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8988U -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58988U CN219458988U CN202320944634.7U CN202320944634U CN219458988U CN 219458988 U CN219458988 U CN 219458988U CN 202320944634 U CN202320944634 U CN 202320944634U CN 219458988 U CN219458988 U CN 2194589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lar
- grid
- solar power
- motor
- pl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旋转座和太阳能离网,所述旋转座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端固接第二斜齿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指示环的多个扇形区域内分别嵌入安装阳光传感器,以便对太阳能离网安装区域的各个方位阳光度进行实时检测,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至PLC控制器,取最大阳光度的扇形区域,并启动该扇形区域的电推杆伸展,使得升降柱穿过通孔并保持压力传感器暴露设置,PLC控制器再启动电机,促使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由于连接轴通过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且连接轴与太阳能离网固接,实现太阳能离网的旋转,当太阳能离网的接触杆与升降柱的压力传感器接触时,PLC控制器则切断电机电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离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在阴天气或者无光照时,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由蓄电池组给直流负载供电,同时蓄电池还要直接给独立逆变器供电,通过独立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给交流负载供电,广泛应用于偏僻山区、无电区、海岛、通讯基站等应用场所。系统一般由太阳电离网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图池组件组成的光伏方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型逆变器、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等构成。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CN215646697U一种基于太阳能离网的光伏发电设备,包括固定架、蓄电池、太阳能离网,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离网,所述固定架上还固定安装有位于蓄电池上方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连接太阳能离网底部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箱、数量为两对的立柱、限位件,所述驱动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机。该基于太阳能离网的光伏发电设备,通过电机带动轴承,轴承带动皮带传动,皮带带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使得两个推杆在外部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下做异向滑动,进而实现调节改变太阳能离网的角度,使得该光伏发电设备能够跟随太阳调节角度。
但是该方案中调节改变太阳能离网的角度需要人工操作电机,使采光角度调节的及时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从而不利于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持续发电。
为此,提出了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具备自动调节采光角度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旋转座和太阳能离网,所述旋转座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输出端固接第二斜齿轮,所述旋转座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底部伸入旋转座固接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部焊接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离网,所述旋转座的顶面焊接指示环,且指示环分隔有多个扇形区域,每个所述扇形区域表面均嵌入安装一个阳光传感器,且阳光传感器一侧开设通孔,所述指示环的底部对应通孔焊接支架,且支架内侧紧固安装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一端固接升降柱,且升降柱的侧面嵌入安装两个压力传感,所述太阳能离网的一端对应升降柱焊接接触杆,所述旋转座内壁固接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和电推杆电性连接,所述阳光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指示环的底部环绕设置多组支架、电推杆、升降柱和压力传感器,且多组支架、电推杆、升降柱和压力传感器与多个扇形区域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太阳能离网主要由光伏方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型逆变器、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组合而成,所述太阳能离网的光伏方阵呈45度倾斜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旋转座的下部侧面焊接安装耳,且安装耳上开设安装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接触杆由钢筋及其外表面套接的橡胶套组合而成,且接触杆关于太阳能离网横向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旋转座的内部开设安装腔,且旋转座外壁对应安装腔开设维护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指示环的多个扇形区域内分别嵌入安装阳光传感器,以便对太阳能离网安装区域的各个方位阳光度进行实时检测,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至PLC控制器,取最大阳光度的扇形区域,并启动该扇形区域的电推杆伸展,使得升降柱穿过通孔并保持压力传感器暴露设置,PLC控制器再启动电机,促使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由于连接轴通过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且连接轴与太阳能离网固接,实现太阳能离网的旋转,当太阳能离网的接触杆与升降柱的压力传感器接触时,PLC控制器则切断电机电源,以便自动调节采光角度,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升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旋转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旋转座;2、指示环;3、太阳能离网;4、连接轴;5、第一斜齿轮;6、电机;7、第二斜齿轮;8、PLC控制器;9、支架;10、电推杆;11、升降柱;12、接触杆;13、阳光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扇形区域;1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旋转座1和太阳能离网3,旋转座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输出端固接第二斜齿轮7,旋转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连接轴4,且连接轴4的底部伸入旋转座1固接第一斜齿轮5,第一斜齿轮5与第二斜齿轮7啮合连接,连接轴4的顶部焊接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离网3,旋转座1的顶面焊接指示环2,且指示环2分隔有多个扇形区域15,每个扇形区域15表面均嵌入安装一个阳光传感器13,且阳光传感器13一侧开设通孔16,指示环2的底部对应通孔16焊接支架9,且支架9内侧紧固安装有电推杆10,电推杆10的一端固接升降柱11,且升降柱11的侧面嵌入安装两个压力传感,太阳能离网3的一端对应升降柱11焊接接触杆12,旋转座1内壁固接PLC控制器8,且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6和电推杆10电性连接,阳光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4均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PLC控制器8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其中,PLC控制器8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方便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环2的底部环绕设置多组支架9、电推杆10、升降柱11和压力传感器14,且多组支架9、电推杆10、升降柱11和压力传感器14与多个扇形区域15一一对应,通过多组支架9、电推杆10、升降柱11和压力传感器14,能够形成临时升降限位结构,以便太阳能离网3的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离网3主要由光伏方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型逆变器、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组合而成,太阳能离网3的光伏方阵呈45度倾斜设置,太阳能离网3为公知地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本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座1的下部侧面焊接安装耳,且安装耳上开设安装孔,通过安装耳和安装孔的设置,方便旋转座1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杆12由钢筋及其外表面套接的橡胶套组合而成,且接触杆12关于太阳能离网3横向设置,通过接触杆12能够对太阳能离网3的位置进行限位,以便太阳能离网3采光角度的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座1的内部开设安装腔,且旋转座1外壁对应安装腔开设维护口,通过安装腔和维护口的设置,方便电机6的装卸,其中,电机6具体为减速电机,避免太阳能离网3转速过大引起接触杆12与升降柱11碰撞。
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将旋转座1安装至合适的区域,当调节采光角度时,通过在指示环2的多个扇形区域15内分别嵌入安装阳光传感器13,以便对太阳能离网3安装区域的各个方位阳光度进行实时检测,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反馈至PLC控制器8,再通过PLC控制器8取最大阳光度的扇形区域15,并通过PLC控制器8对扇形区域15安装的电推杆10伸展,使得升降柱11穿过通孔16使其表面的压力传感器14暴露,与此同时,PLC控制器8启动电机6,促使电机6输出端带动第二斜齿轮7转动,由于连接轴4通过第一斜齿轮5与第二斜齿轮7啮合,且连接轴4与太阳能离网3固接,使得电机6带动太阳能离网3旋转,当太阳能离网3的接触杆12与升降柱11的压力传感器14接触时,PLC控制器8则切断电机6电源,实现太阳能离网3采光角度的自动调节,以便通过太阳能离网3的光伏方阵进行发电,并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或为负载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旋转座(1)和太阳能离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6),且电机(6)输出端固接第二斜齿轮(7),所述旋转座(1)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连接轴(4),且连接轴(4)的底部伸入旋转座(1)固接第一斜齿轮(5),所述第一斜齿轮(5)与第二斜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连接轴(4)的顶部焊接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的太阳能离网(3),所述旋转座(1)的顶面焊接指示环(2),且指示环(2)分隔有多个扇形区域(15),每个所述扇形区域(15)表面均嵌入安装一个阳光传感器(13),且阳光传感器(13)一侧开设通孔(16),所述指示环(2)的底部对应通孔(16)焊接支架(9),且支架(9)内侧紧固安装有电推杆(10),所述电推杆(10)的一端固接升降柱(11),且升降柱(11)的侧面嵌入安装两个压力传感,所述太阳能离网(3)的一端对应升降柱(11)焊接接触杆(12),所述旋转座(1)内壁固接PLC控制器(8),且PLC控制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6)和电推杆(10)电性连接,所述阳光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4)均与PLC控制器(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环(2)的底部环绕设置多组支架(9)、电推杆(10)、升降柱(11)和压力传感器(14),且多组支架(9)、电推杆(10)、升降柱(11)和压力传感器(14)与多个扇形区域(15)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离网(3)主要由光伏方阵、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型逆变器、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组合而成,所述太阳能离网(3)的光伏方阵呈45度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的下部侧面焊接安装耳,且安装耳上开设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杆(12)由钢筋及其外表面套接的橡胶套组合而成,且接触杆(12)关于太阳能离网(3)横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的内部开设安装腔,且旋转座(1)外壁对应安装腔开设维护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44634.7U CN219458988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44634.7U CN219458988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58988U true CN219458988U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7387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44634.7U Active CN219458988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58988U (zh) |
-
2023
- 2023-04-24 CN CN202320944634.7U patent/CN2194589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95267U (zh) | 一种智能防鸟设备 | |
CN207304457U (zh) |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 |
CN211830669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组件装置 | |
CN217063621U (zh) | 一种自主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111441909B (zh) | 一种能够避免强风破坏的风力发电装置 | |
CN219458988U (zh) | 一种离网太阳能发电设备 | |
CN101571321B (zh) | 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 | |
CN207354176U (zh) | 便于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 | |
CN201383768Y (zh) | 太阳能光伏发电自动跟踪系统 | |
CN216851627U (zh) | 一种基于北斗的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终端 | |
CN211606460U (zh) |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光伏发电装置 | |
KR100626732B1 (ko) | 솔라셀시스템을 구비한 정류장 구조 | |
CN216451319U (zh) | 分布式光伏电站 | |
CN214410258U (zh) | 绿色建筑施工信息采集装置 | |
CN111102131A (zh) | 一种旅行房车用太阳能及风能发电装置 | |
CN211018726U (zh) | 一种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装置 | |
CN212061740U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楼宇亮化装置 | |
CN108758499B (zh) | 一种太阳能路灯微能量跟踪采集装置 | |
CN215679598U (zh) | 一种山体滑坡与泥石流预警检测设备 | |
CN211786778U (zh) | 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110190800A (zh) | 一种漂浮于水面可移动式光伏独立供电系统 | |
CN206115286U (zh) | 光能跟踪装置 | |
CN215575729U (zh) | 一种气象观测报警装置 | |
CN216197036U (zh) | 一种新型带雷达监测及光伏供电的输电铁塔装置 | |
CN214332611U (zh) |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智慧路灯灯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