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1548U - 椎板假体 - Google Patents

椎板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1548U
CN219461548U CN202320344809.0U CN202320344809U CN219461548U CN 219461548 U CN219461548 U CN 219461548U CN 202320344809 U CN202320344809 U CN 202320344809U CN 219461548 U CN219461548 U CN 219461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sthesis
laminoplasty
spinous process
lamina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48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亮
胡攀攀
黄悦
杨轶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beier Bio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48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1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1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1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假体,包括:椎板连接部;棘突连接部,连接在椎板连接部的外表面上;穿线孔,设置在椎板连接部和/或棘突连接部上;卡线槽,设置在椎板连接部的外表面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固定假体和患者骨骼的不可吸收缝线容易沿着假体的表面滑动使得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椎板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板假体。
背景技术
椎管狭窄症一般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按部位分颈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中央型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孔狭窄。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的狭窄,由于椎管狭窄造成对脊髓及神经、血管卡压和刺激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对于一般颈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内镜技术给予治疗,但对于多节段及受压严重、脊髓变性等颈椎管狭窄的病例,给予颈椎后路的彻底减压是一种合适的手术方案。
颈椎病后路减压的传统手术方法分为椎板切除术与颈椎椎管扩大术,其中颈椎椎管扩大术又分为单开门手术和双开门手术。其中,双开门手术需摘除椎体的上半部分,即带有棘突的一部分,在双侧椎体外缘开骨槽,然后将两侧椎板分别向“门轴”掀起之后安装椎板假体代替椎体的上半部分,实现椎管的扩张。
进行椎板假体的植入时,一般都会使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假体和患者骨骼以保证假体的稳定性,然而,不可吸收缝线容易沿着假体的表面滑动,使得固定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板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固定假体和患者骨骼的不可吸收缝线容易沿着假体的表面滑动使得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假体,包括:椎板连接部;棘突连接部,连接在椎板连接部的外表面上;穿线孔,设置在椎板连接部和/或棘突连接部上;卡线槽,设置在椎板连接部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椎板连接部包括主板和连接在主板两端的两个侧板,侧板朝向远离棘突连接部的方向延伸,穿线孔包括贯穿设置在每个侧板上的第一穿线孔。
进一步地,侧板相对于主板倾斜设置,在远离棘突连接部的方向上,两个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侧板与垂直于主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在30°至40°之间;和/或,主板的长度在8mm至11mm之间;和/或,两个侧板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在5.5mm至8.5mm之间。
进一步地,椎板连接部和棘突连接部在椎板连接部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棘突连接部为连接在主板中部的板状结构,穿线孔包括贯穿设置在板状结构上的第二穿线孔。
进一步地,卡线槽设置在主板和至少一个侧板的相交位置。
进一步地,在椎板连接部的由内至外的方向上,卡线槽的槽宽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侧板上设置有螺钉孔,椎板假体还包括穿设于螺钉孔的紧固螺钉。
进一步地,紧固螺钉为自钻螺钉。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椎板连接部用于填充在患者的椎板上的开口内,以支撑该开口,达到扩大椎管的目的;棘突连接部用于安装棘突骨骼,以形成类棘突结构,以替代患者的棘突,其能够承受外界冲击并起到缓冲作用。进行本申请的椎板假体的植入时,可以通过在椎板上设置穿线孔并在椎板的穿线孔内和椎板假体的穿线孔内穿设不可吸收缝线以固定连接椎板假体和椎板以及椎板假体和安装于棘突连接部的棘突骨骼,保证椎板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椎板连接部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卡线槽,进行不可吸收缝线的缠绕以及固定时,可以使得不可吸收缝线卡设在卡线槽内,避免椎板假体植入之后不可吸收缝线相对于椎板连接部的外表面滑动,进而保证椎板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防止椎板假体在术后发生移位或者滑脱。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固定假体和患者骨骼的不可吸收缝线容易沿着假体的表面滑动使得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椎板假体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椎板假体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椎板假体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椎板假体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椎板假体的紧固螺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将图1的椎板假体安装在人体椎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椎板连接部;11、主板;12、侧板;121、螺钉孔;20、棘突连接部;30、穿线孔;31、第一穿线孔;32、第二穿线孔;40、卡线槽;50、紧固螺钉;60、椎板;70、棘突骨骼;
a、侧板与垂直于主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L1、主板的长度;L2、两个侧板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椎板假体包括:椎板连接部10、棘突连接部20、穿线孔30及卡线槽40。其中,棘突连接部20连接在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穿线孔30设置在椎板连接部10和/或棘突连接部20上;卡线槽40设置在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椎板连接部10用于填充在患者的椎板60上的开口内,以支撑该开口,达到扩大椎管的目的;棘突连接部20用于安装棘突骨骼70(可以为自体骨或者异体骨),以形成类棘突结构,以替代患者的棘突,其能够承受外界冲击并起到缓冲作用。进行本实施例的椎板假体的植入时,可以通过在椎板60上设置穿线孔并在椎板60的穿线孔内和穿线孔30内穿设不可吸收缝线以固定连接椎板假体和椎板60以及椎板假体和安装于棘突连接部20的棘突骨骼70,保证椎板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卡线槽40,进行不可吸收缝线的缠绕以及固定时,可以使得不可吸收缝线卡设在卡线槽40内,避免椎板假体植入之后不可吸收缝线相对于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滑动,进而保证椎板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防止椎板假体在术后发生移位或者滑脱。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于固定假体和患者骨骼的不可吸收缝线容易沿着假体的表面滑动使得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椎板假体可以由钛合金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形成,椎板假体为多孔隙结构,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能够加快术后骨性融合的速度及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同时减小了假体自身重量,通过轻量化减轻术后椎板假体对病人颈椎造成的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如图1至图6所示,椎板连接部10包括主板11和连接在主板11两端的两个侧板12,侧板12朝向远离棘突连接部20的方向延伸,穿线孔30包括贯穿设置在每个侧板12上的第一穿线孔31。椎板连接部10包括主板11和连接在主板11上的两个侧板12,使得椎板连接部10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此外,主板11和两个侧板12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操作人员可以从该空腔结构内安装用于固定连接侧板12和椎板60的紧固件(即紧固螺钉50),能够避免紧固螺钉50的螺帽部分外露于患者骨骼。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侧板12相对于主板11倾斜设置,在远离棘突连接部20的方向上,两个侧板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两个侧板12之间逐渐收缩地设置,进行椎板假体的植入时,使得两个侧板12的自由端对准椎板60上的开口,便于将椎板假体放置到位。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2与垂直于主板1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a在30°至40°之间;主板11的长度L1在8mm至11mm之间;两个侧板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L2在5.5mm至8.5mm之间。上述的参数在上述的范围内,能够与人体骨骼的尺寸相适配。具体地,进行假体的加工时,可以设置多种型号的假体,进行手术时直接选取合适型号的假体进行植入即可。
具体地,可以设计四种型号的椎板假体:对于型号一的椎板假体,主板11的长度L1为8mm,两个侧板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L2为5.5mm;对于型号二的椎板假体,主板11的长度L1为9mm,两个侧板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L2为6.5mm;对于型号三的椎板假体,主板11的长度L1为10mm,两个侧板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L2为7.5mm;对于型号四的椎板假体,主板11的长度L1为11mm,两个侧板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L2为8.5mm。对于每一种型号的椎板假体,还可以再设置具有不同的夹角a的三种子型号的椎板假体(也即总共设置十二种不同参数的椎板假体),三种子型号的椎板假体的夹角a分别为30°、35°和40°。
如图1至图3所示,椎板连接部10和棘突连接部20在椎板连接部10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椎板连接部10的高度方向指代的是图3中的横向方向,棘突连接部20向右突出于椎板连接部10,椎板连接部10向左突出于棘突连接部20,这样设置使得椎板假体的外形与人体骨骼的形状相适配。
如图1至图4所示,棘突连接部20为连接在主板11中部的板状结构,穿线孔30包括贯穿设置在板状结构上的第二穿线孔32。通过在该板状结构上设置第二穿线孔32并在棘突骨骼70上对应设置穿线孔,再使用不可吸收缝线穿设在第二穿线孔32和棘突骨骼70上的穿线孔内并缠绕在棘突连接部20和棘突骨骼70的外部,能够有效地将棘突骨骼70固定在棘突连接部20上,便于术后棘突骨骼70与棘突连接部20(在本实施例中,棘突连接部20为多孔结构)发生骨融合。具体地,如图6所示,可以分别在棘突连接部20的两侧设置两块棘突骨骼70并通过不可吸收缝线将两块棘突骨骼70固定在棘突连接部20上以模拟患者的棘突,以起到承受外界冲击并起到缓冲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两条不可吸收缝线分别固定椎板60和侧板12以及棘突连接部20和棘突骨骼70;也可以使用一条不可吸收缝线同时固定椎板60和侧板12以及棘突连接部20和棘突骨骼70。
如图1至图3以及图6所示,卡线槽40设置在主板11和至少一个侧板12的相交位置。当不可吸收缝线从椎板60穿出之后,使得不可吸收缝线卡设在卡线槽40内并在主板11远离侧板12的一侧系紧不可吸收缝线,能够有效地避免不可吸收缝线相对于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滑动。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椎板连接部10的由内至外的方向上,卡线槽40的槽宽逐渐增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线槽40具有相交设置的两个侧壁,卡线槽40在椎板连接部10的高度方向的截面为锥形,这样方便令不可吸收缝线对准卡线槽40,同时能够使得不可吸收缝线保持在两个侧壁相交位置,避免不可吸收缝线发生滑动。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侧板12上设置有螺钉孔121,椎板假体还包括穿设于螺钉孔121的紧固螺钉50。通过紧固螺钉50固定连接侧板12和椎板6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紧固螺钉50为自钻螺钉。这样无需提前在椎板60上打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有效地节约手术时间。在本实施例中,同时使用紧固螺钉50和不可吸收缝线实现椎板假体与患者骨骼的固定,具有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具体地,如图5所示,紧固螺钉50的螺帽部分上设置有沉孔,便于器械持取。紧固螺钉50的前段为锥形结构,容易旋入至椎板60内。具体地,进行本实施例的椎板假体的植入时,在确定好椎板假体的位置后,将紧固螺钉50从侧板12的内侧面旋入以与两侧的椎板60进行连接以固定椎板连接部10和椎板60,之后再使用不可吸收缝线进一步固定椎板连接部10和椎板6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椎板假体为多孔隙结构,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能够加快术后骨性融合的速度及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同时减小了假体自身重量,通过轻量化减轻术后椎板假体对病人颈椎造成的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椎板假体包括棘突连接部20,通过在该板状结构上设置第二穿线孔32并在棘突骨骼70上对应设置穿线孔,再使用不可吸收缝线穿设在第二穿线孔32和棘突骨骼70上的穿线孔内并缠绕在棘突连接部20和棘突骨骼70的外部,能够有效地将棘突骨骼70固定在棘突连接部20上。在棘突连接部20上设置棘突骨骼70能够形成类棘突结构,以替代患者的棘突,起到承受外界冲击以及缓冲的作用。
3、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线槽40,进行不可吸收缝线的缠绕以及固定时,可以使得不可吸收缝线卡设在卡线槽40内,避免椎板假体植入之后不可吸收缝线相对于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滑动,进而保证椎板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防止椎板假体在术后发生移位或者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椎板连接部(10);
棘突连接部(20),连接在所述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
穿线孔(30),设置在所述椎板连接部(10)和/或所述棘突连接部(20)上;
卡线槽(40),设置在所述椎板连接部(10)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连接部(10)包括主板(11)和连接在所述主板(11)两端的两个侧板(12),所述侧板(12)朝向远离所述棘突连接部(20)的方向延伸,所述穿线孔(30)包括贯穿设置在每个所述侧板(12)上的第一穿线孔(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相对于所述主板(11)倾斜设置,在远离所述棘突连接部(20)的方向上,两个所述侧板(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12)与垂直于所述主板(11)的方向之间的夹角(a)在30°至40°之间;和/或,
所述主板(11)的长度(L1)在8mm至11mm之间;和/或,
两个所述侧板(12)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L2)在5.5mm至8.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连接部(10)和所述棘突连接部(20)在所述椎板连接部(10)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突连接部(20)为连接在所述主板(11)中部的板状结构,所述穿线孔(30)包括贯穿设置在所述板状结构上的第二穿线孔(32)。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槽(40)设置在所述主板(11)和至少一个所述侧板(12)的相交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椎板连接部(10)的由内至外的方向上,所述卡线槽(40)的槽宽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上设置有螺钉孔(121),所述椎板假体还包括穿设于所述螺钉孔(121)的紧固螺钉(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椎板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钉(50)为自钻螺钉。
CN202320344809.0U 2023-02-16 2023-02-16 椎板假体 Active CN219461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4809.0U CN219461548U (zh) 2023-02-16 2023-02-16 椎板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4809.0U CN219461548U (zh) 2023-02-16 2023-02-16 椎板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1548U true CN219461548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6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4809.0U Active CN219461548U (zh) 2023-02-16 2023-02-16 椎板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1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4793B2 (en) Multiple spinal surgical pathways systems and methods
US7883532B2 (en) Vertebral pars interarticularis clamp a new spine fixation device,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ology
CN107427318B (zh) 肋骨重建装置
US11154336B2 (en) Retractor/compression/distraction system
US20110178552A1 (en) Vertebral pars interarticularis clamp a new spine fixation device,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ology
US9259246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90262041A1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s
CA2876760A1 (en) Bone screw fixation system
US20210353333A1 (en) Integral double rod spinal construct
US20170348029A1 (en) RCDF Instrument, Apparatus and Procedures
CN219461548U (zh) 椎板假体
US20160128734A1 (en) Threaded Setscrew Crosslink
US20060293658A1 (en) Orthopedic clamps
CN219109856U (zh) 开门侧融合板及融合板钉棒系统
EP3968879B1 (de) Medizinischer querverbinder mit schwimmender lagerung
US11109894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inal vertebrae stabilization
EP3419536B1 (en) Integral double rod spinal construct
EP2363086A9 (en) Transpedicular reduction screw
CN111278373B (zh) 用于动态植入物的滑刀的固定和穿刺的引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