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8574U -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8574U
CN219538574U CN202223149823.XU CN202223149823U CN219538574U CN 219538574 U CN219538574 U CN 219538574U CN 202223149823 U CN202223149823 U CN 202223149823U CN 219538574 U CN219538574 U CN 219538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lamping sleev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clamping
micro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498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俊
张晓�
陆远
张瑞
万毅
刘奎
尹会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31498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8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8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8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推杆、针管、定位卡套和针芯;所述推杆设置在针管内,针芯设置在推杆一端,且针芯位于针管外,定位卡套套设在针管上,位于靠近针芯一端,且针芯贯穿定位卡套;采用定位卡套套设在针管一端,便于安装及拆卸,使用时安装定位卡套,方便快捷,不使用时,拆卸掉且保留微量进样器原来功能;安装定位卡套可精准卡在小鼠颅骨表面,便于控制进针深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避免人工操作时手抖,定位卡套卡住便于稳定注射,有利于提高精准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背景技术
经颅注射药物、细胞,可用于脑胶质瘤或转移瘤、脑血管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等动物模型的构建,是寻求疾病模型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也是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现有经颅注射技术常采用脑立体定位仪,是利用颅骨表明或其它参考点所规定的三度坐标系统,来确定皮层下某些神经结构的位置,以便在非直视暴露下对其进行定向的刺激、破坏、注药物、引导电位等研究。脑定位仪现有装置组成构件复杂且小鼠耳端固定器稳定性较差,易松动;操作流程繁琐、耗时长,易出现小鼠死亡等问题。人工操作手持经颅注射的操作简单,耗时短,但微量进样器(平头)是由针管、针芯及推杆组成,其针芯较长,且富有弹性,手持经颅注射时不稳定、不便控制进针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手持经颅注射中由于针芯较长,且富有弹性,导致手持经颅注射时不稳定、不便控制进针深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包括推杆、针管、定位卡套和针芯;所述推杆设置在针管内,针芯设置在推杆一端,且针芯位于针管外,定位卡套套设在针管上,位于靠近针芯一端,且针芯贯穿定位卡套,针芯伸出定位卡套端部预设长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套截面呈圆形,且其中心处开设有用于所述针芯穿过的针孔。
优选地,所述针孔的孔径为0.8mm-1mm。
优选地,所述针芯伸出定位卡套部分的长度为2mm-3mm。
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套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针管一端。
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套为塑料定位卡套。
优选地,所述针管为玻璃针管。
优选地,所述推杆为不锈钢推杆。
优选地,所述定位卡套端部设置有用于贴合颅部的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包括推杆、针管、定位卡套和针芯,采用定位卡套套设在针管一端,便于安装及拆卸,使用时安装定位卡套,方便快捷,不使用时,拆卸掉且保留微量进样器原来功能;安装定位卡套可精准卡在小鼠颅骨表面,便于控制进针深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避免人工操作时手抖,定位卡套卡住便于稳定注射,有利于提高精准性。
进一步地,定位卡套截面呈圆形,且其中心处开设有针孔,针孔直径为0.8mm-1.0mm,有利于针芯顺畅穿过,可防止针芯变形保证进针的精准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定位卡套到针头的距离为2mm-3mm,有利于精准地将药物、核酸、细胞等干预处理注射至颅骨下特定解剖位置。
进一步地,定位卡套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在针管一端,有利于拆卸且不改变原微量进样器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微量进样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卡套截面图。
其中:1-推杆;2-针管;3-定位卡套;4-针孔;5-针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可快速、便捷、人工手动颅内注射药物、肿瘤细胞、核苷酸等,可实现颅内胶质瘤模型、颅内转移瘤模型的构建及经颅给药治疗。
参见图1,为常规微量进样器结构示意图,所述推杆1设置在针管2内,针芯5设置在推杆1一端,且针芯5位于针管2外,针芯5纤细且长,具有一定弹性,手持经颅注射不便控制进针深度,稳定性较差。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包括推杆1、针管2、定位卡套3和针芯5;所述推杆1设置在针管2内,针芯5设置在推杆1一端,且针芯5位于针管2外,定位卡套3套设在针管2上,位于靠近针芯5一端,且针芯5贯穿定位卡套3。参见图3,定位卡套3截面呈圆形,且其中心处开设有针孔4,针孔4孔径为0.8mm-1mm,定位卡套3到针头的距离为2mm-3mm,有利于精准地将药物、核酸、细胞等干预处理注射至颅骨下特定解剖位置,定位卡套3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在针管2一端,有利于拆卸且不改变原微量进样器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1为不锈钢推杆。以5ul容量进样针为例,针芯5外径0.7mm,长75mm,针孔4孔径为0.8mm-1mm,保证针芯5顺畅穿过,并保持针尖稳定性。推杆1长105mm。以10ul容量进样针为例,针芯5外径0.7mm,长51mm,针孔4孔径为0.8mm-1mm,保证针芯5顺畅穿过,并保持针尖稳定性。推杆1长100mm。
【实施例】
使用过程,以小鼠脑肿瘤模型构建流程为例:
一、物品准备:麻醉用药、手术器材等。
二、小鼠准备:6-8周左右小鼠,根据肿瘤细胞选择相应小鼠品种。
三、细胞准备:术前准备肿瘤细胞。
四、手术流程:
(1)麻醉:5%水合氯醛,根据小鼠体重,进行麻醉。
(2)消毒:碘伏消毒头颅皮肤。
(3)暴露:沿头颅中线重点剪开2-3cm切口,进一步切开颅骨表面软组织膜,充分暴露颅顶。
(4)定位:以前囟(bregma点)为原点,以直尺定位,注射点位于前囟侧边2mm、前1mm位置。
(5)开窗:用10cm注射器针尖(或牙科钻)钻孔,有落空感即可刻停止;
(6)进样:微量进样器抽吸3ul肿瘤细胞(5x105个/3ul),定位卡套3固定在颅骨表面,进针,缓慢并稳定进样2min,原位停针并计时2min。完毕后缓慢退针。
(7)缝合:缝合后消毒皮肤。小鼠复温并进行术后护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由微量进样器及定位卡套3组成。将人源或鼠源肿瘤细胞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置立体定位靶向注射小鼠纹状体内,构建颅内原位或转移肿瘤模型,进一步对肿瘤体内生长情况进行研究。从剪开小鼠颅顶皮肤,定位进样点,打孔,利用定位卡套3固定,人工进针给样,停针2分钟,退针缝合,总共时间可控制在10分钟以内。通过该装置,可实现3mm精准颅内给药或注射肿瘤细胞的目的。本实验组构建颅内原位胶质瘤及肺癌、乳腺癌转移瘤模型,术后24h成活率接近100%,颅内成瘤率均可达100%。而脑定位仪操作复杂,同样的小鼠手术,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人工手术与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手术相比,可节约一半的时间,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小鼠手术痛苦及死亡率,更符合动物实验伦理的保护动物相关条款。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杆(1)、针管(2)、定位卡套(3)和针芯(5);所述推杆(1)设置在针管(2)内,针芯(5)设置在推杆(1)一端,且针芯(5)位于针管(2)外,定位卡套(3)套设在针管(2)上,位于靠近针芯(5)一端,且针芯(5)贯穿定位卡套(3),针芯(5)伸出定位卡套(3)端部预设长度;所述定位卡套(3)截面呈圆形,且其中心处开设有用于所述针芯(5)穿过的针孔(4);所述定位卡套(3)端部设置有用于贴合颅部的弧度;所述针芯(5)伸出定位卡套(3)部分的长度为2mm-3mm;所述定位卡套(3)通过过盈配合套设在针管(2)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4)的孔径为0.8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卡套(3)为塑料定位卡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2)为玻璃针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为不锈钢推杆。
CN202223149823.X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Active CN219538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9823.XU CN21953857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49823.XU CN21953857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8574U true CN219538574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49823.XU Active CN219538574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8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69882A (en) Curved epidural needle system
AU742031B2 (en) Catheter system for administration of continuous peripheral nerve anesthetic
US20070106234A1 (en) Infiltration cannula
EP3010574B1 (en) Devices for protecting catheter tips and stereotactic fixtures for microcatheters
RU2013119467A (ru) Эхог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блокады нерва
WO2010054660A1 (en) Double cannula system for anaesthetic needle
Mathon et al. Increa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racerebral injections in adult and neonatal mice: a neurosurgical point of view
KR20150030228A (ko) 안전 신경계 주사 시스템 및 관련 방법
Crane et al. Simple cannula for repeated intracerebral drug administration in rats
CN219538574U (zh) 一种基于微量进样器的人工颅内注射递送装置
JP2014180570A (ja) 神経注射システム及び関連する方法
US20140276622A1 (en) Nerve block system with curved introducer and methods of use
CN201088612Y (zh) 多功能微创穿刺针
Elliott A reliable, rapid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and implanting chronic cannulae into brains of small animals
CN106361416B (zh) 用于立体定向导航设备的脑内微创微量多靶点注射系统
CN2549909Y (zh) 穴位埋线针
CN219941460U (zh) 一种定量深度肌肉注射辅助器
CN106512112B (zh) 体腔积液引流系统
CN2315910Y (zh) 股骨头穿刺针
CN220967372U (zh) 一种新型四肢关节注射器
CN216168049U (zh) 一种操作台装置
CN212816455U (zh) 椎体穿刺引导针
CN211066933U (zh)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结构
CN214484729U (zh) 一种动物用胸腔注射固定装置
CN201768045U (zh) 一种穿引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