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7875U - 电缆沟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缆沟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7875U
CN219527875U CN202320827645.7U CN202320827645U CN219527875U CN 219527875 U CN219527875 U CN 219527875U CN 202320827645 U CN202320827645 U CN 202320827645U CN 219527875 U CN219527875 U CN 219527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water pump
power supply
cabl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76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76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7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7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7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组件和控制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供电电源,水泵设置于电缆沟内;控制组件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切换开关被配置为使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择一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手动开关,且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手动开关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和水泵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二控制单元包括浮子开关,浮子开关设置于电缆沟内,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浮子开关接触到电缆沟内的液面时,使供电电源和水泵连接;水泵被配置为和供电电源连通时,将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电缆沟外。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多种排水控制方式,且各部件电连接结构简单,进而有效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电缆沟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装置排水技术,尤其是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在敷设时常通过电缆沟中的电缆安装支架对电缆进行分隔固定,并通过盖板盖设在电缆沟的顶部以对电缆沟进行遮盖。
电缆沟在一些强降雨、降雪等天气下,会在电缆沟内形成积水,长期的雨水积存浸泡电缆,致使电缆的绝缘性降低,从而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水泵固定安装在电缆沟里,并通过逻辑电路控制水泵的自动启停,从而实现电缆沟的积水排出。
然而,这种控制方式需要使用多种继电器且电路结构庞大,致使电缆沟排水装置的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能够简化电连接结构,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组件和控制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供电电源,水泵设置于电缆沟内;控制组件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切换开关被配置为使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择一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手动开关,且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手动开关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和水泵之间的连接状态;
第二控制单元包括浮子开关,浮子开关设置于电缆沟内,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浮子开关接触到电缆沟内的液面时,使供电电源和水泵连接;
水泵被配置为和供电电源连通时,将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电缆沟外。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组件还包括接触器,接触器连接于供电电源和水泵之间,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控制单元或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连通或断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电缆沟排水装置还包括测控单元,测控单元和接触器的触点连通,且测控单元具有通信光纤,通信光纤被配置为和外部的网络设备连接,以使测控单元将触点的电信号传输至网络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切换开关为旋转开关,切换开关具有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切换开关旋转至第一档位时,第一控制单元和供电电源连接;切换开关旋转至第二档位时,第二控制单元和供电电源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热继电器,热继电器串联于手动开关,且热继电器被配置为水泵的工作电流产生的温升大于安全温升阈值时,控制供电电源和水泵断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电缆沟排水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一防护单元至少覆盖水泵的进水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第一防护网和第二板体沿电缆沟的深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一防护网环绕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周向外侧并形成容置腔;
第一板体具有开口,水泵的进水口和开口相对,且水泵的进水口位于容置腔;
第二板体和电缆沟的沟底接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二防护单元;
水泵组件包括连通管,连通管第一端和水泵的出水口相连,连通管的第二端位于电缆沟外侧,用于将水泵抽取的积水排出,第二防护单元覆盖连通管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防护单元包括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的形状和连通管的第二端截面形状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水泵通过自身重力沉入电缆沟中。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组件和控制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供电电源,水泵设置于电缆沟内;控制组件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切换开关被配置为使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择一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手动开关,且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手动开关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和水泵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二控制单元包括浮子开关,浮子开关设置于电缆沟内,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浮子开关接触到电缆沟内的液面时,使供电电源和水泵连接;水泵被配置为和供电电源连通时,将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电缆沟外。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多种排水控制方式,且各部件电连接结构简单,进而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中的控制组件的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中的第一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中的测控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缆沟排水装置;110-水泵组件;120-控制组件;130-电缆沟;140-防护组件;150-盖板组件;160-测控单元;170-网络设备;
1101-水泵;1102-进水口;1103-连通管;1104-供电电源;1105-出水口;
1201-热继电器;1202-接触器;1203-空气开关;1204-触点;1205-浮子开关;1206-切换开关;1206a-第一档位;1206b-第二档位;1207-第二控制单元;1208-第一控制单元;1209-第一手动开关;1210-第二手动开关;1211-手动开关;
1301-沟底;
1401-第二防护单元;1402-第二防护网;1403-第一防护单元;1404-第一板体;1405-第一防护网;1406-开口;
1501-盖板;150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现有技术中,电缆在敷设时常通过电缆沟中的电缆安装支架对电缆进行分隔固定,并通过盖板盖设在电缆沟的顶部以对电缆沟进行遮盖。电缆沟在一些强降雨、降雪等天气下,会在电缆沟内形成积水,长期的雨水积存浸泡电缆,致使电缆的绝缘性降低,从而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水泵固定安装在电缆沟里,并通过逻辑电路控制水泵的自动启停,从而实现电缆沟的积水排出。然而,这种控制方式需要使用多种继电器且电路结构庞大,致使电缆沟排水装置的成本增大。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组件和控制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供电电源,水泵设置于电缆沟内;控制组件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切换开关被配置为使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择一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手动开关,且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手动开关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和水泵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二控制单元包括浮子开关,浮子开关设置于电缆沟内,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浮子开关接触到电缆沟内的液面时,使供电电源和水泵连接;水泵被配置为和供电电源连通时,将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电缆沟外。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多种排水控制方式,且各部件电连接结构简单,进而有效降低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详细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100,包括水泵组件110和控制组件120,水泵组件110包括水泵1101和供电电源1104,水泵1101设置于电缆沟130内;控制组件120包括切换开关1206、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切换开关1206被配置为使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择一与供电电源1104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208包括手动开关1211,且第一控制单元1208被配置为通过手动开关1211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之间的连接状态;
第二控制单元1207包括浮子开关1205,浮子开关1205设置于电缆沟130内,第二控制单元1207被配置为浮子开关1205接触到电缆沟130内的液面时,使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连接;
水泵1101被配置为和供电电源1104连通时,将电缆沟130内的积水排出电缆沟130外。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中的控制组件的控制原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100,包括水泵组件110和控制组件120。控制组件120和水泵组件110之间电连接。其中,水泵组件110包括水泵1101和供电电源1104,水泵1101和供电电源1104之间电连接。水泵1101位于电缆沟130的沟槽中,通过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的电连接以控制水泵1101的启动,从而将电缆沟130中的积水排出。
可以理解,控制组件120包括切换开关1206、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通过切换开关1206并联,切换开关1206可通过开合控制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分别和供电电源1104之间的电连接的连通状态,且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择一与供电电源1104连通,从而水泵1101的启停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208开控制或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207控制。
其中,第一控制单元1208包括手动开关1211,手动开关1211包括第一手动开关1209和第二手动开关1210,第一手动开关1209和第二手动开关1210串联,且第一手动开关1209常闭,第二手动开关1210常开,通过第一手动开关1209和第二手动开关1210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之间的连接状态,即第一控制单元1208可通过手动开关1211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之间的连接状态。
第二控制单元1207包括浮子开关1205,浮子开关1205设置于电缆沟130内,当切换开关1206控制第二控制单元1207和供电电源1104连通时,浮子开关1205接触到电缆沟130内的液面时,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或第二控制单元的连接实现排水功能,可以根据电缆沟中的积水情况的不同择一选择排水方式,进而提高排水效率,且控制电路的连接方式简单,进而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组件120还包括接触器1202,接触器1202连接于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之间,且被构造为在第一控制单元1208或第二控制单元1207的控制下连通或断开。
如图2所示,控制组件120包括接触器1202,接触器1202为线圈,接触器1202的连通,可以控制第一控制单元1208或第二控制单元1207的连通或断开,具体的,接触器1202分别连接供电电源1104和手动开关1211,可以理解,第一控制单元1208的第一手动开关1209和第二手动开关1210串联,且第一手动开关1209常闭,第二手动开关1210常开,第二手动开关1210和接触器1202连接,当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供电电源1104连通时,按下第二手动开关1210,接触器1202得电,此时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供电电源1104连通,第一控制单元1208控制水泵1101启动,并将电缆沟130中的积水排出。
不难理解,当第二手动开关1210闭合,此时按下第一手动开关1209,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供电电源1104之间断开。并在此状态下,将切换开关1206转换至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连接,浮子开关1205和接触器1202连接,当浮子开关1205和电缆沟130中的积水液面接触时,接触器1202在第二控制单元1207的控制电路中得电,水泵1101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207和供电电源1104的连通启动,将电缆沟130中的积水排出,直至浮子开关1205和积水液面不再接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电缆沟排水装置100还包括测控单元160,测控单元160和接触器1202的触点1204连通,且测控单元160具有通信光纤,通信光纤被配置为和外部的网络设备170连接,以使测控单元160将触点1204的电信号传输至网络设备170。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中的测控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参考图2和图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100还包括测控单元160,测控单元160和接触器1202的触点1204连通,当接触器1202在第一控制单元1208或第二控制单元1207的控制下的连通状态,测控单元160将触点1204的电流进行转化并通过光纤传输至网络设备170,例如:电脑、远程终端等。通过网络设备170监控水泵的启停状态,并及时通过操控控制组件控制水泵的启停。
可能的,本实施例中的切换开关1206为旋转开关,切换开关1206具有第一档位1206a和第二档位1206b,切换开关1206旋转至第一档位1206a时,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供电电源1104连接;切换开关1206旋转至第二档位1206b时,第二控制单元1207和供电电源1104连接。通过切换开关1206的档位变化实现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第二控制单元1207与供电电源1104之间的择一连接方式,旋转开关的连接结构简单,从而能够简化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从而在连接工艺方面降低电缆沟排水装置的成本。
可选的,第一控制单元1208还包括热继电器1201,热继电器1201串联于手动开关1211,且热继电器1201被配置为水泵1101的工作电流产生的温升大于安全温升阈值时,控制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断开。
第一控制单元1208通过手动开关1211以及切换开关1206的开合来连通供电电源1104,第一控制单元1208中的热继电器1201连接于手动开关1211和切换开关1206的第一档位1206a之间,当切换开关1206位于第一档位1206a,且第二手动开关1210闭合,此时的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供电电源1104连通,水泵1101启动,当水泵1101长时间转动,或当流过水泵1101的电流在某一时段内不稳定且超过额定电流时,电流所产生的温升大于水泵1101的安全温升阈值时,水泵1101会出现电路损坏,因此为了防止水泵1101损坏,通过热继电器1201的安全温升阈值对水泵1101进行保护,不难理解,当热继电器1201的温升大于安全温升阈值时,热继电器1201断开,此时的第一控制单元1208和供电电源1104之间断开连接,对应的供电电源1104和水泵1101断开连接,当热继电器1201冷却且温度小于安全温升阈值时,仅需要重新使热继电器1201闭合,此时的第一控制单元1208重新和供电电源1104连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电缆沟排水装置100还包括防护组件140,防护组件140包括第一防护单元1403,第一防护单元1403至少覆盖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防护单元1403包括第一防护网1405、第一板体1404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1404、第一防护网1405和第二板体沿电缆沟130的深度方向依次连接,第一防护网1405环绕于第一板体1404和第二板体的周向外侧并形成容置腔;
第一板体1404具有开口,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和开口1406相对,且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位于容置腔;
第二板体和电缆沟130的沟底1301接触。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中的第一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和图3所示,对上述内容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电缆沟排水装置100还包括防护组件140,防护组件140包括第一防护单元1403,第一防护单元1403包括第一防护网1405、第一板体1404和第二板体(图中未示出),第一板体1404、第一防护网1405和第二板体沿电缆沟130的深度方向依次连接,且第一防护网1405环绕于第一板体1404和第二板体的周向外侧并形成容置腔,其中,第一板体1404和第二板体的大小一致。
具体的,第一板体1404具有开口,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和开口1406相对,且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位于容置腔,也就是说,第一防护单元1403至少覆盖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第二板体和电缆沟130的沟底1301接触。当电缆沟130内有积水时,积水通过第一防护单元1403周向的第一防护网1405进入容置腔中,并通过水泵1101的进水口1102排出。第一防护单元1403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异物吸入水泵,降低了因异物进入水泵内部导致水泵损坏的情况,同时保证了排水效率,还降低了高压电缆故障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防护组件140还包括第二防护单元1401;
水泵组件110包括连通管1103,连通管1103第一端和水泵1101的出水口1105相连,连通管1103的第二端位于电缆沟130外侧,用于将水泵1101抽取的积水排出,第二防护单元1401覆盖连通管1103的第二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防护单元1401包括第二防护网1402,第二防护网1402的形状和连通管1103的第二端截面形状相匹配。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水泵组件110包括连通管1103,连通管1103的第一端和水泵1101的出水口1105连通,连通管1103的第二端延伸至电缆沟130的外侧,水泵1101启动将电缆沟130内的积水通过连通管1103的第二端排出电缆沟130外部。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防护单元1401包括第二防护网1402,第二防护网1402覆盖连接于连通管1103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防护单元1401的设置,也能够防止电缆沟130外侧的异物沿着连通管1103进入水泵1101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水泵1101通过自身重力沉入电缆沟130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沟排水装置100还包括盖板组件150,盖板组件150包括盖板1501和支撑件1502,支撑件1502的两端分别和电缆沟130的外侧以及盖板1501朝向电缆沟130的一侧连接,盖板组件150盖设在电缆沟130上,盖板组件150能够遮挡部分异物进入电缆沟130,进而减少电缆沟130内的异物对水泵1101以及控制组件120的用电安全影响。
另外,本申请中的控制组件还包括空气开关1203,空气开关1203串联于水泵1101和供电电源1104之间,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空气开关1203就会自动断开,空气开关1203能够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进而有效避免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包括水泵组件和控制组件,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供电电源,水泵设置于电缆沟内;控制组件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切换开关被配置为使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择一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手动开关,且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手动开关的开闭而改变供电电源和水泵之间的连接状态;第二控制单元包括浮子开关,浮子开关设置于电缆沟内,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浮子开关接触到电缆沟内的液面时,使供电电源和水泵连接;水泵被配置为和供电电源连通时,将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电缆沟外。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多种排水控制方式,且各部件电连接结构简单,进而有效降低成本。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申请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和供电电源,所述水泵设置于电缆沟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切换开关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择一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手动开关,且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手动开关的开闭而改变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水泵之间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浮子开关,所述浮子开关设置于所述电缆沟内,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所述浮子开关接触到所述电缆沟内的液面时,使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水泵连接;
所述水泵被配置为和所述供电电源连通时,将所述电缆沟内的积水排出所述电缆沟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水泵之间,且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或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连通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控单元,所述测控单元和所述接触器的触点连通,且所述测控单元具有通信光纤,所述通信光纤被配置为和外部的网络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测控单元将所述触点的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网络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为旋转开关,所述切换开关具有第一档位和第二档位,所述切换开关旋转至所述第一档位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旋转至所述第二档位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热继电器,所述热继电器串联于所述手动开关,且所述热继电器被配置为所述水泵的工作电流产生的温升大于安全温升阈值时,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水泵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单元,所述第一防护单元至少覆盖所述水泵的进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包括第一防护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防护网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电缆沟的深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防护网环绕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周向外侧并形成容置腔;
所述第一板体具有开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所述开口相对,且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所述容置腔;
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电缆沟的沟底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第二防护单元;
所述水泵组件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第一端和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电缆沟外侧,用于将所述水泵抽取的积水排出,所述第二防护单元覆盖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单元包括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二防护网的形状和所述连通管的第二端截面形状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沟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通过自身重力沉入所述电缆沟中。
CN202320827645.7U 2023-04-14 2023-04-14 电缆沟排水装置 Active CN219527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7645.7U CN219527875U (zh) 2023-04-14 2023-04-14 电缆沟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7645.7U CN219527875U (zh) 2023-04-14 2023-04-14 电缆沟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7875U true CN219527875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7645.7U Active CN219527875U (zh) 2023-04-14 2023-04-14 电缆沟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7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5606B2 (en) Sump pump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5624237A (en) Pump overload control assembly
US9885360B2 (en) Battery backup sump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US9383244B2 (en) Fluid level sensor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0110055A (ja)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ケーブル
CN219527875U (zh) 电缆沟排水装置
CN105511506A (zh) 集水井水位控制装置
CN213459337U (zh) 地埋式变压器
CN208460684U (zh) 一种断路器用防水罩及断路器防水结构
CN208353770U (zh) 一种电控系统自动化设备用整体式机箱
CN110491642B (zh) 一种低损耗高阻抗电力变压器
CN216016158U (zh) 一种具有防尘防水结构的小型化箱变
CN217741104U (zh) 一种用于配电室防水寖的智能装置
CN217036825U (zh) 二次供水泵房排污设施缺相及设备巡查人员安全保护电路
CN216213103U (zh) 一种户外型真空断路器
CN205388711U (zh) 集水井水位控制装置
CN21939439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高盐废水线缆维护装置
CN212258048U (zh) 一种市政电控柜的防雨通风结构
CN214590446U (zh) 一种母线插接箱
CN220272997U (zh) 一种变电所除湿防涝装置
CN212182842U (zh) 一种输送电设备
CN213905262U (zh) 一种新型智能断路器
CN215527564U (zh) 一种耐候性优异的断路器
CN216774269U (zh) 物联网三相自动重合闸漫水防触电用电保护器
CN2248351Y (zh) 全自动水位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