面;或,所述凸台(11)的根部为内凹的弧形面,所述凹槽(12)的壁板端面形状为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形状适配的凸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板材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壁板上设有一端与凸台(11)插接配合以锁定凸台(11)位置的插销(2)。
7.中间板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板条本体(31),所述中间板条本体(31)的一侧设有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一侧的凹槽(12)卡接配合的凸台(11),另一侧设有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一侧的凸台(11)卡接配合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13),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12)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楔形配合使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11)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楔形配合使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
8.边幅板条,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幅板条本体(41),所述边幅板条本体(41)的一侧设有端部宽度大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卡接配合的凸台(11);或,所述板条本体的一侧设有顶部宽度小于底部宽度以用于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卡接配合的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一端开口以形成凸台插入口(13),从所述凹槽(12)的凸台插入口端到另一端,所述凹槽(12)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楔形配合使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相邻板条本体的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从所述凸台(11)的插入端到另一端,所述凸台(11)为与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楔形配合使相邻板条本体的凹槽(12)的壁板顶部抵紧配合于所述凸台(11)的根部的楔形结构。
CN202320564828.4U 2023-03-21 2023-03-21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Active CN219549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4828.4U CN219549283U (zh) 2023-03-21 2023-03-21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4828.4U CN219549283U (zh) 2023-03-21 2023-03-21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9283U true CN219549283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29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4828.4U Active CN219549283U (zh) 2023-03-21 2023-03-21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9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65816A (en) Tongue and groove profile
US6918220B2 (en) Locking systems for floorboards
EP1349994B1 (en) Flooring syste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able floorboards
US7117647B2 (en) System for constructing log structures
US6769218B2 (en) Floorboard and locking system therefor
US4807416A (en) Tongue and groove profile
US6098365A (en) Radius tongue and groove profile
AU2002217740A1 (en) Floorboard and locking system
CZ85696A3 (en) Element having flat decorative face and a tongue and groove joint adapted thereto
US7992358B2 (en) Guiding means at a joint
CN113631783A (zh) 用于浮动铺设以构成地板嵌板复合件的硬质地板嵌板
US4436342A (en) Furniture joint assembly
CN219549283U (zh) 板材拼接结构、中间板条以及边幅板条
CN213868423U (zh) 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的防潮墙体
US7225594B2 (en) Stud system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CN219529502U (zh) 一种锁扣榫
CN219548240U (zh) 一种装配式木质纤维板
CN221001747U (zh) 木饰面防开裂紧固结构
CN219994082U (zh) 一种在连接处承压力加强的垂直连接榫卯结构、榫卯拼板以及榫卯拼板拼接的制品
CN215054821U (zh) 一种转角连接件
RU197209U1 (ru) Пан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CN215319252U (zh) 一种拼接木板
CN219432239U (zh) 燕尾榫
GB2361734A (en) Board assembly with bracing members accommodated in groov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