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7412U -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 Google Patents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7412U
CN219497412U CN202320452046.1U CN202320452046U CN219497412U CN 219497412 U CN219497412 U CN 219497412U CN 202320452046 U CN202320452046 U CN 202320452046U CN 219497412 U CN219497412 U CN 219497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ayer
wall
unit
composit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520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伟灵
周龙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inosyncs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inosync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inosync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inosync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520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7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7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7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公开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该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包括内芯组件、绕包层、外护套以及电子温湿度标签,内芯组件包括光纤单元、铜缆单元以及外层填充物料,光纤单元与铜缆单元平行设置,外层填充物料包覆于光纤单元的外壁和铜缆单元的外壁,外层填充物料用于限定光纤单元与铜缆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绕包层包覆于内芯组件的外周,绕包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带;外护套套设于绕包层的外周;电子温湿度标签设置于绕包层的外壁与外护套的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电子温湿度标签,能够保证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的温度信息被有效传回数据库,以实现实时监控。

Description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背景技术
室内电子设备进行智能化改装时,通常会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线缆,例如CAT6或CAT7网络线,HDMI音视频数据线,DisplayPort数据线,音频线和监控线等,因传统数据线缆使用铜导体为传输媒介,每种线材规格单一,信号衰减大,使用长度受到限制,即使有部分光纤线传输,也是功能单一,无法匹配不同信号传输协议的电子设备,因此,通常需要采用多根光纤传输信号并配合导电铜线使用,但增加光纤数量以匹配电子设备后,耗电量增加,传统的电热偶局部点测温技术无法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能够对复合线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所述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包括:
内芯组件,所述内芯组件包括光纤单元、铜缆单元以及外层填充物料,所述光纤单元与所述铜缆单元平行设置,所述外层填充物料包覆于所述光纤单元的外壁和所述铜缆单元的外壁,所述外层填充物料用于限定所述光纤单元与所述铜缆单元之间的相对位置;
绕包层,所述绕包层包覆于所述内芯组件的外周,所述绕包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带;
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套设于所述绕包层的外周;
电子温湿度标签,所述电子温湿度标签设置于所述绕包层的外壁与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绕包层的外壁与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为双层镀锌钢带,所述双层镀锌钢带的外壁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电子温湿度标签容纳设置于所述容纳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绕包层的外壁与所述铠装层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外护套和/或所述内护套采用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或者聚烯烃制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单元设置为六个,每个所述光纤单元包括六根单芯光纤,每根所述单芯光纤的外周套设有光纤护套,且每个所述光纤护套的内部填充有内层填充物料,所述内层填充物料用于增加所述光纤单元的抗拉强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纤护套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芯光纤为OM3多模光纤。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层填充物料和/或所述内层填充物料采用芳纶丝制成。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铜缆单元设置为两个,每个所述铜缆单元包括地线、两根芯线以及屏蔽层,所述地线和两根所述芯线均设置于所述屏蔽层的内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芯线包括导体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套设于所述导体的外周,所述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绞合而成,所述防护层包括铝箔和麦拉片,所述铝箔贴附于所述麦拉片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该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包括内芯组件、绕包层、外护套以及电子温湿度标签,在内芯组件的外周包覆绕包层,绕包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带,带有高阻燃性能,燃烧时发烟少,没有卤素气体释放;采用外层填充物料将光纤单元和铜缆单元固定于绕包层的内部,避免光纤单元和铜缆单元相对偏移;在绕包层的外周套设外护套,利用外护套隔离保护绕包层和内芯组件,避免雨水侵蚀或者砂石磨损,便于穿墙安装线缆;在绕包层的外壁与外护套的内壁之间设置电子温湿度标签,能够保证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的温度信息被有效传回数据库,以实现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的横截面。
图中:
1、内芯组件;11、光纤单元;111、单芯光纤;112、光纤护套;113、内层填充物料;12、铜缆单元;121、地线;122、芯线;123、屏蔽层;13、外层填充物料;2、绕包层;3、外护套;4、电子温湿度标签;5、铠装层;6、内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该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包括内芯组件1、绕包层2、外护套3以及电子温湿度标签4,内芯组件1包括光纤单元11、铜缆单元12以及外层填充物料13,光纤单元11与铜缆单元12平行设置,外层填充物料13包覆于光纤单元11的外壁和铜缆单元12的外壁,外层填充物料13用于限定光纤单元11与铜缆单元12之间的相对位置;绕包层2包覆于内芯组件1的外周,绕包层2为低烟无卤阻燃带;外护套3套设于绕包层2的外周;电子温湿度标签4设置于绕包层2的外壁与外护套3的内壁之间。
具体的,在内芯组件1的外周包覆绕包层2,绕包层2为低烟无卤阻燃带,带有高阻燃性能,燃烧时发烟少,没有卤素气体释放;采用外层填充物料13将光纤单元11和铜缆单元12固定于绕包层2的内部,避免光纤单元11和铜缆单元12相对偏移;在绕包层2的外周套设外护套3,利用外护套3隔离保护绕包层2和内芯组件1,避免雨水侵蚀或者砂石磨损,便于穿墙安装线缆;在绕包层2的外壁与外护套3的内壁之间设置电子温湿度标签4,能够保证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的温度信息被有效传回数据库,以实现实时监控。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电子温湿度标签4为RFID射频识别测温电子标签,是具有测温功能的射频识别技术智能芯片。
可选的,绕包层2的外壁与外护套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铠装层5,铠装层5为双层镀锌钢带,双层镀锌钢带的外壁设置有容纳槽,电子温湿度标签4容纳设置于容纳槽。
具体的,设置双层镀锌钢带能够加强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的纵向抗拉性能,并利用铠装层5将电子温湿度标签4与绕包层2隔离,避免电子温湿度标签4与绕包层2接触,避免电子温湿度标签4受到绕包层2的磨损。
可选的,绕包层2的外壁与铠装层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内护套6,外护套3和/或内护套6采用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或者聚烯烃制成。外护套3和内护套6均能够进行绝缘隔离,且绕包层2与铠装层5之间设置内护套6,避免绕包层2受到铠装层5的磨损。
可选的,光纤单元11设置为六个,每个光纤单元11包括六根单芯光纤111,每根单芯光纤111的外周套设有光纤护套112,且每个光纤护套112的内部填充有内层填充物料113,内层填充物料113用于增加光纤单元11的抗拉强度。
具体的,六个光纤单元11分别或者同时传输多种协议信号,在后期的维护中,只需要升级两端的光电连接器便可以自动升级更高的宽带,以同时传输两组HDMI信号或者两组DP信号,或者更多组合信号。
可选的,光纤护套112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成,保证单芯光纤111不受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可选的,单芯光纤111为OM3多模光纤。
可选的,外层填充物料13和/或内层填充物料113采用芳纶丝制成。
可选的,铜缆单元12设置为两个,每个铜缆单元12包括地线121、两根芯线122以及屏蔽层123,地线121和两根芯线122均设置于屏蔽层123的内部。
可选的,芯线122包括导体和防护层,防护层套设于导体的外周,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绞合而成,防护层包括铝箔和麦拉片,铝箔贴附于麦拉片的外周。
具体的,芯线122作为电源线,采用屏蔽层123将地线121和芯线122包裹屏蔽,避免地线121和芯线122产生的电磁场对单芯光纤111造成影响。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包括:
内芯组件(1),所述内芯组件(1)包括光纤单元(11)、铜缆单元(12)以及外层填充物料(13),所述光纤单元(11)与所述铜缆单元(12)平行设置,所述外层填充物料(13)包覆于所述光纤单元(11)的外壁和所述铜缆单元(12)的外壁,所述外层填充物料(13)用于限定所述光纤单元(11)与所述铜缆单元(12)之间的相对位置;
绕包层(2),所述绕包层(2)包覆于所述内芯组件(1)的外周,所述绕包层(2)为低烟无卤阻燃带;
外护套(3),所述外护套(3)套设于所述绕包层(2)的外周;
电子温湿度标签(4),所述电子温湿度标签(4)设置于所述绕包层(2)的外壁与所述外护套(3)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层(2)的外壁与所述外护套(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铠装层(5),所述铠装层(5)为双层镀锌钢带,所述双层镀锌钢带的外壁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电子温湿度标签(4)容纳设置于所述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包层(2)的外壁与所述铠装层(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内护套(6),所述外护套(3)和/或所述内护套(6)采用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或者聚烯烃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单元(11)设置为六个,每个所述光纤单元(11)包括六根单芯光纤(111),每根所述单芯光纤(111)的外周套设有光纤护套(112),且每个所述光纤护套(112)的内部填充有内层填充物料(113),所述内层填充物料(113)用于增加所述光纤单元(11)的抗拉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护套(112)采用低烟无卤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芯光纤(111)为OM3多模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填充物料(13)和/或所述内层填充物料(113)采用芳纶丝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缆单元(12)设置为两个,每个所述铜缆单元(12)包括地线(121)、两根芯线(122)以及屏蔽层(123),所述地线(121)和两根所述芯线(122)均设置于所述屏蔽层(123)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122)包括导体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套设于所述导体的外周,所述导体采用多股镀锡铜绞合而成,所述防护层包括铝箔和麦拉片,所述铝箔贴附于所述麦拉片的外周。
CN202320452046.1U 2023-03-10 2023-03-10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Active CN219497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046.1U CN219497412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52046.1U CN219497412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7412U true CN219497412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52046.1U Active CN219497412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7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89679A1 (en) Powered fiber cable
CN203150304U (zh) 远程遥控智能生产设备用圆形通信电缆
CN108847305A (zh) 一种高速视频传输用超柔智控光电混合缆
CN21324196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智慧灯杆的光电混合电缆
CN219497412U (zh) 一站式多功能复合线
CN208507227U (zh) 一种高速视频传输用超柔智控光电混合缆
CN212461220U (zh) 高性能阻燃型特种计算机仪表电缆
CN205656899U (zh) 一种多用途复合型环保电缆
CN101162624A (zh) 耐侯性屏蔽电缆
CN211150157U (zh) 一种高强度信号屏蔽电缆
CN203150303U (zh) 远程遥控智能生产设备用扁形通信电缆
CN211294724U (zh) 一种混合缆
CN202632862U (zh) 多用途光纤复合结构电缆
CN101169994A (zh) 工程设备用屏蔽电缆
CN101183572A (zh) 工程设备用屏蔽电缆制造方法
CN216287715U (zh) 一种核电站用非核级60年寿命补偿测量电缆
CN215988139U (zh) 耐挤压型导电纤维扁电缆
CN218513232U (zh) 适用5g方案的低损耗低时延数据电缆
CN218482004U (zh) 环保5g通信数据电缆
CN219591139U (zh) 抗干扰电缆
CN213635420U (zh) 一种高柔性无卤屏蔽工业传感器电缆
CN217214213U (zh) 一种直线电机电源、感温复合电缆
CN209912524U (zh) 一种多功能编织屏蔽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CN208538525U (zh) 一种高强度抗电磁干扰混合型电缆
CN210296015U (zh) 一种具有弯曲耐久性的复合式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