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52225U - 涡轮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涡轮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52225U
CN219452225U CN202223448336.3U CN202223448336U CN219452225U CN 219452225 U CN219452225 U CN 219452225U CN 202223448336 U CN202223448336 U CN 202223448336U CN 219452225 U CN219452225 U CN 219452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spindle
valve
turbocharger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483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戴特
M·B·库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n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n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ner Inc filed Critical BorgWarn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52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52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其包括: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废气门组件包括:衬套,衬套沿衬套轴线延伸并且能够设置在所述孔中;主轴,主轴能够设置在所述孔中,使得主轴由所述衬套支撑;以及阀体,阀体能够插入涡轮机壳体内部并且能够与阀座接合;主轴被构造成接收:沿衬套轴线的第一力,使得主轴能够固定在衬套中;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使得主轴能够与阀体接合并且阀体能够与阀座接合;及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主轴限定臂孔,臂孔被构造成与工具接合以向主轴施加第一力;阀体被构造成在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第二力和第三力时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的阀体充分接合阀座以防止不期望的排气泄漏。

Description

涡轮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接收来自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并且将压缩空气递送至内燃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用于增大内燃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降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消耗、并且减少内燃发动机所产生的排放。用涡轮增压器将压缩空气递送至内燃发动机允许内燃发动机更小、还能够产生与较大的自然吸气式内燃发动机相同或相似的马力量。将较小的内燃发动机用于车辆中减小了车辆的质量和空气动力学迎面面积,这有助于减少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消耗并提高车辆的燃料经济性。此外,有涡轮增压器的较小内燃发动机改变制动比燃料消耗(BSFC)与功率的曲线,从而最终在大多数实际驾驶情况发生的较低功率设置下降低燃料消耗。这使得内燃发动机更具热效率。
常规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壳体。涡轮机壳体具有限定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内部表面。内部表面在涡轮机壳体入口与涡轮机壳体出口之间延伸。常规涡轮机壳体还包括废气门管道,该废气门管道设置在涡轮机壳体入口下游、限定与涡轮机壳体入口处于流体连通的废气门通道,该废气门通道用于将来自涡轮机壳体入口的排气通过绕过涡轮机壳体内部而排出。
常规的涡轮增压器还包括围绕废气门通道设置在废气门通道的通道出口处的阀座、以及用于控制到涡轮机壳体内部的排气流的废气门组件。废气门组件包括可与阀座接合的阀芯。具体地,阀芯包括阀体和主轴。主轴可旋转以使阀体在第一位置(例如,关闭位置)与第二位置(例如,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阀体与阀座接合。在第二位置时,阀体与阀座脱离接合。
在涡轮增压器的操作期间,排气流经废气门通道、并且对阀芯的阀体施加力,尤其是当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由于在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排气流动,因此需要使阀体充分接合阀座以防止不期望的排气泄漏。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改进的废气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该涡轮增压器的阀体充分接合阀座以防止不期望的排气泄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壳体,所述涡轮机壳体限定涡轮机壳体内部、孔和废气门通道,其中,所述废气门通道具有废气门通道出口,并且其中,所述涡轮机壳体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在所述废气门通道出口处围绕所述废气门通道设置;废气门组件,所述废气门组件包括:衬套,所述衬套沿衬套轴线延伸并且能够设置在所述孔中;主轴,所述主轴能够设置在所述孔中,使得所述主轴由所述衬套支撑;以及阀体,所述阀体能够插入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并且能够与所述阀座接合;其中,所述主轴被构造成接收:沿所述衬套轴线的第一力,使得所述主轴能够固定在所述衬套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使得所述主轴能够与所述阀体接合并且所述阀体能够与所述阀座接合;以及相对于所述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其中,所述主轴限定臂孔,并且其中,所述臂孔被构造成与工具接合以向所述主轴施加所述第一力;并且其中,所述阀体被构造成在向所述主轴施加所述第一力、所述第二力和所述第三力时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通过将所述阀体焊接至所述主轴,所述阀体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所述主轴进一步被限定为阀轴和阀臂,并且其中,所述阀轴沿所述阀轴的轴线延伸并且被构造成设置在由所述涡轮机壳体限定的所述孔内并且在所述孔内旋转,并且其中,所述臂孔由所述阀轴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所述阀轴和所述阀臂彼此成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所述臂孔具有臂孔深度,并且所述阀臂相对于所述阀轴的轴线具有阀臂长度,并且其中,所述臂孔深度小于所述阀臂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所述臂孔被构造成接收工具,以便所述工具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臂孔中,从而沿所述阀轴的轴线向所述阀臂施加所述第一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所述废气门组件进一步包括外杆组件,其中,所述外杆组件中的外杆被构造成接收相对于所述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力相反的第四力,并且其中,所述外杆被构造成在所述外杆接收所述第四力时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所述外杆组件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构造成在所述外杆接收所述第四力并且所述外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之前在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外部联接至所述主轴和所述外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在所述阀体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之后,所述阀体能够与所述主轴一起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主轴与所述阀座脱离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进一步包括轴承壳体,所述轴承壳体联接至所述涡轮机壳体并且限定轴承壳体内部;压缩机壳体,所述压缩机壳体联接至所述轴承壳体并且限定压缩机壳体内部;涡轮机叶轮,所述涡轮机叶轮设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中;轴,所述轴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涡轮机叶轮并且设置在所述轴承壳体内部中;以及压缩机叶轮,所述压缩机叶轮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轴并且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壳体内部中。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使得阀体充分接合阀座以防止不期望的排气泄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将是容易了解的,因为这些优点通过参照以下详细说明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将变得更好理解。
图1是涡轮增压器的示意性图示,该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壳体,该涡轮机壳体限定涡轮机壳体内部和孔;轴承壳体,该轴承壳体联接至涡轮机壳体并且限定轴承壳体内部;压缩机壳体,该压缩机壳体联接至轴承壳体并且限定压缩机壳体内部;涡轮机叶轮,该涡轮机叶轮设置在涡轮机壳体内部中;轴,该轴可旋转地联接至涡轮机叶轮并且设置在轴承壳体内部中;压缩机叶轮,该压缩机叶轮可旋转地联接至轴并且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部;以及废气门组件。
图2是涡轮机壳体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将衬套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限定的孔中的步骤。
图3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将废气门组件的主轴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限定的孔中而使得衬套支撑主轴的步骤。
图4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将阀体插入涡轮机壳体内部而使得阀体与阀座接合的步骤和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以将主轴固定在衬套中的步骤。
图5是涡轮机壳体的截面侧视图,并且描绘了向主轴施加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而使得主轴与阀体接合并且阀体与阀座接合的步骤。
图6是包括弹簧的外杆组件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在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外部将弹簧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7是包括外杆的外杆组件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将外杆联接至弹簧和主轴的步骤。
图8是外杆组件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向外杆施加相对于主轴的轴的轴线与第一力相反的第四力的步骤。
图9是涡轮机壳体和外杆组件的侧视图,并且描绘了将外杆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10是外杆组件的侧视图,并且描绘了将外杆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11是外杆组件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四力的步骤。
图12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一力的步骤。
图13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截面侧视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二力的步骤。
图14是主轴的立体图(其中主轴限定臂孔),并且描绘了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的步骤、向主轴施加朝向阀座的、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的步骤、以及向主轴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的步骤。
图15是主轴的立体图(其中主轴限定臂孔),并且描绘了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的步骤、向主轴施加朝向阀座的、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的步骤、以及向主轴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的步骤,并示出了何时施加第一力、第二力和第三力的示例。
图16是主轴的侧视图(其中主轴限定臂孔),并且描绘了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的步骤、向主轴施加朝向阀座的、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的步骤、以及向主轴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的步骤。
图17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在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第二力和第三力的同时将阀体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18是主轴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一力、第二力和第三力的步骤。
图19是涡轮机壳体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将衬套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限定的孔中的步骤。
图20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将主轴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限定的孔中而使得衬套支撑主轴的步骤。
图21是主轴的立体图(其中主轴限定臂孔),并且描绘了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的步骤、向主轴施加朝向阀座的、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的步骤、以及向主轴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的步骤。
图22是主轴的立体图(其中主轴限定臂孔),并且描绘了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的步骤、向主轴施加朝向阀座的、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的步骤、以及向主轴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的步骤,并示出了何时施加第一力、第二力和第三力的示例。
图23是主轴的侧视图(其中主轴限定臂孔),并且描绘了沿衬套轴线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的步骤、向主轴施加朝向阀座的、相对于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的步骤、以及向主轴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的步骤。
图24是涡轮机壳体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在向主轴施加第一力、第二力和第三力的同时将阀体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25是主轴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三力的步骤。
图26是包括弹簧的外杆组件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在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外部将弹簧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27是包括外杆的外杆组件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将外杆联接至弹簧和主轴的步骤。
图28是外杆组件和废气门组件的俯视图,并且描绘了向外杆施加相对于主轴的轴的轴线与第一力相反的第四力的步骤。
图29是涡轮机壳体和外杆组件的侧视图,并且描绘了将外杆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30是外杆组件的侧视图,并且描绘了将外杆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的步骤。
图31是外杆组件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四力的步骤。
图32是主轴的立体图,并且描绘了释放第一力和第二力的步骤。
图33是主轴以及由主轴限定的臂孔的立体图。
图34是主轴以及由主轴限定的臂孔的立体图。
图35是多个不同的工具的立体图,这些工具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臂孔中以向主轴施加第一力。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其中,在这几个视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部件,图1示意性示出了涡轮增压器100。涡轮增压器100包括:涡轮机壳体102,该涡轮机壳体限定涡轮机壳体内部104;轴承壳体106,该轴承壳体联接至涡轮机壳体102并且限定轴承壳体内部108;压缩机壳体110,该压缩机壳体联接至轴承壳体106并且限定压缩机壳体内部112;涡轮机叶轮114,该涡轮机叶轮设置在涡轮机壳体内部104中;轴116,该轴可旋转地联接至涡轮机叶轮114并且设置在轴承壳体内部108中;压缩机叶轮118,该压缩机叶轮可旋转地联接至轴116并且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部112中;以及废气门组件120。
通常,如图2所示,涡轮机壳体102限定废气门通道122,该废气门通道具有废气门通道出口124。涡轮机壳体102可以包括阀座126,该阀座围绕废气门通道122设置在废气门通道122的废气门通道出口124处。涡轮机壳体102可以限定孔128。
通常,废气门组件120包括衬套130,该衬套沿衬套轴线BA延伸并且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参考图4,废气门组件120可以包括可与阀座126接合的阀芯132。阀芯132通常包括主轴133。主轴133可以包括阀轴134和阀臂136。阀轴134沿轴的轴线SA延伸,并且被构造成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内并且可在该孔内旋转。阀芯132还包括与主轴133联接的阀体138,并且当存在阀臂136时,阀体138通常联接至阀臂136。通常,主轴133的阀轴134和阀臂136比如通过铸造工艺或焊接工艺而彼此成一体(即,一件式)。在废气门组件120的主轴133(其通常由致动器139致动,如图1所示)旋转期间,阀体138可在第一位置(例如,关闭位置)与第二位置(例如,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在第二位置时,阀体138与阀座126脱离接合。参考图7和图8,废气门组件120进一步包括外杆组件140,其中外杆组件140包括外杆142和可选地弹簧144,比如碟形弹簧、波形弹簧或螺旋弹簧。外杆142可以限定杆孔146,该杆孔被构造成接纳主轴133。
主轴133和一些实施例中的阀臂136可以限定臂孔148,该臂孔沿着轴的轴线SA至少部分地进入阀臂136,如图14和图15所示。阀臂136可以具有相对于轴的轴线SA的阀臂长度,臂孔148可以具有臂孔深度,其中臂孔深度通常小于相对于所述轴的轴线SA的阀臂长度。如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臂孔148可以与比如端部执行器等工具接合,用于沿轴的轴线SA向主轴133施加力。
以下描述了涡轮增压器100的废气门组件120的组装方法并在图2-18中示出。该方法可以包括将衬套130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的步骤,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主轴133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而使得衬套130支撑主轴133的步骤,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阀体138插入涡轮机壳体内部104中而使得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的步骤,如图4所示。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沿衬套轴线BA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以将主轴133固定在衬套130中的步骤,如图4所示。第一力Fa可以介于240牛顿(N)与360N之间。第一力Fa可以介于250N与350N之间。第一力Fa可以介于260N与340N之间。第一力Fa可以介于270N与330N之间。第一力Fa可以介于280N与320N之间。第一力Fa可以介于290N与310N之间。第一力Fa可以是300N。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主轴133施加相对于第一力Fa垂直定向的第二力Fb而使得主轴133与阀体138接合并且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的步骤,如图5所示。第二力Fb可以介于110N与190N之间。第二力Fb可以介于120N与180N之间。第二力Fb可以介于130N与170N之间。第二力Fb可以介于140N与160N之间。第二力Fb可以是150N。
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在涡轮机壳体内部104的外部将弹簧144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外杆142联接至弹簧144和主轴133的步骤,如图7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外杆142施加相对于轴的轴线SA与第一力Fa相反的第四力C的步骤,如图8所示。第四力C可以介于35N与54N之间。第四力C可以介于40N与50N之间。第四力C可以是45N。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将外杆142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9和图10所示。应当了解,可操作的联接可以包括压接、夹紧、焊接、铆接或其他适合于将两个部件紧固的方式。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释放第四力C的步骤,如图11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释放第一力Fa的步骤,如图12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释放第二力Fb的步骤,如图13所示。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沿衬套轴线BA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的步骤,如图14-16所示。沿衬套轴线BA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的步骤可以进一步限定为通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臂孔148中的工具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使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臂孔148中的工具允许沿轴的轴线SA施加第一力Fa。该工具可以是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臂孔148中的任何合适的工具。在图35中示出了这种工具的非限制性示例。例如,工具150可以具有与臂孔148的形状相对应的工具端头152。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主轴133施加朝向阀座126的、相对于第一力Fa垂直定向的第二力Fb的步骤,如图14-16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向主轴133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BA垂直定向的第三力Ft的步骤,如图14-16所示。第一力Fa可以介于50N与360N之间,可以介于100N与300N之间,可以介于150N与250N之间,并且可以是200N。第二力Fb可以介于50N与190N之间,介于75N与175N之间,介于100N与150N之间,并且可以是125N。第三力Ft可以介于40N与60N之间,并且可以是50N。第三力Ft可以相对于衬套轴线BA以任何角度α施加。除了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BA垂直定向的第三力Ft之外,还可以朝向废气门组件120的致动器或远离废气门组件120的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是朝向致动器还是远离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是基于致动器是推动还是拉动外杆组件140的外杆142来确定的。例如,如果致动器推动外杆组件140的外杆142,则通常远离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以产生主轴133将在致动期间发生的相同的功能性倾斜。另一方面,如果致动器拉动外杆组件的外杆142,则通常朝向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以产生主轴133将在致动期间发生的相同的功能性倾斜。通常,第一力Fa在第二力Fb之前施加,而第二力Fb通常在第三力Ft之前施加。
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同时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17所示。应当了解,可操作的联接可以包括压接、夹紧、焊接、铆接或其他适合于将两个部件紧固的方式。通常,在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同时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期间,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可操作的联接通常在由图17中的箭头147所指示的位置处发生。该方法可以包括释放第一力Fa、第二力Fb、第三力Ft的步骤,如图18所示。
应当理解,在上述方法中,可以在将外杆142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之前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并在整个方法中保持,直到阀体134焊接到主轴133之后释放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
以下描述了涡轮增压器100的废气门组件120的组装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并在图19-32中示出。该方法可以包括将衬套130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的步骤,如图19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主轴133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而使得衬套130支撑主轴133的步骤,如图20所示。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沿衬套轴线BA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的步骤,如图21-23所示。沿衬套轴线BA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的步骤可以进一步限定为通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臂孔148中的工具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使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臂孔148中的工具允许沿轴的轴线SA施加第一力Fa。该工具可以是被构造成部分地设置在臂孔148中的任何合适的工具。在图35中再次示出了这种工具的非限制性示例。
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向主轴133施加朝向阀座126的、相对于第一力Fa垂直定向的第二力Fb的步骤,如图21-23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向主轴133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BA垂直定向的第三力Ft的步骤,如图21-23所示。第一力Fa可以介于50N与360N之间,可以介于100N与300N之间,可以介于150N与250N之间,并且可以是200N。第二力Fb可以介于50N与190N之间,介于75N与175N之间,介于100N与150N之间,并且可以是125N。第三力Ft可以介于40N与60N之间,并且可以是50N。第三力Ft可以相对于衬套轴线BA以任何角度α施加。除了施加相对于衬套轴线BA垂直定向的第三力Ft之外,还可以朝向废气门组件120的致动器或远离废气门组件120的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是朝向致动器还是远离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是基于致动器是推动还是拉动外杆组件140的外杆142来确定的。例如,如果致动器推动外杆组件140的外杆142,则通常远离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以产生主轴133将在致动期间发生的相同的功能性倾斜。另一方面,如果致动器拉动外杆组件的外杆142,则通常朝向致动器施加第三力Ft,以产生主轴133将在致动期间发生的相同的功能性倾斜。
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同时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24所示。应当了解,可操作的联接可以包括压接、夹紧、焊接、铆接或其他适合于将两个部件紧固的方式。通常,在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同时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期间,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可操作的联接通常在由图24中的箭头147所指示的位置处发生。虽然不是必须的,但该方法可以包括释放第三力Ft的步骤,如图25所示。具体地,在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之后,通常保持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如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
该方法另外可以包括在涡轮机壳体内部104的外部将弹簧144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26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外杆142联接至弹簧144和主轴133的步骤,如图27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外杆142施加相对于轴的轴线SA与第一力Fa相反的第四力C的步骤,如图28所示。第四力C可以介于35N与54N之间。第四力C可以介于40N与50N之间。第四力C可以是45N。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将外杆142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29和图30所示。应当了解,可操作的联接可以包括压接、夹紧、焊接、铆接或其他适合于将两个部件紧固的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释放第四力C的步骤,如图31所示。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释放第一力Fa和第二力Fb的步骤,如图32所示。此外,在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之后保持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将外杆142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期间保持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将外杆142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之后释放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如图32所示。
图33和图34示出了主轴133、包括臂孔148的多个不同的视图。
下文描述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将衬套130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的步骤,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主轴133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而使得衬套130支撑主轴133的步骤,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阀体138插入涡轮机壳体内部104中而使得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的步骤,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步骤,如图14所示。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在涡轮机壳体内部104的外部将弹簧144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外杆142联接至弹簧144和主轴133的步骤,如图7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向外杆142施加相对于轴的轴线SA与第一力Fa相反的第四力C的步骤,如图8所示。第四力C可以介于35N与54N之间。第四力C可以介于40N与50N之间。第四力C可以是45N。该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将外杆142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如图9和图10所示。应当了解,可操作的联接可以包括压接、夹紧、焊接、铆接或其他适合于将两个部件紧固的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释放第四力C的步骤,如图1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通常,在向主轴133施加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同时发生将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的步骤。该方法可以包括释放第一力Fa、第二力Fb、第三力Ft的步骤,如图18所示。
应当了解,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前述段落中的方法步骤可以按照如上呈现的顺序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套130可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如图2所示。主轴133可设置在由涡轮机壳体102限定的孔128中而使得衬套130支撑主轴133,如图3所示。阀体138可插入在涡轮机壳体内部104中而使得阀体138与阀座126接合,如图4所示。如图14所示,主轴133被构造成沿衬套轴线BA接收第一力Fa而使得主轴133可固定在衬套130中,接收相对于第一力Fa垂直定向的第二力Fb而使得主轴133可与阀体138接合并且阀体138可与阀座126接合,并且接收相对于衬套轴线BA垂直定向的第三力Ft。弹簧144被构造成在涡轮机壳体内部104的外部联接至主轴133,如图6所示。外杆142被构造成联接至弹簧144和主轴133,如图7所示。外杆142被构造成接收相对于轴的轴线SA与第一力Fa相反的第四力C,如图8所示。第四力C可以介于35N与54N之间。第四力C可以介于40N与50N之间。第四力C可以是45N。外杆142被构造成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如图9和图10所示。应当了解,可操作的联接可以包括压接、夹紧、焊接、铆接或其他适合于将两个部件紧固的方式。外杆142被构造成被释放了第四力C,如图11所示。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通常,在主轴133接收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的同时,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133。可在阀体138可操作地联接至主轴之后释放第一力Fa、第二力Fb和第三力Ft,如图18所示。

Claims (10)

1.一种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器包括:
涡轮机壳体,所述涡轮机壳体限定涡轮机壳体内部、孔和废气门通道,所述废气门通道具有废气门通道出口,所述涡轮机壳体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在所述废气门通道出口处围绕所述废气门通道设置;
废气门组件,所述废气门组件包括:
衬套,所述衬套沿衬套轴线延伸并且能够设置在所述孔中,
主轴,所述主轴能够设置在所述孔中,使得所述主轴由所述衬套支撑,以及
阀体,所述阀体能够插入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并且能够与所述阀座接合;
所述主轴被构造成接收:
沿所述衬套轴线的第一力,使得所述主轴能够固定在所述衬套中,
相对于所述第一力垂直定向的第二力,使得所述主轴能够与所述阀体接合并且所述阀体能够与所述阀座接合,以及
相对于所述衬套轴线垂直定向的第三力;
所述主轴限定臂孔,所述臂孔被构造成与工具接合以向所述主轴施加所述第一力;并且
所述阀体被构造成在向所述主轴施加所述第一力、所述第二力和所述第三力时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通过将所述阀体焊接至所述主轴,所述阀体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主轴进一步被限定为阀轴和阀臂,所述阀轴沿所述阀轴的轴线延伸并且被构造成设置在由所述涡轮机壳体限定的所述孔内并且在所述孔内旋转,所述臂孔由所述阀轴限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阀轴和所述阀臂彼此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臂孔具有臂孔深度,并且所述阀臂相对于所述阀轴的轴线具有阀臂长度,所述臂孔深度小于所述阀臂长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臂孔被构造成接收工具,以便所述工具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臂孔中,从而沿所述阀轴的轴线向所述阀臂施加所述第一力。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废气门组件进一步包括外杆组件,所述外杆组件中的外杆被构造成接收相对于所述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力相反的第四力,所述外杆被构造成在所述外杆接收所述第四力时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外杆组件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构造成在所述外杆接收所述第四力并且所述外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之前在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的外部联接至所述主轴和所述外杆。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在所述阀体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主轴之后,所述阀体能够与所述主轴一起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阀体与所述阀座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主轴与所述阀座脱离接合。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器进一步包括轴承壳体,所述轴承壳体联接至所述涡轮机壳体并且限定轴承壳体内部;压缩机壳体,所述压缩机壳体联接至所述轴承壳体并且限定压缩机壳体内部;涡轮机叶轮,所述涡轮机叶轮设置在所述涡轮机壳体内部中;轴,所述轴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涡轮机叶轮并且设置在所述轴承壳体内部中;以及压缩机叶轮,所述压缩机叶轮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轴并且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壳体内部中。
CN202223448336.3U 2022-09-02 2022-12-21 涡轮增压器 Active CN2194522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403,485 2022-09-02
US202263406051P 2022-09-13 2022-09-13
US63/406,051 2022-09-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52225U true CN219452225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48336.3U Active CN219452225U (zh) 2022-09-02 2022-12-21 涡轮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52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92395A1 (en) Wastegate valv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wastegate valve into the turbine housing of an exhaust-gas turbocharger
KR101967782B1 (ko) 내연기관에 사용하는 배기가스 터보차저
CN102575575B (zh) 用于废气涡轮增压机的涡轮机,废气涡轮增压机,机动车以及用于运行废气涡轮增压机的方法
JP3965292B2 (ja)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排気ガス再循環システム
CN105339626B (zh) 排气涡轮增压器
US20120117966A1 (en) Turbocharge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closed-loop control device for a turbocharger
JP2008157236A (ja) モデルに基づくターボチャージャ制御
GB1598617A (en) Turbochargers
KR20190073485A (ko) 밸브 장치
US10227915B2 (en) Wastegate subassembly for a turbocharger
CN211230615U (zh) 涡轮增压器和用于车辆的系统
CN219452225U (zh) 涡轮增压器
CN212583765U (zh) 连接组件和包括连接组件的涡轮增压器
EP2859190A1 (de) Turbinengehäuse für einen abgasturbolader
DE102014225966A1 (de) Laufradgehäuse mit einer Bypass-Ventileinrichtung für Abgasturbolader und Abgasturbolader
CN218882350U (zh) 涡轮增压器
JP5925212B2 (ja) 排気ガス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219548977U (zh) 可变涡轮机几何形状组件和涡轮增压器
US11136915B2 (en) Wastegate assembly and turbocharger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370469A1 (en) Flap Devic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A Wastegate Channel In A Turbine Housing Of A Turbocharger, Turbocharge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DE202023100199U1 (de) Wastegateanordnung für einen Turbolader
US11428114B1 (en) Actuation lever for turbine VTG
US11608775B1 (en) Control method for variable turbine nozzle of turbocharger during engine braking
DE102023114072A1 (de) Wastegateanordnung für einen turbolader und verfahren zu ihrem zusammenbau
JP5892681B2 (ja) エキゾーストブレーキ装置の取り付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