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8887U -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8887U
CN219458887U CN202320291617.8U CN202320291617U CN219458887U CN 219458887 U CN219458887 U CN 219458887U CN 202320291617 U CN202320291617 U CN 202320291617U CN 219458887 U CN219458887 U CN 219458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dust cover
side plate
cover mounting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16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苏超
洪丁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shan Hengl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shan Hengl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shan Hengl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shan Hengl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16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58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8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8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防尘罩安装板,防尘罩安装在防尘罩安装板上,插入下壳体后固定在在逆变器的散热孔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逆变器壳体内部,防尘罩安装板和下壳体活动连接,需要清洁时候可从逆变器壳体内抽出,不需要对逆变器的接线进行拆卸,也不需要对逆变器壳体进行拆卸和组装,操作简单、清洁维护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逆变器广泛适用于电力、通讯、汽车和轨道交通等领域。
由于逆变器内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功率越大,热量越高,自然的空气流动不能很好的满足散热需求,通常会在逆变器内部加装散热风扇。风扇的扇叶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扇叶高速旋转和空气产生摩擦,使扇叶带上静电,而风从风扇后面进入壳体内,从后进的风中通常带有环境中存在的灰尘,灰尘属于轻质物质,静电具有吸附轻质物质的特性,所以灰尘经常会附着在扇叶上。工作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灰尘越多,当灰尘达到一定厚度,风扇的吸附作用减弱时,灰尘就会散落在逆变器内部,又因为灰尘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所以灰尘过多,可能会造成电路的短路以及设备老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对逆变器进行清洁。
现有逆变器在对累积的灰尘进行清洁时,需要先拆除逆变器与外电路的接线,在拆开壳体,清洁后又需要重新安装、接线,操作繁琐。
因此,我们亟需一种可以方便清洁、便于维护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壳体,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对逆变器进行清洁时,需要拆除逆变器与外电路的接线,拆装壳体,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还包括防尘罩安装板,下壳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用于壳体内通风散热的散热孔,前侧板上开设条形孔,防尘罩安装板穿过条形孔插入下壳体内部用于散热孔的封堵,防尘罩安装板上安装有防尘罩。
进一步的,防尘罩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防尘罩可拆卸地连接在防尘罩安装板上并覆盖通孔。
进一步的,左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风扇安装的安装柱,风扇安装柱均布在所述散热孔圆周外。
进一步的,风扇安装柱之间的距离大于防尘罩安装板的宽度。
进一步的,条形孔的孔壁与左侧板或右侧板的内表面共面。
进一步的,左侧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防尘罩安装板的左卡槽,右侧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防尘罩安装板的右卡槽。
进一步的,前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卡固防尘罩安装板的插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以及防尘罩安装板,防尘罩安装在防尘罩安装板上并对逆变器壳体上的的散热孔进行封堵,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逆变器壳体内部,同时,防尘罩安装板从设置在逆变器下壳体上的条形孔插入逆变器壳体内,需要清洁时候可从逆变器壳体内抽出,不需要对逆变器的接线进行拆卸,也不需要对逆变器壳体进行拆卸和组装,操作简单、清洁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逆变器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逆变器壳体的前视图;
图3为逆变器壳体左侧剖视图;
图4为逆变器壳体俯视图;
图5为防尘罩安装板和防尘罩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壳体;11、左侧板;111、安装柱;112、左卡槽;12、右侧板;122、右卡槽;13、前侧板;14、后侧体;15、散热孔;16、条形孔;3、防尘罩安装板;31、防尘罩;32、通孔;4、插销;41、插座;42、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前”、“后”、“左”、“右”等方位名词以图2的定向为参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下壳体、上壳体和防尘罩安装板。防尘罩安装板从设置在逆变器下壳体上的条形孔插入逆变器壳体内,需要清洁时候可从逆变器壳体内抽出。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下壳体1、上壳体2和防尘罩安装板3。下壳体1包括左侧板11、右侧板12、前侧板13和后侧板14,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腔体中间安装有逆变器电源板和用于散热的风扇。下壳体1的左侧板11和右侧板12上对称开设有用于壳体内通风散热的散热孔15,用于逆变器壳体内的通风散热。
参照图1和图3,在左侧板11上设置了用于安装散热风扇的四个安装柱111,四个安装柱111均布在散热孔15的四周,安装柱111之间的距离与风扇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参照图2,在下壳体1的前侧板13上开设了条形孔16,条形孔16分布在前侧板13的两端,开设时,左边条形孔16的左侧孔壁与左侧板11的内表面平齐,右边条形孔16的右侧孔壁与右侧板12的内表面平齐,防尘罩安装板3通过条形孔16插入到逆变器壳体中,此时,防尘罩安装板3与左侧板11或右侧板12贴紧。需要注意的是,参照图1,防尘罩安装板3的宽度小于上下设置的风扇安装柱之间的距离,并且大于散热孔15的直径。
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在左侧板11和后侧板14相交的拐角处设置了用于卡固防尘罩安装板3的左卡槽112,在右侧板12和后侧板14的拐角处设置了用于卡固防尘罩安装板3的右卡槽122,左卡槽112和右卡槽122用于固定防尘罩安装板3。防尘罩安装板3上开设有与散热孔15对应的通孔32,即防尘罩安装板3安装在逆变器壳体上后,通孔32和散热孔15的轴线共线。防尘罩31可拆卸地连接在防尘罩安装板3上并覆盖通孔32。可拆卸的方式包括通过螺栓固定或通过魔术贴黏贴等公知的方式。
在前侧板13上设置了插销4,用于加固防尘罩安装板3,防止其从壳体上脱出。插销4包括插座41和插头42,插座41分别由两部分组成,分别设置在条形孔16的左右两侧,并且位于左右两侧的插座41上开设有对称的两个插孔,插头42穿过两个插孔,对防尘罩安装板加以固定。
清洁时,先将插销4打开,在将防尘罩安装板3从逆变器壳体中抽出,更换或者清洁防尘罩31,之后再将清洁后的或者新的防尘罩安装在安装板3上,将防尘罩安装板3插入逆变器壳体中,完成清洁。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通过设置可抽插的防尘罩安装板使得逆变器中的灰尘清洁操作简单、维护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实施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逆变器壳体,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罩安装板(3);所述下壳体(1)包括左侧板(11)、右侧板(12)、前侧板(13)和后侧板(14);所述左侧板(11)和所述右侧板(12)上开设有用于壳体内通风散热的散热孔(15);所述前侧板(13)的两端开设条形孔(16);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穿过所述条形孔(16)插入所述下壳体(1)内部用于所述散热孔(15)的封堵;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上安装有防尘罩(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15)对应的通孔(32),所述防尘罩(3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上并覆盖所述通孔(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1)上设置有用于风扇安装的安装柱(111);所述风扇安装柱(111)均布在所述散热孔(15)圆周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风扇安装柱(1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16)的孔壁与所述左侧板(11)或所述右侧板(12)的内表面共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的左卡槽(112);所述右侧板(1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的右卡槽(1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3)上设置有用于卡固所述防尘罩安装板(3)的插销(4)。
8.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意一种逆变器壳体。
CN202320291617.8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Active CN219458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1617.8U CN219458887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1617.8U CN219458887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8887U true CN219458887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4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1617.8U Active CN219458887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8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58887U (zh) 一种逆变器壳体及逆变器
CN20825770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架
CN214592323U (zh) 一种逆变器及具有其的集成平台
CN214227559U (zh) 一种配电设备散热结构
CN211429183U (zh) 一种用于保护变流器模块的装置
CN114583896A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效果好的开关磁阻电机
CN204810160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带ups功能的逆变器
CN21679431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高压配电柜
CN205720602U (zh) 一种大功率试验台柜体结构
CN215897012U (zh) 一种具有防尘散热功能的高压配电柜
CN205693684U (zh) 内置可拆卸散热结构的大数据交换机
CN21629071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安全型逆变器
CN216529871U (zh) 一种配电箱窃电预警监测装置
CN212648905U (zh) 一种用于高压柜的锁紧式风机盒结构
CN217011447U (zh) 一种智能电源控制箱
CN220086279U (zh) 一种逆变器用储能电池
CN216411381U (zh) 一种抽屉式防水计量箱
CN210608220U (zh) 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
CN21738934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逆变电源柜
CN220544520U (zh) 一种多模块固定底座结构的机柜
CN214204522U (zh) 一种6kV高压开关配电装置
CN219012931U (zh) 一种扇叶可拆卸更换的微型直流风扇
CN112910276A (zh) 一种散热型电源适配器
CN213936932U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
CN220087837U (zh) 一种高频开关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