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5537U -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5537U
CN219475537U CN202320152389.6U CN202320152389U CN219475537U CN 219475537 U CN219475537 U CN 219475537U CN 202320152389 U CN202320152389 U CN 202320152389U CN 219475537 U CN219475537 U CN 219475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plate
sliding
slide
corn
dru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23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阳
梁爱珍
黄丹丹
高燕
陈学文
张士秀
张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201523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5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5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5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包括滑筒、滑柱和上板,滑筒的数量为六个,且滑筒下面连接设有底圈,底圈外侧均连接设有外沿,滑筒焊接设于底圈上面四角处和前后两侧中间处,滑柱和滑筒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底圈内的地面种植有玉米苗,上板两侧连接设有进出风结构,上板下面连接设有托架,托架上放置设有二氧化碳分析仪,一个滑筒上连接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上板周圈设有凹槽,上板周圈缠绕设有薄膜,使用金属丝固定在凹槽里面,薄膜的下部分垂下去落到外沿上,外沿上放置设有压块,压块把薄膜压在外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方便测量玉米成长二氧化碳含量,方便调节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光合碳量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将CO2和水同化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它是植物物质生产的基础,95%以上的干物质合成依靠光合作用同化光合碳提供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同化CO2形成糖及其他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而作物同化固定的碳称为光合碳。全球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东北黑土作为我国主要的农田土壤资源,更要在固碳减排进程中承担起相应的重任。大气CO2是碳固定的起点,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最佳举措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CO2固定,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同化CO2形成糖及其他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而作物同化固定的碳称为光合碳。而光合碳的分配随植物生长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有必要测定植物不同生育期固定光合碳的能力。而玉米作为中国东北种植量最多的作物,随着生育期株高变化很大,需一个可调节高度的装置来研究不同生育期玉米光合碳的固定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提出了方便测量玉米成生长过程中固定二氧化碳的量,方便调节高度的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包括滑筒、滑柱和上板,所述滑筒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滑筒下面连接设有底圈,所述底圈外侧均连接设有外沿,所述滑筒焊接设于所述底圈上面四角处和前后两侧中间处,所述滑筒内滑动设有滑柱,所述滑柱和所述滑筒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底圈内的地面种植有玉米苗,所述滑柱上面连接设有同一个上板,所述上板两侧连接设有进出风结构,所述上板下面连接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上放置设有二氧化碳分析仪,一个所述滑筒上连接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上板周圈设有凹槽,所述上板周圈缠绕设有薄膜,使用金属丝固定在凹槽里面,薄膜的下部分垂下去落到所述外沿上,所述外沿上放置设有压块,所述压块把薄膜压在外沿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沿上面设有凹陷,所述外沿上面放置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下面设有和所述凹陷相适配的下凸。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滑柱上的螺纹孔一,所述滑筒上连接设有拧入所述螺纹孔二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拧入所述螺纹孔一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孔一在所述滑柱上是等距设置的,所述螺纹孔二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出风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上板一侧的进风口和另一侧的出风口,所述上板上靠近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滑动设有滑板,所述上板上设有供所述滑板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板前后侧均连接设有滑块,所述滑板上面固定连接设有推动块,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上面均设有风筒,所述进风口上面的风筒内设有风扇一,所述风扇一的风向由上至下,所述出风口上面的风筒内设有风扇二,所述风扇二的风向为从下至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上方的风筒是固定设置的,所述进风口上方的风筒是转动设置的,所述上板下面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下方连接设有网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薄膜下端放在压块和外沿上,下凸和凹陷便于压住薄膜提升整体的稳固性,固定螺栓为两个,固定性好,选用不同的螺纹孔一,就可以使得上板的高度得以调节,二氧化碳分析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和外部显示设备相电连,可以直接探测薄膜内的温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薄膜固定在整个装置的外侧,形成一个温室,便于玉米苗生长,上板为透明板,便于阳光透入,进风扇和出风扇使得温室内通风性良好,且风扇一处的风筒可以转动,往网框内放置冰块,使用进风扇吹冰块,吹出冷风,达到降温的作用,滑板可以滑出堵住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温室的密闭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沿和压块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所示:1、推动块;2、外沿;3、压块;4、滑筒;5、滑柱;6、螺纹孔一;7、螺纹孔二;8、固定螺栓;9、玉米苗;10、温度传感器;11、湿度传感器;12、托架;13、二氧化碳分析仪;14、网框;15、进风口;16、出风口;17、风筒;18、风扇一;19、风扇二;20、滑槽;21、滑块;22、滑板;23、上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述滑筒4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滑筒4下面连接设有底圈,所述底圈外侧均连接设有外沿2,所述外沿2上面设有凹陷,所述外沿2上面放置设有压块3,所述压块3下面设有和所述凹陷相适配的下凸。薄膜下端放在压块和外沿上,下凸和凹陷便于压住薄膜提升整体的稳固性。
结合附图1,所述滑筒4焊接设于所述底圈上面四角处和前后两侧中间处,所述滑筒4内滑动设有滑柱5,所述滑柱5和所述滑筒4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滑柱5上的螺纹孔一6,所述滑筒4上连接设有拧入所述螺纹孔二7的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拧入所述螺纹孔一6内,所述螺纹孔一6在所述滑柱5上是等距设置的,所述螺纹孔二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栓8的数量为两个。固定螺栓为两个,固定性好,选用不同的螺纹孔一,就可以使得上板的高度得以调节。
结合附图1,所述底圈内的地面种植有玉米苗9,所述滑柱5上面连接设有同一个上板23,所述上板23两侧连接设有进出风结构,所述上板23下面连接设有托架12,所述托架12上放置设有二氧化碳分析仪13,一个所述滑筒4上连接设有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所述上板23周圈设有凹槽,所述上板23周圈缠绕设有薄膜,使用金属丝固定在凹槽里面,薄膜的下部分垂下去落到所述外沿2上,所述外沿2上放置设有压块3,所述压块3把薄膜压在外沿2上。二氧化碳分析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和外部显示设备相电连,可以直接探测薄膜内的温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薄膜固定在整个装置的外侧,形成一个温室,便于玉米苗生长,上板为透明板,便于阳光透入。
结合附图1和附图3,所述进出风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上板23一侧的进风口15和另一侧的出风口16,所述上板23上靠近所述进风口15和出风口16处均滑动设有滑板22,所述上板23上设有供所述滑板22滑动的滑槽20,所述滑板22前后侧均连接设有滑块21,所述滑板22上面固定连接设有推动块1,所述进风口15和所述出风口16上面均设有风筒17,所述进风口15上面的风筒17内设有风扇一18,所述风扇一18的风向由上至下,所述出风口16上面的风筒17内设有风扇二19,所述风扇二19的风向为从下至上,所述出风口16上方的风筒17是固定设置的,所述进风口15上方的风筒17是转动设置的,所述上板23下面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5下方连接设有网框14。进风扇和出风扇使得温室内通风性良好,且风扇一处的风筒可以转动,往网框内放置冰块,使用进风扇吹冰块,吹出冷风,达到降温的作用,滑板可以滑出堵住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得温室的密闭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把本装置套在玉米苗9外侧,把底圈固定好,和底面贴合,根据实际玉米苗9的高度,选用合适的螺纹孔一6,使用固定螺栓8拧入螺纹孔二7,并拧入螺纹孔一6内,把二氧化碳分析仪13放置在托架12上,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设置好,使用薄膜围在上板23周围,使用金属丝,把薄膜固定在上板23一圈的凹槽内,下端的薄膜使用压块3压在外沿2上,凹陷和下凸更便于压住薄膜,设置好之后开始模拟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二氧化碳分析仪13不间断地对温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取样分析,温湿度数据也一起传出,得出较为准确的玉米光合作用的碳数据,如果需要增高上板23的高度,只需短暂时间内拉开薄膜,更换新的螺纹孔一6即可,若温室内温度较高,把网框14内添加冰块,使用风扇一18、风扇二19进行通风散热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包括滑筒(4)、滑柱(5)和上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4)的数量为六个,且所述滑筒(4)下面连接设有底圈,所述底圈外侧均连接设有外沿(2),所述滑筒(4)焊接设于所述底圈上面四角处和前后两侧中间处,所述滑筒(4)内滑动设有滑柱(5),所述滑柱(5)和所述滑筒(4)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底圈内的地面种植有玉米苗(9),所述滑柱(5)上面连接设有同一个上板(23),所述上板(23)两侧连接设有进出风结构,所述上板(23)下面连接设有托架(12),所述托架(12)上放置设有二氧化碳分析仪(13),一个所述滑筒(4)上连接设有温度传感器(10)和湿度传感器(11),所述上板(23)周圈设有凹槽,所述上板(23)周圈缠绕设有薄膜,使用金属丝固定在凹槽里面,薄膜的下部分垂下去落到所述外沿(2)上,所述外沿(2)上放置设有压块(3),所述压块(3)把薄膜压在外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2)上面设有凹陷,所述外沿(2)上面放置设有压块(3),所述压块(3)下面设有和所述凹陷相适配的下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滑柱(5)上的螺纹孔一(6),所述滑筒(4)上连接设有拧入螺纹孔二(7)的固定螺栓(8),所述固定螺栓(8)拧入所述螺纹孔一(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一(6)在所述滑柱(5)上是等距设置的,所述螺纹孔二(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螺栓(8)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结构包括连接设于所述上板(23)一侧的进风口(15)和另一侧的出风口(16),所述上板(23)上靠近所述进风口(15)和出风口(16)处均滑动设有滑板(22),所述上板(23)上设有供所述滑板(22)滑动的滑槽(20),所述滑板(22)前后侧均连接设有滑块(21),所述滑板(22)上面固定连接设有推动块(1),所述进风口(15)和所述出风口(16)上面均设有风筒(17),所述进风口(15)上面的风筒(17)内设有风扇一(18),所述风扇一(18)的风向由上至下,所述出风口(16)上面的风筒(17)内设有风扇二(19),所述风扇二(19)的风向为从下至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6)上方的风筒(17)是固定设置的,所述进风口(15)上方的风筒(17)是转动设置的,所述上板(23)下面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5)下方连接设有网框(14)。
CN202320152389.6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Active CN219475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2389.6U CN219475537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2389.6U CN219475537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5537U true CN219475537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2389.6U Active CN219475537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5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Strawberry plant fruiting efficienc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olar irradiance, temperature and reflectance water index variation
Gallardo et al. Water requirements and irrigation management in Mediterranean greenhouses: the case of the southeast coast of Spain
Rouphael et al. Radiation and water use efficiencies of greenhouse zucchini squash in relation to different climate parameters
Liu et al. Effect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on microclimate in the winter wheat f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CN103207258B (zh) 利用指示植物的需水信息确定被考察植物需水量的方法
Tagle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door hydroponic tower for urban farming
Harper et al. Carbon Dioxide and the Photosynthesis of Field Crops: A Metered Carbon Dioxide Release in Cotton Under Field Conditions 1
CN219475537U (zh) 一种田间原位测量不同时期玉米固定光合碳量的装置
CN114418235A (zh) 一种农作物生长状况确定方法及系统
CN203353329U (zh) 一种田间灌溉用传感器系统
CN111084030A (zh) 模拟火星微重力的集装箱ai光谱种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819042U (zh) 一种生菜土壤条件监控及自动补灌装置
CN209463031U (zh) 试验用模拟增温容器
CN105010049A (zh) 一种全自动杨梅遮雨设备
CN207802742U (zh) 一种便捷手推式可控制开沟深度的小麦播种器
CN207571108U (zh) 一种测定作物群体不同高度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装置
CN101563997B (zh) 一种露地葡萄促成防寒的栽培方法
CN208549344U (zh) 一种新型生菜栽培架
Leach et al.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and evaporation of a field‐grown potato crop
CN212179956U (zh) 一种农业大棚用温度检测装置
CN112667955B (zh) 基于遥感估算区域尺度玉米潜在产量与产量差的方法与应用
CN2692674Y (zh) 植物营养检测系统
Jiankun et al. Response of greenhouse crop ecophysiology, water consumption and yield to ventilation environment regulation
CN206787622U (zh) 一种基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CN108094184A (zh) 一种可保持无死角光照的无土栽培生产厂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