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9252U -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9252U
CN219509252U CN202320499962.0U CN202320499962U CN219509252U CN 219509252 U CN219509252 U CN 219509252U CN 202320499962 U CN202320499962 U CN 202320499962U CN 219509252 U CN219509252 U CN 219509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elevator shaft
connecting rod
protection device
hoist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99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朋
郎小伟
赵海岩
吕志远
宁晓霜
王凯
王小兵
王伟东
夏海雁
刘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Shoukai Shengtai Real Estat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Shoukai Shengtai Real Estat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Shoukai Shengtai Real Estate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Shoukai Shengtai Real Esta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99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9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9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9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墙体、电梯井道、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和方钢管架,电梯井墙体的内侧设置有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侧的底部放置有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的顶部固定有方钢管架,方钢管架的顶部装配有防护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电梯井道进行防护,防止施工垃圾掉落至电梯井道内,起到防止人员掉落以及保护电梯井施工人员的作用,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该产品折叠性强,并在大眼网拆除后,可通过调节,在液压杆拆卸后将装置整体调节为片状,达到节约存放空间的效果,且通过限位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限位,使得使用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梯井道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无论是住宅工程还是商场等公共建筑,电梯是必不可少的设施,但在结构期间电梯井道上口的安全防护一直是安全方面很重要的部分,由于电梯井尺寸基本都在2m×2m以上,为了施工安全,电梯井上口一般采用大眼网或者木板简单进行防护;
但上述这种方式有很大安全隐患,不仅强度不足而且在拆除下方电梯井模板时施工人员还需提防上方掉落东西,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防护机构和限位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电梯井道进行防护,防止施工垃圾掉落至电梯井道内,起到防止人员掉落以及保护电梯井施工人员的作用,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墙体、电梯井道、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和方钢管架,所述电梯井墙体的内侧设置有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内侧的底部放置有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所述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的顶部固定有方钢管架,所述方钢管架的顶部装配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对电梯井道进行封堵,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液压杆、第一方框环、顶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方钢管架的顶部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外侧通过销钉均布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方框环,所述第一方框环的底部与电梯井墙体顶部贴合接触。
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第二方框环,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方框环。
所述第一方框环、顶板和第二方框环的外侧固定有一大眼网。
所述顶板的内侧固定有钢丝网片。
所述钢丝网片的规格为100*100mm。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装配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限位。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侧面通槽、滑柱、条形槽、连接板、连接弹簧和齿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均开设有侧面通槽,所述侧面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内侧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第一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侧面通槽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条形槽间隙配合,所述条形槽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所述条形槽内侧远离连接弹簧的一端都均布固定有多个齿块,所述齿块均与第一连接杆啮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电梯井道进行防护,防止施工垃圾掉落至电梯井道内,起到防止人员掉落以及保护电梯井施工人员的作用,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该产品折叠性强,并在大眼网拆除后,可通过调节,在液压杆拆卸后将装置整体调节为片状,达到节约存放空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对第一连接杆进行限位,使得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杆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条形槽和齿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1、电梯井墙体;2、电梯井道;3、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4、方钢管架;5、液压杆;6、第一方框环;7、顶板;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第二方框环;11、侧面通槽;12、滑柱;13、条形槽;14、连接板;15、连接弹簧;16、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技术有很大安全隐患,不仅强度不足而且在拆除下方电梯井模板时施工人员还需提防上方掉落东西。
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应用于电梯井道防护。
其包括电梯井墙体1、电梯井道2、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和方钢管架4,电梯井墙体1的内侧设置有电梯井道2,电梯井道2内侧的底部放置有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的顶部固定有方钢管架4,方钢管架4的顶部装配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用于对电梯井道2进行封堵,防护机构包括液压杆5、第一方框环6、顶板7、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方钢管架4的顶部固定有液压杆5,液压杆5的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顶板7,顶板7的外侧通过销钉均布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多个第二连接杆9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方框环6,第一方框环6的底部与电梯井墙体1顶部贴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机构,使本装置便于电梯井道2进行防护,防止施工垃圾掉落至电梯井道2内,起到防止人员掉落以及保护电梯井施工人员的作用,提升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2,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墙体1、电梯井道2、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和方钢管架4,电梯井墙体1的内侧设置有电梯井道2,电梯井道2内侧的底部放置有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的顶部固定有方钢管架4,方钢管架4的顶部装配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用于对电梯井道2进行封堵,防护机构包括液压杆5、第一方框环6、顶板7、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方钢管架4的顶部固定有液压杆5,液压杆5的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顶板7,顶板7的上方焊接两个吊环,根据施工进度使用塔吊将整个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进行提升,顶板7的外侧通过销钉均布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多个第二连接杆9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方框环6,第一方框环6的底部与电梯井墙体1顶部贴合接触;
防护机构还包括第二方框环10,多个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方框环10,通过第二方框环10的设置,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加固;
第一方框环6、顶板7和第二方框环10的外侧固定有一大眼网,顶板7的内侧固定有钢丝网片,钢丝网片的规格为100*100mm,通过大眼网和钢丝网片的设置,防止上方掉落施工垃圾。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进一步优化,具体地,如图3-5所示,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9之间装配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一连接杆8进行限位;
限位机构包括侧面通槽11、滑柱12、条形槽13、连接板14、连接弹簧15和齿块16,第二连接杆9的一侧均开设有侧面通槽11,侧面通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12,滑柱12的内侧均开设有条形槽13,条形槽13与第一连接杆8间隙配合,侧面通槽1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有一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条形槽13间隙配合,条形槽13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弹簧15,连接弹簧15的一端与连接板14固定,条形槽13内侧远离连接弹簧15的一端都均布固定有多个齿块16,齿块16均与第一连接杆8啮合连接,当需要对第一连接杆8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按压滑柱12,使得滑柱12沿着侧面通槽11内侧进行移动,使得齿块16与第一连接杆8分离,进而可使得齿块16不再对第一连接杆8进行限位,之后进行调节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
按压滑柱12,使得滑柱12沿着侧面通槽11内侧进行移动,通过连接板14对连接弹簧15进行挤压,进而使得齿块16与第一连接杆8分离,进而可使得第一连接杆8能够沿着第二连接杆9内侧进行移动,进行距离调节,接着启动液压杆5,液压杆5的输出端带动顶板7向上移动,因为顶板7与第一连接杆8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9滑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9与第一方框环6转动连接,所以能够实现对整个装置的展开,实现对电梯井道2的封堵,防止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掉落;
在使用结束后,将装置放在存放区域,按压滑柱12,之后按压顶板7顶部,因为顶板7与第一连接杆8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9滑动连接,且第二连接杆9与第一方框环6转动连接,所以能够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收缩,可以压缩为水平片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墙体(1)、电梯井道(2)、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和方钢管架(4),所述电梯井墙体(1)的内侧设置有电梯井道(2),所述电梯井道(2)内侧的底部放置有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所述提升式电梯井钢平台(3)的顶部固定有方钢管架(4),所述方钢管架(4)的顶部装配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用于对电梯井道(2)进行封堵,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液压杆(5)、第一方框环(6)、顶板(7)、第一连接杆(8)和第二连接杆(9),所述方钢管架(4)的顶部固定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输出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外侧通过销钉均布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底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方框环(6),所述第一方框环(6)的底部与电梯井墙体(1)顶部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第二方框环(10),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外侧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一第二方框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框环(6)、顶板(7)和第二方框环(10)的外侧固定有一大眼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内侧固定有钢丝网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片的规格为10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连接杆(9)之间装配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对第一连接杆(8)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侧面通槽(11)、滑柱(12)、条形槽(13)、连接板(14)、连接弹簧(15)和齿块(16),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一侧均开设有侧面通槽(11),所述侧面通槽(1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柱(12),所述滑柱(12)的内侧均开设有条形槽(13),所述条形槽(13)与第一连接杆(8)间隙配合,所述侧面通槽(1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有一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与条形槽(13)间隙配合,所述条形槽(13)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连接弹簧(15),所述连接弹簧(15)的一端与连接板(14)固定,所述条形槽(13)内侧远离连接弹簧(15)的一端都均布固定有多个齿块(16),所述齿块(16)均与第一连接杆(8)啮合连接。
CN202320499962.0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Active CN219509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9962.0U CN219509252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9962.0U CN219509252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9252U true CN219509252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7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9962.0U Active CN219509252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9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90757B (zh) 一种筒架支撑式钢平台与塔吊整体顶升装置及其顶升方法
CN212459241U (zh) 一种桥梁隧道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19509252U (zh) 一种可折叠电梯井道临时防护装置
CN207277192U (zh) 用于防撞护栏模板施工的移动式悬挑起重平台
CN203394032U (zh) 一种筒体内爬式操作架
CN203668857U (zh) 用于ss级护栏模板连接、加固的可行走操作平台架
CN202882375U (zh) 电梯井井道工具式脚手架操作平台
CN21377437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安全施工平台
CN214462414U (zh) 坡屋面施工操作平台
CN214659903U (zh) 一种用于安全工程的爬梯
CN216613944U (zh) 一种室内高空作业平台
CN111021701B (zh) 一种建筑用升降体系
CN210263845U (zh) 一种水轮机蜗壳检修装置
CN109629820B (zh) 爬架防护网
CN210134636U (zh) 一种铝膜爬架施工升降装置
CN21806133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
CN217175609U (zh) 一种土木工程安全施工架
CN201531110U (zh) 可拆卸多功能升降平台
CN215671188U (zh)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吊装的临时加固结构
CN105113777A (zh) 利用多层梁协同传力的结构施工装备及其爬升方法
AU2009238217A1 (en) Climbing mast assembly
CN211115729U (zh) 一种pc装配式建筑井道施工爬梯
CN204983597U (zh) 利用多层梁协同传力的结构施工装备
CN217350515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板墙起吊安装一体化设备
CN216076221U (zh) 一种电梯井提升式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