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0857U -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 Google Patents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0857U
CN219480857U CN202122955951.2U CN202122955951U CN219480857U CN 219480857 U CN219480857 U CN 219480857U CN 202122955951 U CN202122955951 U CN 202122955951U CN 219480857 U CN219480857 U CN 219480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combustion chamber
air
ring
smok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59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a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59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08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0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0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包括上盖,滤烟燃烧装置,气流环,滤烟燃烧装置设置在上盖下部,上盖下端边缘设有进气孔,气流环上设有通气孔,气流环设置在上盖对应位置,使通气孔和进气孔相对应,用于控制通气孔与进气孔之间的孔位大小,滤烟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侧壁,过滤材料,燃烧室侧壁还设有网孔,形成透烟孔,过滤材料包裹在燃烧室侧壁外围,燃烧室侧壁下方还设有一个下平台,下平台用于密封气流环和上盖下边缘,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进气部分进入燃烧室,可以有效的防止燃烧装置内部因没有空气流通而导致的艾柱熄火,同时达到了滤烟的效果,避免在随身灸的外部覆盖滤烟棉。

Description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理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背景技术
艾灸,我国古代灸疗方法技术传续到现在,通过艾条、艾柱产生热量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依靠这种治疗方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市面上的艾灸仪往往有一个缺点,艾柱在艾灸仪内部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烟雾,引起使用者的不适,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的产品会在产品的外壳周围包裹上过滤棉,以此来进行烟雾过滤,但艾柱燃烧需要有空气流通,在外围包裹上大量过滤棉的时,导致空气流通不畅,人们使用艾灸仪贴身理疗时,燃烧的艾柱容易熄灭,因此,目前市面上需要一款,使用方便,可以给艾柱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过滤,并且可以保证持续燃烧的艾灸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既可以减少烟雾,又能够持续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包括上盖,滤烟燃烧装置,气流环,滤烟燃烧装置设置在上盖下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上盖下端边缘设有进气孔,气流环上设有一个通气孔,气流环设置在上盖对应位置,使通气孔和进气孔相对应,气流环上设有一个调节装置,用于转动气流环,从而控制通气孔与进气孔之间的孔位大小,进而控制进气量的大小。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随身灸的上盖和气流环配合,使两者之间的部分多出一个进气通道,使用调节装置转动气流环,来控制进入随身灸内部的空气量的大小,达到保证艾柱燃烧的目的。保证艾柱在燃烧的时候,不会出现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熄灭。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滤烟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侧壁,过滤材料,燃烧室为筒状结构,燃烧室侧壁还设有网孔,形成透烟孔,过滤材料包裹在燃烧室侧壁外围,用于吸附及过滤透烟孔处的烟雾,以此来达到过滤的目的,燃烧室侧壁下方还设有一个下平台,下平台用于密封气流环和上盖下边缘。内部的滤烟燃烧装置,既能燃烧也能过滤,这样不用在随身灸外部整体覆盖过滤棉,同时达到了过滤效果,设置透烟孔既能保证烟雾过滤,又能和空气交换,保持内部的艾柱燃烧。下平台起到密封效果,防止烟雾外溢,避免造成使用者的不适。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上盖内侧设有支撑块,气流环上还设有支撑槽,支撑块和支撑槽配合使用,用于将气流环和上盖连接。为了便于使用者的操作,通过支撑块和支撑槽配合设置将气流环固定的上盖上,使用更加方便,拆卸安装时,能保证两者连为一体,保证产品的使用安全,不会破损及遗失。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通气孔为U型槽,设置在气流环上,U型槽设置为开口向上,所述进气孔为U型槽,设置在上盖下方,U型槽设置为开口向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关闭进气部分时,U型槽可以良好的密封,防止空气泄露进去,并且U型槽拥有良好的缓冲性,在使用调节装置使用过猛时,也可以防止出现损毁。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滤烟燃烧装置还包括侧卡件,燃烧室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凹陷部,侧卡件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卡槽,凹陷部中间对应位置设有一个卡柱,卡槽用于卡合卡柱,所述过滤材料为软性薄膜过滤材料,凹陷部和侧卡件扣合连接,用于卡合并固定软性薄膜过滤材料。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软性薄膜过滤材料包裹在燃烧室侧壁后,侧卡件可以配合凹陷部对过滤材料进行良好的固定,非常方便更换过滤材料,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更换,而且稳定性高。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还设有下盖,下盖盖合在上盖的下方,下盖上还设有理疗窗口。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安全,通过下盖的设置,防止使用者不慎使燃烧的艾柱脱落,从而烫伤使用者。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燃烧室侧壁上部外侧设有一个上卡扣,上盖下方内侧设有一个上卡槽,上卡扣用于和上盖的上卡槽卡合连接,燃烧室侧壁下部外侧设有一个下卡扣,下盖上部内侧设有一个下卡槽,下卡扣用于和下盖的下卡槽卡合连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理疗窗口由下盖底面上的1个以上的通孔组成。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上盖的内部上方还设有一个固定针,用于实现固定功能,艾柱插入在固定针内部,放置在燃烧室内燃烧。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下盖的内部设有2个以上的艾柱固定条,艾柱固定条为L型,用于实现承托功能。如果不想使用固定针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艾柱放置在固定条上。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此结构的随身灸,内部可以对烟雾进行良好的过滤,同时因在上盖下部设置了气流环,和内部设置的滤烟燃烧装置,使随身灸的中间多出了一个进气部分,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进气部分进入燃烧室,可以有效的防止燃烧装置内部因没有空气流通而导致的艾柱熄火,同时达到了滤烟的效果,避免在随身灸的外部覆盖滤烟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烟燃烧装置与侧卡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流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垂直方向剖视图;
图8为图1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中,1为上盖,101为进气孔,102为支撑块,103为上卡槽,104为固定针,2为滤烟燃烧装置,201为燃烧室,202为燃烧室侧壁,203为过滤材料,204为透烟孔,205为侧卡件,206为凹陷部,207为上卡扣,208为下卡扣,209为下平台,210为施压部,211为承压部,3为气流环,301为通气孔,302为调节装置,303为支撑槽,4为下盖,401为理疗窗口,402为下卡槽,403为艾柱固定条,5为艾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包括上盖1,滤烟燃烧装置2,气流环3,滤烟燃烧装置2设置在上盖1下部。
上盖1下端边缘设有2个进气孔101,气流环3上设有2个通气孔301,气流环3设置在上盖1对应位置,使通气孔301和进气孔101相对应,气流环3上设有2个调节装置302,用于转动气流环3,从而控制通气孔301与进气孔101之间的孔位大小,进而控制进气量的大小。上盖1内侧设有2个支撑块102,气流环3上还设有2个支撑槽303,支撑块102和支撑槽303配合使用,用于将气流环3和上盖1连接。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艾灸仪的上盖1和气流环3配合,使两者之间的部分多出一个进气部分,使用调节装置302转动气流环3,让空气通过通气孔301进入到燃烧装置内部,保证艾柱5在燃烧的时候,不会出现因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熄灭,同时将气流环3固定在上盖1上。
上盖1的内部上方还设有一个固定针104,用于实现固定功能,艾柱5插入在固定针104内部,放置在燃烧装置内燃烧。
通气孔301为U型槽,设置在气流环3上,U型槽设置为开口向上,进气孔101同样为U型槽,设置在上盖1下方,U型槽设置为开口向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关闭进气部分时,U型槽可以良好的密封,防止空气泄露进去,并且U型槽拥有良好的缓冲性,在使用调节装置302使用过猛时,也可以防止出现损毁。
滤烟燃烧装置2包括燃烧室201,燃烧室侧壁202,过滤材料203,燃烧室201为筒状结构,艾柱5在燃烧室201内燃烧,燃烧室侧壁202还设有网孔,形成透烟孔204,过滤材料203包裹在燃烧室侧壁202外围,用于吸附及过滤透烟孔204处的烟雾,以此来达到过滤的目的,燃烧室侧壁202下方还设有一个下平台209,下平台209用于密封气流环3和上盖1下边缘,防止在使用调节装置302关闭进气部分时,有空气泄露进燃烧室201内或者是内部产生的烟雾外溢。
滤烟燃烧装置2还包括侧卡件205,燃烧室侧壁202上还设有一个凹陷部206,侧卡件205中间位置设有一个卡槽,凹陷部206中间对应位置设有一个卡柱,卡槽用于卡合卡柱,所述过滤材料203为软性薄膜过滤材料,凹陷部206和侧卡件205扣合连接,用于卡合并固定过滤材料203。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过滤材料203包裹在燃烧室侧壁202后,侧卡件205可以配合凹陷部206对过滤材料203进行良好的固定,防止过滤材料203在艾灸仪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同时非常便于更换过滤材料203,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更换过滤材料203。
凹陷部206和燃烧室侧壁202边缘结合处形成承压部211,承压部211为弧形下陷形状,在侧卡件205内侧左右两边设有施压部210,施压部210为圆弧形外凸形状,在侧卡件205和凹陷部206扣合时,施压部210和承压部211紧密接触,软性薄膜过滤材料203边缘被压合在施压部210和承压部211之间。
燃烧室侧壁202上部外侧设有4个上卡扣207,上盖1下方内侧设有4个上卡槽103,上卡扣207用于和上盖1的上卡槽103卡合连接,燃烧室侧壁202下部外侧设有4个下卡扣208,下盖4上部内侧设有4个下卡槽402,下卡扣208用于和下盖4的下卡槽402卡合连接。
艾灸仪还设有下盖4,下盖4盖合在上盖1的下方,下盖4上还设有理疗窗口401,理疗窗口401由下盖4底面上的数个通孔组成,下盖4的内部设有6个的艾柱固定条403,6个艾柱固定条403为环形设置在下盖4中心位置,艾柱固定条403为L型,用于实现承托功能。在安装时,艾柱固定条403放置在燃烧室201内部,艾柱5中心插入固定针104,或者是艾柱5外部插入在艾柱固定条403之间,以此进行固定。
在使用时,首先将固定针104插入艾柱5中心,之后点燃艾柱5,将上盖1与滤烟燃烧装置2盖合连接,连带固定针104一起将艾柱5插入在6个艾柱固定条403中心,在滤烟燃烧装置2的燃烧室侧壁202处包裹一层过滤材料203,将过滤材料203包裹后,将侧卡件205卡入凹陷部206,固定好过滤材料203。将气流环3的调节装置302左右调动,是通气孔301和上盖1的进气孔101重叠,使空气进入燃烧室201内部,保证燃烧室201内部有空气流通,再将下盖4的理疗窗口401放置在身体上,即可开始对身体进行理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包括上盖(1),滤烟燃烧装置(2),气流环(3),滤烟燃烧装置(2)设置在上盖(1)下部,其特征在于:上盖(1)下端边缘设有进气孔(101),气流环(3)上设有通气孔(301),气流环(3)设置在上盖(1)对应位置,使通气孔(301)和进气孔(101)相对应,气流环(3)上设有调节装置(302),用于转动气流环(3),从而控制通气孔(301)与进气孔(101)之间的孔位大小,进而控制进气量的大小,滤烟燃烧装置(2)包括燃烧室(201),燃烧室侧壁(202),过滤材料(203),燃烧室(201)为筒状结构,燃烧室侧壁(202)还设有网孔,形成透烟孔(204),所述过滤材料(203)为软性薄膜过滤材料(203),软性薄膜过滤材料(203)包裹在燃烧室侧壁(202)外围,用于吸附及过滤透烟孔(204)处的烟雾,燃烧室侧壁(202)下方还设有一个下平台(209),下平台(209)用于密封气流环(3)和上盖(1)下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上盖(1)内侧设有支撑块(102),气流环(3)上还设有支撑槽(303),支撑块(102)和支撑槽(303)配合使用,用于将气流环(3)和上盖(1)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301)为U型槽,设置在气流环(3)上,U型槽设置为开口向上,所述进气孔(101)为U型槽,设置在上盖(1)下方,U型槽设置为开口向下。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烟燃烧装置(2)还包括侧卡件(205),燃烧室侧壁(202)上还设有一个凹陷部(206),凹陷部(206)和侧卡件(205)扣合连接,用于卡合并固定软性薄膜过滤材料(203),凹陷部(206)和燃烧室侧壁(202)边缘结合处形成承压部(211),承压部(211)为弧形下陷形状,在侧卡件(205)内侧左右两边设有施压部(210),施压部(210)为圆弧形外凸形状,在侧卡件(205)和凹陷部(206)扣合时,施压部(210)和承压部(211)紧密接触,软性薄膜过滤材料(203)边缘被压合在施压部(210)和承压部(21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气流环(3)控温的无烟随身灸还设有下盖(4),下盖(4)盖合在上盖(1)的下方,下盖(4)上还设有理疗窗口(4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燃烧室侧壁(202)上部外侧设有一个上卡扣(207),上盖(1)下方内侧设有一个上卡槽(103),上卡扣(207)用于和上盖(1)的上卡槽(103)卡合连接,燃烧室侧壁(202)下部外侧设有一个下卡扣(208),下盖(4)上部内侧设有一个下卡槽(402),下卡扣(208)用于和下盖(4)的下卡槽(402)卡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疗窗口(401)由下盖(4)底面上的1个以上的通孔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上盖(1)的内部上方还设有一个固定针(104),用于实现固定功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其特征在于:下盖(4)的内部设有2个以上的艾柱固定条(403),艾柱固定条(403)为L型,用于实现承托功能。
CN202122955951.2U 2021-11-29 2021-11-29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Active CN2194808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5951.2U CN219480857U (zh) 2021-11-29 2021-11-29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5951.2U CN219480857U (zh) 2021-11-29 2021-11-29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0857U true CN219480857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0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5951.2U Active CN219480857U (zh) 2021-11-29 2021-11-29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0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80857U (zh) 利用气流环控温的无烟随身灸
CN112618350B (zh) 一种经络热灸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44457U (zh) 一种艾灸护眼仪
CN204972217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盒
CN106924033A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密封式艾灸器
CN218075708U (zh) 无烟坐灸仪
CN211434138U (zh) 一种手持式无烟艾灸装置
CN205548985U (zh) 一种眼部艾灸器
CN209187462U (zh) 一种多功能足部保健箱
CN210644576U (zh) 一种无烟可升降上肢用艾灸箱
CN110917024B (zh) 一种绑带式无烟艾灸装置
CN110897876B (zh) 一种无烟可温控的督脉艾灸机
CN209864597U (zh) 一种电源内置式无烟型艾灸装置
CN109106579A (zh) 一种多功能足部保健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17091409U (zh) 侧壁过滤及进气的艾灸装置
CN218853101U (zh) 一种方便调控温度的艾灸盒
CN214232058U (zh) 一种自主排烟的腰部艾灸装置
CN215082196U (zh) 一种眼部艾灸器具
CN211157308U (zh) 一种支撑架及艾灸凳
CN210812546U (zh) 砭石温灸仪
CN220002363U (zh) 一种多功能明火灸器
CN213076544U (zh) 一种便携式艾灸治疗仪
CN211835356U (zh) 一种风湿病人防护治疗器
CN218305521U (zh) 一种滤烟灸盒
CN215740470U (zh) 一种防烫伤的艾灸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