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8485U - 辅助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辅助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8485U
CN219538485U CN202320909965.7U CN202320909965U CN219538485U CN 219538485 U CN219538485 U CN 219538485U CN 202320909965 U CN202320909965 U CN 202320909965U CN 219538485 U CN219538485 U CN 219538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ositioning device
base
mounting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99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伟
陈霞
王永刚
戴密春
孙雪峰
丁铁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uib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99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8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8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8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定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辅助定位装置,包括: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开口;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上方,用于安装微波消融针,且所述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所述开口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此结构设计,可使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准确且稳定的刺入人体内的肿瘤组织,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人体内的肿瘤组织位置的把控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肿瘤微波消融技术的不断推广,肿瘤微波消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肿瘤微波消融技术是利用高温热效应杀死肿瘤细胞,其原理实际上与“微波炉”的原理一样,就是通过微波加热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达到“烧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目前,在微波消融手术的过程中,临床医师均是通过其经验和手感将微波消融针插入人体内的肿瘤组织,由于肿瘤组织会随着人体的呼吸等活动位置发生偏移,特别是在深部脏器的手术中,一旦发生此类情况,仅凭临床医师的经验和手感进行手术时有可能会对整个手术造成很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其与微波消融针相配合,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人体内的肿瘤组织位置的把控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包括:
支撑部,其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开口;
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上方,用于安装微波消融针,且所述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所述开口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
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支撑部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部能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
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至少一个呈弧状的支撑耳,所述底板上具有所述开口,所述支撑耳跨于所述开口上,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支撑耳设置导向槽;
其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安装部沿所述导向槽的开设方向往复运动。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安装部包括:
纵向部和导向凸起,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纵向部的侧壁上,所述凸起的个数与所述支撑耳的个数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凸起背离所述纵向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件;
其中,所述锁紧件用于配合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安装部锁紧或解除锁紧。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支撑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沿所述竖直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刺入端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开口和所述通口刺入所述待处理部位。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延伸,所述底座的周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块;
其中,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相贴合,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底板的周侧上具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豁口朝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支撑耳位于所述第一豁口的一侧;
所述底座的周侧上具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二豁口朝所述通口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通口连通;
所述纵向部与所述第一豁口相对的一侧为第一侧,所述纵向部背离所述第一侧的一侧为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朝所述第二侧凹陷于所述纵向部上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微波消融针;
其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能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纵向部内设置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为长条状的金属件;
其中,所述检测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部的轴心方向平行,所述检测件用于配合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刺入端刺入所述待处理部位的角度。
可选地,前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呈圆形;
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刻度沿所述开口的一周分布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耳背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面上具有第二刻度。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定位装置,通过其支撑部将安装部架于人体的待处理部位上的同时确定安装部与支撑部之间的位置及角度,以保证微波消融针经安装部置于支撑部上时,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开口刺入人体内的肿瘤组织,此结构设计,可使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准确且稳定的刺入人体内的肿瘤组织,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人体内的肿瘤组织位置的把控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辅助定位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部;101-底板;102-支撑耳;103-导向槽;104-第一豁口;2-安装部;21-纵向部;22-凸起;3-开口;4-锁紧件;5-底座;6-导槽;7-导向块;8-第二豁口;9-安装槽;10-检测件;11-第一刻度;12-第二刻度;13-指示标志;14-手术洞巾;15-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支撑部1以及安装部2;
支撑部1的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开口3;
安装部2安装于支撑部1的底面上方,用于安装微波消融针,且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开口3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
具体地,安装部2可以是筒状的,并通过螺栓与微波消融针相抵顶,以使微波消融针安装于安装内;也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使微波消融针安装于筒状的安装部2内;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使微波消融针安装于筒状的安装部2内。安装部2还可以是实心的长条体,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方式将微波消融针安装于安装部2上;也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使微波消融针安装于长条体上;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使微波消融针安装于长条体上。安装部2用于安装微波消融针,且安装部2的轴心方向与微波消融针的轴心方向相互平行或重叠,此结构设计,可便于安装部2与支撑部1相配合,以使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开口3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
支撑部1用于支撑和固定安装部2。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支撑部1放置于人体上时,支撑部1的底部与人体的皮肤之间会铺有手术洞巾14,且手术洞巾14的洞口与底部的开口3连通,手术洞巾14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隔离细菌的感染,同时减少和避免污染,同时也可以实现局部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手术洞巾14可以为支撑部1提供摩擦力,以保证支撑部1可以稳定的伫立于人体上。支撑部1与安装部2可以是一次性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产物,也可以是具有角度调节功能且具有定向引导效果的可重复利用的产物。当支撑部1与安装部2进行组合使用时,需先确定好微波消融针的插入角度以及位置,并根据确定好的数据信息确定支撑部1与安装部2之间的位置以及角度,最后,将选定好的支撑部1与安装部2的组合装置置于手术洞巾14上,并使微波消融针安装于安装部2上,以使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开口3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其中,开口3的设置可便于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开口3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待处理部位为人体内需要进行处理的肿瘤或结节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支撑部1与安装部2均采用无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备而成。微波消融针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微波消融针通常包括消融针和冷循环系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技术,属于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可以治疗肿瘤、癌症、结节,通过在B超或CT的引导下,将微波针穿透到肿瘤或结节部位,在微波场作用下高速的运动产生热量使肿瘤内迅速升温,红二是肿瘤或结节坏死,达到治疗的效果,这种方法能够抑制肿瘤扩散。微波消融针可通过采购获得。手术洞巾14根据用于不同的手术又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肝穿洞巾”,简单理解就是用于肝脏部位手术的洞巾。洞巾的尺寸都是医生通过长期临床实验总结出来的,长宽和洞口大小在制作过程中都有严格控制一般控制在±1cm以内,所以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块布就行。洞巾的一般都是用无纺布制作而成的,而且这种无纺布都经过了三抗处理(抗酒精,抗血液,抗微生物),有的还经过了抗静电处理。手术洞巾14可通过采购获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定位装置,通过其支撑部1将安装部2架于人体的待处理部位上的同时确定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的位置及角度,以保证微波消融针经安装部2置于支撑部1上时,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开口3刺入人体内的肿瘤组织,此结构设计,可使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准确且稳定的刺入人体内的肿瘤组织,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人体内的肿瘤组织位置的把控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安装部2与支撑部1活动连接;其中,安装部2能靠近或远离底部。
具体地,为了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辅助定位装置的可操控性同时提高辅助定位装置的使用效果,本申请中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优选为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此外,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后,还可使装置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效果,以便于临床医师通过本装置对同一病人的多个待处理部位进行引导定位,快速有效的进行微波消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感,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地,其中支撑部1包括:底板101及设置在底板101上的至少一个呈弧状的支撑耳102;
底板101上具有开口3,支撑耳102跨于开口3上,沿水平方向贯穿支撑耳102设置导向槽103;其中,安装部2与导向槽103滑动配合,以使安装部2沿导向槽103的开设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底板101的形状可以是规则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底板101用于支撑和固定支撑耳102。支撑耳102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中支撑耳102的个数优选为两个,两个支撑耳102跨于开口3上,且相互平行,沿水平方向贯穿支撑耳102设置导向槽103,导向槽103的设置可便于安装部2于支撑耳102上进行往复运动,以使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能实现角度调节的效果。其中,导向槽103可以是沿竖直方向开设的导向槽103,也可以是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导向槽103,还可以是弧形状的导向槽103,其只要与安装部2相配合,使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能实现角度调节的效果即可。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进行角度调节时,角度的可调范围,导向槽103优选为弧形状的导向槽103,且导向槽103的弧度与支撑耳102的弧度相同。
此外,底板101与支撑耳102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粘接、焊接、一体式结构、螺栓连接或卡接。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底板101与支撑耳102之间的连接强度,故将底板101与支撑耳102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工艺铸造成一体式结构。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地,其中安装部2包括:纵向部21和导向凸起22;
凸起22设于纵向部21的侧壁上,凸起22的个数与支撑耳102的个数一一对应;其中,凸起22伸入导向槽103内,并与导向槽103滑动配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安装部2的实施方式,即安装部2包括纵向部21和导向凸起22。纵向部21与凸起22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粘接、焊接、一体式结构、螺栓连接或卡接。本申请中为了提高纵向部21与凸起2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使用效果,故将纵向部21与凸起22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工艺铸造成一体式结构。
由于本申请中的支撑耳102的个数优选为两个,故凸起22的个数优选为两个,两个凸起22分别设置于纵向部21的侧壁上,并相对纵向部21的轴心方向对称,每个凸起22与对应的支撑耳102上的导向槽103插接配合,其中,凸起22与导向槽103的想接触面均平滑,以便凸起22于所对应的导向槽103内滑动。
如图1-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凸起22背离纵向部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件4;其中,锁紧件4用于配合支撑部1将安装部2锁紧或解除锁紧。
具体地,锁紧件4为一端具有螺纹的台状体,另一端与支撑耳102背离纵向部21的一侧相对,其中,往复旋转锁紧件4,以使锁紧件4靠近或远离支撑耳102的一侧,进而保证纵向部21可以通过锁紧件4锁紧于支撑耳102上或于支撑耳102上解除锁紧状态。
锁紧件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且每个锁紧件4均可以与任一一个凸起22螺纹连接,以实现将安装部2锁紧于支撑部1或于支撑部1上解除安装部2的锁紧的效果,本申请中锁紧件4的个数优选为一个。
如图1-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底板101背离支撑耳1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座5,底座5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口15,通口15与开口3连通;其中,刺入端能够依次通过开口3和通口15刺入待处理部位。
具体地,底板101与底座5之间可以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底板101于底座5上转动的效果,底板101与底座5之间也可以通过轴承的方式以实现底板101于底座5上转动的效果。通口15的设置可便于刺入端通过开口3后经通口15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
安装部2与支撑部1之间以及支撑部1与底座5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于使本装置具有多角度调节的效果,临床医师可通过本装置对同一病人的多个待处理部位进行引导定位,快速有效的进行微波消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感,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如图1-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底板101背离底座5的端面上设有导槽6,导槽6沿底板101的周向延伸,底座5的周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块7;其中,底板101与底座5相贴合,导向块7与导槽6滑动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中提供一种底板101与底座5之间转动连接的方式,即底板101与底座5之间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以实现底板101于底座5上转动的效果。其中,底板101与底座5相贴合后,导向块7扣于导槽6内,通过导向块7与导槽6之间的配合使用,以使底板101可以相对底座5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实现底板101于底座5上转动的效果。
为了提高底板101于底座5上相对转动时的稳定性,本申请中导向块7的个数优选为三个。导向块7与底座5之间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粘接、焊接、一体式结构、螺栓连接或卡接。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底座5与导向块7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使用效果,故将底座5与导向块7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工艺铸造成一体式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底板101的周侧上具有第一豁口104,第一豁口104朝开口3的方向延伸,并与开口3连通,支撑耳102位于第一豁口104的一侧;底座5的周侧上具有第二豁口8,第二豁口8朝通口15的方向延伸,并与通口15连通;纵向部21与第一豁口104相对的一侧为第一侧,纵向部21背离第一侧的一侧为第二侧,第一侧朝第二侧凹陷于纵向部21上形成安装槽9,安装槽9用于安装微波消融针;其中,微波消融针能同时通过第一豁口104和第二豁口8安装于安装槽9内。
具体地,安装部2与微波消融针之间可以直接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器件进行间接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本申请中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将安装部2与微波消融针之间优选为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即纵向部21与第一豁口104相对的一侧为第一侧,纵向部21背离第一侧的一侧为第二侧,第一侧朝第二侧凹陷于纵向部21上形成安装槽9,安装槽9与微波消融针卡接,例如:插接配合或弹性形变等,卡接的具体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豁口104以及第二豁口8的设置可便于微波消融针能同时通过第一豁口104和第二豁口8安装于安装槽9内。其中,当临床医师针对人体内浅部脏器的手术时,临床医师可以通过其经验和手感将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临床医师通过微波消融针处理人体内浅部脏器后,临床医师需要处理人体内深部脏器时,临床医师无需将微波消融针从人体内拔出,只需通过本装置上的第一豁口104以及第二豁口8即可将微波消融针安装于安装槽9内,实现微波消融针与本装置的结合,以便于临床医师通过本装置对人体内的深部脏器的待处理部进行引导定位,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人体内的肿瘤组织位置的把控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此外,当临床医师无法对人体内的待处理部进行准确把控时,临床医生可通过本装置上的第一豁口104以及第二豁口8,使本装置与微波消融针相结合,以便于临床医师通过本装置对人体内的待处理部进行引导定位,即刺入端能够依次通过开口3和通口15刺入待处理部位,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人体内的肿瘤组织位置的把控精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如图1-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纵向部21内设置有检测件10,检测件10为长条状的金属件;其中,检测件10的长度方向与纵向部21的轴心方向平行,检测件10用于配合检测装置检测刺入端刺入待处理部位的角度。
具体地,检测件10的长度方向与纵向部21的轴心方向平行,此结构设计,可便于检测装置与安装部2和支撑部1相配合,以使检测装置检测刺入端刺入待处理部位的角度。检测装置为上述内容所提及的B超或CT,检测装置为现有技术。检测装置与检测件10相配合的具体检测步骤为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检测件10的长度为10-20mm。
如图1-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开口3呈圆形;其中,底板101背离底座5的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刻度11,第一刻度11沿开口3的一周分布于底板101上,支撑耳102背离安装部2的一侧面上具有第二刻度12。
具体地,开口3呈圆形,此结构设计,可便于临床医师通过第一刻度11直观的得出底板101相对底座5所调整的角度。第二刻度12可方便临床医师确定安装部2与支撑耳102之间角度关系。安装部2以及导向块7上均具有指示标志13。当安装部2于支撑耳102上由滑动状态变为伫立状态时,指示标志13所指示的第二刻度12的数值,为安装部2与支撑耳102之间的角度数值。当底板101于底座5上由转动状态变为停止状态时,指示标志13所指示的第一刻度11的数值,为底板101相对于底座5所转动的角度的数值。
第一刻度11以及第二刻度12的具体设置方法为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1),其底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开口(3);
安装部(2),安装于所述支撑部(1)的底面上方,用于安装微波消融针,且所述微波消融针的刺入端能通过所述开口(3)刺入人体的待处理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2)与所述支撑部(1)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部(2)能靠近或远离所述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
底板(101)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01)上的至少一个呈弧状的支撑耳(102),所述底板(101)上具有所述开口(3),所述支撑耳(102)跨于所述开口(3)上,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支撑耳(102)设置导向槽(103);
其中,所述安装部(2)与所述导向槽(103)滑动配合,以使所述安装部(2)沿所述导向槽(103)的开设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包括:
纵向部(21)和导向凸起(22),所述凸起(22)设于所述纵向部(21)的侧壁上,所述凸起(22)的个数与所述支撑耳(102)的个数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凸起(22)伸入所述导向槽(103)内,并与所述导向槽(103)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22)背离所述纵向部(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件(4);
其中,所述锁紧件(4)用于配合所述支撑部(1)将所述安装部(2)锁紧或解除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01)背离所述支撑耳(1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沿所述竖直方向设置有贯穿的通口(15),所述通口(15)与所述开口(3)连通;
其中,所述刺入端能够依次通过所述开口(3)和所述通口(15)刺入所述待处理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01)背离所述底座(5)的端面上设有导槽(6),所述导槽(6)沿所述底板(101)的周向延伸,所述底座(5)的周侧上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块(7);
其中,所述底板(101)与所述底座(5)相贴合,所述导向块(7)与所述导槽(6)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01)的周侧上具有第一豁口(104),所述第一豁口(104)朝所述开口(3)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开口(3)连通,所述支撑耳(102)位于所述第一豁口(104)的一侧;
所述底座(5)的周侧上具有第二豁口(8),所述第二豁口(8)朝所述通口(15)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通口(15)连通;
所述纵向部(21)与所述第一豁口(104)相对的一侧为第一侧,所述纵向部(21)背离所述第一侧的一侧为第二侧,所述第一侧朝所述第二侧凹陷于所述纵向部上形成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用于安装所述微波消融针;
其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能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豁口(104)和所述第二豁口(8)安装于所述安装槽(9)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部(21)内设置有检测件(10),所述检测件(10)为长条状的金属件;
其中,所述检测件(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部(21)的轴心方向平行,所述检测件(10)用于配合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刺入端刺入所述待处理部位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3)呈圆形;
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面上具有第一刻度(11),所述第一刻度(11)沿所述开口(3)的一周分布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支撑耳(102)背离所述安装部(2)的一侧面上具有第二刻度(12)。
CN202320909965.7U 2023-04-21 2023-04-21 辅助定位装置 Active CN219538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9965.7U CN219538485U (zh) 2023-04-21 2023-04-21 辅助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9965.7U CN219538485U (zh) 2023-04-21 2023-04-21 辅助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8485U true CN219538485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9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9965.7U Active CN219538485U (zh) 2023-04-21 2023-04-21 辅助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8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01204U (zh) 消融针组件及消融系统
Pruitt et al. Complication avoidance in laser interstitial thermal therapy: lessons learned
Jethwa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thermometry-guided laser-induced thermal 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neoplasms: initial experience
US8747418B2 (en) Trajectory guide
US7722565B2 (en) Access system
US20090012388A1 (en) Interventional device
Hall et al. 3-Tesla intraoperative MR imaging for neurosurgery
WO2018064239A1 (en) Modulated ultra-sound compatible artificial cranial prosthesis
CN107928787A (zh) 医用多功能通针
CN105496469B (zh) 一种骨髓穿刺针
CN219538485U (zh) 辅助定位装置
Cha et 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zones in ex vivo bovine and in vivo porcine livers: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internally cooled electrodes and internally cooled wet electrodes
US20210338267A1 (en) 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 and treatment methods
Mohyeldin et al. Stereotactic biopsy platforms with intraoperative imaging guidance
Giordano et al. Use of frameless stereotactic navigation system combined with 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5-aminolevulinic acid
Yeates et al. Simplified and accurate CT-guided needle biops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sions
WO2016090629A1 (zh) 具穿刺导引功能之超音波探头
EP1854501B1 (en) Anchoring catheter needle for internally irradiating a tumor in a body part
CN101773404A (zh) 磁共振兼容穿刺针
CN106923827A (zh) 由mri引导的hifu治疗动物肿瘤的专用线圈
CN105832385A (zh) 一种穿刺针的术中滑动定位支撑机构
US20210128196A1 (en) Modular tissue retracto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7898490A (zh) 万向穿刺定位器
CN208114636U (zh) 万向穿刺定位器
Varro et al. Laser navigation f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