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500U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500U
CN219533500U CN202320639540.9U CN202320639540U CN219533500U CN 219533500 U CN219533500 U CN 219533500U CN 202320639540 U CN202320639540 U CN 202320639540U CN 219533500 U CN219533500 U CN 219533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curvature
optical power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95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镰田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tat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tat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tat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tats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满足低F值的要求,并且具备良好的光学特性的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由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构成,上述第一透镜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上述第六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且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式。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被摄体的像成像于用于摄像装置的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体摄像元件上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家电产品、信息终端设备、汽车等各种产品中搭载有照相机功能。今后,也认为融合了照相机功能的各种商品开发不断进行。
搭载于这样的设备的摄像镜头要求小型且高分辨性能。
作为现有的以高性能化为目标的摄像镜头,例如已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那样的摄像镜头。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其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双凸形状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凹面朝向物体侧并且凸面朝向像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凹面朝向物体侧并且凸面朝向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双凸形状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的合成焦距与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的关系满足一定的条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13189750号说明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想要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结构来实现低F值化的情况下,周边部的像差校正变得非常困难,无法得到良好的光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平衡良好地满足低F值化的要求,并且具备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了的高分辨率。
另外,关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透镜的面的凸面、凹面、平面是指近轴处的形状。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光焦度是指近轴处的光焦度。极点定义为切平面与光轴垂直地相交的光轴上以外的非球面上的点。光学总长定义为从位于最靠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到摄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光学总长、后焦距为对配置于摄像镜头与摄像面之间的IR截止滤光片、保护玻璃等的厚度进行空气换算而得到的距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由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构成,所述第一透镜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
第一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并且在近轴处将物体侧设为凸面,从而抑制色像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从而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从而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四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从而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五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从而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六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并且在近轴处将像侧设为凸面,从而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二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
通过将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在近轴处设为凹面,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四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
通过将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在近轴处设为凸面,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五透镜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
通过将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近轴处设为凸面,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实现F值为2.4以下的低F值化。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2.25<|r3|/f<30.00
其中,r3是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f是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15<|r6|/T3<75
其中,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T3是从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2)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良好地校正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3)39.5<r11/T5
其中,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3)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4)0.25<f3/(T2/T3)<2.60
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T2是从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3是从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4)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5)-21.25<(D5/f5)×100<-4.00
其中,D5是第五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5)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0.15<(T5/TTL)×100<0.65
其中,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是光学总长。
通过满足条件式(6)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4.75<(r2/r4/|r6|)×100<34.00
其中,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通过满足条件式(7)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8)4.5<|r10|/D5<85.0
其中,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5是第五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通过满足条件式(8)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9)4<|r10|/(D5+T5)<74
其中,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D5是第五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9)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10)21.5<r11/(T4+T5)<100.0
其中,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T4是从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10)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11)38<νd2<73
其中,νd2是第二透镜的对d线的阿贝数。
通过满足条件式(11)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12)-16.5<(D1/f1)×100<-4.0
其中,D1是第一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2)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
(13)-56<(T1/f1)×100<-6
其中,T1是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f1是第一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3)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14)0.2<T1/T2<2.6
其中,T1是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2是从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14)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
(15)18.5<(D3/f3)×100<65.0
其中,D3是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5)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6)。
(16)0.15<(T5/f6)×100<3.50
其中,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f6是第六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6)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7)。
(17)-4.5<f2/f<-1.0
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焦距,f是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7)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
(18)0.5<f3/f4<3.3
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f4是第四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8)的范围,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9)。
(19)2.0<r1/T1<10.5
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T1是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19)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畸变。
另外,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
(20)-10.00<r8/(T3/T4)<-0.12
其中,r8是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T3是从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4是从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20)的范围,能够实现低背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得到平衡良好地满足低F值化的要求,并且各像差良好地被校正了的高分辨率的摄像镜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图。
图中:
ST—开口光阑,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IR—滤光片,IMG—摄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图1、图3、图5及图7分别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4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图。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详细情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包括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其中,第一透镜L1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第六透镜L6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
另外,在第六透镜L6与摄像面IMG(即,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之间配置有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保护玻璃等滤光片IR。另外,可以省略该滤光片IR。
开口光阑ST配置于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之间,因此容易进行畸变的校正。另外,开口光阑ST也可以如实施例4那样位于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只要根据摄像元件的规格适当配置即可。
第一透镜L1具有负的光焦度,在近轴处是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因此,能够抑制色像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二透镜L2具有负的光焦度,在近轴处是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因此,色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以及畸变良好地被校正。
另外,第二透镜L2的形状也可以如实施例4那样,在近轴处为双凹形状。在该情况下,通过两面的负的光焦度,有利于色像差的校正。
第三透镜L3具有正的光焦度,在近轴处是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因此,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以及畸变良好地被校正。
另外,第三透镜L3的形状也可以如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那样,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在此情况下,通过两面的正的光焦度,有利于低背化。进一步地,第三透镜L3的形状也可以如实施例4那样在近轴处是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只要是光焦度为正的形状即可。
第四透镜L4具有正的光焦度,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因此,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以及畸变良好地被校正。
另外,第四透镜L4的形状也可以如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那样,在近轴处是像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在此情况下,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像面弯曲、畸变。
第五透镜L5具有负的光焦度,在近轴处是像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因此,色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以及畸变良好地被校正。
另外,第五透镜L5的形状也可以如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那样,在近轴处是像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在此情况下,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进一步地,第五透镜L5的形状也可以如实施例4那样,在近轴处为双凹形状。在此情况下,通过两面的负的光焦度,有利于色像差的校正。
第六透镜L6具有正的光焦度,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因此,球面像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良好地被校正。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从第一透镜L1到第六透镜L6的所有透镜分别由单透镜构成。在仅单透镜的结构中,能够较多地使用非球面,因此通过在所有的透镜面形成适当的非球面,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实施例1~4的摄像镜头仅由单透镜构成,进行了良好的各像差的校正。另外,与采用接合透镜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制造工时,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制造摄像镜头。
此外,优选全部的透镜面由非球面形成,但根据所要求的性能,也可以对一部分透镜面采用容易制造的球面。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通过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0),起到优选的效果。
(1)2.25<|r3|/f<30.00
(2)15<|r6|/T3<75
(3)39.5<r11/T5
(4)0.25<f3/(T2/T3)<2.60
(5)-21.25<(D5/f5)×100<-4.00
(6)0.15<(T5/TTL)×100<0.65
(7)4.75<(r2/r4/|r6|)×100<34.00
(8)4.5<|r10|/D5<85.0
(9)4<|r10|/(D5+T5)<74
(10)21.5<r11/(T4+T5)<100.0
(11)38<νd2<73
(12)-16.5<(D1/f1)×100<-4.0
(13)-56<(T1/f1)×100<-6
(14)0.2<T1/T2<2.6
(15)18.5<(D3/f3)×100<65.0
(16)0.15<(T5/f6)×100<3.50
(17)-4.5<f2/f<-1.0
(18)0.5<f3/f4<3.3
(19)2.0<r1/T1<10.5
(20)-10.00<r8/(T3/T4)<-0.12
其中,
TTL:光学总长
vd2:第二透镜L2的对d线的阿贝数
D1:第一透镜L1的光轴X上的厚度
D3:第三透镜L3的光轴X上的厚度
D5:第五透镜L5的光轴X上的厚度
T1:从第一透镜L1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T2:从第二透镜L2的像侧的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T3:从第三透镜L3的像侧的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T4:从第四透镜L4的像侧的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T5:从第五透镜L5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L6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f1:第一透镜L1的焦距
f2:第二透镜L2的焦距
f3:第三透镜L3的焦距
f4:第四透镜L4的焦距
f5:第五透镜L5的焦距
f6:第六透镜L6的焦距
r1:第一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11:第六透镜L6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另外,无需全部满足上述的各条件式,通过单独满足各个条件式,能够得到与各条件式对应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通过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a)~(20a),起到更优选的效果。
(1a)2.35<|r3|/f<23.00
(2a)18.5<|r6|/T3<60.0
(3a)43.5<r11/T5<630.0
(4a)0.4<f3/(T2/T3)<2.3
(5a)-19.5<(D5/f5)×100<-6.5
(6a)0.22<(T5/TTL)×100<0.55
(7a)6.5<(r2/r4/|r6|)×100<27.0
(8a)5.5<|r10|/D5<70.0
(9a)4.8<|r10|/(D5+T5)<61.0
(10a)24<r11/(T4+T5)<85
(11a)47<νd2<64
(12a)-16<(D1/f1)×100<-7
(13a)-47<(T1/f1)×100<-9
(14a)0.3<T1/T2<2.2
(15a)23<(D3/f3)×100<56
(16a)0.22<(T5/f6)×100<3.00
(17a)-3.7<f2/f<-1.7
(18a)0.8<f3/f4<2.8
(19a)3<r1/T1<9
(20a)-8.50<r8/(T3/T4)<-0.16,
其中,各条件式的符号与前面的段落中的说明相同。此外,也可以仅将条件式(1a)~(20a)各自的下限值、或仅将上限值应用于各自对应的条件式(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就透镜面的非球面所采用的非球面形状而言,在将光轴方向的轴设为Z、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的高度设为H、将近轴曲率半径设为R、将圆锥系数设为k、将非球面系数设为A4、A6、A8、A10、A12、A14、A16时,由数学式1表示。
[数1]
接着,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实施例。在各实施例中,f表示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Fno表示F值,ω表示半视场角,ih表示最大像高,TTL表示光学总长。另外,i表示从物体侧数起的面编号,r表示近轴曲率半径,d表示光轴上的透镜面间的距离(面间隔),Nd表示d线(基准波长)的折射率,νd表示对d线的阿贝数。另外,关于非球面,在面编号i后附加*(星号)符号来表示。
(实施例1)
将基本的透镜数据示于以下的表1。
[表1]
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实现了F值2.00。另外,如表5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20)。
图2针对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示出了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在球面像差图中示出对于F线(486nm)、d线(588nm)、C线(656nm)的各波长的像差量。另外,像散图中分别示出弧矢像面S上的d线的像差量(实线)、子午像面T上的d线的像差量(虚线)(图4、图6及图8中也相同)。如图2所示,各像差良好地被校正。
(实施例2)
将基本的透镜数据示于以下的表2。
[表2]
/>
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实现了F值2.06。另外,如表5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20)。
图4针对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示出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4所示,各像差良好地被校正。
(实施例3)
将基本的透镜数据示于以下的表3。
[表3]
/>
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实现了F值2.06。另外,如表5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20)。
图6针对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示出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6所示,各像差良好地被校正。
(实施例4)
将基本的透镜数据示于以下的表4。
[表4]
/>
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实现了F值2.20。另外,如表5所示,满足条件式(1)至(20)。
图8针对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示出球面像差(mm)、像散(mm)、畸变(%)。如图8所示,各像差良好地被校正。
表5示出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条件式(1)至(20)的值。
[表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应用于具备照相机功能的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有助于该照相机的低背化及低F值化,并且实现高性能化。

Claims (7)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包括:
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并且,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3)以及(4):
(1)2.25<|r3|/f<30.00
(2)15<|r6|/T3<75
(3)39.5<r11/T5
(4)0.25<f3/(T2/T3)<2.60,
其中,
r3是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是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T3是从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f3是第三透镜的焦距,
T2是从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5)-21.25<(D5/f5)×100<-4.00,
其中,
D5是第五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f5是第五透镜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0.15<(T5/TTL)×100<0.65,
其中,
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TL是光学总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4.75<(r2/r4/|r6|)×100<34.00,
其中,
r2是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4是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6是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8)4.5<|r10|/D5<85.0,
其中,
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5是第五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9)4<|r10|/(D5+T5)<74,
其中,
r10是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5是第五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10)21.5<r11/(T4+T5)<100.0,
其中,
r11是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T4是从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T5是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CN202320639540.9U 2022-04-14 2023-03-27 摄像镜头 Active CN2195335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7064 2022-04-14
JP2022067064A JP2023157269A (ja) 2022-04-14 2022-04-14 撮像レン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500U true CN21953350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9540.9U Active CN219533500U (zh) 2022-04-14 2023-03-27 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57269A (zh)
CN (1) CN21953350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57269A (ja)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0969B (zh) 摄像镜头
CN113640960B (zh) 摄像镜头
CN110618519B (zh) 摄像镜头
CN215833683U (zh) 摄像镜头
US11726300B2 (en) Imaging lens
CN113640953B (zh) 摄像镜头
CN113640968B (zh) 摄像镜头
CN113640946B (zh) 摄像镜头
CN215910711U (zh) 摄像镜头
CN217521427U (zh) 摄像镜头
CN113640945B (zh) 摄像镜头
CN113640959B (zh) 摄像镜头
CN113640975A (zh) 摄像镜头
CN216351478U (zh) 摄像镜头
CN216310385U (zh) 摄像镜头
CN216310378U (zh) 摄像镜头
CN216310376U (zh) 摄像镜头
CN111552055B (zh) 摄像镜头
JP2022163952A (ja) 撮像レンズ
JP2022147670A (ja) 撮像レンズ
CN219533500U (zh) 摄像镜头
CN113253423A (zh) 摄像镜头
CN219916061U (zh) 摄像镜头
CN216351477U (zh) 摄像镜头
CN216310382U (zh) 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