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8603U -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8603U
CN219508603U CN202222679272.1U CN202222679272U CN219508603U CN 219508603 U CN219508603 U CN 219508603U CN 202222679272 U CN202222679272 U CN 202222679272U CN 219508603 U CN219508603 U CN 21950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concrete
anchor
layer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92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昭
李辉
孙富学
余传波
孙巍
张海亮
康聪
聂大祥
王森
焦国太
丁仕强
冉钊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6792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横向铺设有加强钢丝网,加强钢丝网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上方布设,以加强钢丝网为界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分为生态内层和生态外层,生态外层布设有灌溉系统管路,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外表面覆盖有三维土工网,锚钉从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外插入到现浇混凝土基层中,锚钉与所述三维土工网和加强钢丝网连接固定。上述系统和方法旨在基于生态混凝土技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生态防护层,提高混凝土结构物表面绿化生态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加强混凝土结构物表面防护,并更好地保护生态混凝土防护层表面。

Description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深入,各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岩石边坡,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分项。岩石边坡长期裸露于自然环境中,会产生风化剥落等侵蚀现象,引起边坡岩体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性。为提高边坡稳定性,工程中常采用喷锚支护、格构防护等硬质防护技术进行坡面防护,防护后的边坡硬质裸露,影响边坡的生态环境效果。对于坡度较大的岩质边坡而言,生态混凝土防护是近年来发展应用的一种边坡防护技术,因其具有一定强度,可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岩质边坡,并具有一定的抗冲刷性能,因此在岩质边坡中得到广泛应用。岩质边坡生态混凝土防护施工过程中,浇水养护和其与基层的结合程度,是保证防护层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在顺坡坡体上,因为坡体径流和地表降水能够直接覆盖到防护层表面,且防护层自重是施加于基层表面上,因此养护条件和稳定条件相对较好。但对于局部存在的岩石倒坡基层结构而言,防护层重力向下,对防护层施加剥落荷载。同时,受倒坡影响,降水及地表径流等水体无法直接到达防护层表面,导致防护层缺水,严重影响防护层强度增长及植物生长效果,整体制约生态混凝土防护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该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能够在提高混凝土结构物表面绿化生态效果的同时,加强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的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及其结构物的防护,尤其能够兜盖生态混凝土防护层表面避免其剥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岩石边坡倒坡现浇混凝土基层,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横向铺设有加强钢丝网,并打设有埋入现浇混凝土基层内部的锚钉以固定强化钢丝网,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加强钢丝网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上方布设,以加强钢丝网为界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分为生态内层和生态外层,生态外层布设有灌溉系统管路,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外表面覆盖有三维土工网,锚钉从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外插入到现浇混凝土基层中,所述锚钉与所述三维土工网和加强钢丝网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为生态混凝土通过喷射方式施工形成的防护面层,防护层厚度不小于8cm。
优选的,所述锚钉与加强钢丝网和三维土工网连接固定形成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的加强骨架,将防护层固定于混凝土表面,形成耐久防护体系,所述锚钉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螺纹钢筋,通过钻孔方式插入岩石基层不少于50cm,锚钉水平和横向间距为100cm。
优选的,所述加强钢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1mm的勾花镀锌钢丝网,钢丝网与锚钉交接处,采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
优选的,所述灌溉系统管路由竖向主管和水平支管组成,竖向主管采用PVC管材,作为灌溉水分的进水主通道,直径为4cm,水平支管采用合成树脂透水管,直径为4cm,支管竖向间距为1米,水平支管和竖向主管可靠连接,所述水平支管敷设时,向下倾斜5度,多根支管平行敷设,起到顺畅通水和灌溉的目标。
优选的,所述三维土工网为聚乙烯三维土工网,对喷射施工完成防护层表面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基层向外凸出有一体浇筑成型的凸起,凸起的外端部设置有钢丝网固定平台,所述加强钢丝网固定在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上,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中心设置有锚钉插孔,锚钉插孔深入到所述混凝土基层中,所述锚钉插入到锚钉插孔中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锚钉中部具有凸环,凸环将所述加强钢丝网固定在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锚钉采用多段式构造,锚钉的各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构造,锚钉的长度根据所述生态混凝土层的厚度设定。
优选的,所述锚钉包括可以相互螺纹连接的锚钉前段和锚钉后段,锚钉后段的外端部带有所述凸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岩质边坡由于开挖等形成的倒坡结构而言,防护层重力向下,对防护层施加了自然剥落荷载效应。同时,降雨和地表径流水体无法直接到达倒坡防护层内部,使倒坡结构防护层养护难度增加,影响防护层强度增长和植物生长。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个方面技术思想:
1、本实用新型包含了倒坡防护结构内的自动喷灌系统,可以实现生态防护层的实时补水灌溉,克服工程中倒坡养护水分难以到达的问题,确保生态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植物生的水分需求。根据倒坡结构特征,本灌溉管路设置于生态混凝土层内部偏基层处,可保证管路水分能够通过管路空隙渗出后,在生态混凝土层范围内整体渗透扩散,实现整体补水。
2、通过加强锚钉,将防护层通过悬吊作用,固定在岩石倒坡基层上,并通过设置在混凝土防护层内部的钢丝加强网、防护层表面的三维土工网以及混凝土中的三维植被网,形成复合防护层加强体系,平衡防护层重力受力,提高防护层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所在地形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的灌溉系统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中的锚钉位置的结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锚钉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分体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岩石边坡倒坡现浇混凝土基层1,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1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中间横向铺设有加强钢丝网3,加强钢丝网3采用直径不小于1mm的勾花镀锌钢丝网,并打设有埋入现浇混凝土基层内部的锚钉4以固定强化钢丝网,钢丝网与锚钉4交接处采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3,加强钢丝网3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1表面上方布设,以加强钢丝网3为界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分为生态内层21和生态外层22,生态外层22布设有灌溉系统管路,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外表面覆盖有三维土工网5,锚钉4从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外插入到现浇混凝土基层1中,所述锚钉4与所述三维土工网5和加强钢丝网3连接固定,三维土工网5为聚乙烯三维土工网,对喷射施工完成防护层表面进行防护。
参照图2所示,上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为生态混凝土通过喷射方式施工形成的防护面层,防护层厚度不小于8cm,生态混凝土的配料包括水泥、种植土、锯末及植物种子,生态混凝土的28天养护强度要求不低于1Mpa,以保证防护层的强度与耐久特性。锚钉4与加强钢丝网3和三维土工网5连接固定形成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的加强骨架,将防护层固定于混凝土表面,形成耐久防护体系,所述锚钉4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螺纹钢筋,通过钻孔方式插入岩石基层不少于50cm,锚钉4水平和横向间距为100cm。生态混凝土防护层2的配合比按照:每立方种植土:100kg水泥:3.5立方锯末:适量外加剂;所述生态混凝土的28天养护强度要求不低于1Mpa,以保证防护层的强度与耐久特性,生态混凝土防护层5各种原材料按照既定配比,通过拌合装置进行充分搅拌,形成均匀混合物,然后通过喷射方式进行防护层施工。
参照图2-3所示,上述灌溉系统管路由竖向主管6和水平支管7组成,竖向主管6采用PVC管材,作为灌溉水分的进水主通道,直径为4cm,水平支管7采用合成树脂透水管,直径为4cm,支管竖向间距为1米,水平支管7和竖向主管6可靠连接,所述水平支管7敷设时,向下倾斜5度,多根支管平行敷设,起到顺畅通水和灌溉的目标。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述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凝土基面随机凿毛
为提高植被混凝土层与现浇混凝土基面的结合程度,在混凝土基面通过风镐进行随机凿毛,凿毛以凿除混凝土表面收面浆体,漏出骨料即可,总凿除面积不小于混凝土基面面积35%,凿毛完成后,清除凿毛面浮灰;
(2)锚钉打设
采用冲击钻在混凝土面钻孔,钻孔深度50cm,钻孔直接以能够插入锚钉4并砂浆充填空隙为准,钻孔完成后,首先在孔内灌注砂浆,然后打入锚钉4,使锚钉4能够很好在孔内粘结;
(3)埋设灌溉管路系统
按照设计要求,在下层生态护混凝土面上敷设灌溉管路系统,管路系统材料及间距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管路系统和锚钉4绑扎牢固,避免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松动,支管柔软,敷设要平顺,保证通畅;
(4)喷射下层生态混凝土
下层生态混凝土厚度为5cm,通过干喷方式进行施工,施工时保证喷层厚度均匀。
(5)施工加强钢筋网
待下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表面面干,具有一定强度后,在生态混凝土面上敷设加强钢丝网3,加强钢丝网3和锚钉4在交叉出绑扎牢固,钢丝网铺设要平整平顺。
(6)上层生态混凝土施工
在敷设完钢丝网和灌溉管路后,按照要求施工上层生态混凝土,上层混生态混凝土表面要求平整,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
(7)三维土工网施工
在喷射完成的防护层表面铺设三维土工网5,三维土工网5需要拉紧,并与锚钉4在交叉处绑扎牢固,土工网铺设完成后,在土工网表面喷涂一层1cm厚生态混凝土,覆盖土工网为准,提高土工网与防护层结合程度和防护层整体性。
(8)灌溉供水系统施工
根据现场情况,通过埋设水泵或蓄水池等方式,设置灌溉水源,能够给边坡系统自供水灌溉,灌溉系统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生态混凝土含水情况,及时进行浇灌补水,确保混凝土凝固和植物生长的水分需要。
参照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锚钉4及锚钉4固定加强钢丝网3的构造,本实施例中:上述混凝土基层1向外凸出有一体浇筑成型的凸起11,凸起11的外端部设置有钢丝网固定平台111,所述加强钢丝网3固定在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111上,使加强钢丝网3的设置更加平整、便捷,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111中心设置有锚钉插孔,锚钉插孔深入到所述混凝土基层1中,所述锚钉4插入到锚钉插孔中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锚钉4中部具有凸环41,凸环41将所述加强钢丝网3固定在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11上。锚钉4采用多段式构造,锚钉4的各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构造,锚钉4的长度根据所述生态混凝土层的厚度设定,锚钉的两段可以根据生态内层21和生态外层22的厚度需求进行长度设定。本实施例中,锚钉4包括可以相互螺纹连接的锚钉前段42和锚钉后段43,锚钉后段43的外端部带有所述凸环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包括岩石边坡倒坡现浇混凝土基层,其特征是: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设置有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横向铺设有加强钢丝网,并打设有埋入现浇混凝土基层内部的锚钉以固定强化钢丝网,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中间层布设有加强钢丝网,加强钢丝网沿着所述现浇混凝土基层表面上方布设,以加强钢丝网为界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分为生态内层和生态外层,生态外层布设有灌溉系统管路,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外表面覆盖有三维土工网,锚钉从生态混凝土防护层外插入到现浇混凝土基层中,所述锚钉与所述三维土工网和加强钢丝网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为生态混凝土通过喷射方式施工形成的防护面层,防护层厚度不小于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锚钉与加强钢丝网和三维土工网连接固定形成所述生态混凝土防护层的加强骨架,将防护层固定于混凝土表面,形成耐久防护体系,所述锚钉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螺纹钢筋,通过钻孔方式插入岩石基层不少于50cm,锚钉水平和横向间距为10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加强钢丝网采用直径不小于1mm的勾花镀锌钢丝网,钢丝网与锚钉交接处,采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灌溉系统管路由竖向主管和水平支管组成,竖向主管采用PVC管材,作为灌溉水分的进水主通道,直径为4cm,水平支管采用合成树脂透水管,直径为4cm,支管竖向间距为1米,水平支管和竖向主管可靠连接,所述水平支管敷设时,向下倾斜5度,多根支管平行敷设,起到顺畅通水和灌溉的目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三维土工网为聚乙烯三维土工网,对喷射施工完成防护层表面进行防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基层向外凸出有一体浇筑成型的凸起,凸起的外端部设置有钢丝网固定平台,所述加强钢丝网固定在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上,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中心设置有锚钉插孔,锚钉插孔深入到所述混凝土基层中,所述锚钉插入到锚钉插孔中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锚钉中部具有凸环,凸环将所述加强钢丝网固定在所述钢丝网固定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锚钉采用多段式构造,锚钉的各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构造,锚钉的长度根据生态混凝土层的厚度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锚钉包括可以相互螺纹连接的锚钉前段和锚钉后段,锚钉后段的外端部带有所述凸环。
CN202222679272.1U 2022-10-12 2022-10-12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Active CN21950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9272.1U CN219508603U (zh) 2022-10-12 2022-10-12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9272.1U CN219508603U (zh) 2022-10-12 2022-10-12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8603U true CN219508603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46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9272.1U Active CN219508603U (zh) 2022-10-12 2022-10-12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8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4087B (zh) 一种边坡绿化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44460B (zh) 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方法
CN204305674U (zh) 利用锚杆网格进行页岩边坡种植绿化结构
CN202280064U (zh) 针对坡度大于75°的石质边坡护理结构
CN109763504B (zh) 一种边坡生态加固及绿化方法
CN207295737U (zh) 适用于高原山地的生态护坡系统
CN101622931B (zh) 岩质边坡护面墙的绿化坡面及施工方法
CN110249813B (zh) 一种在采矿坑高陡岩质边坡绿化方法
CN110214634A (zh) 一种适用于陡峻岩质边坡tbs绿化的施工方法
CN109723068A (zh) 利于边坡植被生长陡立混凝土框格梁护坡系统及营造方法
CN108330968A (zh) 一种锚杆加液氮冻土墙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44552A (zh) 受损山体生态植被修复结构和实施方法及其应用
CN111593748A (zh) 一种破碎岩石陡坡的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31213A (zh) 人工边坡半刚性支护生态综合处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51758U (zh) 一种带蓄水供水系统的边坡生态防护结构
CN109208618B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坡面的生态修复方法
CN208328601U (zh) 用于陡坡路段的排水系统
CN103205975A (zh) 一种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装置
CN109208545B (zh) 一种具有消能效果的人工景观溢流坝施工方法
CN214497398U (zh) 一种生态环保型水利护坡
CN107059893B (zh) 开采面高边坡孔穴复绿施工方法
CN109763497A (zh) 一种柔性边坡生态防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219508603U (zh) 岩石边坡倒坡基层结构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CN217378944U (zh) 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
CN219508637U (zh) 现浇混凝土基面上生态混凝土防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