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2025U -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92025U
CN219492025U CN202320139391.XU CN202320139391U CN219492025U CN 219492025 U CN219492025 U CN 219492025U CN 202320139391 U CN202320139391 U CN 202320139391U CN 219492025 U CN219492025 U CN 219492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arm
arm
assembly
rocker arm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93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际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b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b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b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b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93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92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92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92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由于摇臂组件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从而在第一连接臂、第四连接臂沿滑槽滑动时,滑块组件围绕第三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摇臂组件带动滑块组件进行开合运动。作用:将现有合页中的中间平面轴承更改为圆形胶套,由于圆形胶套具有弹性且廉价,因此这样的更改不仅可以调整使用中受外力产生的受力不平衡,同时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而由于左右两侧的滑块组件之间的开合角度限定为0~135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的限位作用(即门扇防呆),实现门框与门扇打开的最大夹角为135度,从而保护门体不撞伤,改善安装门厚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门体安装的通常是一般合页,这种合页在安装过程中面对不同结构的门体时,缺少调节功能;还有一部分的合页会用到轴承,使得成本变高。同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采用锌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来制作铰链,不仅导致产品结构设计以及材质本身存在承重低、设计的摇臂强度不够等问题,而且这种材质的产品在安装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磨损,最终导致门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下坠。
此外,目前的一般合页打开角度为180度,这样在使用时,一旦门体打开至180度,门扇就很容易与门框产生碰撞而被撞伤,从而导致所安装的门扇、门框厚度尺寸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轴承成本较高以及目前的一般合页打开角度为180度,这样在使用时,一旦门体打开至180度,门扇就很容易与门框产生碰撞而被撞伤,从而导致所安装的门扇、门框厚度尺寸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包括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弧形悬臂,两个所述弧形悬臂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弧形悬臂的中部、右侧依次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两个所述弧形悬臂的第二定位孔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摇臂包括弧形转动臂,所述弧形转动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三连接臂、第四连接臂,所述弧形转动臂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定位孔;所述弧形悬臂、弧形转动臂的弧形方向朝前,所述弧形转动臂设于第一摇臂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臂、第四连接臂分别设于第一摇臂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同轴设置并通过中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组件的左上侧、左下侧、右上侧、右下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第一连接臂滑动的滑槽,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第四连接臂滑动的滑槽,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第三连接臂转动的转动孔,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第二连接臂转动的转动孔;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的转动孔中,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的转动孔中;左右两侧的所述滑块组件之间的开合角度限定为0~135度。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壳,所述外壳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开口,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穿过开口并设于左侧的外壳内,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穿过开口并设于右侧的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底座与安装定位板,所述安装定位板垂直设于滑块底座远离摇臂组件的一侧,所述滑块底座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定位板安装于安装槽外的上、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定位板上设有若干螺钉孔,所述安装定位板的螺钉孔通过螺钉与外壳连接固定;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的滑块底座上设有调节螺丝孔,用于安装调节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方形胶套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的滑槽中,所述第四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方形胶套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的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组件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平衡支撑顶杆的固定孔,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的固定孔之间连接有平衡支撑顶杆,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的固定孔之间连接有平衡支撑顶杆,其中一个所述平衡支撑顶杆设于第一连接臂与第三连接臂之间,另一所述平衡支撑顶杆设于第二连接臂与第四连接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支撑顶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内六角定位柱与滑块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三连接臂、第四连接臂的中部均设有一体化成型的销钉,所述销钉呈圆柱状且上下两端凸出于第一连接臂、第三连接臂、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呈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组件、滑块组件的材质设为碳钢。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三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的转动孔中,第二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的转动孔中,从而将现有合页中的中间平面轴承更改为圆形胶套,由于圆形胶套具有弹性且廉价,因此这样的更改不仅可以调整使用中受外力产生的受力不平衡,同时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而由于左右两侧的滑块组件之间的开合角度限定为0~135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的限位作用(即门扇防呆),实现门框与门扇打开的最大夹角为135度,从而保护门体不撞伤,改善安装门厚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摇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摇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装配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装配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组件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组件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于门扇、门框时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摇臂,101-弧形悬臂,102-第一连接臂,103-第一定位孔,104-第二定位孔,105-第二连接臂,2-第二摇臂,201-弧形转动臂,202-第三连接臂,203-第四连接臂,204-第三定位孔,3-中转轴,4-滑块组件,401-滑槽,402-转动孔,403-滑块底座,4031-调节螺丝孔,404-安装定位板,4041-螺钉孔,405-固定孔,5-圆形胶套,6-外壳,601-开口,602-安装槽,7-方形胶套,8-平衡支撑顶杆,9-内六角定位柱,10-销钉,11-门扇,12-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4进行观察,观察者左侧设为左,观察者右侧设为右,观察者前方设为前,观察者后方设为后,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中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至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包括摇臂组件,摇臂组件包括第一摇臂1和第二摇臂2,第一摇臂1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弧形悬臂101,两个弧形悬臂101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臂102连接,弧形悬臂101的中部、右侧依次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定位孔103、第二定位孔104,两个弧形悬臂101的第二定位孔10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105连接;第二摇臂2包括弧形转动臂201,弧形转动臂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弧形转动臂20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定位孔204;弧形悬臂101、弧形转动臂201的弧形方向朝前,弧形转动臂201设于第一摇臂1的内部,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分别设于第一摇臂1的前后两侧,第一定位孔103与第三定位孔204同轴设置并通过中转轴3转动连接;摇臂组件的左上侧、左下侧、右上侧、右下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4,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第一连接臂102滑动的滑槽401,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第四连接臂203滑动的滑槽401,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第三连接臂202转动的转动孔402,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第二连接臂105转动的转动孔402;第三连接臂2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5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转动孔402中,第二连接臂10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5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转动孔402中;左右两侧的所述滑块组件4之间的开合角度限定为0~135度。作用:通过第三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的转动孔中,第二连接臂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的转动孔中,从而将现有合页中的中间平面轴承更改为圆形胶套,由于圆形胶套具有弹性且廉价,因此这样的更改不仅可以调整使用中受外力产生的受力不平衡,同时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而由于左右两侧的滑块组件之间的开合角度设为0~135度,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自身的限位作用(即门扇防呆),实现门框与门扇打开的最大夹角为135度,从而保护门体不撞伤,改善安装门厚尺寸。工作原理:(1)由于第一摇臂整体呈“U”字型,第二摇臂整体呈”工”字型,从而方便第二摇臂进入第一摇臂内,同时”工”字型的设计还可以提高摇臂结构的承受力;(2)由于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交错设置,即第一摇臂的第一定位孔与第二摇臂的第三定位孔通过中转轴转动连接成一体,使得组装效率提高,容易实现批量生产;(3)由于摇臂组件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从而在第一连接臂、第四连接臂沿滑槽滑动时,滑块组件围绕第三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摇臂组件带动滑块组件进行开合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将左右两侧的滑块组件之间的开合角度限定为0~135度的方式至少有以下几种,参见图10:(1)可以将弧形悬臂、弧形转动臂的弧度进行缩小;(2)可以将滑槽的长度进行缩短。从而在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打开时,左右两侧的滑块组件之间的夹角在135度,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具体地,摇臂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壳6,外壳6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开口601,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穿过开口601并设于左侧的外壳6内,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穿过开口601并设于右侧的外壳6内。作用:设置外壳可以较好的保护摇臂组件与滑块组件。
具体地,外壳6的中部设有安装槽602,滑块组件4包括滑块底座403与安装定位板404,安装定位板404垂直设于滑块底座403远离摇臂组件的一侧,滑块底座403设于安装槽602内,安装定位板404安装于安装槽602外的上、下方。作用:设置安装定位板可以较好的将滑块组件进行固定,而设置滑块底座则可以较好的将摇臂组件进行安装到安装槽中,避免形成运动干涉。
具体地,安装定位板404上设有若干螺钉孔4041,安装定位板404的螺钉孔4041通过螺钉与外壳6连接固定,作用:螺钉孔的设置可以方便安装定位板与外壳连接固定。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滑块底座403上设有调节螺丝孔4031,用于安装调节螺丝,作用:安装调节螺丝可以调整摇臂在门体安装后产生的受力不匀。
具体地,第一连接臂1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方形胶套7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滑槽401中,第四连接臂20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方形胶套7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滑槽401中。作用:通过将现有合页滑槽中的圆形胶套更改为方型胶套,可以提高平面耐磨损。
具体地,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平衡支撑顶杆8的固定孔405,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固定孔405之间连接有平衡支撑顶杆8,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固定孔405之间连接有平衡支撑顶杆8,其中一个平衡支撑顶杆8设于第一连接臂102与第三连接臂202之间,另一平衡支撑顶杆8设于第二连接臂105与第四连接臂203之间。作用:两个平衡支撑顶杆的设置,保证了整体结构受力均衡。
具体地,平衡支撑顶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内六角定位柱9与滑块组件4固定连接。作用:内六角定位柱可以更好的将平衡支撑顶杆进行固定。
安装过程:参见图11,第一步:将标有“Door”字样的一侧滑块组件、外壳装于门扇11所开孔内,使用十字螺丝刀(六角匙)将产品收入门扇11内;第二步:将另一侧的滑块组件、外壳装入门框12所开孔内,并用十字螺丝刀(六角匙)进行旋紧;第三步:安装并调试完成后,保证铰链安装牢固可靠,铰链表面和门框、门扇侧面齐平。工作原理:在门体开合运动过程中以中转轴为中心旋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摇臂与第二摇臂之间设有胶套,以达到消音、受力均衡的效果,门体开合运动时会带动摇臂的第一连接臂、第四连接臂沿着滑槽滑动,滑块组件围绕第三连接臂、第二连接臂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铰链在0~135°范围内进行开合运动。其中滑块组件装配于门框与门扇之间,可根据门的材质选取对应的螺丝(木牙螺丝或者机攻螺丝),螺丝穿过一侧的滑块组件的安装定位板上的螺钉孔安装固定于门框上;螺丝穿过另一侧的滑块组件的安装定位板上的螺钉孔安装固定于门扇上。
具体地,第一连接臂102、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的中部均设有一体化成型的销钉10,销钉10呈圆柱状且上下两端凸出于第一连接臂102、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第二连接臂105呈圆柱状。作用:通过第一连接臂102、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均与销钉10为一体式成型,直接做到了节省零件数量,同时节省装销钉时间,使得销钉的强度增强。
具体地,摇臂组件、滑块组件3的材质设为碳钢。作用:碳钢的力学性能优于其他材质,把摇臂组件、滑块组件的材质设为碳钢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以及刚度,以解决因摇臂强度不够而导致门体下坠的问题。其中,碳钢的抗拉强度取值550-600MPa、屈服强度取值280-355MPa、热轧硬度180-229HBS、退火硬度145-197HBS,因含硫、磷等有害杂质较少,因而质量较高,其强度、塑性、韧性均比一般碳素结构钢好,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a)摇臂与销钉一体化成型,节省零部件,组装简便,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b)摇臂”工”字型,应用了工字梁结构,不易断裂;
c)采用碳钢作为结构原料,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且不易磨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门扇安装后容易造成门体下坠的情况;
d)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铰链的结构设计可平替现有技术中使用轴承的合页产品,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e)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铰链的门扇承重可达到200Kg;
f)本实用新型的门体铰链的门体开合运动可达到180°。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包括摇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包括第一摇臂(1)和第二摇臂(2),所述第一摇臂(1)包括上下对称分布的两个弧形悬臂(101),两个所述弧形悬臂(101)的左侧通过第一连接臂(102)连接,所述弧形悬臂(101)的中部、右侧依次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定位孔(103)、第二定位孔(104),两个所述弧形悬臂(101)的第二定位孔(10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105)连接;所述第二摇臂(2)包括弧形转动臂(201),所述弧形转动臂(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延伸的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所述弧形转动臂(20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三定位孔(204);所述弧形悬臂(101)、弧形转动臂(201)的弧形方向朝前,所述弧形转动臂(201)设于第一摇臂(1)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分别设于第一摇臂(1)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孔(103)与第三定位孔(204)同轴设置并通过中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摇臂组件的左上侧、左下侧、右上侧、右下侧分别设有滑块组件(4),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第一连接臂(102)滑动的滑槽(401),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第四连接臂(203)滑动的滑槽(401),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第三连接臂(202)转动的转动孔(402),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第二连接臂(105)转动的转动孔(402);所述第三连接臂(2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5)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转动孔(402)中,所述第二连接臂(10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圆形胶套(5)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转动孔(402)中;左右两侧的所述滑块组件(4)之间的开合角度限定为0~13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外壳(6),所述外壳(6)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设有开口(601),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穿过开口(601)并设于左侧的外壳(6)内,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穿过开口(601)并设于右侧的外壳(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中部设有安装槽(602),所述滑块组件(4)包括滑块底座(403)与安装定位板(404),所述安装定位板(404)垂直设于滑块底座(403)远离摇臂组件的一侧,所述滑块底座(403)设于安装槽(602)内,所述安装定位板(404)安装于安装槽(602)外的上、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定位板(404)上设有若干螺钉孔(4041),所述安装定位板(404)的螺钉孔(4041)通过螺钉与外壳(6)连接固定;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滑块底座(403)上设有调节螺丝孔(4031),用于安装调节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方形胶套(7)并安装于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滑槽(401)中,所述第四连接臂(20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方形胶套(7)并安装于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滑槽(4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4)朝向摇臂组件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安装平衡支撑顶杆(8)的固定孔(405),左上侧、左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固定孔(405)之间连接有平衡支撑顶杆(8),右上侧、右下侧的滑块组件(4)的固定孔(405)之间连接有平衡支撑顶杆(8),其中一个所述平衡支撑顶杆(8)设于第一连接臂(102)与第三连接臂(202)之间,另一所述平衡支撑顶杆(8)设于第二连接臂(105)与第四连接臂(20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支撑顶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内六角定位柱(9)与滑块组件(4)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到4、7任一项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102)、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的中部均设有一体化成型的销钉(10),所述销钉(10)呈圆柱状且上下两端凸出于第一连接臂(102)、第三连接臂(202)、第四连接臂(203),所述第二连接臂(105)呈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到4、7任一项所述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组件、滑块组件(4)的材质设为碳钢。
CN202320139391.X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Active CN219492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391.XU CN219492025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9391.XU CN219492025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92025U true CN219492025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77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9391.XU Active CN219492025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92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92025U (zh)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CN219492026U (zh) 一种新型门体铰链结构
CN113756450B (zh) 一种梁柱节点钢抱箍加固结构
CN214943422U (zh) 一种转臂门铰链
CN215332155U (zh) 车门铰链
CN2648009Y (zh) 具回位缓冲的铰链
CN215408010U (zh) 一种进户门上用天地轴合页
CN219176123U (zh) 一种二维合页结构
CN2138996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机械轴承座
CN215255430U (zh) 一种开关柜明装铰链及明装铰链开关柜
CN217301305U (zh) 一种高强度外球面轴承
CN219773921U (zh) 用于重型防护门的转轴装置及重型防护门
CN201056924Y (zh) 中心转轴式玻璃夹
CN215978918U (zh) 滚珠卡位型门合页
CN110552562A (zh) 一种环网柜柜门用外铰链
CN219064759U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压力表机芯
CN216361655U (zh) 一种高性能扭矩传感器
CN218815871U (zh) 一种针式铰链
CN216641787U (zh) 一种门窗用三维合页
CN219691331U (zh) 一种隐藏式轴套门暗铰链
CN218843000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安装机构及其防护装置
CN215859623U (zh) 扭簧铰链
CN219672416U (zh) 一种角度限位功能合页
CN215805807U (zh) 颚式破碎机用轴承座连接装置
CN219622524U (zh)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电动闭门器转轴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