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5770U -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5770U
CN219495770U CN202223058528.3U CN202223058528U CN219495770U CN 219495770 U CN219495770 U CN 219495770U CN 202223058528 U CN202223058528 U CN 202223058528U CN 219495770 U CN219495770 U CN 219495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ine
pipe
reserving
tube
valve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85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颖
顾玲娟
颜美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spit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0585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5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5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5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包括集尿袋,所述集尿袋的出口设置有与引流管和转接管连接的导尿管,所述转接管和导尿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二者连通或关闭的第一阀门;所述转接管一侧设置有与转接管适配的留取装置,所述留取装置包括与转接管可拆装连接的留取管体,所述留取管体内设置有活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集尿袋中的尿液直接抽取至留取装置中,可以直接将留取装置作为化验容器进行送检,节省了操作材料,简化了尿液培养标本留取操作步骤,安全快捷,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轻度,而且尿液是直接抽取至留取装置中,减少尿液与空气接触时间及标本污染的可能性,而且可以保持尿路密封性,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背景技术
尿培养是指对正常尿液里的细菌进行培养。为了协助临床诊断,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各种化验检查时会需要留取尿培养样本,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病人自行将尿液采集到标本杯内,但是在临床当中有许多危重患者无法自行排尿,需要留置尿管,由医护人员帮助采集尿标本。目前,常规的留取尿培养方式是将导尿管与集尿袋分离,留取尿液于标本容器中,
目前临床上采取的尿培养留取方式需要二次操作,并且由于危重患者限制卧床,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也破坏了留置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增加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在取样过程中频繁开启装置或尿液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也容易使外界微尘进入集尿杯中造成样本污染,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包括集尿袋,所述集尿袋的出口设置有与引流管和转接管连接的导尿管,所述转接管和导尿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二者连通或关闭的第一阀门;所述转接管一侧设置有与转接管适配的留取装置,所述留取装置包括与转接管可拆装连接的留取管体,所述留取管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外侧固定设置有推杆和推柄,所述推杆位于活塞和推柄之间。
优选的,所述留取管体的入口端固定设置第二外螺纹,所述转接管出口处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留取管体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扶柄。
优选的,所述推杆靠近活塞处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留取管体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集尿袋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留取管体入口端设置有封闭帽,所述封闭帽包括用于封堵留取管体入口的帽体,所述帽体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四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留取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靠近第二管体端部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管体靠近第一管体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适配的第一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包括与导尿管和转接管适配的第一阀球,所述第一阀球上设置有延伸至转接管外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阀球外表面分别设置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封堵位,且均关于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在第一阀球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接管和留取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分别与转接管和留取装置可拆卸安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靠近转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连接管靠近留取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内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管通断的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包括与连接管适配的第二阀球,所述第二阀球上设有延伸至连接管外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阀球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通孔。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外表面设置有止液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集尿袋中的尿液直接抽取至留取装置中,可以直接将留取装置作为化验容器进行送检,节省了操作材料,简化了尿液培养标本留取操作步骤,安全快捷,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轻度,而且尿液是直接抽取至留取装置中,减少尿液与空气接触时间及标本污染的可能性,而且可以保持尿路密封性,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留取管体入口处设置封闭帽,能够在留取管体收集尿液后直接用封闭帽对留取管体进行封闭,防止尿液与空气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尿液标本污染的可能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留取装置与转接管之间设置连接头,在留取装置对尿液抽取完毕后,可以在转接管与留取装置进行连通状态对留取装置入口进行封闭,封闭完毕后再使连接头与转接管进行分离,从而进一步降低留取装置抽取样本尿液与空气接触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留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留取装置和封闭帽安装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留取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阀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尿袋;2、导尿管;3、第一阀门;31、第一阀球;32、第一转轴;33、第一通道;34、第二通道;35、第三通道;36、封堵位;4、引流管;5、转接管;6、留取装置;61、留取管体;611、第一管体;612、第二管体;613、第一内螺纹;614、第一外螺纹;62、活塞;63、推杆;64、推柄;65、凹槽;66、第二外螺纹;67、第一刻度线;68、扶柄;7、止液夹;8、第二内螺纹;9、连接头;91、连接管;92、第三外螺纹;93、第二阀门;931、第二阀球;932、第二转轴;933、连接通孔;94、第三内螺纹;10、封闭帽;101、帽体;102、第四内螺纹;11、第二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一,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包括集尿袋1,所述集尿袋1的出口设置有与引流管4和转接管5连接的导尿管2,所述转接管5和导尿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二者连通或关闭的第一阀门3;所述转接管5一侧设置有与转接管5适配的留取装置6,所述留取装置6包括与转接管5可拆装连接的留取管体61,所述留取管体61内设置有活塞62,所述活塞62外侧固定设置有推杆63和推柄64,所述推杆63位于活塞62和推柄64之间。
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操作者首先通过将留取管体61与转接管5进行连接,转动第一阀门3使转接管5和导尿管2连通,然后通过推柄64和推杆63使活塞62在留取管体61进行拉动,由于活塞62被拉动,则活塞62与转接管5之间的空间中形成负压,从而位于集尿袋1内部的尿液进入到留取管体61中,从而完成对尿液的留取。
所述留取管体61的入口端固定设置第二外螺纹66,所述转接管5出口处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66适配的第二内螺纹8,所述留取管体6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扶柄68。
通过第二外螺纹66和第二内螺纹8进行螺纹连接,提高留取管体61与转接管5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在对尿液留取的时候发生泄漏,扶柄68在对活塞62进行抽拉的时候可以方便操作者更容易借力,容易对活塞62抽拉。
所述推杆63靠近活塞62处设置有凹槽65;在对尿液留取至留取管体61中后,由于推杆63的长度过长,在对要进行培养的尿液进行转运过程中很容易会触碰到推杆63,甚至会使推杆63带动活塞62脱离留取管体61,为此在对尿液抽取后,通过在凹槽65处将推杆63进行折断,使折断后的推杆63留置于留取管体61内或者不再延长那么长,从而防止推杆63带动活塞62脱离留取管体61,凹槽65形状可以为圆弧形缺口,也可以为V形缺口,在本实施例中,凹槽65的形状外V形缺口,因为V形缺口的在折断的时候容易使应力集中,从而更方便推杆63折断。
所述留取管体61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67,所述集尿袋1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11。
通过第一刻度线67能够直观观察到留取尿液的多少,通过第二刻度线11能够观察到集尿袋1中尿液的多少。
所述留取管体61入口端设置有封闭帽10,所述封闭帽10包括用于封堵留取管体61入口的帽体101,所述帽体101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66适配的第四内螺纹102。
当留取管61对尿液抽取完毕后且与转接管5分离后,通过第二外螺纹66与第四内螺纹102旋合,使帽体101对留取管体61入口进行封闭发,防止尿液与空气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尿液标本污染的可能性。
所述第一阀门3包括与导尿管2和转接管5适配的第一阀球31,所述第一阀球31上设置有延伸至转接管5外部的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阀球31外表面分别设置第一通道33、第二通道34、第三通道35和封堵位36,且均关于第一转轴32的中心轴线在第一阀球31上均匀分布;第一通道33、第二通道34和第三通道35三者能够连通。
通过第一阀门3实现对导尿管2和转接管5的通断,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当需要进行对尿液抽取的时候,首先通过转动第一转轴32从而使第一阀球31进行转动,使第二通道34对准导尿管2的出口,使第一通道33对准转接管5的入口,则第三通道35被导尿管2封闭,封堵位36对引流管4入口进行封闭,从而实现转接管5和导尿管2的连通,当对尿液抽取完毕后,只需要重新将封堵位36转动至转接管5的入口处,从而完成对转接管5封闭;
当需要对集尿袋1中的尿液进行排放的时候,使封堵位36转动至转接管5入口,则封堵位36对转接管5入口进行封闭,从而防止尿液进入到转接管5中,此时第三通道35与引流管4连通,第一通道33与导尿管2进行连通,此时导尿管2和引流管4处于连通状态,导尿管2和转接管5处于阻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阀门3即可实现对引流管4和转接管5实现与导尿管2的通断,初始状态下,可知使封堵位36对导尿管2或者转接管5进行封堵。
所述引流管4外表面设置有止液夹7;在封堵位36位于转接管5入口的初始状态下,通过止液夹7来控制引流管4与外部的通断,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集尿袋1、导尿管2、引流管4、第二内螺纹8和留取装置6均由透明材料制成,方便观察尿液的流动
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第一阀门3使导尿管2和转接管5连通,接下来第二内螺纹8与第二外螺纹66旋合使留取管体61与转接管5进行连接,通过推柄64和推杆63拉动活塞62使留取管体61内部形成负压,从而集尿袋1中的尿液被抽至留取管体61中,对尿液抽取完毕后,使第二内螺纹8与第二外螺纹66分离,然后通过封闭帽10将留取管体61入口进行封堵,接下来在凹槽65处将推杆63折断,完成对尿液的留取。
参照图6所示的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
所述留取管体61包括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12,所述第一管体611靠近第二管体612端部设置有第一内螺纹613,所述第二管体612靠近第一管体611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613适配的第一外螺纹6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62在第二管体612中,通过推柄64和推杆63将活塞62在第二管体612中抽拉,从而使第一管体611中的形成负压,使集尿袋1中的尿液进入到第一管体611中,之后将推杆63在凹槽65处折断;对尿液抽取完毕后,通过留取装置6对入口进行封闭,送至检验室可将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12进行分离,从而对第一管体611中的尿液进行化验。
参照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三,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
所述转接管5和留取装置6之间设置有连接头9,所述连接头9包括分别与转接管5和留取装置6可拆卸安装的连接管91,所述连接管91靠近转接管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92,所述连接管91靠近留取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内螺纹94,所述连接管91内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管91通断的第二阀门93。
所述第二阀门93包括与连接管91适配的第二阀球931,所述第二阀球931上设有延伸至连接管91外部的第二转轴932,所述第二阀球931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通孔933。
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第二阀球931使连接管91处于连通状态,首先使第三内螺纹94与留取管体61入口进行连接,第三外螺纹92与第二内螺纹8进行连接,然后当留取装置6对尿液抽取完毕后,则只需要旋拧第二转轴932使第二阀球931对连接管91进行封闭,从而完成导尿管2和转接管5之间的隔断,接下来只需要使第三外螺纹92与第二内螺纹8分离,即可完成对尿液的抽取。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包括集尿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尿袋(1)的出口设置有与引流管(4)和转接管(5)连接的导尿管(2),所述转接管(5)和导尿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二者连通或关闭的第一阀门(3);所述转接管(5)一侧设置有与转接管(5)适配的留取装置(6),所述留取装置(6)包括与转接管(5)可拆装连接的留取管体(61),所述留取管体(61)内设置有活塞(62),所述活塞(62)外侧固定设置有推杆(63)和推柄(64),所述推杆(63)位于活塞(62)和推柄(6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取管体(61)的入口端固定设置第二外螺纹(66),所述转接管(5)出口处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66)适配的第二内螺纹(8),所述留取管体(61)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扶柄(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3)靠近活塞(62)处设置有凹槽(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取管体(61)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刻度线(67),所述集尿袋(1)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取管体(61)入口端设置有封闭帽(10),所述封闭帽(10)包括用于封堵留取管体(61)入口的帽体(101),所述帽体(101)内侧壁设置有与第二外螺纹(66)适配的第四内螺纹(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取管体(61)包括第一管体(611)和第二管体(612),所述第一管体(611)靠近第二管体(612)端部设置有第一内螺纹(613),所述第二管体(612)靠近第一管体(611)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613)适配的第一外螺纹(6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3)包括与导尿管(2)和转接管(5)适配的第一阀球(31),所述第一阀球(31)上设置有延伸至转接管(5)外部的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阀球(31)外表面分别设置第一通道(33)、第二通道(34)、第三通道(35)和封堵位(36),且均关于第一转轴(32)的中心轴线在第一阀球(31)上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管(5)和留取装置(6)之间设置有连接头(9),所述连接头(9)包括分别与转接管(5)和留取装置(6)可拆卸安装的连接管(91),所述连接管(91)靠近转接管(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外螺纹(92),所述连接管(91)靠近留取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内螺纹(94),所述连接管(91)内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管(91)通断的第二阀门(9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93)包括与连接管(91)适配的第二阀球(931),所述第二阀球(931)上设有延伸至连接管(91)外部的第二转轴(932),所述第二阀球(931)外表面设置有连接通孔(9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外表面设置有止液夹(7)。
CN202223058528.3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Active CN219495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528.3U CN219495770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528.3U CN219495770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5770U true CN219495770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8528.3U Active CN219495770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5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9112A (zh) * 2023-12-12 2024-01-12 南京医科大学 一种尿液厌氧采集培养一体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9112A (zh) * 2023-12-12 2024-01-12 南京医科大学 一种尿液厌氧采集培养一体化装置
CN117379112B (zh) * 2023-12-12 2024-02-09 南京医科大学 一种尿液厌氧采集培养一体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95770U (zh) 一种尿培养留取装置
CN205814355U (zh) 一种体液收集装置
CN218899516U (zh) 一种尿液取样用具
CN110093262A (zh) 一种用于支气管镜的液体采集装置
CN210134109U (zh) 一种用于支气管镜的液体采集装置
CN113974700B (zh) 一体化肿瘤检验取样送检装置
CN113358638B (zh) 一种便携式唾液采样检测装置
CN215129106U (zh) 一种一次性整体式便捷检测试管
CN110411787B (zh) 一种用于检验科尿液样品的收集处理装置
CN219996636U (zh) 一种体液标本收集装置
CN220514213U (zh) 一种标本试管
CN219742751U (zh) 一种双导管尿袋
CN206656872U (zh) 大便取检器
CN209751098U (zh) 一种单手操作型鼻腔分泌物采集器
CN220158991U (zh) 留置导尿管
CN220153980U (zh) 一种体液采取和样本制作专用装置
CN217091593U (zh) 一种双接头防逆流体液标本采集引流装置
CN220876812U (zh) 一种多标本采样痰液收集器
CN214749173U (zh) 尿培养留取装置
CN215460739U (zh) 腹膜透析废液引流袋
CN215308820U (zh) 一种方便抽取粘稠引流液样本的引流装置
CN208892638U (zh) 一种不能自控患者用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
CN209166917U (zh) 一种便于检验标本采集的一次性使用引流袋
CN211912323U (zh) 一种吸痰器
CN211300082U (zh) 一种粪便标本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