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0833U -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0833U
CN219480833U CN202222971926.8U CN202222971926U CN219480833U CN 219480833 U CN219480833 U CN 219480833U CN 202222971926 U CN202222971926 U CN 202222971926U CN 219480833 U CN219480833 U CN 219480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eedback device
host
metal electrodes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19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伟方
章军辉
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filed Critical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9719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0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0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0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包括:主机,其用以进行心肺复苏并设有两个金属电极;垫板,其连接于主机并设有两个导电件;其中,导电件与金属电极一一对应设置;导电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第一电连接部与金属电极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用以与人体皮肤接触以采集心电信号;两个导电件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间距。通过设置垫板,通过限定垫板上两个导电件的第二电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以与人体心脏处信号采集的部位位置相对应或更贴近,减少信号干扰。对主机上的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间距没有严格要求,保证精确采集心电信号的同时避免两个金属电极的设置对主机的尺寸要求,进而有利于主机整体的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停止跳动后,有效泵血功能消失,患者因有效循环的中止而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心肺复苏被认为是针对这一情况最有效和直接的医疗手段,而高效且准确的心肺复苏能够提高抢救成功概率。
心肺复苏反馈装置,一般是通过获取心肺复苏的按压压力变化,来评估心肺复苏的质量。现有的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包括大型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和便携式复苏反馈装置,大型心肺复苏反馈装置不便移动,而便携式复苏反馈装置由于其便于携带,其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用在任何急救场景中。
若要在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上增设心电采集功能,为了准确采集心电信号,便携式复苏反馈装置上的两个采集点之间需留有一定的距离,以分别采集心脏的两处的信号,两个采集点之间距离的限制不利于便携式复苏反馈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能够精准采集心电信号的同时有利于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包括:
主机,其用以进行心肺复苏并设有两个金属电极;
垫板,其连接于所述主机并设有两个导电件;
其中,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金属电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金属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用以与人体皮肤接触以采集心电信号;
两个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金属电极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垫板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导电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
优选地,所述导电件包括衔接部,所述衔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所述衔接部包裹于所述安装基板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朝向所述主机的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导电件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通孔,用以裸露所述第二电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构造为硅胶件,所述导电件构造为导电凝胶件。
优选地,所述垫板与所述主机以粘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垫板为一次性软胶垫。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两侧分别形成有延伸部,两个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延伸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金属电极设置于主机的背面,所述垫板设于所述主机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通过设置具有两个导电件的垫板,导电件设有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以在主机与人体之间起到电连接作用,此外,通过限定两个第二电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以与人体心脏处信号采集的部位位置相对应或更贴近,减少信号干扰。对主机上的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间距没有严格要求,保证精确采集心电信号的同时避免两个金属电极的设置对主机的尺寸要求,进而有利于主机整体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导电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机;11、金属电极;
2、垫板;21、导电件;211、第一电连接部;212、第二电连接部;213、衔接部;22、安装基板;221、凹槽;2211、通孔;222、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即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清楚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所指示特征的相对重要性或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一个;另有明确限定的除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之上”、“上方”和“上面”、“下”、“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的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的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左”、“右”、“前”、“后”“上”和“下”均以图1中的标示为准。
下面根据图1至图6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6所示,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包括主机1和垫板2。
主机1内设有心肺复苏部件和心电采集部件,心肺复苏部件用以进行心肺复苏;心电采集部件包括两个金属电极11,用以采集心电信号。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先采集心电信号,根据心电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图1、图3至图6所示,垫板2连接于主机1并设有两个导电件21,导电件21与金属电极11一一对应设置;导电件21包括第一电连接部211和第二电连接部212;第一电连接部211与金属电极11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212用以与人体皮肤接触以采集心电信号。主机1依次通过金属电极11、第一电连接部211、第二电连接部212与人体形成电连接,进而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两个第二电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金属电极11之间的间距。心肺复苏反馈装置通过设置具有两个导电件21的垫板2,且两个导电件21的第二电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金属电极11之间的间距,可以与人体心脏处信号采集的部位位置相对应或更贴近,减少信号干扰。通过设置垫板2以形成采集点(第二电连接部212),对主机1上的两个金属电极11之间的间距没有严格要求,保证精确采集心电信号的同时避免两个金属电极11的设置对主机1的尺寸要求,进而有利于主机1整体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垫板2包括安装基板22,导电件21固定于安装基板22,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导电件21包括衔接部213,衔接部213分别与第一电连接部211和第二电连接部212电连接;衔接部213包裹于安装基板22内。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连接部211和第二电连接部212裸露在外,衔接部213包裹于安装基板22内,避免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体与衔接部213发生不必要的接触而影响了心电采集的准确性。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基板22朝向主机1的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221,导电件21嵌设于凹槽221内,导电件21装配简单。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凹槽221的底壁设有通孔2211,用以裸露第二电连接部212。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电件21朝向主机1的表面与安装基板22朝向主机1的表面齐平;或,
导电件21包括衔接部213,衔接部213朝向主机1的一表面低于安装基板22的表面(图中未示出),第一电连接部211朝向主机1的表面与安装基板22朝向主机1的表面齐平。通过对导电件21的结构改进,以减少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体与导电件21的不必要的接触。
在一实施方式中,安装基板22构造为硅胶件,导电件21构造为导电凝胶件。垫板2为柔软结构,提高人体与垫板2接触时的舒适感。此外,导电件21为导电凝胶件,粘性高,第二电连接部212能够与人体粘接,避免在使用过中第二电连接部212与人体发生错位,以保证心电采集的准确性。
应当理解,安装基板22不限于硅胶件的结构,还可构造为塑料件等任意可起到固定安装作用且绝缘的结构。
应当理解,导电件21不限于导电凝胶件的结构,还可构造为金属导电件、高分子材料导电件等任意可起到导电作用的结构。
在一实施方式中,垫板2与主机1以粘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垫板2与主机1的粘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双面胶粘接,能够连接牢固的同时便于拆卸,以便于对垫板2进行清理或更换。
在一实施方式中,垫板2为一次性软胶垫,以提高心肺复苏反馈装置每次使用时的卫生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基板22两侧分别形成有延伸部222,两个第二电连接部212分别设置于两个延伸部222。两个延伸部222的设置,实现增大两个第二电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的同时有利于控制安装基板22的整体尺寸,进而有利于垫板2的小型化设计。当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贴在人体心脏处时,两个延伸部222分别位于心脏的右上方和左下方,以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正视心肺复苏反馈装置时,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基板22呈Z字形,导电件21呈L字形,安装基板22和导电件21的结构简单且小巧。
应当理解,上文中“正视”表示自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的正上方进行观察。
应当理解,安装基板22不局限于Z字形,还可构造为长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只要起到安装导电件21的作用即可。导电件21不局限于L字形,还可包括长方形、弧形或其它形状,只要起到使得两个第二电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金属电极11之间的间距即可。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6所示,两个金属电极11设置于主机1的背面,垫板2设于主机1的背面,有利于简化心肺复苏反馈装置的结构。
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确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其用以进行心肺复苏并设有两个金属电极(11);
垫板(2),其连接于所述主机(1)并设有两个导电件(21);
其中,所述导电件(21)与所述金属电极(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件(21)包括第一电连接部(211)和第二电连接部(212);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1)与所述金属电极(1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2)用以与人体皮肤接触以采集心电信号;
两个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2)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金属电极(11)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包括安装基板(22),所述导电件(21)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21)包括衔接部(213),所述衔接部(213)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211)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2)电连接;所述衔接部(213)包裹于所述安装基板(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22)朝向所述主机(1)的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凹槽(221),所述导电件(21)嵌设于所述凹槽(2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21)的底壁设有通孔(2211),用以裸露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2)。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22)构造为硅胶件,所述导电件(21)构造为导电凝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与所述主机(1)以粘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为一次性软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22)两侧分别形成有延伸部(222),两个所述第二电连接部(212)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延伸部(222)。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金属电极(11)设置于主机(1)的背面,所述垫板(2)设于所述主机(1)的背面。
CN202222971926.8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Active CN219480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1926.8U CN219480833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1926.8U CN219480833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0833U true CN219480833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51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1926.8U Active CN219480833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0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52572A (en) Multi-electrode type electrocardiographic electrode structure
KR101674579B1 (ko) 생체용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생체신호 측정장치
US7672703B2 (en) Electrode for measuring electrocardiogram and electrocardiogram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901273B2 (en) Bioelectrode
US10980465B2 (en) Sensor assembly
CN219480833U (zh) 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CN210873753U (zh) 项戴式颈部按摩仪
US10219714B2 (en) Electric conductive sensing device
CN213309784U (zh) 心电贴片装置
CN219461873U (zh) 便携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
CN210784341U (zh) 一种心电记录系统
CN211131056U (zh) 一种新型心电图机
CN209644889U (zh) 一种心电监护装置
CN217853044U (zh) 一种多功能心脏彩超声学造影检查装置
CN218975817U (zh) 一种新型脑电图机
CN220070486U (zh) 导电结构、中低频治疗仪、多功能治疗仪
CN217090742U (zh) 动态心电记录仪
CN220110041U (zh) 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16148859U (zh) 一种低频理疗电极片
CN217448710U (zh) 神经肌肉刺激器
CN217162434U (zh) 一种连体发热膜及按摩头
CN213407485U (zh) 按摩头、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CN211022659U (zh) 一种心电贴片
CN217310277U (zh) 生理参数采集结构及生理参数监测装置
EP4176803A1 (en) Portable ec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