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5175U -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5175U
CN219535175U CN202320870486.9U CN202320870486U CN219535175U CN 219535175 U CN219535175 U CN 219535175U CN 202320870486 U CN202320870486 U CN 202320870486U CN 219535175 U CN219535175 U CN 219535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rod
hemisphere
lightning
charge collection
navigation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04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珍
邵曼
田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u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u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u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ux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04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5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5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5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包括底框体和避雷组件;底框体套设于航标灯外侧;避雷组件设置于底框体顶部,包含避雷针体和电荷收集半球;其中,所述底框体顶端一体式设置有接地棒,所述避雷针体与接地棒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其技术要点为:通过设计可拆分的电荷收集半球,结合底座进行使用,利用底座完成对整个电荷收集半球的支撑处理,电荷收集半球上配设的上、下圈体可对电荷收集半球本身进行定位,同时方便空气进入;通过在球罩内设置可变高阻单位,在将电荷收集半球组装完成后即可使得弹性件带动弧形片完成对球罩内壁的挤压,从而实现对整个电荷收集半球与接地棒的电性连接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背景技术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传统的避雷针通常采用针体和接地棒组成,同时避雷针体上还会配设电荷收集半球,该半球为一体式结构,同时电荷收集半球与针体之间会形成空气间隙,并会在电荷收集半球内安装可变高阻单元,使得该避雷针在与雷电接触时,电荷收集半球表面会充满负电荷,并电势上升,电能经过可变高阻单元后进入接地棒。
但在上述技术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传统避雷针的电荷收集半球为一体式结构,其表面产生的空气间隙缺口容易导致外界的雨水进入到电荷收集半球内,同时位于电荷收集半球内的可变高阻单元通常需要穿过电荷收集半球和对应的针体,并通过螺丝进行固定安装,或是进行一体式装配,不便进行后续的检查工作,在发生损坏时会导致整个避雷针整体报废,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设计可拆分的电荷收集半球,结合底座进行使用方便定位安装,结合可变高阻单位的结构设计,便于电荷收集半球内部进行检修处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包括底框体和避雷组件;
底框体套设于航标灯外侧,起到对应航标灯的有效防护;
避雷组件设置于底框体顶部,包含避雷针体和电荷收集半球;
其中,所述底框体顶端一体式设置有接地棒,所述避雷针体与接地棒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电荷收集半球套设于避雷针体的外侧,且电荷收集半球内部安装有可变高阻单位,该处的可变高阻单位可采用压敏电阻,该处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在背景技术中已经详细说明,故在此不多作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框体外侧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框体,所述框体均为弧形结构,且各个框体之间所围成的区域供航标灯装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地棒表面与避雷针体连接端的位置处焊接有底座,所述避雷针体与底座螺旋式连接,方便进行拆分,且电荷收集半球置于底座上表面,该处的电荷收集半球在使用时位置稳定,方便进行拆装,避免使用到螺丝等其他固定零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荷收集半球包含螺旋式连接的球罩和底盘,在使用时球罩和底盘螺旋紧固;
其中,所述球罩的顶点处设有上圈体,该处的上圈体完成对避雷针体的定位,同时也使得空气能够从上圈体上的各个间隙通口进入;
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圈体,所述避雷针体依次穿过下圈体和上圈体;所述上圈体和下圈体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间隙通口,各个所述间隙通口均与电荷收集半球内腔连通,供空气进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定位件,所述底盘下表面开设定位槽,供所述定位件卡入;所述可变高阻单位、定位槽、定位件以及接地棒之间依次实现电路连通,并在所述接地棒的底侧设置与地网连接的接地线,该处的接地线与地下的地网连接,从而将雷电引入地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变高阻单位的一端通过设置连接杆与下圈体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上焊接有弧形片,在所述球罩和底盘组装状态下,所述弧形片始终与球罩的内壁贴附,保证电路连通,同时也体现了可变高阻单位的使用灵活性。
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通过设计可拆分的电荷收集半球,结合底座进行使用,利用底座完成对整个电荷收集半球的支撑处理,电荷收集半球上配设的上、下圈体可对电荷收集半球本身进行定位,同时方便空气进入,并避免传统结构发生雨水渗入的情况;
本方案中,通过在球罩内设置可变高阻单位,在将电荷收集半球组装完成后即可使得弹性件带动弧形片完成对球罩内壁的挤压,从而实现对整个电荷收集半球与接地棒的电性连接处理,同时也便于对可变高阻单位进行更换或是维修,保证整体结构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荷收集半球在拆分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棒和避雷针体连接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高阻单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框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底框体;101、框体;2、接地棒;3、避雷针体;4、电荷收集半球;401、球罩;402、底盘;5、上圈体;6、下圈体;7、可变高阻单位;8、底座;9、定位件;10、定位槽;11、间隙通口;12、接地线;13、连接杆;14、弹性件;15、弧形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设计可拆分的电荷收集半球,结合底座进行使用方便定位安装,结合可变高阻单位的结构设计,便于电荷收集半球内部进行检修处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所示,包括底框体1和避雷组件;
底框体1套设于航标灯外侧,且底框体1与航标灯之间可通过设置螺丝固定连接,起到对整个航标灯的防护作用,同时也对避雷组件进行支撑;
避雷组件设置于底框体1顶部,包含避雷针体3和电荷收集半球4;
其中,底框体1顶端一体式设置有接地棒2,避雷针体3与接地棒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电荷收集半球4套设于避雷针体3的外侧,且电荷收集半球4内部安装有可变高阻单位7,该处的可变高阻单位7采用压敏电阻。
在一些示例中,底框体1外侧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框体101,框体101均为弧形结构,且各个框体101之间所围成的区域供航标灯装入,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改变对应框体101的数量,从而起到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
参照图6即可看出,单个框体101的底端纵向插入底框体1的底部,单个框体101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和顶端位置均通过设置一个固定圈进行定位,两组固定圈内设圈筒,可进行螺旋式连接,从而使得对应的框体101可进行拆分,方便进行维修和更换。
在一些示例中,接地棒2表面与避雷针体3连接端的位置处焊接有底座8,避雷针体3与底座8螺旋式连接,且电荷收集半球4置于底座8上表面;电荷收集半球4包含螺旋式连接的球罩401和底盘402,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分;
其中,球罩401的顶点处设有上圈体5,该上圈体5表面的间隙通口11供空气进入;底盘40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圈体6,避雷针体3依次穿过下圈体6和上圈体5;上圈体5和下圈体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间隙通口11,各个间隙通口11均与电荷收集半球4内腔连通,供空气进入。
在一些示例中,底座8的上表面设有定位件9,底盘402下表面开设定位槽10,供定位件9卡入,该处的定位件9可采用刚性的卡扣,利用电荷收集半球4的自重和底盘402上的定位槽10即可确保电荷收集半球4与底座8连接后的稳固性,同时定位件9与定位槽10的连接可实现电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可拆分的电荷收集半球4,结合底座8进行使用,利用底座8完成对整个电荷收集半球4的支撑处理,电荷收集半球4上配设的上、下圈体可对电荷收集半球4本身进行定位,同时方便空气进入,并避免传统结构发生雨水渗入的情况。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介绍了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中关于可变高阻单位的具体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可变高阻单位7、定位槽10、定位件9以及接地棒2之间依次实现电路连通,并在接地棒2的底侧设置与地网连接的接地线12,该接地线12可与埋设于地下的接地网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可变高阻单位7的一端通过设置连接杆13与下圈体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14,且弹性件14的自由端上焊接有弧形片15,在球罩401和底盘402组装状态下,弧形片15始终与球罩401的内壁贴附。
在具体装配过程中,使用者将可变高阻单位7上的连接杆13一端与下圈体6外壁螺旋连接后,而后将球罩401和底盘402螺旋式连接,此时可变高阻单位7上的弧形片15与球罩401内壁贴附,并使得弹性件14压缩,在弹性件14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确保了弧形片15与球罩401之间紧贴,同时也避免连接杆13与下圈体6发生松脱的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球罩401内设置可变高阻单位7,在将电荷收集半球4组装完成后即可使得弹性件14带动弧形片15完成对球罩401内壁的挤压,从而实现对整个电荷收集半球4与接地棒2的电性连接处理,同时也便于对可变高阻单位7进行更换或是维修,保证整体结构的正常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框体(1),其套设于航标灯外侧;和
避雷组件,其设置于底框体(1)顶部,包含避雷针体(3)和电荷收集半球(4);
其中,所述底框体(1)顶端一体式设置有接地棒(2),所述避雷针体(3)与接地棒(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电荷收集半球(4)套设于避雷针体(3)的外侧,且电荷收集半球(4)内部安装有可变高阻单位(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体(1)外侧设有若干可拆卸的框体(101),所述框体(101)均为弧形结构,且各个框体(101)之间所围成的区域供航标灯装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棒(2)表面与避雷针体(3)连接端的位置处焊接有底座(8),所述避雷针体(3)与底座(8)螺旋式连接,且电荷收集半球(4)置于底座(8)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收集半球(4)包含螺旋式连接的球罩(401)和底盘(402);
其中,所述球罩(401)的顶点处设有上圈体(5);
所述底盘(40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下圈体(6),所述避雷针体(3)依次穿过下圈体(6)和上圈体(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体(5)和下圈体(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间隙通口(11),各个所述间隙通口(11)均与电荷收集半球(4)内腔连通,供空气进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上表面设有定位件(9),所述底盘(402)下表面开设定位槽(10),供所述定位件(9)卡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高阻单位(7)、定位槽(10)、定位件(9)以及接地棒(2)之间依次实现电路连通,并在所述接地棒(2)的底侧设置与地网连接的接地线(1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高阻单位(7)的一端通过设置连接杆(13)与下圈体(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弹性件(14),且所述弹性件(14)的自由端上焊接有弧形片(15),在所述球罩(401)和底盘(402)组装状态下,所述弧形片(15)始终与球罩(401)的内壁贴附。
CN202320870486.9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Active CN219535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0486.9U CN2195351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0486.9U CN2195351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5175U true CN21953517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2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0486.9U Active CN21953517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5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55008U (zh) 抗震式室外配电柜
CN219535175U (zh) 一种航标灯上配套的避雷针结构
CN217004260U (zh) 一种具有led路灯铝材壳体的防水结构
CN210219452U (zh) 一种低光强航空障碍灯
CN212541546U (zh) 一种集成化地质灾害监测终端
CN213276005U (zh) 便携式多参数气象采集装置
CN210375189U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地灾监测设备
CN213180902U (zh) 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取样装置
CN109556063B (zh) 一种集供电、网络和控制于一体的城市智慧灯杆
CN210515941U (zh) 一种旅游景区规划用导视装置
CN209710002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太阳能向日支架
CN110715249A (zh) 一种用于小区的便于调节高度和维护的庭院灯
CN218327224U (zh) 一种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
CN212567461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环境监测装置
CN208597044U (zh) 一种带有太阳能板的车棚充电站
CN212377904U (zh) 储控一体的太阳能路灯
CN214793184U (zh)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测量标定设备
CN212781297U (zh) 一种农田用多功能气象站
CN212605595U (zh) 摩托车前部覆盖件
CN212876240U (zh) 一种通信设备用户外安装机柜
CN213513642U (zh) 一种节能的led路灯
CN214202990U (zh) 一种新型户外电子信息展示栏
CN219243109U (zh) 一种固定半球摄像机安装结构
CN107799689A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电池组
CN212614842U (zh) 一种煤矿井下可滑动式防尘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