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9641U -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9641U
CN219509641U CN202320097743.XU CN202320097743U CN219509641U CN 219509641 U CN219509641 U CN 219509641U CN 202320097743 U CN202320097743 U CN 202320097743U CN 219509641 U CN219509641 U CN 219509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messy
karst cave
branch type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77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宁
陈祥荣
张洋
高要辉
陈珺
韩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77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9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9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9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通过在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喷锚支护,以对隧洞主洞进行支撑;通过在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处分别设置长锚杆以形成锁口支护;通过在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设置第一回填混凝土和第二回填混凝土,以对乱象支叉型溶洞的空腔进行有效加固,截断平行隧洞之间的地下水水力联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可以很高地提升隧洞主洞和溶洞的防渗能力和承载能力,便于处理措施的安全、顺利实施,极大程度地改善该区域围岩的变形和渗透能力,使得隧洞顺利通过,保障隧洞和溶洞的长期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隧洞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平行隧洞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溶洞洞段在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突水、突泥、地表沉陷、充填物失稳、隧底沉降、结构开裂等灾害,这主要是由于溶洞自身承载能力低、裂隙和空腔发育充分,遇水后溶洞体积会进一步扩大、内部充填物性质显著变弱,难以保持自身稳定,在开挖过程中溶洞内部填充物和水源会突然向隧洞涌出,严重威胁施工工人生命安全和隧洞结构稳定。
根据溶洞的发育程度,溶洞可划分为厅堂型、带状、单体、多支叉溶洞等若干种。如果地下平行隧洞之间贯穿乱象支叉型溶洞,且该区域地下水发育,溶洞内充填泥砂,在对溶洞未进行置换、回填、灌浆等处理时,隧洞开挖会产生突水、突泥、围岩坍塌等灾害,溶洞的处理需严格控制处理后围岩的防渗能力和承载能力。如果溶洞处理的深度不够、强度不足,连续开挖和长期时效作用下隧洞仍然存在失稳的可能。因此,合适的溶洞处理结构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隧洞和第二隧洞,所述第一隧洞和第二隧洞之间大致平行;
平行的第一隧洞和第二隧洞之间具有乱象支叉型溶洞,所述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贯穿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间柱;
所述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喷锚支护;
所述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处分别设置长锚杆以形成锁口支护;
所述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设置第一回填混凝土和第二回填混凝土。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隧洞的周侧向裸岩方向设置伸入至裸岩内的多个灌浆孔以灌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隧洞的周侧向裸岩方向设置伸入至裸岩内的多个灌浆孔以灌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灌浆孔的孔深为1.0~1.5倍隧洞直径,同时,灌浆范围为0.5~1.0倍灌浆孔的孔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回填混凝土、第二回填混凝土均为C20W6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塌落度25 cm~27 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隧洞附近的乱象支叉型溶洞贯通至第二隧洞的顶部,且该乱象支叉型溶洞具有水平溶洞分叉,所述第二隧洞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向第二隧洞顶部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内埋设灌浆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混凝土衬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混凝土衬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通过在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喷锚支护,以对隧洞主洞进行支撑;通过在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处分别设置长锚杆以形成锁口支护;通过在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设置第一回填混凝土和第二回填混凝土,以对乱象支叉型溶洞的空腔进行有效加固,截断平行隧洞之间的地下水水力联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可以很高地提升隧洞主洞和溶洞的防渗能力和承载能力,便于处理措施的安全、顺利实施,极大程度地改善该区域围岩的变形和渗透能力,使得隧洞顺利通过,保障隧洞和溶洞的长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的图示。
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包括第一隧洞110和第二隧洞120,第一隧洞110和第二隧洞120之间大致平行;
平行的第一隧洞110和第二隧洞120之间具有乱象支叉型溶洞,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贯穿第一隧洞110、第二隧洞120的间柱;
第一隧洞110、第二隧洞120的主洞周侧设置喷锚支护131;
第一隧洞110、第二隧洞120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处分别设置长锚杆141以形成锁口支护;
第一隧洞110、第二隧洞120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设置第一回填混凝土151和第二回填混凝土152。
第一隧洞110的周侧向裸岩方向设置伸入至裸岩内的多个灌浆孔161以灌浆。
第二隧洞120的周侧向裸岩方向设置伸入至裸岩内的多个灌浆孔161以灌浆。
灌浆孔161的孔深为1.0~1.5倍隧洞直径,同时,灌浆范围为0.5~1.0倍灌浆孔161的孔深。多个灌浆孔161呈梅花形布置。
第一回填混凝土151、第二回填混凝土152均为C20W6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塌落度25cm~27 cm。
第二隧洞120附近的乱象支叉型溶洞贯通至第二隧洞120的顶部,且该乱象支叉型溶洞具有水平溶洞分叉,第二隧洞120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向第二隧洞120顶部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内埋设灌浆管路171。
第一隧洞110、第二隧洞120的主洞周侧设置混凝土衬砌181。
具体地,上述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溶洞的处理首先确保相应岩溶区平行隧洞主洞的安全,隧洞开挖后及时对其进行系统喷锚支护。对平行隧洞之间贯穿型溶洞在隧洞主洞洞壁的揭露口进行适当扩挖,并采用长锚杆进行锁口加强支护;
对平行隧洞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进行堆积物清理、混凝土回填,局部块石堆积物就地灌浆固化。回填混凝土采用C20W6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塌落度25 cm~27 cm,溶洞空腔回填至密实状态,对于向上延伸无法填满混凝土的溶洞分叉,采用埋设灌浆管路伸至分叉顶部进行灌浆回填;
对第一隧洞底板垂直发育溶洞空腔进行石渣回填、混凝土置换、底板石渣固结灌浆。混凝土置换深度0.5~1.0倍隧洞直径,石渣固结灌浆孔深入回填混凝土表面1.0~1.5倍隧洞直径;
对第二隧洞洞顶垂直向溶洞空腔采用C20W6混凝土分层回填。回填高度距离洞顶不小于1.0倍隧洞直径,分层回填高度控制在2 m以内;
如果岩溶区地下水丰富,为了切断平行隧洞间的水力联系,按照平行隧洞施工顺序,依次对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进行灌浆封堵;
对岩溶区平行隧洞进行全断面裸岩固结灌浆。每断面布置20个灌浆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多个灌浆孔正好处于揭露口处,揭露口与乱象支叉型溶洞进行了混凝土回填以及灌浆,故处于该处的灌浆孔做省略处理),梅花形布置,灌浆孔深为1.0~1.5倍隧洞直径,灌浆范围为0.5~1.0倍孔深,灌浆压力1.5 MPa~2.0 MPa;
进行平行隧洞主洞混凝土衬砌和衬砌后固结灌浆,灌浆孔深为0.5~1.0倍隧洞直径,灌浆压力3.0 MPa。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隧洞和第二隧洞,所述第一隧洞和第二隧洞之间大致平行;
平行的第一隧洞和第二隧洞之间具有乱象支叉型溶洞,所述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贯穿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间柱;
所述第一隧洞、第二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喷锚支护;
所述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处分别设置长锚杆以形成锁口支护;
所述第一隧洞、第二隧洞之间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分别设置第一回填混凝土和第二回填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洞的周侧向裸岩方向设置伸入至裸岩内的多个灌浆孔以灌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洞的周侧向裸岩方向设置伸入至裸岩内的多个灌浆孔以灌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的孔深为1.0~1.5倍隧洞直径,同时,灌浆范围为0.5~1.0倍灌浆孔的孔深。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回填混凝土、第二回填混凝土均为C20W6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塌落度25 cm~27 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洞附近的乱象支叉型溶洞贯通至第二隧洞的顶部,且该乱象支叉型溶洞具有水平溶洞分叉,所述第二隧洞与乱象支叉型溶洞所形成的揭露口向第二隧洞顶部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内埋设灌浆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混凝土衬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隧洞的主洞周侧设置混凝土衬砌。
CN202320097743.X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Active CN219509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7743.XU CN219509641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7743.XU CN219509641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9641U true CN219509641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7743.XU Active CN219509641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9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2881B (zh) 水下深入岩承台施工方法
CN109736827B (zh) 城市地铁硬岩地层联络通道高压气体膨胀致裂开挖的方法
CN105672348A (zh) 一种深水区砂卵石地层截除桥梁桩基的施工方法
CN106930321B (zh) 一种大直径顶管结合洞桩修建地下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437339A (zh) 岩溶地层地下连续墙槽壁附近溶洞封闭的施工方法
CN105735322A (zh) 一种刚柔复合防渗可回收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
CN102660955B (zh) 一种基坑边坡支护的快速施工方法
CN203924137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严重渗漏封堵结构
CN107023026A (zh) 一种封底式沉井井壁及施工方法
CN113186903A (zh) 组合式桩型结构及采用组合式桩型结构处理深基坑施工桩承载力不足的施工方法
Essler et al. Jet grouting
CN103147444A (zh) 可随挖随护基坑围护结构及基坑开挖方法
CN114482099A (zh) 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CN105672327B (zh) 一种小直径竖井高聚物注浆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法
CN213897154U (zh) 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
CN105909262A (zh) 一种暗挖隧道掘进方法
CN219509641U (zh) 一种贯穿平行隧洞间柱的乱象支叉型溶洞处理结构
CN103527205A (zh) 盾构水下斜交进洞施工方法
CN104389609A (zh) 一种无爆破机械开挖法
CN104763437A (zh) 一种强透水地层隧道开挖方法
CN112709605B (zh)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渗控施工方法
CN212642730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隧道穿越人防结构
CN114411745A (zh) 钢管桩桩端后注浆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92440B (zh) 一种穿越黄土冲谷的富水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CN109441478B (zh) 隧洞ⅳ类、ⅴ类围岩超前杆系拱减震加固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