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6140U -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6140U
CN219536140U CN202320529615.8U CN202320529615U CN219536140U CN 219536140 U CN219536140 U CN 219536140U CN 202320529615 U CN202320529615 U CN 202320529615U CN 219536140 U CN219536140 U CN 219536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damping
phone
cavity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96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思睿
曾炯捷
刘金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esi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esi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esi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esi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96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6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6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6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板减震外壳技术领域,包括外框,其中,外框对称两端均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用于减缓手机左右晃动的第二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之间外框底部设有减缓手机前后移动的第一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在外框两端腔体内滑动,外框中部设有支撑手机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方形成放置手机的固定槽,该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中,在手机发生掉落后,手机外部外框与地面发生碰撞,使得外框产生形变,通过设置第一减震装置防止在碰撞到地面减缓手机前后撞击的力度,同时,在第一减震装置两侧设置的第二减震装置,当手机左右产生晃动时,在第二减震装置的缓冲作用下,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以此避免手机受损,防止掉落时划伤手机。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板减震外壳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的使用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现有技术中的手机,除了时钟、通话、短信等基本功能外,还支持各类输入法、视频播放、拍照、摄像和导航等多种功能,因而,为了保证手机的续航性能,需要对其该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针对减震手机来说,现有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313906U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防护功能的手机,包括手机、主板、定位机构、减震机构和保护外壳,所述手机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主板,主板的外部设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有聚四氟乙烯主体,聚四氟乙烯主体的外侧壁上覆盖有高聚物保护层,所述聚四氟乙烯主体的内侧壁上涂抹有负离子层,聚四氟乙烯主体靠近主板的一侧设有等间距的微孔,所述主板两端的保护外壳内部皆设有等间距的定位机构,所述主板一侧的保护外壳内部设有等间距的减震机构,所述主板的另一侧安装有显示屏。
由此可知,现有的手机在内部减震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手机发生掉落后,容易发生内部组件偏移、受损等情况,不利于该手机的持续运行,而且手机在使用时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使得手机划伤,从而影响手机的外观,长此以往,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能够对手机起到减震作用的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在手机发生掉落后,手机外部外框与地面发生碰撞,使得外框产生形变,通过设置第一减震装置防止在碰撞到地面减缓手机前后撞击的力度,同时,在第一减震装置两侧设置的600,当手机左右产生晃动时,在600的缓冲作用下,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以此避免手机受损,防止掉落时划伤手机。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其包括外框,其中,外框对称两端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用于减缓手机左右晃动的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之间外框底部设有减缓手机前后移动的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在外框两端腔体内滑动,所述外框中部设有支撑手机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形成放置手机的固定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推杆、推块和第一弹簧,所述推杆固定连接在推块上端,两侧所述推块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支撑板底部开设的活动腔内活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由减震板和减震垫组成,所述减震板前端呈向内凹凸形状,且所述减震板与减震垫前端配合,所述减震板一侧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和外框底部同一条垂直线上均开设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孔呈斜角对称分布,所述摄像孔之间开设有探照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板在空腔内滑动连接,所述推杆底部与支撑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杆与两端减震垫错位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中,在手机发生掉落后,手机外部外框与地面发生碰撞,使得外框产生形变,通过设置第一减震装置防止在碰撞到地面减缓手机前后撞击的力度,同时,在第一减震装置两侧设置的第二减震装置,当手机左右产生晃动时,在第二减震装置的缓冲作用下,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以此避免手机受损,防止掉落时划伤手机。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00、外框;101、摄像孔;102、探照孔;
200、支撑板;201、固定槽;202、空腔;
300、第一减震装置;301、推杆;302、推块;303、第一弹簧;
400、第二减震装置;401、第二弹簧;402、减震板;403、减震垫;
500、活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手机在内部减震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手机发生掉落后,容易发生内部组件偏移、受损等情况,不利于该手机的持续运行,而且手机在使用时难免会遇到磕磕碰碰,使得手机划伤,从而影响手机的外观,长此以往,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外壳100,其中,外壳100对称两端均开设有空腔202,空腔202内部设有用于减缓手机左右晃动的第二减震装置400,且第二减震装置400之间外壳100底部设有减缓手机前后移动的第一减震装置300,当手机掉落时,通过设置第一减震装置300,在手机外壳100撞击地面时,第一减震装置300在外壳100两端腔体内滑动,外壳100中部设有支撑手机的支撑板200,支撑板200上方形成放置手机的固定槽201,使得手机向第一减震装置300一侧推动,在第一减震装置300的作用下,减缓手机的移动,从而对手机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由于手机掉落碰撞的不可控性,因此,通过设置第二减震装置400,在手机左右移动时对左右方向的撞击起到减缓作用。
优选的,第一减震装置300包括推杆301、推块302和第一弹簧303,将推杆301固定连接在推块302上端,两侧推块30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3,当手机掉落撞击时,推块302向一侧拉动第一弹簧303,第一弹簧303在支撑板200底部开设的活动腔500内活动,在第一弹簧303的弹性作用下向对侧拉动推块302,从而减缓手机的撞击力度,以此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
其次,第二减震装置400由减震板402和减震垫403组成,减震板402前端呈向内凹凸形状,且减震板402与减震垫403前端配合,减震板402一侧与空腔202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01,当手机左右撞击时,手机向一侧推动减震垫403,在减震垫403的缓冲作用下,对手机撞击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减震板402向一侧压缩第二弹簧401,在第二弹簧401的反作用力下,抵消一部分撞击力,从而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在固定槽201和外壳100底部同一条垂直线上均开设有摄像孔101,摄像孔101呈斜角对称分布,摄像孔101之间开设有探照孔102,其目的在于:便于与手机摄像头和探照灯配配合,避免遮挡。
除此之外,通过减震板402在空腔202内滑动连接,推杆301底部与支撑板200上表面滑动连接,推杆301与两端减震垫403错位配合,在手机受到撞击时,推杆301和减震垫403在支撑板200上滑动,从而减缓手机受到的撞击,以此对手机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示,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手机安装在外壳100中的固定槽201内,通过外壳100底部的支撑板200支撑,在手机掉落时,手机与地面接触,使得手机与地面撞击,当地面与外壳100前后两端接触时,由于外部对外壳100挤压,使得外壳100内部手机向一侧推动推杆301,于是,第一弹簧303向一侧拉伸,在第一弹簧303的弹性作用下,第一弹簧303向对侧拉动推块302,从而减缓手机前后的撞击力度,当手机左右撞击时,手机向一侧推动减震垫403,减震垫403减缓一部分撞击力,此时,减震垫403推动减震板402和第二弹簧401,将第二弹簧401压缩,在第二弹簧401的反作用力下,推动手机向对侧移动,从而防止手机过度撞击,使得手机内部电器受到损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00),其中,外框(100)对称两端均开设有空腔(202),所述空腔(202)内部设有用于减缓手机左右晃动的第二减震装置(400),所述第二减震装置(400)之间外框(100)底部设有减缓手机前后移动的第一减震装置(300),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00)在外框(100)两端腔体内滑动,所述外框(100)中部设有支撑手机的支撑板(200),所述支撑板(200)上方形成放置手机的固定槽(2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300)包括推杆(301)、推块(302)和第一弹簧(303),所述推杆(301)固定连接在推块(302)上端,两侧所述推块(30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3),所述第一弹簧(303)在支撑板(200)底部开设的活动腔(500)内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装置(400)由减震板(402)和减震垫(403)组成,所述减震板(402)前端呈向内凹凸形状,且所述减震板(402)与减震垫(403)前端配合,所述减震板(402)一侧与空腔(202)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201)和外框(100)底部同一条垂直线上均开设有摄像孔(101),所述摄像孔(101)呈斜角对称分布,所述摄像孔(101)之间开设有探照孔(10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402)在空腔(202)内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01)底部与支撑板(200)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杆(301)与两端减震垫(403)错位配合。
CN202320529615.8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Active CN219536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615.8U CN219536140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9615.8U CN219536140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6140U true CN21953614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9615.8U Active CN219536140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6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7298B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计算机主机箱
CN219536140U (zh) 一种智能手机主板减震外壳
CN201489824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的减振装置
CN212967541U (zh) 一种防潮防震式继电器
CN2107209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屛的防静电保护装置
CN218455075U (zh)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笔记本金属外壳
CN207864523U (zh) 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
CN108037657A (zh) 一种抗摔式智能手表
CN215581626U (zh) 一种具有应急防摔保护的无线麦克风
CN215243839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打印机
CN210109672U (zh) 一种具有防摔减震功能的数据采集器
CN210318337U (zh) 一种卡接式计算机抗震底座
CN111372150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抗撞击音响
CN214591561U (zh) 一种抗冲击耐摔手机屏
CN215871482U (zh) 一种户外搜救卫星电话
CN219555026U (zh) 一种手机主板保护壳
CN207399315U (zh) 一种手机的减震结构
CN212966925U (zh) 一种基于dsp的lcd液晶显示模
CN109002109A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减震装置
CN210430620U (zh)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结构的弱电箱
CN210428415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14954746U (zh) 一种防摔平板
CN212115573U (zh) 一种防震交换机
CN112650004A (zh) 电子设备
CN216527882U (zh) 一种缓冲减震保护型液晶拼接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