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6331U - 一种辅助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6331U
CN219516331U CN202320505723.1U CN202320505723U CN219516331U CN 219516331 U CN219516331 U CN 219516331U CN 202320505723 U CN202320505723 U CN 202320505723U CN 219516331 U CN219516331 U CN 219516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ttom plate
round bar
fixedly connected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57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俪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fen Central Hospital (linfen No4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nfen Central Hospital (linfen No4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fen Central Hospital (linfen No4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nfen Central Hospital (linfen No4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3205057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6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6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6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辅助托架。其包括底板,底板的顶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方槽,方槽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内部的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左表面开设有通槽,两个通槽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杆,第一圆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凸块,托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凸块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第三圆杆,第三圆杆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凸块,解决了影像科在对患者受伤肢体进行影像检查时,可以根据拍摄所需的不同角度来对受伤肢体进行对应的角度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辅助托架。
背景技术
影像学科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一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自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线就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而辅助托架,是用于对人肢体部位提高角度或是变换姿势,为了更好的检查。
影像科在对患者受伤肢体进行影像检查时,需要将患者受伤的肢体进行支撑,并根据拍摄受伤肢体的不同角度,来保持对应角度的姿势,现有辅助托架在使用中,大多数无法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只能起到支撑肢体的作用,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调节多种角度位置的辅助托架。
对比公开号CN216148073U的现有技术方案,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支杆,且支杆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支杆顶部的两端和横杆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多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托和第二支撑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托和第二支撑托,臂膀的位置位于第一支撑托内部,手臂位置第二支撑托内部,利用支杆和支座的转动,可以对第一支撑托和第二支撑托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对整个手臂的位置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结合横杆与支杆的转动,便于水平转动角度,从而配合检查。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可以调节整个肢体位置的倾斜角度,仍存在便于根据患者的肢体受伤位置进行调节,其撑托的位置局限性较高,患者受伤的位置不一定适用于其撑托的位置,实用性较低,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辅助托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托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内部的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方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左表面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两端均与放置槽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圆杆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第三圆杆左端延伸至底板左侧且同轴连通有第三把手,所述联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一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圆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第二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齿轮,所述托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所述齿轮与齿块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槽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联动杆在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可让制动杆滑动连接的L型槽,所述L型槽与放置槽连通,所述制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卡块,所述橡胶卡块与第三圆杆紧密贴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侧对称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辅助托架中,通过设置的底板、托板和第一凸块以及第二凸块和气缸,在使用过程中,将患者受伤的肢体放置在托板的内侧壁,使气缸内部的伸缩杆上下滑动来调节托板的高度,转动第三把手来调节托板的直线角度,转动第二把手来调节托板的侧面角度,该辅助托架可以灵活的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方便用于影像科的肢体托举拍摄,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底板;10、防滑垫;11、竖板;12、第一把手;100、方槽;101、气缸;102、支撑板;103、通槽;104、第一圆杆;105、第一凸块;106、L型杆;107、第二把手;108、第二圆杆;109、齿轮;
2、托板;20、放置槽;21、制动杆;22、橡胶卡块;23、第三圆杆;24、联动杆;25、转动杆;26、第二凸块;27、第三把手;28、限位槽;200、第一凹槽;201、第二凹槽;202、齿块;
3、第一T型槽;30、立板;300、第二T型槽;301、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托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方槽100,所述方槽100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气缸101,所述气缸101内部的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与所述方槽10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02的左表面开设有通槽103,两个所述通槽103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杆104,所述第一圆杆10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凸块105,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有托板2,所述托板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200和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一凸块105与第二凹槽201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0,所述放置槽20内设有第三圆杆23,所述第三圆杆23两端均与放置槽20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圆杆23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24,所述第三圆杆23左端延伸至底板1左侧且同轴连通有第三把手27,所述联动杆2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凸块26,所述第二凸块26与第一凹槽200滑动连接。
上述工作原理:首先把该辅助托架移动到影像科拍摄仪器边,当需要拍摄时,将患者受伤的肢体放置在托板2的内侧壁,托板2在托举时,气缸101开始工作,气缸101内部的伸缩杆带动支撑板102一起上下滑动,然后第一圆杆104带动第一凸块105一起上下滑动,托板2也随之上下滑动,在进行影像拍摄需要调位时,转动第三把手27可以带着第三圆杆23和联动杆24一起转动,然后联动杆24带动转动杆25和第二凸块26一起转动,托板2也随之一起转动,能够满足患者对受伤的肢体的调节,因此来方便不同角度的成像拍摄。
考虑到在影像拍摄时可能需要对患者受伤肢体的侧面角度进行拍摄,所以第一凸块1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杆106,L型杆106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圆杆108转动连接的转动槽,第二圆杆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07,第二圆杆108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齿轮109,托板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202,齿轮109与齿块202啮合,在拍摄侧面角度时,转动第二把手107,便可实现对托板2的转动,达到了对患者受伤的肢体进行转动调节,满足侧面角度的拍摄需求。
为了防止影像拍摄调位时角度幅度过大对患者受伤肢体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放置槽20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8,联动杆24在限位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那么通过设置的限位槽28,联动杆24就只能在限位槽28的内部限位滑动,避免了调位时角度会幅度过大,降低了影像拍摄调位时的隐患。
另外在影像拍摄调位后的角度可能需要加固,所以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可让制动杆21滑动连接的L型槽,L型槽与放置槽20连通,制动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卡块22,橡胶卡块22与第三圆杆23紧密贴合,拨动制动杆21的另一端使橡胶卡块22紧贴合在第三圆杆23,此时就完成了对影像拍摄调位后角度的固定。
考虑到在影像拍摄调位时可能需要给延伸在托板2内侧壁外的肢体进行支撑,所以底板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T型槽3,第一T型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板30,立板30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二T型槽300,第二T型槽30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301,将立板30滑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再将横板301向上滑动,就完成了可以支撑延伸在托板2内侧壁外的肢体。
另外在使用该辅助托架时,患者可能为了保持拍摄姿势的舒适性,所以底板1的上表面另一侧对称安装有竖板11,竖板1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2,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当患者需要调节到一个舒适的拍摄姿势时,拉动第一把手12借力,能够让患者保持一个稳定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的辅助托架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把该辅助托架移动到影像科拍摄仪器边,当需要拍摄时,将患者受伤的肢体放置在托板2的内侧壁,托板2在托举时,气缸101开始工作,气缸101内部的伸缩杆带动支撑板102一起上下滑动,然后第一圆杆104带动第一凸块105一起上下滑动,托板2也随之上下滑动,在进行影像拍摄需要调位时,转动第三把手27可以带着第三圆杆23和联动杆24一起转动,然后联动杆24带动转动杆25和第二凸块26一起转动,托板2也随之一起转动,能够满足患者对受伤的肢体的调节,因此来方便不同角度的成像拍摄,当在影像拍摄时需要对患者受伤肢体的侧面角度进行拍摄,此时转动第二把手107,便可以带动第二圆杆108和齿轮109一起转动,与齿轮109啮合的齿块201也随之转动,从而实现对托板2的转动,达到了对患者受伤的肢体进行转动调节,满足侧面角度拍摄的需求,当为了防止影像拍摄调位时角度幅度过大对患者受伤肢体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设置的限位槽28,那么联动杆24只能在限位槽28的内部限位滑动,避免了调位时角度会幅度过大,降低了影像拍摄调位时的隐患,当为了加固影像拍摄调位后的角度,通过设置的制动杆21和橡胶卡块22,拨动制动杆21的另一端使橡胶卡块22紧贴合在第三圆杆23,此时完成了对影像拍摄调位后角度的固定,当在影像拍摄调位时需要给延伸在托板2内侧壁外的肢体进行支撑,将立板30滑动到指定位置,然后再将横板301向上滑动至托起在托板2内侧壁外的肢体,当患者需要调节到一个舒适的拍摄姿势时,拉动第一把手12借力,能够让患者保持一个稳定的舒适性,该辅助托架在使用时,能根据患者在影像拍摄时所需要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较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辅助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壁两侧对称开设有方槽(100),所述方槽(100)的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气缸(101),所述气缸(101)内部的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与所述方槽(10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02)的左表面开设有通槽(103),两个所述通槽(103)的内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杆(104),所述第一圆杆(104)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凸块(105),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有托板(2),所述托板(2)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200)和第二凹槽(201),所述第一凸块(105)与第二凹槽(201)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20),所述放置槽(20)内设有第三圆杆(23),所述第三圆杆(23)两端均与放置槽(20)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圆杆(23)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24),所述第三圆杆(23)左端延伸至底板(1)左侧且同轴连通有第三把手(27),所述联动杆(2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5),所述转动杆(2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凸块(26),所述第二凸块(26)与第一凹槽(20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1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杆(106),所述L型杆(106)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圆杆(108)转动连接的转动槽,所述第二圆杆(1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07),所述第二圆杆(108)的另一端同轴连接有齿轮(109),所述托板(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齿块(202),所述齿轮(109)与齿块(20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20)的左右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28),所述联动杆(24)在限位槽(28)的内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可让制动杆(21)滑动连接的L型槽,所述L型槽与放置槽(20)连通,所述制动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卡块(22),所述橡胶卡块(22)与第三圆杆(23)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一T型槽(3),所述第一T型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板(30),所述立板(30)的后表面开设有第二T型槽(300),所述第二T型槽(30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板(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另一侧对称安装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2),所述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
CN202320505723.1U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辅助托架 Active CN219516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5723.1U CN219516331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辅助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5723.1U CN219516331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辅助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6331U true CN219516331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5723.1U Active CN219516331U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辅助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6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9163B (zh) 一种三位姿康复机器人
CN108158772A (zh) 一种妇产科体检床
CN208799457U (zh) 一种妇产科用床
CN219516331U (zh) 一种辅助托架
CN211382456U (zh) 一种应用于肾周围手术的朝圣式体位架
CN211300925U (zh) 一种肛肠科检查床
CN202446436U (zh) 骨科牵引架
CN108158746A (zh) 一种具有锻炼功能的病床
CN211131961U (zh) 用于侧卧位手术的可调节手术台
CN214965746U (zh) 一种腰椎动力位片拍摄辅助装置
CN211986174U (zh) 一种胸外科用体位固定装置
CN209107944U (zh) 一种妇产科体检床
CN2366062Y (zh) 遥控式多功能骨科复位治疗机
CN114288139A (zh) 一种神经内科用腿部神经检查装置
CN210077619U (zh) 一种口腔支撑钳
CN113040940A (zh) 一种用于肛肠科手术和换药过程中的托臀装置
CN210750943U (zh) 放疗用下肢固定装置
CN110353929A (zh)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
CN211749682U (zh) 一种便于患者起身的ct检查输送床
CN220735744U (zh) 一种呼吸科用检查椅
CN214104926U (zh) 一种肛肠外科用护理支架
CN220212950U (zh) 一种spect检查头部托架
CN210331051U (zh) 一种前列腺侧身检查时辅助支撑装置
CN219941103U (zh) 一种重症心脏用便于携带的紧急心肺复苏装置
CN216318690U (zh) 一种肛肠科手术和换药过程中的托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