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9483U -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9483U
CN219449483U CN202223303818.XU CN202223303818U CN219449483U CN 219449483 U CN219449483 U CN 219449483U CN 202223303818 U CN202223303818 U CN 202223303818U CN 219449483 U CN219449483 U CN 219449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ctivation
water
water outlet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38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朝伟
迟冉
田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IYUAND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IYUAND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IYUAND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IYUANDI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38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9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9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9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包括浮体,浮体为中间开设有上端开口的中空腔,浮体的上端安装有顶盖,顶盖上表面安装有太阳能板,中空腔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器、蓄电池组和气泵;浮体下方安装有微生物激活舱总成;微生物激活舱总成包括激活舱和生化舱;激活舱内腔中间固定安装有缓冲培养舱,缓冲培养舱上端设置有溢流堰,缓冲培养舱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激活舱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圆管,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圆管相连;不锈钢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曝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自主激活本土净水微生物,并可以快速把水体的富营养物质消减及转化,以逐渐使水体的生态达到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未经处理或简单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我国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十分严重。
目前所采用的微生物强化技术修复污染水体最为普遍的方法是直接投加菌种法,其主要是由工厂或车间筛选、训化、强化、集中扩大培养水处理专用菌种,并配置成复合菌液成品,然后,将工厂或车间培育的微生物菌种运输到工程实施现场,周期性地运用操作工人向污染水体水面喷洒复合菌液。而由于复合菌液需要人工周期性喷洒,在此过程中,需要物流运输复合菌液成品至工程实施现场或者租用临时库房,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高且风险大,从而增大工程建设期和营运期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能够自主激活本土净水微生物,并可以快速把水体的富营养物质消减及转化,以逐渐使水体的生态达到平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为中间开设有上端开口的中空腔,所述浮体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中空腔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器、蓄电池组和气泵;所述浮体下方固定安装有微生物激活舱总成;
所述微生物激活舱总成包括激活舱和生化舱,所述生化舱固定安装在激活舱的外侧表面,所述激活舱和生化舱均通过不锈钢过滤网进行包裹,所述激活舱和生化舱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所述激活舱内腔中间固定安装有缓冲培养舱,所述缓冲培养舱上端设置有溢流堰,所述缓冲培养舱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激活舱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圆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圆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圆管的另一端穿过激活舱且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不锈钢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曝气管,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气管与曝气管相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控制器分别与气泵和水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激活舱内腔由下至上分别填充有固化碳源和固化微生物菌剂,所述生化舱内腔填充有悬浮生物载体填料。
优选地,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上表面与悬浮生物载体填料的上表面均位于水面线以下,水面线位于所述溢流堰之间。
优选地,所述悬浮生物载体填料的填充体积占生化舱内腔总容积的40%-60%。
优选地,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和固化碳源的比例为5:2。
优选地,所述出水圆管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出水圆管均水平均匀排列在缓冲培养舱的外侧面;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总水管和分别与四个出水圆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生化舱内的悬浮生物载体填料附着大量微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进行固液两相的传质,通过生物膜进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氨氮等,降解过后的水再通过不锈钢过滤网进入到激活舱中,使其中的固化微生物菌剂通过固化碳源的作用,在激活舱内大量激活,以形成高密度培养液,再通过溢流堰流入到缓冲培养舱中,再通过水泵把高浓度的微生物培养液通过出水圆管输入到周边污水中。整个装置使用方便、生产效率提高且小巧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中微生物激活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浮体;2、中空腔;3、顶盖;4、太阳能板;5、控制器;6、蓄电池组;7、气泵;8、微生物激活舱总成;9、气管;801、激活舱;802、生化舱;803、不锈钢过滤网;804、不锈钢板;805、缓冲培养舱;806、溢流堰;807、水泵;808、出水圆管;809、曝气管;811、固化碳源;812、固化微生物菌剂;813、悬浮生物载体填料。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包括浮体1,浮体1为中间开设有上端开口的中空腔2,浮体1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顶盖3,顶盖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4,中空腔2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器5、蓄电池组6和气泵7;浮体1下方固定安装有微生物激活舱总成8;
微生物激活舱总成8包括激活舱801和生化舱802,生化舱802固定安装在激活舱801的外侧表面,激活舱801和生化舱802均通过不锈钢过滤网803进行包裹,激活舱801和生化舱802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804;激活舱801内腔中间固定安装有缓冲培养舱805,缓冲培养舱805上端设置有溢流堰806,缓冲培养舱805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807,激活舱801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圆管808,水泵807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圆管808的一端相连,出水圆管808的另一端穿过激活舱801且与外部相连通;
不锈钢板80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曝气管809,气泵7的出气端通过气管9与曝气管809相连接;太阳能板4与蓄电池组6电性连接,蓄电池组6通过控制器5分别与气泵7和水泵807相连。
激活舱801内腔由下至上分别填充有固化碳源811和固化微生物菌剂812,生化舱802内腔填充有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将设备整体放置在水体中,通过浮体1的浮力作用,使整个设备漂浮在水体表面,并且通过重量的控制作用,使固化微生物菌剂812上表面与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的上表面均位于水面线以下,而水面线位于溢流堰806之间。
周边的污水首先通过不锈钢过滤网803进入到生化舱802中,通过在生化舱802内的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附着大量微生物,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进行固液两相的传质,通过生物膜进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氨氮等,降解过后的水再通过不锈钢过滤网803进入到激活舱801中,使其中的固化微生物菌剂812通过固化碳源811的作用,在激活舱801内大量激活,以形成高密度培养液,再通过溢流堰806流入到缓冲培养舱805中,再通过缓冲培养舱805内的水泵807把高浓度的微生物培养液通过出水圆管808输入到周边污水中。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气泵7进行输气,并通过曝气管809进行输出,以为生化舱802内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中微生物和激活舱801内固化微生物菌剂812提供氧气。
整个设备在运行过程并不需要外接电源,通过太阳能板4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组6内以供气泵7和水泵807使用,并通过控制器5所设定的控制程序以实现对气泵7和水泵807的自动控制效果。
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的填充体积占生化舱802内腔总容积的40%-60%。从而当进行曝气时,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在表面产生的生物膜和老化的污泥会随水流到周边水体;曝气造成的滤料颗粒流动,使设备整体处于滤料冲洗状态,整个生化舱802长期不会堵塞,大大的提高了装置在水中的正常工作时间,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成本和人工。
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固化微生物菌剂812和固化碳源811的比例为5:2。以保证碳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出水圆管808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出水圆管808均水平均匀排列在缓冲培养舱805的外侧面;水泵807的出水端通过总水管和分别与四个出水圆管808相连通。通过均匀排列的四个出水圆管808既能够保证设备整体的平衡性,并也能够更快速的将缓冲培养舱805中高浓度的微生物培养液输出到周边污水中;以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1),所述浮体(1)为中间开设有上端开口的中空腔(2),所述浮体(1)的上端开口处安装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4),所述中空腔(2)内分别安装有控制器(5)、蓄电池组(6)和气泵(7);所述浮体(1)下方固定安装有微生物激活舱总成(8);
所述微生物激活舱总成(8)包括激活舱(801)和生化舱(802),所述生化舱(802)固定安装在激活舱(801)的外侧表面,所述激活舱(801)和生化舱(802)均通过不锈钢过滤网(803)进行包裹,所述激活舱(801)和生化舱(802)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不锈钢板(804);所述激活舱(801)内腔中间固定安装有缓冲培养舱(805),所述缓冲培养舱(805)上端设置有溢流堰(806),所述缓冲培养舱(805)内腔底部安装有水泵(807),所述激活舱(801)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水圆管(808),所述水泵(807)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出水圆管(808)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水圆管(808)的另一端穿过激活舱(801)且与外部相连通;
所述不锈钢板(804)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曝气管(809),所述气泵(7)的出气端通过气管(9)与曝气管(809)相连接;所述太阳能板(4)与蓄电池组(6)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组(6)通过控制器(5)分别与气泵(7)和水泵(80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舱(801)内腔由下至上分别填充有固化碳源(811)和固化微生物菌剂(812),所述生化舱(802)内腔填充有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812)上表面与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的上表面均位于水面线以下,水面线位于所述溢流堰(80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生物载体填料(813)的填充体积占生化舱(802)内腔总容积的4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微生物菌剂(812)和固化碳源(811)的比例为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圆管(808)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出水圆管(808)均水平均匀排列在缓冲培养舱(805)的外侧面;所述水泵(807)的出水端通过总水管和分别与四个出水圆管(808)相连通。
CN202223303818.X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Active CN219449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3818.XU CN219449483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3818.XU CN219449483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9483U true CN219449483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14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3818.XU Active CN219449483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9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3722B (zh) 一种建在河流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设备
CN101885570A (zh) 一种污泥处理方法
CN102503044A (zh) 膜生物反应器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小区污水回用系统
CN203960009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装置
CN104118970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24253A (zh) 高效复合酶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04355400B (zh) 垂直竖流式多介质生物反应循环搅拌系统及其装置
CN111362406A (zh) 悬浮式太阳能一体化净水设备及净水方法
CN101134623A (zh) 抑制蓝藻生长综合治理污染水质的方法
CN219449483U (zh) 一种微生物激活设备
CN203269735U (zh) 两级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设备
CN2120507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装置
CN214142004U (zh) 一种分散型污水的处理系统
CN201512450U (zh) 一种药厂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75005U (zh) 一种湖泊景观水体水生态治理装置
CN212127682U (zh) 一种循环移动载体生物膜反应器
CN208577510U (zh) 一种微动力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08234705U (zh) 一种水体生态重构装置
CN101570360A (zh) 炼油污水深度处理生物反应器
CN2145286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1106005Y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生态治理装置
CN217323789U (zh) 一种用于小污染水体的一体化装置
CN212151984U (zh) 一种高效率处理氨氮及有机物的一体化设备
CN217077149U (zh) 河道治理用污水净化装置
CN211999011U (zh) 一种沉水式固定化微生物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