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496U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496U
CN219533496U CN202320629385.2U CN202320629385U CN219533496U CN 219533496 U CN219533496 U CN 219533496U CN 202320629385 U CN202320629385 U CN 202320629385U CN 219533496 U CN219533496 U CN 219533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rystal display
imag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93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田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tat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ntat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tat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ntats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角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小型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以及负的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第一透镜(L1)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第二透镜(L2)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第五透镜(L5)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在该结构中,在将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设为f、将第二透镜(L2)的焦距设为f2、将第五透镜(L5)的焦距设为f5、将第六透镜(L6)的焦距设为f6时,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各条件式:8.00<|f2|/f<40.00,0.80<|f6/f5|<4.00。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像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在摄像镜头中,为了得到分辨率高的清晰的图像,需要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由七片透镜构成的透镜结构由于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的片数较多,因此设计上的自由度较高,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较大的视场角的七片结构的摄像镜头。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具有负的第一透镜、负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正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在该结构的摄像镜头中,通过将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与光学总长的比以及第六透镜的焦距与第七透镜的焦距的比分别抑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了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和各像差的良好的校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2315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镜头,虽然能够比较良好地校正各像差,但难以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及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了的、广角且小型的摄像镜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构成为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第二透镜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第五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
通过将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设为凹面,并且将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设为凹面,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以及小型化的兼顾,一般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以及彗差。另外,通过将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设为凸面,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小型”是指光学总长、即从第一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的比(=光学总长/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较小。
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二透镜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透镜。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和色像差。
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五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从第五透镜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的排列为“负正负”,因此能够对于大范围的波长良好地校正色像差。
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五透镜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透镜。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一边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畸变以及色像差。
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六透镜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透镜。能够更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
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七透镜的像侧的面为设置有拐点的非球面。能够一边确保后焦距一边良好地校正图像周边部的像面弯曲及畸变。另外,能够一边将从摄像镜头射出的光线抑制在主光线角度(CRA:Chief Ray Angle)的范围内一边良好地校正近轴及周边的各像差。
进一步地,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七透镜在近轴处像侧的面为凹面。能够一边确保后焦距,一边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透镜”是指具有光焦度的光学元件。由此,改变光的行进方向的棱镜、平板的滤光片等光学元件不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透镜”中,这些光学元件能够适当地配置于摄像镜头的前后或各透镜间。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3.00<f1/f<-1.00 (1),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1:第一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1),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及广角化的兼顾,一边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以及倍率色像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8.00<|f2|/f<40.00 (2),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2),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另外,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倍率色像差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2.50<f12/f<-1.00 (3),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12: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3),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一边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及像散。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1.00<f3/f<3.00 (4),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4),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另外,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像散、畸变以及色像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30<f3/f4<3.00 (5),
其中,
f3:第三透镜的焦距,
f4:第四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5),能够一边实现广角化,一边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另外,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0.80<|f6/f5|<4.00 (6),
其中,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6:第六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6),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及广角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倍率色像差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5.00<f7/f<-1.00 (7),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7:第七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7),能够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并且良好地校正像散、倍率色像差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2.00<f67/f<10.00 (8),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67: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的合成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8),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1.00<f7/f5<2.50 (9),
其中,
f5:第五透镜的焦距,
f7:第七透镜的焦距。
通过满足条件式(9),能够一边确保后焦距,一边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和倍率色像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
-2.00<R1r/R2f<-0.40 (10),
其中,
R1r: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f: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通过满足条件式(10),能够良好地校正彗差和倍率色像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0.40<R2f/R2r<1.30 (11),
其中,
R2f: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r: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通过满足条件式(11),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及广角化,一边良好地校正像散及色像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1.20<R1r/D12<3.50 (12),
其中,
R1r: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12: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12),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另外,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3):
-3.50<R2f/D12<-1.20 (13),
其中,
R2f: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12: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通过满足条件式(13),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及广角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倍率色像差和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4):
1.20<R5r/R5f<4.00 (14),
其中,
R5f: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5r: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通过满足条件式(14),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一边良好地校正像散、畸变、色像差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5):
0.70<T4/T3<1.60 (15),
其中,
T3: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T4:第四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通过满足条件式(15),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一边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6):
1.20<T6/T7<4.50 (16),
其中,
T6:第六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T7:第七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通过满足条件式(16),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一边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7):
-35.00<f7/T7<-10.00 (17),
其中,
f7:第七透镜的焦距。
T7:第七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通过满足条件式(17),能够一边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一边良好地校正畸变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8),
1.00<D45/D56<5.00 (18),
其中,
D45:从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D56:从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18),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以及彗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9):
0.15<D67/f<0.55 (19),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D67:从第六透镜的像侧的面到第七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满足条件式(19),能够一边确保后焦距一边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广角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像散以及倍率色像差。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0)。通过满足条件式(20),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像差。
νd2<45.0 (20),
其中,
νd2: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更良好地校正色像差,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1):
45.0<νd3 (21),
其中,
νd3: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更良好地校正色像差,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2):
45.0<νd4 (22),
其中,
νd4: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更良好地校正色像差,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3):
νd5<35.0 (23),
其中,
νd5: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更良好地校正色像差,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4):
35.0<νd6 (24),
其中,
νd6: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更良好地校正色像差,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5):
νd7<35.0 (25),
其中,
νd7:第七透镜的阿贝数。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6):
1.50<TTL/f<3.00 (26),
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TTL:从第一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另外,在摄像镜头与像面之间大多配置有红外线截止滤光片、保护玻璃等插入物,但在本说明书中,关于这些插入物的光轴上的距离,使用空气换算长度。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7):
0.50<TTL/(2×ih)<1.40 (27),
其中,
TTL:从第一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ih:摄像元件的像面上的最大像高。
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为了得到足够明亮的图像,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8):
0.35<Dep/ih (28),
其中,
Dep:入射光瞳的直径,
ih:摄像元件的像面上的最大像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从第一透镜到第七透镜的各透镜隔开空气间隔排列。通过采用单透镜的结构,容易由塑料材料形成全部的透镜,因此能够抑制摄像镜头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中,优选将从第一透镜到第七透镜的各透镜的两面形成为非球面。通过在所有的透镜的两面形成非球面,能够从近轴到透镜周边部更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在将视场角设为2ω时,优选满足110°≤2ω。通过满足本条件式,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和广角化。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具有高分辨率且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广角的摄像镜头。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中,各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因此能够抑制透镜的片数,还能够通过透镜材料的使用量的抑制来实现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数值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以及畸变的像差图。
图3是表示数值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
图5是表示数值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
图7是表示数值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
图9是表示数值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
图11是表示数值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摄像镜头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的像差图。
图中:
X—光轴,ST—光阑,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L7—第七透镜,IR—滤光片,IM—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图3、图5、图7、图9以及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值实施例1~6的摄像镜头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主要参照数值实施例1的剖视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具有: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从第一透镜L1到第七透镜L7的各透镜隔着空气间隔排列。在第七透镜L7与摄像元件的像面IM之间配置有滤光片IR。也可以省略该滤光片IR。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各透镜的光焦度是指近轴下光焦度。
第一透镜L1是以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由塑料材料形成的透镜。另外,第一透镜L1的形状只要是像侧的面在近轴处为凹面的形状即可。数值实施例6是在近轴处为双凹形状的例子。
另外,根据组装有摄像镜头的照相机的用途,有时更期望由玻璃材料形成第一透镜L1。在例如搭载于无人飞行器、车辆的照相机的摄像镜头中,第一透镜L1与外部空气接触,暴露于严酷的环境下,因此优选由耐热性、耐候性等优异的玻璃材料形成。
第二透镜L2具有正的光焦度。另外,第二透镜L2的光焦度不限定为正。数值实施例4-6的摄像镜头是光焦度为负的透镜结构的例。
第二透镜L2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另外,第二透镜L2的形状只要是物体侧的面在近轴处为凹面的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在近轴处为双凹形状。
第三透镜L3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数值实施例4以及5的第三透镜L3是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的例子。此外,第三透镜L3的形状也可以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在第三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设置有光阑ST。
第四透镜L4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数值实施例5的第四透镜L4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的例子。另外,第四透镜L4的形状也可以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
第五透镜L5具有负的光焦度。
第五透镜L5是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另外,第五透镜L5也可以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只要是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的形状即可。
第六透镜L6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凸面的弯月形状。此外,第六透镜L6也可以在近轴处为双凸形状,只要是光焦度为正的形状即可。
第七透镜L7是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数值实施例2以及3的第七透镜L7是在近轴处为双凹形状的例子。另外,第七透镜L7的形状也可以是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的弯月形状。另外,从摄像镜头的小型化、各像差的良好的校正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七透镜L7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
第六透镜L6的像侧的面以及第七透镜L7的像侧的面是设置有拐点的非球面。在此,拐点是指在曲线上曲率的符号变化的点,是指按照透镜面上的曲线弯曲的方向变化的点。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中的第六透镜L6的像侧的面以及第七透镜L7的像侧的面分别是具有极点的非球面。由此,不仅能够良好地校正轴上的色像差,还能够良好地校正轴外的倍率色像差,并且能够将从摄像镜头射出的光线适当地抑制在CRA的范围内。另外,根据要求的光学性能、摄像镜头的小型化或低背化的程度,也可以使第六透镜L6的像侧的面为没有拐点的非球面。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1)~(28):
-3.00<f1/f<-1.00 (1)
8.00<|f2|/f<40.00 (2)
-2.50<f12/f<-1.00 (3)
1.00<f3/f<3.00 (4)
0.30<f3/f4<3.00 (5)
0.80<|f6/f5|<4.00 (6)
-5.00<f7/f<-1.00 (7)
2.00<f67/f<10.00 (8)
1.00<f7/f5<2.50 (9)
-2.00<R1r/R2f<-0.40 (10)
0.40<R2f/R2r<1.30 (11)
1.20<R1r/D12<3.50 (12)
-3.50<R2f/D12<-1.20 (13)
1.20<R5r/R5f<4.00 (14)
0.70<T4/T3<1.60 (15)
1.20<T6/T7<4.50 (16)
-35.00<f7/T7<-10.00 (17)
1.00<D45/D56<5.00 (18)
0.15<D67/f<0.55 (19)
νd2<45.0 (20)
45.0<νd3 (21)
45.0<νd4 (22)
νd5<35.0 (23)
35.0<νd6 (24)
νd7<35.0 (25)
1.50<TTL/f<3.00 (26)
0.50<TTL/(2×ih)<1.40 (27)
0.35<Dep/ih (28)其中,
f: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1:第一透镜L1的焦距,
f2:第二透镜L2的焦距,
f3:第三透镜L3的焦距,
f4:第四透镜L4的焦距,
f5:第五透镜L5的焦距,
f6:第六透镜L6的焦距,
f7:第七透镜L7的焦距,
f12: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合成焦距,
f67:第六透镜L6与第七透镜L7的合成焦距,
R1r:第一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f: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2r:第二透镜L2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5f:第五透镜L5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5r:第五透镜L5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12:从第一透镜L1的像侧的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D45:从第四透镜L4的像侧的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D56:从第五透镜L5的像侧的面到第六透镜L6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D67:从第六透镜L6的像侧的面到第七透镜L7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X上的距离,
T3:第三透镜L3的光轴X上的厚度,
T4:第四透镜L4的光轴X上的厚度,
T6:第六透镜L6的光轴X上的厚度,
T7:第七透镜L7的光轴X上的厚度,
vd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νd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d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d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νd6:第六透镜L6的阿贝数,
νd7:第七透镜L7的阿贝数,
TTL:从第一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IM的光轴X上的距离,
ih:像面IM上的最大像高,
Dep:入射光瞳的直径。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10°≤2ω,
其中,
ω:半视场角。
此外,不需要满足全部上述条件式,通过单独满足上述各条件式的每一个,能够分别得到与各条件式对应的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通过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a)~(25a),起到更优选的效果:
-2.50<f1/f<-1.20 (1a),
10.00<|f2|/f<35.00 (2a),
-2.20<f12/f<-1.20 (3a),
1.20<f3/f<2.60 (4a),
0.50<f3/f4<2.60 (5a),
1.00<|f6/f5|<2.00 (6a),
-4.00<f7/f<-1.20 (7a),
2.50<f67/f<9.00 (8a),
1.20<f7/f5<2.20 (9a),
-1.80<R1r/R2f<-0.60 (10a),
0.50<R2f/R2r<1.20 (11a),
1.40<R1r/D12<3.00 (12a),
-3.20<R2f/D12<-1.40 (13a),
1.40<R5r/R5f<3.20 (14a),
0.80<T4/T3<1.50 (15a),
1.50<T6/T7<4.00 (16a),
-30.00<f7/T7<-12.00 (17a),
1.50<D45/D56<4.00 (18a),
0.20<D67/f<0.50 (19a),
15.0<νd2<45.0 (20a),
45.0<νd3<95.0 (21a),
45.0<νd4<95.0 (22a),
15.0<νd5<35.0 (23a),
35.0<νd6<95.0 (24a),
15.0<νd7<35.0 (25a)。
关于上述条件式(1a)~(19a),作为其下限值或上限值,可以应用分别对应的条件式(1)~(19)的下限值或上限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非球面形成各透镜的透镜面。这些非球面的非球面式示于下式。
[数1]
其中,
Z:光轴方向的距离,
H: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相距光轴的距离,
C:近轴曲率(=1/r,r是近轴曲率半径),
k:圆锥常数,
An:第n阶非球面系数。
接着,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的数值实施例。在表示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各表中,f表示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Fno表示F值,ω表示半视场角,ih表示像面IM的最大像高,TTL表示从第一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到像面IM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i表示从物体侧数起的面编号,r表示近轴曲率半径,d表示光轴X上的面间距离,nd表示基准波长588nm下的折射率,νd表示该基准波长下的阿贝数。另外,在面编号附加有*(星号)符号的面为非球面。
数值实施例1
基本的透镜数据[表1]
单位mm
f=5.052
Fno=2.03
ω(°)=85.1
ih=6.5
TTL=13.95
[表2]
图2是分别表示球面像差(mm)、像散(mm)以及畸变(%)的像差图。在像散图以及畸变图中示出基准波长(588nm)下的像差量。另外,在像散图中分别示出弧矢像面(S)以及子午像面(T)(在图4、图6、图8、图10以及图12中也相同)。如图2所示,根据本数值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数值实施例2
基本的透镜数据
[表3]
单位mm
f=4.833
Fno=2.23
ω(°)=83.0
ih=5.9
TTL=12.88
[表4]
如图4所示,通过本数值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数值实施例3
基本的透镜数据
[表5]
单位mm
f=5.264
Fno=2.04
ω(°)=73.9
ih=5.9
TTL=14.37
[表6]
如图6所示,通过本数值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数值实施例4基本的透镜数据[表7]
单位mm
f=4.752
Fno=2.09
ω(°)=72.1
ih=5.5
TTL=12.97
[表8]
如图8所示,通过本数值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数值实施例5
基本的透镜数据
[表9]
单位mm
f=4.981
Fno=1.91
ω(°)=77.9
ih=5.8
TTL=12.81
[表10]
如图10所示,通过本数值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数值实施例6
基本的透镜数据
[表11]
单位mm
f=5.141
Fno=2.10
ω(°)=68.5
ih=5.7
TTL=12.93
[表12]
如图12所示,通过本数值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如以上所说明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尽管是小型以及广角,也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以下,示出与本实施方式的各数值实施例的条件式(1)~(28)对应的值(条件式对应值)。
[表1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应用于具备照相机功能的产品的情况下,能够兼顾该照相机的高性能化和小型化。

Claims (6)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第二透镜;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
第五透镜;
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
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七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在近轴处物体侧为凹面,
所述第五透镜在近轴处像侧为凸面,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8.00<|f2|/f<40.00,
0.80<|f6/f5|<4.00,
其中,
f是透镜系统整体的焦距,
f2是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
f5是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
f6是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50<f12/f<-1.00,
其中,
f12是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合成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f3/f<3.00,
其中,
f3是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0<f7/f<-1.00,
其中,
f7是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20<R1r/D12<3.50,
其中,
R1r是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D12是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D45/D56<5.00,
其中,
D45是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D56是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到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
CN202320629385.2U 2022-04-13 2023-03-27 摄像镜头 Active CN2195334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6400 2022-04-13
JP2022066400A JP2023156816A (ja) 2022-04-13 2022-04-13 撮像レン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496U true CN219533496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9385.2U Active CN219533496U (zh) 2022-04-13 2023-03-27 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56816A (zh)
CN (1) CN21953349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56816A (ja)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7298B2 (en) Imaging lens
CN113640969B (zh) 摄像镜头
CN211180366U (zh) 摄像镜头
US11789234B2 (en) Imaging lens
CN112394479B (zh) 摄像镜头
US10908390B2 (en) Imaging lens
US11914112B2 (en) Imaging lens
US11262543B2 (en) Imaging lens including six lenses of +−++0− refractive powers
US20210325642A1 (en) Imaging lens
US11726300B2 (en) Imaging lens
US11156805B2 (en) Imaging lens
US20190212524A1 (en) Imaging lens
US11947087B2 (en) Imaging lens including five lenses of +-0+- refractive powers
CN109143550B (zh) 摄像镜头
CN113741002A (zh) 摄像镜头
US20220163774A1 (en) Imaging lens
US20220342181A1 (en) Image pickup lens
US20230003975A1 (en) Imaging lens
CN219533496U (zh) 摄像镜头
CN114077039A (zh) 摄像镜头
CN116482838A (zh) 摄像镜头
CN219533494U (zh) 摄像镜头
CN219533495U (zh) 摄像镜头
US20220350112A1 (en) Image pickup lens
CN112444953B (zh) 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