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3397U - 一种集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3397U
CN219513397U CN202320516673.7U CN202320516673U CN219513397U CN 219513397 U CN219513397 U CN 219513397U CN 202320516673 U CN202320516673 U CN 202320516673U CN 219513397 U CN219513397 U CN 219513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sliding table
subchamber
slipway
guid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66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飞
陈庭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66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3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3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3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线器,集线器包括壳体和承载滑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敞开,容纳腔中设有第一挡面;承载滑台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中且可沿前后方向滑动,以经容纳腔的敞开位置伸出或者缩回容纳腔,承载滑台设有第二挡面,第一挡面位于第二挡面的前侧且两者可沿前后方向抵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线器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承载滑台,在实现了电子设备与集线器电连接使用过程中为电子设备提供安放位置的效果的同时,使集线器的结构保持紧凑。通过第一挡面与第二挡面之间的配合,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承载滑台从容纳腔的敞开位置滑出而与壳体完全分离的情况发生的几率,有效降低了承载滑台发生遗失的几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集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线器。
背景技术
集线器上设有多种类型的外设接口,以实现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集线器通过外设接口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连接的情况下,用户往往需要同时操作所连接的便携式影音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为电子设备提供安放位置的集线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线器,所述集线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前侧敞开,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一挡面;
承载滑台,所述承载滑台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可沿前后方向滑动,以经所述容纳腔的敞开位置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容纳腔,所述承载滑台设有第二挡面,所述第一挡面位于所述第二挡面的前侧且两者可沿前后方向抵接。
一些实施中,所述集线器包括按压式卡扣和锁头,所述按压式卡扣与所述锁头中一者设于所述壳体,另一者设于所述承载滑台,且两者沿所述承载滑台滑动方向嵌入锁止或者释放。
一些实施中,所述承载滑台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后侧敞开,所述按压式卡扣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锁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后壁上。
一些实施中,所述集线器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沿所述承载滑台的滑动方向伸缩,所述弹性件夹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承载滑台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
一些实施中,所述承载滑台包括滑台本体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滑台本体的后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子腔和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子腔的前侧敞开,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子腔的后侧且两者连通,所述导向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滑台本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中,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中。
一些实施中,所述集线器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可沿前后方向伸缩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弹簧的内侧,所述弹簧夹设于所述第一子腔的内壁与所述滑台本体之间。
一些实施中,所述导向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后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挡面,所述导向柱的后端设有垂直于其伸缩方向凸出于其表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前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挡面。
一些实施中,所述滑台本体的后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后侧敞开,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避让槽中且从所述避让槽的敞开位置伸出,所述第一子腔的部分后壁向前凸出形成定位凸起,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定位凸起中,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避让槽中。
一些实施中,所述容纳腔的敞开位置位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底侧,所述承载滑台包括滑台本体和挡筋板,所述挡筋板位于所述滑台本体的前侧且凸出于所述滑台本体的顶面,所述滑台本体至少部分可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容纳腔,在所述滑台本体处于伸出的状态下,所述挡筋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间隔形成安放间隙。
一些实施中,所述集线器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外设接口,所述外设接口设于所述滑台本体的顶面,且位于所述挡筋板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线器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承载滑台,在实现了电子设备与集线器电连接使用过程中为电子设备提供安放位置的效果的同时,使集线器的结构保持紧凑。此外,通过第一挡面与第二挡面之间的配合,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承载滑台从容纳腔的敞开位置滑出而与壳体完全分离的情况发生的几率,有效降低了承载滑台发生遗失的几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线器在承载滑台处于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线器在承载滑台处于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集线器在A-A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集线器在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集线器在B-B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集线器在D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承载滑台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壳体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线器与电子设备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0;容纳腔10a;第一挡面10b;第一子腔10c;导向通道10d;第二子腔10e;安放间隙10f;第一凸起11;定位凸起12;承载滑台20;第二挡面20a;安装腔20b;滑台本体21;避让槽21a;导向柱22;第二凸起221;挡筋板23;按压式卡扣30;锁头40;弹性件50;弹簧51;外设接口60;电子设备7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和附图7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线器,用于实现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70之间电连接,参阅图1至图4,该集线器包括壳体10和承载滑台20。
壳体10内设有容纳腔10a,容纳腔10a至少用于容设集线器中的部分部件,为这些部件提供安装位置以及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能够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有利于使得集线器的外观美观,提升用户观感。
容纳腔10a的前侧敞开,承载滑台20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10a中且可滑动,以经容纳腔10a的敞开位置伸出或者缩回容纳腔10a。
一方面,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承载滑台20能够用于承载电子设备70,以便在电子设备70与集线器电连接的情况下,集线器还能够用于为电子设备70提供摆放位置,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承载滑台20缩回容纳腔10a,能够减小集线器的整体外形尺寸,便于收纳和携带,提高了集线器的便携性。
承载滑台20的滑动方向为前后方向。
容纳腔10a中设有第一挡面10b,承载滑台20设有第二挡面20a,第一挡面10b位于第二挡面20a的前侧且两者可沿前后方向抵接。也就是说,承载滑台20向前滑动至第一挡面10b与第二挡面20a抵接的位置时,受两者相互抵接的约束,承载滑台20无法进一步向前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线器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承载滑台20,在实现了电子设备70与集线器电连接使用过程中为电子设备70提供安放位置的效果的同时,使集线器的结构保持紧凑。此外,通过第一挡面10b与第二挡面20a之间的配合,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承载滑台20从容纳腔10a的敞开位置滑出而与壳体10完全分离的情况发生的几率,有效降低了承载滑台20发生遗失的几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挡面10b和第二挡面20a发生抵接的位置,即为承载滑台20所能伸出容纳腔10a的最大行程位置。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在承载滑台20缩回容纳腔10a的状态下,承载滑台20与壳体10共同形成集线器的外观面,以提高外观的整体性,提升用户观感。
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投影中,容纳腔10a的敞开位置的投影位于承载滑台20前端的投影范围内,以使得在承载滑台20缩回容纳腔10a的状态下,承载滑台20完全覆盖容纳腔10a的敞开位置,以降低外界异物经容纳腔10a的敞开位置进入到容纳腔10a中而影响集线器中其它部件正常工作的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承载滑台20缩回容纳腔10a的状态下,需要保持承载滑台20位置的稳定,避免承载滑台20随意移动。
具体地,参阅图5、图6和图8,集线器包括按压式卡扣30和锁头40,按压式卡扣30与锁头40中一者设于壳体10,另一者设于承载滑台20,且两者沿前后方向嵌合锁止或者释放。在承载滑台20缩回容纳腔10a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承载滑台20,使得按压式卡扣30和锁头40之间解锁释放,进而使得承载滑台20能够向前移动;在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的状态下,驱动承载滑台20向后移动直至锁头40嵌入按压式卡扣30中,按压式卡扣30和锁头40之间锁止,从而抑制承载滑台20的滑动。通过按压式卡扣30和锁头40的配合,实现了在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状态以及承载滑台20缩回容纳腔10a状态之间切换的可控,并保持承载滑台20处于缩回容纳腔10a状态的稳定,降低了承载滑台20在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的作用下自由地伸出或者缩回容纳腔10a的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按压式卡扣30以及与适配的锁头40在相关技术中已经得到应用,其实现锁止和释放的相关技术原理、结构均已有相应公开,在此不加以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承载滑台20处于缩回容纳腔10a状态下,承载滑台20的后端面与容纳腔10a的内壁之间沿承载滑台20的滑动方向之间间隔设置,以便按压承载滑台20的过程中,按压式卡扣30与锁头4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以实现解锁。间隔的具体尺寸不限,例如1mm(millimeter,毫米)、1.5mm、2mm等,根据按压式卡扣30与锁头40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承载滑台20设有安装腔20b,安装腔20b的后侧敞开,按压式卡扣30设于安装腔20b中,锁头40设于容纳腔10a的后壁上。通过设置安装腔20b,能够提高承载滑台20内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使得集线器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承载滑台20能够对按压式卡扣30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降低异物进入到按压式卡扣30中而影响其性能的几率;有利于更加充分地利用容纳腔10a沿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尺寸,降低按压式卡扣30与锁头40对承载滑台20滑动行程大小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增大承载滑台20的滑动行程,以便适应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70,提高集线器的使用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状态下,需要保持承载滑台20位置的稳定,避免承载滑台20随意移动而影响其对电子设备70的承托。
具体地,参阅图4,集线器包括弹性件50,弹性件50可沿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伸缩,弹性件50夹设于壳体10与承载滑台20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在按压式卡扣30和锁头40之间锁止的状态下,弹性件50受到承载滑台20与壳体10的约束处于压缩状态而积蓄弹性势能;按压式卡扣30和锁头40之间解锁释放后,弹性件50的弹性势能释放,推动承载滑台20移动,直至第一挡面10b和第二挡面20a抵接。也就是说,在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的状态下,承载滑台20在弹性件50的驱动下移动至处于第一挡面10b和第二挡面20a发生抵接的位置。同时,在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的状态下,弹性件50仍处于压缩状态,以对承载滑台20施加作用力而保持第一挡面10b和第二挡面20a之间的抵接,抑制了承载滑台20的移动,从而使得承载滑台20的位置保持稳定,提升用户体验。
弹性件50的具体数目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需要引导和约束承载滑台20的滑动。
示例性地,参阅图4和图7,承载滑台20包括滑台本体21和导向柱22,导向柱22设于滑台本体21的后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容纳腔10a包括第一子腔10c和导向通道10d,第一子腔10c的前侧敞开,导向通道10d位于第一子腔10c的后侧且两者连通,导向通道10d沿前后方向延伸,滑台本体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子腔10c中,导向柱22穿设于导向通道10d中。导向通道10d对导向柱22起到限位和约束的作用,从而引导导向柱22的移动,降低了承载滑台20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涩现象的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始终有部分导向柱22位于导向通道10d中,以避免两者脱离而对承载滑台20的滑动造成不利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通道10d的内壁之间与导向柱22之间为间隙配合。
导向柱22垂直于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截面形状不限,例如圆形、方形等。导向通道10d垂直于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截面形状与导向柱22垂直于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截面形状相适应。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容纳腔10a还包括第二子腔10e,第二子腔10e位于第一子腔10c的后侧,导向通道10d连通第一子腔10c和第二子腔10e,导向柱22可以伸入第二子腔10e中,从而减少导向柱22对第一子腔10c空间的挤占,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可以理解的是,在满足与导向柱22的运动不干涉的情况下,第二子腔10e中可以布置集线器中的其它电子元器件。
导向柱22和导向通道10d具体数目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导向柱22与导向通道10d的数目相同,两者一一对应。
导向柱22与滑台本体2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连接在一起的分体式结构。
示例性,滑台本体21的后侧面设有螺纹孔,导向柱22的前端设有螺纹,导向柱22与滑台本体21支架螺纹配合,从而在使得滑台本体21与导向柱22之间稳定连接的同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在导向柱22产生磨损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弹性件50的具体类型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4,集线器包括弹簧51,弹簧51可沿前后方向伸缩,导向柱22穿设于弹簧51的内侧,弹簧51夹设于第一子腔10c的内壁与滑台本体21之间。通过导向柱22对弹簧51起到约束作用,既使得弹簧51能够沿导向柱22的滑动方向伸缩以推动承载滑台20移动,又能够抑制弹簧51在伸缩过程中的弯折变形,降低了由于弹簧51弯折而导致损坏,进而延长了弹簧5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承载滑台20在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涩的几率。
形成第一挡面10b和第二挡面20a的具体方式不限。
示例性,导向通道10d的内壁设有第一凸起11,第一凸起11的后侧表面形成第一挡面10b,导向柱22的后端设有垂直于其伸缩方向凸出于其表面的第二凸起221,第二凸起221的前侧表面形成第二挡面20a。也就是说,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221能够沿承载滑台20的滑动方向发生抵接,从而实现抑制承载滑台20移动的目的。
第一挡面10b设置于导向通道10d中,能够降低导向柱22从导向通道10d的前侧敞开位置处脱出的几率,从而提高承载滑台20的滑动稳定性。
在导向柱22上形成第二凸起221的具体方式不限。
示例性地,导向柱22包括柱本体、挡片和限位螺钉,柱本体沿前后方向延伸,柱本体的后端面设有螺钉孔,挡片设有安装通孔,限位螺钉穿过安装通孔通过螺钉孔与柱本体连接,在沿柱本体延伸方向的投影中,柱本体的投影位于挡片的投影范围内,挡片凸出于柱本体的部分形成第二凸起221。
在设有第二子腔10e的实施中,参阅图4,沿承载滑台20的滑动方向的投影中,第二凸起221的投影位于导向通道10d与第二子腔10e连通位置的投影范围内,以使第二凸起221能够伸入到导向通道10d内与第一凸起11抵接。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8,滑台本体21的后侧设有避让槽21a,避让槽21a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后侧敞开,导向柱22设于避让槽21a中且从避让槽21a的敞开位置伸出,第一子腔10c的部分后壁向前凸出形成定位凸起12,导向通道10d位于定位凸起12中,定位凸起12伸入避让槽21a中。通过将部分定位凸起12置于避让槽21a中,在承载滑台20的滑动行程一定的基础上,有效减小了容纳腔10a沿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尺寸,从而减少了容纳腔10a对壳体10内部空间的挤占,有利于壳体10内部其它部件的布置以及减小壳体10的尺寸;或者,在容纳腔10a沿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尺寸一定的基础上,能够相应地增大导向柱22和导向通道10d两者沿承载滑台20滑动方向的尺寸,从而实现增大承载滑台20行程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挡面10b与第二挡面20a抵接的状态下,定位凸起12仍有部分位于避让槽21a中,能够避免定位凸起12从避让槽21a中脱出后由于滑动的偏移、振动等因素的使得定位凸起12无法重新进入避让槽21a中的问题的发生,避免由此造成的定位凸起12与滑台本体21相抵所造成的滑动卡滞,从而提高承载滑台20的滑动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8和图9,容纳腔10a的敞开位置位于壳体10外表面的底侧,以使得电子设备70一方面能够受到承载滑台20的承托,另一方面,电子设备70能够倚靠在壳体10上,从而提高集线器对电子设备70的支撑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7和图9,承载滑台20包括滑台本体21和挡筋板23,挡筋板23位于滑台本体21的前侧且凸出于滑台本体21的顶面,滑台本体21至少部分可伸出或者缩回容纳腔10a,在滑台本体21处于伸出的状态下,挡筋板23与壳体10之间间隔形成安放间隙10f,安放间隙10f用于放置电子设备70。在承载滑台20伸出容纳腔10a的状态下,电子设备70的底部由滑台本体21承托,并依靠在壳体10上,挡筋板23起到限位作用,以在电子设备70与滑台本体21支架出现相对滑移的情况下,阻挡电子设备70的移动,以降低电子设备70的底部先前滑动而与承载滑台20脱离的风险,提高电子设备70在集线器上摆放的稳定性。
集线器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70电连接的外设接口60,外设接口60可选择地暴露于外界以与电子设备70电连接。
外设接口60的数目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外设接口60设于滑台本体21的顶面,且位于挡筋板23的后侧,以使得电子设备70放置于安放间隙10f中的状态下能够与外设接口60电连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外设接口60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Type-C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外设接口60可以随承载滑块进入容纳腔10a中,以在不使用外设接口60的情况下,对外设接口6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前侧敞开,所述容纳腔中设有第一挡面;
承载滑台,所述承载滑台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且可沿前后方向滑动,以经所述容纳腔的敞开位置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容纳腔,所述承载滑台设有第二挡面,所述第一挡面位于所述第二挡面的前侧且两者可沿前后方向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包括按压式卡扣和锁头,所述按压式卡扣与所述锁头中一者设于所述壳体,另一者设于所述承载滑台,且两者沿所述承载滑台滑动方向嵌入锁止或者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滑台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后侧敞开,所述按压式卡扣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锁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后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沿所述承载滑台的滑动方向伸缩,所述弹性件夹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承载滑台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滑台包括滑台本体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滑台本体的后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子腔和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子腔的前侧敞开,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子腔的后侧且两者连通,所述导向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滑台本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腔中,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可沿前后方向伸缩,所述导向柱穿设于所述弹簧的内侧,所述弹簧夹设于所述第一子腔的内壁与所述滑台本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的内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后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挡面,所述导向柱的后端设有垂直于其伸缩方向凸出于其表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前侧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挡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本体的后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后侧敞开,所述导向柱设于所述避让槽中且从所述避让槽的敞开位置伸出,所述第一子腔的部分后壁向前凸出形成定位凸起,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定位凸起中,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避让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敞开位置位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底侧,所述承载滑台包括滑台本体和挡筋板,所述挡筋板位于所述滑台本体的前侧且凸出于所述滑台本体的顶面,所述滑台本体至少部分可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容纳腔,在所述滑台本体处于伸出的状态下,所述挡筋板与所述壳体之间间隔形成安放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器包括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外设接口,所述外设接口设于所述滑台本体的顶面,且位于所述挡筋板的后侧。
CN202320516673.7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集线器 Active CN219513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6673.7U CN21951339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集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6673.7U CN21951339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集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3397U true CN219513397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3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6673.7U Active CN21951339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集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3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017B (zh) 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子装置
KR100640369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내장형 배터리팩 케이스 락킹 장치
CN100586030C (zh) 电子设备
US20220049730A1 (en) Self-locking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self-locking connection device
US20100086840A1 (en) Battery latching mechanism
CN100414737C (zh) 移动式电子设备以及用于该设备的电池安装装置
US9334680B2 (en) Support device having variable security level
US20100109345A1 (en)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US7479945B2 (en) Wireless mouse having receiver receptacle
US6975842B2 (en) Mobile phone with battery latch
US20110095547A1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CN209781406U (zh) 弹出装置和显示屏
CN219513397U (zh) 一种集线器
CN111726432B (zh) 固定装置以及固定装置组件与电子设备
CN108243595B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JP2001186228A (ja) 携帯電話機
CN109326747B (zh) 具有组装结构的壳体及使用壳体的电子装置
CN110856071B (zh) 一种tws耳机系统、tws耳机及耳机充电盒
US20100188805A1 (en) Cover releasing mechanisms
US20100175498A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8092342B (zh) 充电座及其电池连接模块
US8293394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JP3789900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02044207A (ja) バッテリロック機構
CN111757212A (zh) 耳机盒和音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