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9269U -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9269U
CN219549269U CN202320703898.3U CN202320703898U CN219549269U CN 219549269 U CN219549269 U CN 219549269U CN 202320703898 U CN202320703898 U CN 202320703898U CN 219549269 U CN219549269 U CN 219549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aulic
heat dissipation
fan moto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038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军
李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038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9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9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9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rives, Propulsion Controls, And Safety Device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系统包括:变量泵,用于为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流量控制模块,流量控制模块的第一进油口与变量泵的变量泵出油口连接,流量控制模块的第一出油口与风扇马达模块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流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节传输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风扇马达模块,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液压油箱。本申请的流量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整输入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达到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散热的效果,降低了散热过程中的油耗。

Description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工程车辆包含多种高功率元件,这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热造成元件故障,因此需要对高功率元件进行散热,以降低元件温度。通过液压系统驱动风扇马达旋转,进而使风扇旋转进行散热是工程车辆常用的技术手段。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散热系统,多采用定量泵为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动力,流量阀或者溢流阀控制输入风扇马达的流量或者压力,进而控制风扇马达的输出功率。
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在改变流量阀或者溢流阀的开度,调整输入至风扇马达的流量或者压力后,定量泵会输出多余的液压油,造成能量浪费,采用负载敏感泵的话成本又过高。并且用户无法准确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散热需求,根据用户指令控制的溢流阀或者流量阀的阀芯开度,进而调整液压油的压力或流量与实际需求不符,造成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包括:变量泵,用于为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流量控制模块,流量控制模块的第一进油口与变量泵的变量泵出油口连接,流量控制模块的第一出油口与风扇马达模块的第二进油口连接,流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节传输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风扇马达模块,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以及液压油箱。
其中,流量控制模块包括:流量阀,流量阀的第三进油口与补偿器的第二出油口连接,流量阀的第三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接,流量阀的第一排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流量阀的流量控制油口与先导阀的第四出油口连接,流量阀用于根据流量控制油口的液压油压力调节从第一出油口传输至第二进油口的液压油流量。先导阀,先导阀的第二排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先导阀的第四进油口与补偿器的第二出油口连接,先导阀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值调节传输至流量控制油口的液压油压力,以调节流量阀的阀芯开度。以及补偿器,补偿器的第五进油口与第一进油口连接,补偿器的压力控制油口与第三出油口连接,补偿器用于维持第三进油口与第三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为预设压力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与先导阀电连接,用于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温度和/或输出功率确定散热需求,并根据散热需求控制输入至先导阀的电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流量控制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流量控制模块并联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马达模块的第五出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风扇马达模块包括:风扇马达,与散热装置连接,风扇马达的第一马达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接,风扇马达的第二马达油口与第五出油口连接,用于将输入至风扇马达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马达模块的第五出油口与液压油箱连接,风扇马达模块包括: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的第六进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六出油口与第五出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风扇马达的第一马达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风扇马达的第二马达油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风扇马达换向;以及风扇马达,与散热装置连接,用于将输入至风扇马达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马达模块还包括:补油单向阀,补油单向阀的补油进油口与第五出油口连接,补油单向阀的补油出油口与第二进油口连接,补油单向阀用于为风扇马达模块补油,以防止补油出油口处的液压油被风扇马达吸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马达模块为多个,其中,多个风扇马达模块并联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变量泵为恒压变量泵,用于为液压散热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导阀为电比例先导调压阀。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以及根据上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流量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整输入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达到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散热的效果。通过先导阀控制流量阀开度,使流量阀可以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散热需求调整输入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并且,采用先导阀液控流量阀的阀口开度,液控的压力相较于电磁力压力上限更高,可以使流量阀的阀芯开度相比电比例流量阀更大,在散热需求大,负载压力大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流量控制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模块原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风扇马达模块的原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六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七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八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 变量泵 2 流量控制模块
3 风扇马达模块 4 液压油箱
21A 流量阀 21B 先导阀
21C 补偿器 3A 风扇马达
3B 电磁换向阀 3C 补油单向阀
Q1 流量控制油口 1T 变量泵出油口
3A1 第一马达油口 3A2 第二马达油口
3B1 第一工作油口 3B2 第二工作油口
3CP 补油进油口 3CT 补油出油口
P1 第一进油口 P2 第二进油口
P3 第三进油口 P4 第四进油口
P5 第五进油口 P6 第六进油口
T1 第一出油口 T2 第二出油口
T3 第三出油口 T4 第四出油口
T5 第五出油口 T6 第六出油口
X1 压力控制油口 Y1 第一排油口
Y2 第二排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包括:
变量泵1,用于为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流量控制模块2,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进油口P1与变量泵1的变量泵出油口1T连接,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出油口T1与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二进油口P2连接,流量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节传输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风扇马达模块3,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以及液压油箱4。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流量控制模块2原理图,如图2所示,流量控制模块2包括:流量阀21A,流量阀21A的第三进油口P3与补偿器21C的第二出油口T2连接,流量阀21A的第三出油口T3与第二进油口P2连接,流量阀21A的第一排油口Y1与液压油箱4连接,流量阀21A的流量控制油口Q1与先导阀21B的第四出油口T4连接,流量阀21A用于根据流量控制油口Q1的液压油压力调节从第一出油口T1传输至第二进油口P2的液压油流量。先导阀21B,先导阀21B的第二排油口Y2与液压油箱4连接,先导阀21B的第四进油口P4与补偿器21C的第二出油口T2连接,先导阀21B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值调节传输至流量控制油口Q1的液压油压力,以调节流量阀21A的阀芯开度。以及补偿器21C,补偿器21C的第五进油口P5与第一进油口P1连接,补偿器21C的第一压力控制油口X1与第三出油口T3连接,补偿器21C用于维持第三进油口P3与第三出油口T3之间的压力差为预设压力差。
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进油口P1与变量泵出油口1T连接,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出油口T1与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二进油口P2连接。流量控制模块2包括可以根据输入的电流值控制流量的液压阀,流量控制模块2接受到的电流值越大,液压阀的阀芯开度越大,从第一出油口T1传输至第二进油口P2的液压油流量越大。风扇马达模块3与散热装置连接,可以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
流量阀21A可以根据输入至流量控制油口Q1的压力调节自身阀芯开度,进而控制从第一进油口P1传输至第二出油口T2的液压油流量。先导阀21B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节输入至流量阀21A的液压油压力。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先导阀21B接收到的电流越大,输入至流量控制油口Q1的液压油压力越大。补偿器21C的第一压力控制油口X1与第三出油口T3连接,补偿器21C用于控制第三进油口P3与第三出油口T3之间的压力差。其中,流量阀21A的第三进油口P3与补偿器21C的第二出油口T2连接,流量阀21A的第三出油口T3与第二进油口P2连接,流量阀21A的第一排油口Y1与液压油箱4连接,流量阀21A的流量控制油口Q1与先导阀21B的第四出油口T4连接。先导阀21B的第二排油口Y2与液压油箱4连接,先导阀21B的第四进油口P4与补偿器21C的第二出油口T2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本申请的流量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整输入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达到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散热的效果。通过先导阀21B控制流量阀21A开度,使流量阀21A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值调整输入至第一出油口T1的流量,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并且,采用先导阀21B液控流量阀21A的阀口开度,液控的压力相较于电磁力压力上限更高,可以使流量阀21A的阀芯开度相比电比例流量阀更大,在散热需求大,负载压力大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流量控制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与先导阀21B电连接,用于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温度和/或输出功率确定散热需求,并根据散热需求控制输入至先导阀21B的电流。控制器可以获取到待散热元件温度和/或输出功率,根据温度和/或输出功率可以确定待散热元件的散热需求,进而控制输入至先导阀21B的电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流量控制模块2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流量控制模块2并联连接。一个变量泵1可以与多个流量控制模块2连接,驱动多个风扇马达模块3工作,以满足多个待散热元件的散热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五出油口T5与液压油箱4连接,风扇马达模块3包括:风扇马达3A,与散热装置连接,风扇马达3A的第一马达油口3A1与第二进油口P2连接,风扇马达3A的第二马达油口3A2与第五出油口T5连接,用于将输入至风扇马达3A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风扇马达3A可以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5所示,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五出油口T5与液压油箱4连接,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种实施例的风扇马达模块3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风扇马达模块3包括:电磁换向阀3B,电磁换向阀3B的第六进油口P6与第二进油口P2连接,电磁换向阀3B的第六出油口T6与第五出油口T5连接,电磁换向阀3B的第一工作油口3B1与风扇马达3A的第一马达油口3A1连接,电磁换向阀3B的第二工作油口3B2与风扇马达3A的第二马达油口3A2连接,电磁换向阀3B用于控制风扇马达3A换向;以及风扇马达3A,与散热装置连接,用于将输入至风扇马达3A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电磁换向阀3B可以改变风扇马达3A的旋转方向,在电磁换向阀3B的不通电时,可以控制风扇马达3A正方向旋转,驱动散热装置运行,进行散热。在电磁换向阀3B通电时,可以控制风扇马达3A反方向旋转,驱动散热装置进行除尘。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五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7所示,风扇马达模块3还包括:补油单向阀3C,补油单向阀3C的补油进油口3CP与第五出油口T5连接,补油单向阀3C的补油出油口3CT与第二进油口P2连接,补油单向阀3C用于为风扇马达模块3补油,以防止补油出油口3CT处的液压油被风扇马达3A吸空。例如,在控制风扇马达3A急停等工况下,停止为风扇马达3A提供液压油,风扇马达3A因惯性继续旋转并吸收液压油,可能会造成供油不足而引发液压元器件损坏。本申请增加补油单向阀3C,在补油出油口3CT处液压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补油进油口3CP处的液压油的液压油补油至补油出油口3CT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六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8所示,风扇马达模块3还包括:补油单向阀3C,补油单向阀3C的补油进油口3CP与第五出油口T5连接,补油单向阀3C的补油出油口3CT与第二进油口P2连接,补油单向阀3C用于为风扇马达模块3补油,以防止空腔。本实施例相较于第五种实施例少连接一个电磁换向阀3B,节约了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七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9所示,风扇马达模块3为多个,其中,多个风扇马达模块3并联连接。在一个散热元件需要多个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的情况下,流量控制模块2可以与多个风扇马达模块3连接,风扇马达模块3之间并联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每个风扇马达的进出口压力差相同,相较于串联连接,可以保证风扇马达旋转的同步性,并且相较于串联连接,对液压泵的驱动压力要求低,降低了液压泵的购置成本。可以使一个流量控制模块2控制多个风扇马达模块3的流量,增大了待散热元件的散热面积,节约了流量控制模块2布置成本和布置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量泵1为恒压变量泵,用于为液压散热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恒压变量泵是一种可以根据负载的流量和压力调节输出流量的变量泵。在恒压变量泵的恒压变量泵出油口压力小于预设压力值的情况下,恒压变量泵全排量输出液压油。在恒压变量泵出油口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的情况下,恒压变量泵降低泵的排量,以使恒压变量泵出油口压力维持在预设压力值,达到恒压输出液压油的效果,在待机状态下,恒压变量泵可以维持高压低流量输出,降低待机状态时恒压变量泵的能耗。恒压变量泵可以根据负载的压力流量需求输出变量的液压油,降低了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能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先导阀21B为电比例先导调压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八种实施例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如图10所示,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恒压变量泵1、流量控制模块2、风扇马达模块3以及液压油箱4。恒压变量泵1用于为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流量控制模块2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流量控制模块2并联连接。每个流量控制模块2包括流量阀、补偿器以及先导阀,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进油口P1与恒压变量泵1的恒压变量泵出油口1T连接,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出油口T1与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二进油口P2连接,流量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整从第一出油口T1传输至第二进油口P2的液压油流量。风扇马达模块3为多个,其中,多个风扇马达模块3并联连接。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
通过采用上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本申请的流量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整输入至风扇马达模块的液压油流量,达到根据散热需求进行散热的效果。控制器可以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散热需求调节输入至先导阀的电流,进而使先导阀控制输入流量阀流量控制油口的液压油压力,通过流量阀控制输入至风扇马达的液压油流量。恒压变量泵可以根据负载的压力流量需求输出变量的液压油,降低了液压散热控制系统的能耗。并且,风扇马达模块以及流量控制模块都可以为多个,多个模块之间并联连接,可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采用先导阀和流量阀可以支持风扇马达大功率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以及根据上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量泵(1),用于为所述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
流量控制模块(2),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进油口(P1)与所述变量泵(1)的变量泵出油口(1T)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的第一出油口(T1)与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二进油口(P2)连接,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调节传输至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的液压油流量;
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散热装置运行,以加速散热;
液压油箱(4);
其中,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包括:流量阀(21A),所述流量阀(21A)的第三进油口(P3)与补偿器(21C)的第二出油口(T2)连接,所述流量阀(21A)的第三出油口(T3)与所述第二进油口(P2)连接,所述流量阀(21A)的第二排油口(Y2)与所述液压油箱(4)连接,所述流量阀(21A)的流量控制油口(Q1)与先导阀(21B)的第四出油口(T4)连接,所述流量阀(21A)用于根据所述流量控制油口(Q1)的液压油压力调节传输至所述第二进油口(P2)的液压油流量;
所述先导阀(21B),所述先导阀(21B)的第二排油口(Y2)与所述液压油箱(4)连接,所述先导阀(21B)的第四进油口(P4)与所述补偿器(21C)的第二出油口(T2)连接,所述先导阀(21B)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流值调节传输至所述流量控制油口(Q1)的液压油压力,以调节所述流量阀(21A)的阀芯开度;以及
所述补偿器(21C),所述补偿器(21C)的第五进油口(P5)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接,所述补偿器(21C)的压力控制油口(X1)与所述第三出油口(T3)连接,所述补偿器(21C)用于维持所述第三进油口(P3)与所述第三出油口(T3)之间的压力差为预设压力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先导阀(21B)电连接,用于根据待散热元件的温度和/或输出功率确定散热需求,并根据所述散热需求控制输入至所述先导阀(21B)的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模块(2)的数量为多个,其中,多个流量控制模块(2)并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五出油口(T5)与所述液压油箱(4)连接,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包括:
风扇马达(3A),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所述风扇马达(3A)的第一马达油口(3A1)与所述第二进油口(P2)连接,所述风扇马达(3A)的第二马达油口(3A2)与所述第五出油口(T5)连接,用于将输入至所述风扇马达(3A)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所述散热装置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的第五出油口(T5)与所述液压油箱(4)连接,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包括:
电磁换向阀(3B),所述电磁换向阀(3B)的第六进油口(P6)与所述第二进油口(P2)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3B)的第六出油口(T6)与所述第五出油口(T5)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3B)的第一工作油口(3B1)与风扇马达(3A)的第一马达油口(3A1)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3B)的第二工作油口(3B2)与所述风扇马达(3A)的第二马达油口(3A2)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3B)用于控制所述风扇马达(3A)换向;以及
所述风扇马达(3A),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用于将输入至所述风扇马达(3A)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所述散热装置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还包括:
补油单向阀(3C),所述补油单向阀(3C)的补油进油口(3CP)与所述第五出油口(T5)连接,所述补油单向阀(3C)的补油出油口(3CT)与所述第二进油口(P2)连接,所述补油单向阀(3C)用于为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补油,以防止所述补油出油口(3CT)处的液压油被所述风扇马达(3A)吸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马达模块(3)为多个,其中,多个风扇马达模块(3)并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泵(1)为恒压变量泵,用于为所述液压散热控制系统提供变量的液压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21B)为电比例先导调压阀。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散热控制系统。
CN202320703898.3U 2023-03-31 2023-03-31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219549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3898.3U CN219549269U (zh) 2023-03-31 2023-03-31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03898.3U CN219549269U (zh) 2023-03-31 2023-03-31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9269U true CN219549269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03898.3U Active CN219549269U (zh) 2023-03-31 2023-03-31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9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8426B2 (en) Cooling system of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US6481388B1 (en) Cooling fan drive control device
KR101921809B1 (ko) 전기 자동차의 온도 제어 시스템
WO2015139662A1 (zh) 增程序电动巴士的循环系统
CN10244928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冷却装置
CN110762084A (zh) 液压系统及泵送机械
CN111788082B (zh) 用于电驱动车辆的热调节系统和包括这种系统的车辆
CN111347931A (zh) 温度调整回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49269U (zh) 液压散热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KR101921806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온도제어 시스템
CN115459523B (zh) 一种自驱动散热的永磁电机
CN102624306A (zh) 冷却风扇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CN210509815U (zh) 可调式冷却系统和工程车辆
CN110159409B (zh) 冷却装置、旋挖钻机及发动机冷却方法
US11660816B2 (en) Regulating resin temperature by recirculating on hot or cold side of peltier effect block
CN214450261U (zh) 一种冷却系统和车辆
KR20100079519A (ko) 수중함용 전기모터의 독립된 두 개의 냉각시스템
CN213981485U (zh) 压力补偿控制式液压泵、转速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3665348A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5799494A (zh) 冷却方法及系统
CN115087554A (zh) 一种利用自控冷却的驱动装置
CN219947888U (zh) 混合式动力的机动车及其热管理系统
CN215370434U (zh) 纯电动工程机械散热系统
CN218376832U (zh) 一种用于卧式散热器的温度敏感液压装置
CN109986960A (zh) 一种分布式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